有人看奥运足球吗?

昨晚奥运男足小组赛第一轮,打开央视5套找阿根廷和巴西那两组的比赛直播。结果先看了巴西的,但接下来阿根廷那组的比赛却看不到,原来阿根廷那组在上海赛区,而5套要转国奥队的比赛。找遍了所有台,就是找不到上海台,只找到一个东方卫视,但没转。上海人真幸福啊。
       没办法,只好看国奥队那场。但看不下去,掐了,然后生闷气。这帮人在克劳琛手上时,根本不是这个样,那时他们是知道怎么进攻的,现在他们就像一群野猪。我们的足协都是什么人在当领导?谢亚龙这种人也能当足协主席?克劳琛、福拉多、杜伊,还有女足的伊丽莎白,都不行,只有谢亚龙这种人行。我们这些领导的本领就是外行能领导内行。
        这支国奥已经堕落了。据说后来踢平了,不过裁判帮了不少忙。居然有人统计同奥在各项数据上都大大优于新西兰,真是好笑。我看的那会儿,根本就没有一次像样的进攻。不会进攻的球队还谈什么优势?
        巴西打比利时的那场,段暄和张路的解说让我想吐,两个白痴不懂还装懂,和谢亚龙倒是有的一比。后来弄成静音,感觉才好点。比利时这种球队,摆明了就是10个人防守,1个人偷袭。就像新西兰对国奥,技战术稍逊,就在身体冲撞找优秀,后场寸土必争,压缩你的进攻空间。一段时间的短兵相接后,巴西逐步占据主动,这种时候考验的是一个队的技术含量。始终在肉搏的,就是技术水平不过硬的。不过要想赢这种对手还不被他偷袭成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幸的是,巴西赢了。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好像幸福的人都没看嘛~~~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宁愿看天。
在奥运节目里,足球是我优先不看的项目。虽然今届奥运足球不同以往,超龄球员中的大牌不少,甚至小罗都来了,但总体上,还是三流水准。
不知北京是否做了些努力,本届奥运会的网球赛倒是云集了第一流选手,值得一看。
我个人,特别爱看游泳,遗憾的是,一些著名运动员已相继退役(索普、霍根班德等),澳大利亚的整体水平也在滑坡,弄得美国人一枝独秀了,而美国人里又主要是菲尔普斯一枝独秀。
原帖由 猪头猪智慧 于 2008-8-8 10:32 发表
宁愿看天。
刘齐会看奥运足球。
像我这样的只看看皮毛,黑哨下怎么还搞不赢人家?
参加交流
幸福的我没有看。我比较喜欢看游泳和田径,当然还有梦八队的比赛我也会看。反正到时候都是奥运比赛节目,不想看都不行了。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看了巴西对比利时那场,主要是想看看巴西有没有什么好苗子,几位知名球员都比较失望。
小罗状态还没恢复,懒惰,下半场稍好些。
迭戈很努力,但他无论是在巴西国家队,还是国奥队,都无法象在不莱梅俱乐部那样踢中路,表现自然要打折扣。
帕托有点急噪,临门一脚太离谱
安德森是中路的枢纽,这小孩在曼联折腾得不敢往前压了
后腰的埃尔南德斯,也就是进球那位,几乎是唯一的安慰,巴西目前最急缺的就是好后腰,这小子有潜力。
巴西向来慢热,希望下场把状态飚起来,痛宰新西兰,提前出线,然后替补出战中国,哈哈

段暄这小子老是在扯什么桑巴足球,严重的光环效应,这些年来巴西队的比赛我几乎没漏掉过,老实说,巴西队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踢出传统桑巴味的比赛了(近五六年来也就05年的联合会杯上小小桑巴了一次),先是佩雷拉,现在是邓加,这两任主教练都是打铁的风格,短期内也不会有改变的了
中国国奥那场没看,边干别的事,边留意方圆几十米内的声音,从不同的喊声中就可以知道场上的大致情形了
阿根廷那组在上海体育场比赛,他们住在华亭宾馆,吃完晚饭穿着拖鞋就可以晃到体育场去比赛了
俺喜欢的项目是排球、跳水、篮球,看这几项。
好好作湿,天天捣蛋。
原帖由 李三苗 于 2008-8-8 13:06 发表
俺喜欢的项目是排球、跳水、篮球,看这几项。
偶也比较喜欢这几项。乒乓球、羽毛球、艺术体操也可以。最不喜欢的是田径,尤其是长跑,我心里看着都累,还单调。
  我准备借此机会多认认体育明星(尤其是帅果果~ )。
。。。
试问中国男足有多愁”下联“恰似一群太监逛青楼”横批“没人会射
但这次不一样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又在吹了,中国足球队打入历史性进球!!!
历史性进球?  这帽子够大够高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原帖由 shen 于 2008-8-8 17:09 发表
试问中国男足有多愁”下联“恰似一群太监逛青楼”横批“没人会射
但这次不一样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又在吹了,中国足球队打入历史性进球!!!
笑倒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前一阵看了马拉多纳的过人及传球,真是太牛B了,特别是盘带,不懂足球的人不懂其精妙所在。
嘿嘿,不知道shen也喜欢马拉多纳。我下载了他的《过人篇》和《传球篇》,累了就看看,真是享受。老马之后,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全面的人,现在的球星只能在某一两个方面也他相媲美。
    不过贝利说的也对,老马只用左脚,右脚基本不用。要是这样看,也可以认为老马很不全面。但贝利这种说法太次了,他也不看看老马的左脚都干了些什么。
马拉多纳总是将球运到一个“中间”位置,这个位置,完全看对方的反应,如果没有动用,他就会用下一个动作将你过了,如果有动作,还是会过了。
这种技术需要的是极高的球感,球就是粘在脚上,所以现在看马以前的盘带视频,有人奇怪为什么有些人象木桩一样被过了,还以为是那时拼抢不激烈,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发现,马拉多纳很少用假动用,其实马用的是一种高度连贯的动作,假动作和真动作浑为一体,一个急停,动作象扣球也象横象带,不知真的会使用哪种,其实他也是看你的反应
马的长传,只有小备可以比一下,盘带,梅西终于有点象了

