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个黑客高手帮忙差不多。
"我也这么想:依韩寒的人品,即使是盛怒之下,也不会拿女儿的生命来诅咒发誓,没有骨肉之亲,才如此肆无忌惮。"

——韩寒不是拿女儿的生命来发誓,是拿自己的生命来发誓,是诅咒“自己”活不到女儿成年。花间姐再 ...
qfwfq 发表于 2012-1-30 18:08
拿他女儿还没成年就见不到自己的亲爹而成为孤儿了来赌咒,性质和程度都没什么区别的。
有区别,如果原话是你这一句,重心就是女儿而不是自己了。
qfwfq 发表于 2012-1-30 19:17
“所有我的文章如有一字他人代笔,我诅咒我自己不能活着看到我女儿成年。”

“拿他女儿还没成年就见不到自己的亲爹而成为孤儿了来赌咒。”

其实细说就没意思了。甲  死了 看不到 乙 成年    =  乙 未成年 就 失去甲 因为 甲已死。
那就用奴才这个词吧。意思和程度还是没什么区别。奴才难免智障,智障容易成为奴才。
童靴们请注意,童靴们请注意,我刚才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没有说,现在回来补充~

麦田所谓的“质疑”文章题目是什么?人造韩寒!这么斩钉截铁的表述还是“质疑”么?分明是诽谤!麦田的文章表面文质彬彬,实则… ...
qfwfq 发表于 2012-1-30 20:46
哈哈,难道韩寒不是“人造”的?我晕啊。谁跟麦田打这个官司的话,老童帮忙解下来了。呵呵。
468楼是文章是谁的呀?又是“代笔”难道?
“初赛决出入围奖,入围者来沪参加复赛,由两项分数综合得出最后一二等奖及入围奖名单。”

这句话是百度上“新概念作文大赛”条目中摘来的。这个说法与468楼所说初赛就已经确定一二等奖,并且一二等奖与复赛成绩无关的说法不一致。
“科幻作家”呀,怪不得。
原来你也百度.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1-30 21:39
我长期百度,从来没否认过啊。该部是你也发现老童有“代笔”了吧?
作为卤粉,老童坚决支持任何人质疑鲁迅有人代笔,并保证不像韩寒的经纪人路先生那样问候人家的姑奶奶。
越闹越大,近乎疯狂。(下是转帖)

1,我知道方舟子实际没有儿子,才举出了这个逻辑反例。2,在该例中,我已明确说明,这是“虚假结果”

      ◆◆        @路金波   :  方舟子:你的儿子不是你亲生的,是你父亲和你太太生的。因为:1,你儿子长的不像爸爸,像爷爷。2,你儿子生日减去280天那天你出差了。而你父亲和太太住在一个院儿。3,你太太一直孝顺公公(精心挑选的事实+逻辑魔术=虚假结果。而假结果*群体非理性=闹剧)       转发(7391)  |   评论(5525)   今天 17:46  来自新浪微博          标签:   
   
转发(170)|   收藏|  评论(353)20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关于方舟子的儿子其实是他弟弟的事情,他、太太、父亲的回忆也不一样。找了几个邻居,竟然补充了更多细节(邻居多希望打麻将的时候有事说啊)。而且,阿方得罪的人也不少,趁这个机会,各种巨V纷纷转发我的系列质疑文章。他要告我。我说:法庭的结果不影响我的质疑~~
29日凌晨路金波在博客上宣布:“至于对方舟子该如何处置,请看韩寒明天的最后一篇文章。”

现在都31日了还没看见,真吊胃口啊。
他自以为上帝没有问题,关键是还有很多人拜这个上帝。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2-1-31 11:50
更关键的是还有更多人在拜另一个上帝——一个不许质疑的上帝。
理性、推理是否无所不能,是否可以穷尽万事万物?在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中,我们应否谦卑一点,承认有我们不熟悉的、未知的人与事,并对此保持一份善意的尊重?而不是武断地否定。
李小苗 发表于 2012-1-31 11:58
同意。其实没什么(不仅仅是理性、推理)是无所不能的、穷尽万物的。
人,就应该谦卑一点,“承认有我们不熟悉的、未知的人与事”,但你看呀,有的人还就专门写自己不熟悉的和未知的,还倔强的肯定。具体可参见方舟子对韩寒几篇作文的分析。
有人不许质疑韩寒,有人不许质疑方舟子。其实也差不了多少吗。
佛手瓜 发表于 2012-1-31 13:05
是啊,千万别忘了“差不多”。
这个有意思。

