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汕头的幸与不幸

在中国,恐怕很难有比这儿条件更优越的城市了——一位名叫隗芾的教授是这样总结的:北半球唯一一个被北回归线穿过却不是沙漠带的海滨城市;最典型海洋性气候,年日照2000~2200小时,年平均气温22摄氏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接近适宜人类生存的气温要求;远离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几乎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洁净,水碧天蓝,是中国少数空气洁净度达到世界级标准的百万人口城市;中国最接近世界运输最繁忙之一的台湾海峡黄金通道的港口城市,仅38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就可建造包括10万吨级码头泊位在内的港口20多个;有山有河有海,是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交融最彻底的大陆城市,居民来自中原,保留着最完整的中原文化,却居住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边上;当然,这里还有着中国城市所拥有的最优惠的政策:沿海开放城市、特区、保税区;拥有中国其它地方难以企及的资本背景—中国海外华人中包括华人首富李嘉诚在内的最有经济实力的工商巨头,有差不多一半原籍在这个弹丸之地,而他们又是海外华人中最顾念家乡的一群。

不用多说,很多人都会明了这个城市就是中国五大特区之一的汕头。按说,有这样优越的条件,这里理应成为中国发展得最好的城市之一,也应是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未设特区前,汕头已经是广东第二大城市,然而20年后,汕头不仅跟广州的距离越拉越远,而且已被深圳、佛山,甚至中山超越,汕头市去年的经济增长率已低于广东全省的平均值。作为中国最先设立的特区之一,汕头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社会影响力在几大特区中都是排名靠后。尤其与排头兵深圳相比,差距更大。目前,汕头每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到深圳的几分之一。用汕头一位市领导的话说:汕头不仅已丧失了特区的优势,而且已经沦落为一个普通城市。

与此相应的是,大批当年抱着理想主义,渴望在特区一显身手的外地大学生近些年来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汕头。即使是一些汕头籍的大学生也开始有不少人选择离开。由大学毕业时候愣头愣脑的青年,到将妻挈子的忧乐中年,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这儿度过,现在却要重新就业!这些人基本都是非汕头籍的,用汕头人的话就是“外省仔”。如果说只是极少数人选择离开一个地方尚属正常的话,那么有那么多人选择离开,一定是有原因的。

开放还是封闭?

作为一个城市,汕头的历史不算早,只是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才正式设立市政厅,开始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的历程。而真正统领潮汕,时间就更晚,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它一直是属于潮州管辖。但论起开放,汕头却可以列为中国最早的地方之一。早在1861年,汕头就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逼迫下,成为中国最早的4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人们至今最津津乐道的引语,就是恩格斯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把汕头列为“远东少数几个有商业味道的城市”。从此后,汕头的大门就一直对世界敞开着,只是到海峡两岸形势发生巨变之后情况才有所改变。而当中国的国策再次发生历史性的巨变时,汕头又是最幸运地饮得头啖汤,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是最早设立的特区之一。在开放政策方面,汕头占尽了先机。

可以说作为一个城市,能够像汕头那样,在未设市时就开埠,然后一直沐浴着开放的阳光,在全国是不多见的。然而,在这个中国一直以来最为开放的城市中,却不可思议地存在着与之极不相称的现象:极端的封闭。