[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8-8-10 11:04 编辑 ]
SHEN是行家。现在球星们惯用的过人动作里,有一种老马是从来不用的,就是踩单车。其它老马早就都用过。齐达内的招牌过人动作叫是马赛回旋,这个动作老马能连做两个过两个人,小罗的招牌过人动作是甩牛尾,这个动作老马到34岁后才偶尔用了一次。马老的过人很简练,就是在对方重心稍稍失去的一瞬间。过人时,球总摆在他的左脚前面,除非比他更快,否则只好看着他过。
    踩单车其实是一种很次的过人技巧,这个动作这几年能流行,全国为当年有个叫德里尔森的,喜欢用这个动作。可他在98年世界杯巴西和法国队的比赛上,没能用这个动作过一次法国后卫。小罗的牛尾巴做得很逼真,但做这个动作要求有较大的运球空间,简单地说,就是对手还没有拿定主意逼上来抢。我只见过老马用过一次这个动作,那是在人堆里做的,其难度只有踢过足球的人才会知道。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对老马过人技术的评价,我认为古利特的评价最到位,他说老马是他唯一见过的能在高速带球时不看球的人。
    但最能说明老马天才的,还是他的传球。一眼看穿对方阵形的弱点,然后把球恰到好处地送到那个点上,只有老马。当世球星里,只能里克尔梅的传球有点老马的味道,但要差一个档次。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我至今还想念罗马尼亚的哈吉,感觉,仅就传球而论,他不愧为可以被比成老马的人。我印象中,把长距离传球直接转化成精彩的助攻,哈吉甚至还不在老马之下。老马传给卡尼吉亚的那个绝杀巴西的球,意义重大,哈吉却有更多类似的传球,只是意义没有那么重大。
德尼尔森简直就是个小丑,大道至简,玩花活总是不太有出息。比如,美国玩街球的,很多都比NBA球星玩得花,但没用,邓肯从来不会玩花活,贵在实用。更高明的就是老马这样的人,已经把花哨与实用融为一体了。
看诸位侃球蛮有意思,虽然俺是个球盲。
中国足球队的差距真是全方面的,我估计连训练都很成问题,一些比较容易的射门的脚法都没掌握不好,水平也太次了,估计今晚又要输了
犯规都不会,哪有这样踹人的,要不是东道主,早就要打架了
郑智又被罚下去了,太搞笑了。
早年谢亚龙主要拼,不惜一切代价打出好成绩,结果就有人问,你这是要杀人呢还要放火呢,结果,第二天,足协说话了,不能非故拿红牌。
结果居然也真的“拼”上了,还是在典型的染红。
中国足球又让人涕笑了一把

[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08-8-10 21:11 编辑 ]
郑智被罚下去的时候,有网友说 了,不如换郑智化
哈吉绰号“中场阴谋家”,很恰当,也反映罗马利亚足球的特点。长传直接化为助攻,一般是在防守反击中。意大利是此道高手,但不是集中于一人,经常是后卫也能传出这种球。
   真是不懂,中国队赢不了新西兰,凭什么能赢比利时?怎么说比利时也是欧洲二流吧。
   不得不承认,韩国队确实韧性十足。不过今晚意大利算是报了02年被暗算的仇。在不要脸这方面,韩国人真的不比我们差。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看了个尾巴,只知道是输了~