[原创]韩寒供出了《三重门》的代笔者
思闻 于 2012-1-31 11:32:4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韩寒说:“17岁的我为了这本书,花费了整整一年多,也荒废了学业,白天到深夜,课内到课外,周一到周日,甚至连体育课都逃了,和一帮来例假的女生一起窝在教室里不停的写。”

根据韩寒的话的字面意思,《三重门》不是韩寒一个人的创作,而至少有一部分是在“整整一年多”时间里逃掉的体育课上和“一帮来例假的女生”“一起”“不停的写”出来的。

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就应是韩寒与“一帮来例假的女生”的合作。

“一帮来例假的女生”所写的部分,就应是她们的代笔,而且应不会是韩寒悬赏2000万找代笔所要求的只有一行。“整整一年多”有多少节体育课啊!而且她们还是“不停的写”,她们“一帮”应至少写了十几、几十页吧。

这样,是不是应该说,韩寒自己供出了他的《三重门》是有代笔的,代笔者至少有不能上体育课的“一帮来例假的女生”?
2012.1.31
[转帖]韩寒,你敢接招吗?——旅美作家李波致韩寒的公开信

秋意中等你 于 2012-1-31 13:15:5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韩寒老弟(贤侄),

偏安一隅,宁静如水。本已无心世事纷扰,更何况隔岸观火。怎奈打开中文网站,“韩寒事件”铺天盖地,你最近的风头俨然胜过任何娱乐和政治明星,躲都躲不过,加上近日无聊,隔洋吆喝,凑个热闹。

本人曾对你倍加推崇,尤其是作为作家和公民的韩寒。素未蒙面,神交已久。回想90年代中期25岁写完第一部长篇小说《回头无岸》,几年后,17岁的你也写完你的处女作兼成名作《三重门》。那年头,新人出书可不像现在,凡是垃圾站不收的,出版社都要。三度脑残也可以成为大师。书写好后扔到墙角几年的我极度郁闷之际看到了《三重门》,惭愧得连自宫的心思都有。首先让我感触的是你的反教育体制姿态,甚合我意。文彩却并不让我吃惊,尤其对在小说这种文体中一开头就卖弄文史的写法更不以为然,这是内心虚弱的路数。就像一个农民进县城聚会,一见面就对朋友说自己刚从上海北京回来。对钱钟书的亦步亦趋也不比泛滥成灾的山寨货上档次。但你想想吧,一个比你小10多岁、雄性体征都没发育完整的高中辍学生就能写成那样,一卖上百万册,简直就是一支“妖笔”。见过早熟的(比如我自己),没见过这么早熟的。就算高压锅焖饭,也不至于早熟如此。文学毕竟不是百日肥瘦肉精催出来的。后来你一边出书,一边当了赛车手,装酷,玩阳刚,又拍电视,办杂志,玩乐队,和女明星绯着闻,尤其是写博客,写成“公民韩寒”,国际媒体都对你宠爱有加……天下的好事无一不被你染指,你无所不为,无所不能,无不一不留神就玩成天下第一,你简直是天才中的战斗机,连那个虚构的美国英雄阿甘都自叹不如。我一度以为,你是超人,外星人。差一点没成寒粉。你,加上姚明,让人们彻底改变了对上海男人的成见(尽管周立波又让我打了个折扣),心想这小孩再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就是中国的海明威了。再透露一下,每当我鄙视小老乡郭敬明时,总爱拿你做参照系(说实话他就是亿万富豪我一眼鄙视他,连给他写公开信的兴趣也没有)。同样80后,同样吃五谷兼地沟油,差距咋就那么大哩?