八十年代来到这的人曾经被一个一而再、再而三的问题问得目瞪口呆:北京有汕头大吗?湖北是挨着北京吗?问这话的并非是老年汕头人,有不少竟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青壮年。在不少汕头人心目中,中国的城市中除了北京、广州外,就数汕头了。其它的城市都不在话下。汕头人的地理概念之差和自我优越感之强都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有一种广为流传也是汕头人引为自豪的说法是:汕头人对泰国曼谷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对首都北京的熟悉程度。
这里有一个历史背景是,处于潮汕平原上的汕头,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环绕的山脉,阻断了汕头跟内地的联系。长期以来,这里的交通极为不便,在90年代以前,跟省会城市的联系,在陆路上只有一条公路,上趟广州坐车都得10多个小时。陆路阻隔了,海路却是畅通无阻。怒海讨生是汕头人的看家本领,于是在海禁大开后,汕头人下南洋,已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了。再加上,一些人口贩子把大批的潮汕人掠卖到东南亚做苦力,使潮汕人在以东南亚为主的世界各地遍地开花。一个不完全准确的说法是,在海外的潮汕人,跟在本土的潮汕人数量上差不多。据说在泰国的首都曼谷,潮汕话是当地一种十分通行的语种,可见潮汕人在曼谷之多。在汕头,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个亲戚在海外。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潮汕地区长期以来跟广大的内陆其它地区基本处于半隔绝状态。即使与同省的其它地区的交往,也往往因为交通不便而十分稀少。长期隔绝的结果是,这里虽然既非少数民族,更非不同人种,同为汉族,同用汉文,但潮汕地区无论是语言还是习俗,甚至思维方式都跟汉民族的其它地方很不相同,几乎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有语言学和民俗学专家在研究了潮汕的人文后,曾惊呼这里是唐宋中原汉文化最完整的保存地。这里的潮汕话至今还保留着唐宋中原古音,在现代汉语中早已不存在的一些古汉语在潮汕话中仍然通用。而潮汕独特的音乐、戏剧、习俗都无不体现出深厚的古韵。据考证,潮汕人的祖先最早是从河南、山西等地,辗转途经江浙、福建,落籍现在所在地的。

地理造成了潮汕的封闭,封闭成就了潮汕的独特,最终使潮汕人以一种独立族群的面貌浮出在中国乃至世界。他们的自我认同感极强。据说,两个潮汕人,靠嗅觉就可以相互辨别。良好的自然条件、远离战乱,使潮汕人长期以来过着较为优裕的生活。这从潮汕地区人口的繁衍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可见一斑。潮汕人吃苦耐劳的秉性,也造就了一大批在海外工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些都为潮汕人坚持自己的独特性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潮汕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为我走过大江南北所仅见。

有了这样的历史心理积淀,一般潮汕人大多只愿跟潮汕人交往,对非潮汕人保持距离和戒心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在前年,香港曾热播过一部电视剧,叫《自己人》,讲的就是潮汕人在香港奋斗的历程,其中刻画最用力的就是潮汕人如何抱团,他们把讲潮汕话的人,无论国别地域一概叫做“自己人”。不能讲潮汕话,无论多么亲密,也不能认做“自己人”。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如果在外地遇到了潮汕劫贼,只要用潮汕话叫一句“自己人”,立马就会被放过。这是对潮汕人心理最典型的刻画。潮汕的开放更多只是对潮汕人开放。这也是为什么潮汕地区虽然开放那么早,但仍显得极端封闭的部分理由。

因此,在这样一个地方,每一个外来者都背负着沉重的包袱生活。其心理的受压抑和受排斥感真是时时处处。对此,任何一个外来者只有两种选择:离开或同化。没有第三条路。同化无异于脱胎换骨,其难度之大令绝大多数人望而生畏。因此,最终落荒而逃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