不忍看中国队被屠宰的比赛~
原帖由 乌龙茶 于 2008-8-10 13:51 发表
SHEN是行家。现在球星们惯用的过人动作里,有一种老马是从来不用的,就是踩单车。其它老马早就都用过。齐达内的招牌过人动作叫是马赛回旋,这个动作老马能连做两个过两个人,小罗的招牌过人动作是甩牛尾,这个动作老马到34岁后才偶尔用了一次。马老的过人很简练,就是在对方重心稍稍失去的一瞬间。过人时,球总摆在他的左脚前面,除非比他更快,否则只好看着他过。
    踩单车其实是一种很次的过人技巧,这个动作这几年能流行,全国为当年有个叫德里尔森的,喜欢用这个动作。可他在98年世界杯巴西和法国队的比赛上,没能用这个动作过一次法国后卫。小罗的牛尾巴做得很逼真,但做这个动作要求有较大的运球空间,简单地说,就是对手还没有拿定主意逼上来抢。我只见过老马用过一次这个动作,那是在人堆里做的,其难度只有踢过足球的人才会知道。
马和齐身材不一样,马重心低,齐达内肯定没法象他一样高速变向。单单就控球时的球感而言,两人差不多。齐达内身高体壮,所以动作显得优雅从容。马个子小,让他向齐达内那样也是不可能的,控球时候身体掩护的范围小。在面对三四个人围抢的时候,马拉多纳的失误率要比齐达内高,但被他一下全过掉的概率也比齐达内高。在球感接近完美的情况下,不同的先天条件会形成不同技术风格。

另外马拉多纳性格张扬叛逆,齐达内腼腆内向,也是他们风格不同的重要原因。

我觉得齐达内的球感和马拉多纳不相上下,心理素质更是非常过硬,越是大赛,尤其关键的决赛,他状态就越好。可惜的是02年受伤,06年最后时刻染红。在俱乐部里,无论在尤文还是皇马,在队内都很低调,不以球队领袖自居。这是他没有被捧为球王的关键原因。

贝利的球感也几乎无可挑剔,但把他和马拉多纳比有点关公战秦琼。马拉多纳和现在的球员虽然相隔了好几代,但技战术体系没有发生革命性变化。而贝利和马拉多纳,完全是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的差别。

梅西,比马拉多纳差得很远,虽然带球的动作也点象,但马拉多纳在即便是世界顶级球员也认为是万分急迫和艰难的情况下,也在下意识在观察整个力所能及范围内的变化。凭借一种完全依赖天赋的敏感,他在看似根本不可能有观察的时间和视野的情况下,也能清楚场上很远的地方在发生什么,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梅西却没有这种意识,或者说是天赋,他的传球看不到那种鬼斧神工,基本还是按照套路来。所以无论他球感能达到多高的高度,他都不可能达到马拉多纳一样的高度,成不了球王。
春天过去了,但幸福还会再来。
马的控球特点,现代的一流球星中也极少有人真正掌握。控球时,技术动作本身是一方面,对方球员的站位和动作是另一重要方面,马控球时,一般球就粘在脚下,所以,在空间很小的情况下,仍能控制球,并根据对手做出快速反应,梅西之所以有时也能过好几个人,就是这一点学得比较好。
球感在控球时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在多人夹包的时候,根据场上的形式不同而做出的小的细腻的动作,可以使球员在碰碰撞撞的情况下仍能大体控制皮球的方向,这一点中国球员特别不在行,事实上,,停球时球的位置殾能决定你在控球时是否有主动权,差那么一点,抢断的主动性就在别人手上了。

齐和马是有点象的,主要是两者都是比较全面的球员,但齐各方面比马要差了点点,比如说传球,马的传球精确性大约是在四十米,这一点只有小备有这个能力

齐和马的控球不一样,马是侵略性比较强的控球方式,马的向前意识特别强,控球的时候,很少去背身护球或用一些多余的动作俺护。所以马带球是非常快的,看马带球时,往往在前面有三四个人的时候还是向前冲,很少象现代球员一样做出合理的动作,比如说将球回传一下或先稳定一下,马这种方式,非常干净利落,依靠其过人的球感,颠峰时的马常在多人包夹并快速移动时时仍能控制皮球并制造 出一个个的机会,以至于只有使用轮流绊倒的方法去防守。
茶所说的那种骑单车,其要领是在做踩单车时观察对手的脚步,然后做出自己的出脚,他向左我就向右,他不动了,我到他跟前就动,但这种技术在多人包夹下很难准确的实施,道理是显然的,就算是单人的情况下,如果对手有经验也可以边后退边观察你的出脚,罗纳而多用得好是因为他的爆发力很强,速度极快,踩的时候,你不知他何时出脚,一但出脚,你赶不上他的速度。
所谓马赛大回旋,这种技术动作是很实用的,主要特点是用背身去倚靠对手,所以能很好的俺护球,象齐达内这样高大的球员,使用这种方法最有效,特别是在对手冲上去的时候,一个背身再转一下就在俺护球的同时将对方过了,齐达内控球比较华丽,这与他的体形有关,但齐并非是作风很硬的球员,而属于比较全面的球员,他控球传球射门样样出色,这一点比较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