我这人最大缺点就是缺乏嫉妒心,因为嫉妒除了未必让你受益,不能让你的嫉妒对象倒霉。一句话,纯粹庸人自扰。正如当初我从未怀疑过你,甚至指责别人对你的学历歧视。我是真心相信天才的,远的诸葛亮、近的伟大领袖和他亲密战友,最近媒体报道正恩将军3岁学会射击,7岁学会开大卡车,腆着大肚子开坦克,骑大马,体育项目样样精通,尤以篮球不逊NBA球员——还好没说他9岁写作就超过韩寒,我都自觉或不自觉或强迫自己信了。我们总以为以地球人的逻辑去推测天才,万一人家是外星人呢?就像我一度以为你是外星人一样。


偶尔看过你在电视上和主持人及嘉宾羞涩、笨拙、躲躲闪闪的对话,尤其是和王朔对话那次(后来你索性一直拒绝现场采访了),也曾让我犯疑,但立即自我否定,毕竟很多天才都敏于行而讷于言,比如爱因斯坦,更比如美国大文豪福克纳,比如塞林格出书后就隐居。直到去年底他自以为得计的变调三部曲“华丽”转身,实在让人瞠目结舌,无论如何无法把一个家喻户晓、甚至上了《时代周刊》封面的“公民”,一个影响力竟然“大过中国所有教授的总和”的韩寒和一个“顺民”、“屁民”甚至“自宫”联系在一起,一点前戏也没有,除了川剧工作者的变脸和性工作者的脱裤,活了半辈子的我还没见过。想老一辈著名文贼也是几十年才磨练出如此境界。我宁愿相信是一场商业炒作,现在还坚信是炒作。瓷器国从来不缺造神运动。至今我还很傻很天真地相信,你是无辜的。我甚至以遗传科学态度推测:老子风花雪月,儿子必然舞文弄墨。从怎奈人算不算天算,天下之大,总有一些好事之徒跳出来,总有几个艺高人胆大的。你说好事者别有用心也好,无良也好,却无法证明自己无辜,凡事是讲证据的。除了方舟子那几篇,还有几篇文章(见后文)更让我信服,尽管证据不十分坚实,但推理和逻辑都步步为营针针见血,反观你和你老爸的反应,语无伦次,进退失据,说句没文采的话,韩家父子的心啊,慌得跟阿萨德同志似的。   


要证明自己,与其说一万遍,与其越抹越黑,还不如做一件事。你出示的手稿并打算低价出版并不靠谱,其实我至今仍以最大的善意臆测事实的真相,我估计你也能写,但主要是你老爸修改,严格地说叫合著,但还是有性质不同。最可靠的是再单独写一篇文章。找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现场出题(比如就找冤家麦田或方舟子或李承鹏,甚至你的新盟友孔庆东、司马南也行),在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地方(比如某家五星级酒店,一切网络通信切断),定时3小时(正好写个钟点房),雇请专业保安监考,城管负责外围清除闲杂人等,你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为抓瞎找灵感允许抽烟喝茶拿大顶撞墙壁看毛片手淫,甚至你要个小姐,我都可以帮你落实……一句话,单独为你设立一个考场,就像当初让你成名的那场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样。写完后,为公平起见,就在网上让网友打分,或让有口碑的文学编辑专家无记名投票(为避嫌路金波同志最好回避)。韩老弟,意下如何?你敢吗?其实你的竞争对手就是你自己,考虑到全国人民中文平均水平连续下降的现实,只要超过《杯中窥人》,我想大伙也认了。千万别说亚历山大,和谐国人人都是亚历山大,何况你是作家中的赛车手,赛车手中的作家,久经沙场了,赛车经历更连生死都置之度外了。无论职业作家、职业赛车手、公民、公共知识分子的尊严容得下这种挑战吗?换句话说,今天的你已经不是你自己了,你早就是大众消费品了。大家作为消费者买单,自然眼里揉不得沙子。话又说回来,就算你像大雨后的豆腐渣工程一样露了馅,你只需把西太平洋唐博士那样振振有词的“能骗到所有人就是天才”冷静背诵一遍、或者像英国印度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保奈儿被揭露(王朔更是不打自招)曾经嫖妓那样牛气冲天:“嫖了就嫖了,君子坦荡荡。”即可淡定过关。你甚至可以摆出受害者的pose。真的,在一个人至鄙则无敌的世界,其实大家真的拿你一点办法没有——商品一出店门概不退货,何况一本10多年前的旧书,甚至还羡慕你。该拿到手的不该拿到手的,你都已经拿到,甚至下辈子都已经拿到了——不久前的一篇博客里,你不是以一个新爸爸和富爸爸的口气说,你那富二代女儿没必要奋斗了,要什么就给什么吗?这个我更相信,这是个赢者通吃的社会,谁让:“她爸是韩寒”呢?