现今的潮汕人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外号:东方犹太人。犹太人善于经商是举世闻名的。而潮汕人之爱经商、能经商,也广为人知。潮汕人根深蒂固的生意头脑是有传统的。据专家研究,首先是受人多地少的现实所迫,由于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加上地处偏远,远离战乱,潮汕地区人口膨胀速度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在唐朝韩愈被贬时,潮州还地广人稀,到元明时期就迅速成为人口稠密之地,到清朝时已是人满为患了。大批潮汕人被迫远走他乡或漂洋过海,到异域讨生活。没有土地的异乡人,最现实的选择就是经商。潮汕人很早就有外出经商的传统。在清朝,潮商一度成为可与徽商和晋商相匹敌的势力。而靠近大海的渔民生涯,贩鱼、贩盐等最基本的谋生技能,也让潮汕人早早地就与商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潮人善贾在以汕头为代表的潮汕地区是举目可证的。对于外来者来说,到汕头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铺面多。在汕头基本没有路的概念,只有街的概念。有路的地方就是街。大大小小的铺面塞满了汕头的大街小巷。开铺可以说是汕头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直到现在我还是弄不明白:在那么个弹丸之地上开如此多的铺面怎么都好像活得好好的。这也是很多到汕头的外地人的困惑。但在汕头,人们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了。开铺并非完全靠它来发大财,它的功能可多了。首先是“阿庆嫂的茶水店”,是接待人客、打探信息的码头。在汕头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三五人围坐在铺前的茶座上,海阔天空地闲聊。看似漫不经心,可你别小看它,几泡功夫茶下来,几个陌生人可能变成了朋友,南来北往的信息汇集到了一起,一宗大生意就有可能摸到了门道,交杯换盏之间一个合作的意向就可能达成。其次它是生意人的培训所,一家大小围着铺面转,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商的门道也就越学越精,时间久了,老者变得更精明,年少者耳濡目染、无师自通,一个人人都有生意头脑的家庭形成了。当然开铺也是贴家糊口的经济来源之一,很多汕头人是一身数职,上班时间是公务员,铺面让家中的老人妇幼守,下班是店老板,算盘拨得砰砰响。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全国到处为待业、下岗痛苦不堪时,在汕头却听到市领导在骄傲地宣布:汕头人的就业率达百分之百。很多不明真情的人以为领导是在吹牛皮,其实他说得一点也没错,可能还说低了。汕头人的就业率甚至要高到百分之两百。

在汕头生活的时候,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汕头人跟其他许多地方的人一个重要的不同:完全抛弃幻想的现实主义精神,不靠天,不靠地,完全靠自己。要就业只找市场不找市长。计划经济时代所特有的“等靠要”的观念,跟他们不大搭界。在那样一个没有多少工业,没有多少土地的地方(潮汕地区长期以来据说人均只有3分地,到现在恐怕更少),却穿越那么长严峻的岁月,养活了那么多人(潮汕地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潮阳市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县,小小一个县级市,竟有200多万人),这简直是个奇迹。而潮汕人顽强的生存能力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他们的灵活和钻营,他们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就像是天生的一样。在几乎每一个潮汕人身上,都蕴藏着一股浓郁的生意味。

在潮汕,听得最多的就是潮汕人发家致富的传奇故事,他们最乐于讲,也最乐于听。对财富的神往和渴求,恐怕没有一个地方比得了。当很多的中国人还耻于言商、羞于逐利时,潮汕人早就把追逐财富当作了生命的唯一目标。即使外部的条件变得再恶劣,他们的生意头脑似乎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关于潮汕人发家致富的故事多得数不胜数,至今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一个如今已富得流油的某画商的故事。他的发家史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潮汕式的。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画商还是个穷得饭都吃不饱的农民,在举国砸烂封资修,所有的人把书画当垃圾、把书画家当“牛鬼蛇神”的时候,他却勒紧裤腰带提着一袋袋潮汕干鱼,游历全国,四处拜访那些被践踏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书画名家,以拜师学艺的名义跟他们交朋友,套交情,使一个个饱受屈辱的书画名家大为感动,视其为人间知己,慨然以精华之作相赠。画商因此仅用一袋袋干鱼换得书画大家们一幅幅珍贵墨宝,甚至他们世代相传的家藏。等到80年代,书画市场复苏时,他不仅早已收藏丰富,更是跟全国书画名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当别人捧着钞票尚不得其门而入时,他却可以在书画名家家中自由出入。画商利用自己早已建立好的海内外销售渠道,为不谙商道的书画家们架起通往市场的桥梁,一跃成为了许多书画大家的经纪人,成了中国书画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据说像那个画商那样,在“文革”最严峻的形势下,冒着被“专政”的危险,偷偷做书画生意的潮汕人还不少。以至在今天,偏远的汕头却俨然中国书画流通重镇。据说全国书画界的行情基本都掌握在潮汕人手中,而很多书画商要买某位书画名家的画作,不是到书画家家中,而是得到汕头。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汕头几个展馆的书画展展期从年头一直排到了年尾,中国最着名的书画拍卖公司排着队到汕头开拍,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朋友说,苍然太苍,奉命改为“宛然”
汕头每年都会去一次

基本停留在90年代初的模样

原来一个潮州府,现在有了潮州、汕头、汕尾、揭阳4个地级市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据说,最近的调查,汕头的幸福指数在广东省排名第一。

而深圳却是倒数第二。
朋友说,苍然太苍,奉命改为“宛然”
汕头在广东省,似乎是落后的代名词。
还别说广州深圳,只怕早就被珠海湛江这些早先的三级城市超过了吧?
据说,最近的调查,汕头的幸福指数在广东省排名第一。

而深圳却是倒数第二。
宛然 发表于 2011-7-15 16:16
汕头人真的挺幸福,房价还没有高到吓人程度,普通物价也不贵,生活节奏也不是很快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居民觉得幸福就好。开放也罢,保守也罢,先进也罢,落后也罢,并不像喉舌们宣传的那么重要。
汕头还有美食
俺想去汕头体会一把幸福
即使在地狱,也要把它变成天堂
汕头还有美食
俺想去汕头体会一把幸福
傻瓜也快乐 发表于 2011-7-15 17:22
真的是这样,每次到汕头,就在宾馆里吃吃茶餐就是享受

上海正宗的潮州菜馆不多,最近在长寿路(陕西路口)上一家据说很正宗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汕头才是中国正宗嘛,北佬太多太杂,许多东西早就被子子孙孙败坏了,哪有资格说潮汕?!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感谢各位对汕头的关注。

本人在汕头市出生,虽然父亲是潮汕人,却因为母亲是扬州人,受母亲影响,很长时间没看好汕头。觉得它闭塞、小家子气等等。

只是中年以后,慢慢体味到民间那种独特的悠闲、山高皇帝远的自在,开始学会欣赏了。

四个经济特区,唯独汕头从20年前就停滞了。但是,安知非福?我女儿在同济大学读书时,曾经接待几个上海籍室友,短短2、3天,几个女孩子都说,将来要到汕头养老。呵呵。

中山东路靠近西部新区一带,雨天过后骑着自行车去兜风,那里草地花香,竟然觉得不比夏威夷差多少。当然,还是差很多。
朋友说,苍然太苍,奉命改为“宛然”
楼上最后一句甚为精辟。

汕头,大树我可能提前会过去养老的。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四个经济特区就汕头发展不起来,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潮州人,但对汕头没什么好的印象.
只想优雅转身,不料华丽撞墙!
汕头还有美食
俺想去汕头体会一把幸福
傻瓜也快乐 发表于 2011-7-15 17:22
潮汕人脚野,富有冒险精神,又吃得起苦经得起跌宕。但这都是说从潮汕地区跑出去的人,这些人发达后乡音不改、故乡难忘,往往慷慨为家乡做事。修桥、修路、修祠堂、办学、赈灾出手大方。家乡的人以他们为荣,年轻些的外出投奔,剩下来的就只会讲那些发达了的相亲们的故事了。
和广东其它城市不同,每逢春节离开汕头容易,回汕头难。人才外流是潮汕地区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就说美食吧,在汕头居然很难吃到正宗高档潮州菜,生意最好的那家还是台湾人经营的。
10# 宛然
哈喽,我们似曾相识哦。
隗芾, 隗王爷~
几疑帘动风为客  一任灯残月做东
14# 老程

当然,交叉老乡嘛。

以为你知道呢。
朋友说,苍然太苍,奉命改为“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