这点我相信,可能只要10年,你女儿要写出一部可以媲美《尤利西斯》、堪称《三重门》的姊妹篇《五道坎》,我一点也不吃惊。即使你不写作了,就是当赛车手(我绝对相信你在这方面的实力),和中国第一才子(和你并列)兼第一中年美男子孔教授和没夹脑袋都如此绝顶聪明被夹了脑袋更是不可限量地聪明绝顶的司马大师一起当代言人,也一样有前途。说实话,从中学辍学生、上海郊区农民混到今天的韩寒,比大你10来岁、三流大学毕业生、下岗职工、差点把命拼丢了的我才混到美国当农民,依然让我难以望其项背。瓷器国什么没有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只是经不起推敲。


还是回到那个真诚的建议,如果你不介意,我宁愿为老不尊、晚节不保专程回国陪考,做你的绿叶,因为我对郭敬明也一直持怀疑态度,也可敦促他参加。差旅费、酒店费、干粮我自己承担。真金不怕火炼嘛,这是你自证清白的最有效方式。古代南郭先生的故事,你一定知道的。退一万步,就算你“牵进去是马,牵出来是骡子”,你也别砸锅卖铁筹那2000万巨额赏金,我只拿一个零头就行。其实最能提供证据的是你老爸和你自己,所以你的悬赏还是肥水不留外人田,这点你的智商直追发改委菜农。至于范美人的那2000万,我就笑纳了,就当是天上掉馅饼,我捐给中非希望工程行么?




韩老弟意下如何?




                                                        你遥远的、曾经的、神交的朋友  李波

                                                              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
“百闻不如一见”嘛。老童也想见韩老师本人。以往看韩寒一上电视就结结巴巴,反差太强烈,感觉不真实,要是能当面聆听领教韩老师的过人才学和敏捷思维,自然是会人生一大乐趣。这个共同点的人应该不少。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id=1&id=8073316

这个帖子不是一般的强,在有新证据之前,老童认为:此据最强。

因为复制不了,大致是:
韩寒博客里发的《看着手稿真欢乐——附16岁写孔庆东文章一篇》,附有图片,是《眼中孔庆东》的手稿(大概就是要给法官看的1000页呈堂证供中的一部分),手稿中写道:“在孔庆东的书里(现在坐在电脑前的韩寒注释:当年他出版了一本很萌萌的书《47楼207》),值得一读的文章有《47楼207》《北大情事》《遥远的高三点八》《闲话启明星》等为数不多的一些……”该网友指出:《闲话启明星》是孔2001年4月26日写,怎么可能出现在韩寒16岁即1998年的手稿里呢?所以……
各位相信手稿将解决一切的朋友可以去链接处研究下,看看问题在哪呢?
个人认为——如果没有更有力的反驳的话——4000万得给这“三拳分立”了。
本帖最后由 童志刚 于 2012-1-31 20:42 编辑

完了,那人暂时还领不到钱。哈。
[quote]49691
这个图片是不是假的?1998版本的怎么会有闲话启明星?不会死在老孔手上吧,那就太难看了!
李苗 发表于 2012-1-31 20:30 [/quote】
(转)
现在孔庆东已经认可是收在1998年第一版的书里的。在他微博里,他转贴的还有目录的图片。
看来韩寒1998年的文稿是成立的,那时这本书刚又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韩寒看到并引用目录,没什么可奇怪的。三拳分立关于此的质疑很可能是不成立的。。。现在哪位网友有这本书的话,可以把目录发一下,毕竟孔的微博里贴的,是一个孤证。但由此也证明三拳分立楼主不那么严谨。。。。
如果是一个从中文系退学而且想当作家并正在努力的人就很正常了,作家就是从细致的观察起步的。
我什么时候判定了?你别瞎判定好不好。

是有人说14岁的“不大像”,看清楚喽,不是我说的。瞎栽赃,你这是跟谁学的啊?
肯定错了。
“质疑老童”也没事,俺郑重发誓决不起诉你。呵呵。

其实什么事情都有可能,14岁的少年写出40岁中年的感觉也是可能的,因为没有法律规定不许那样。但质疑为什么会如此执着地在继续着?是披着堂皇外衣的“斗气”,现在要斗出血案来了,世界上好多重大事情就是这么发生的。韩寒如果第一时间的危机公关策略能更好一些,也许今天大家已经在谈论别的话题了。所以,这事弄成现在这样子,第一责任人就是韩寒自己,也许更是他背后出主意的那个团队。
“这话的意思是:笨人活该被修理?”
你用了个问号,很好。再体会体会看……
路金波果然引咎退居二线了。现在是韩夫人出任发言人,韩父为联络人。
转帖。好玩。

《杯中窥人》为韩父代笔的学理性剖析

皮质马鞭 于 2012-2-2 19:49:1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杯中窥人》为韩父代笔的学理性剖析,及如何置换文卷的刑侦学推断

《杯中窥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韩寒混成今日韩大腕的起点,没有它就没有日后的炒作,没有《三重门》的第一桶金,也就没有韩寒后来的一系列风光。更在于它是韩氏父子做没做假,以及《萌芽》编辑部是否参与的关键物证,其它的诸如考试现场的实际情形等,可以有某种解释的弹性空间,但此文作为“呈堂证供”已然锁死。经反复品读、审核该文,并综合考虑当时的考试情况,我的基本结论是:该文为韩父代做,但并非事先知道题目,在家里做好拿过来的,而是现场目睹考题后,离开现场在它处所做,做完后寻机与韩寒的卷纸置换。韩家父子笔体近似,故可以如此运作。当然,也有由韩寒再抄一遍的可能性。至于编辑部一方,我认为基本上可以排除作弊嫌疑,但那个现场监考的编辑,是否知情尚难定论。

判断该文到底为韩父还是韩子所作,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即韩父所作的可能性为多少,韩子的可能性又有多少。也就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断,判断该文究竟为父亲所生,还是由其儿子所产。这不难做到,因为《杯中窥人》是带有个人“主体性”的。这种主体性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人生阅历感,第二是知识结构,第三是语言文字。这三方面,法官可能看不出来,却难逃相关领域学者之法眼。对于学者,这三个方面以假乱真的可能性是没有的。就好比鉴定字画真伪,普通人无能为力,而行家或鉴定家基本是不会走眼的。当然,为利所趋故意将假说成真的情况例外。学理性判断的真谛在于秉持公心,客观,公正,言之有据。判定《红楼梦》的作者为谁如此,判定《杯中窥人》的作者为谁也如此。

第一,从该文透露出的人生阅历感来说,它应该出自一个无官职的中年文化人之手,而非一个17岁中学生所写。该文张列了一个斯芬克斯之谜的框架——人生初年、中年、晚年三部曲。初年感悟是:【“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引文均来自《杯中窥人》,下同);中年体会为:【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了,撑足了杯子】;晚年虽未光临,但读《舌华录》有感,嘱咐后代:【待汝老时,纵有一身才华,切记断不可做也】。这完全是人到中年的人生阅历感。未有人到中年的历练,不会回味当初;也不会有“累极”之感;更无对未来残年的想象。此外,该文还专门谈到官事,认为世上有一种假清高,但他们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这无疑属于过来人语。拿这两点联系韩父身世阅历,可以一一对应;而与一17岁少年,则不具瓜葛。人生阅历感是亲生经历体验后的东西,是想象不出来的,也非间接体验所能获得,尤其对一个17岁少年而言。

第二,从该文所显示出来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文化水平上说,不是一个17岁的少年的,而当属一个喜爱读书但不够深入,阅读面较宽却又嫌杂乱,有些想法但缺乏系统,总之一个半吊子中年文化人所有。这很符合只读了一年大学便被劝退,之后靠自学修成中文学业,长期从事新闻宣传的韩父之特点。比如谈到【中国的民族劣根性】,认为【鲁迅先生阐之未尽】,这绝非少年疏狂口气,而是一个对鲁迅较为了解,又颇有生活体会的经验之谈。谈到列子、儒家等,表明对诸子百家思想有一定了解。能在鲁迅以及传统文化的知识空间里论人生,这对于一个17岁的少年来说,做不到。尤其是还谈到【二十四品】,这乃梁钟嵘所著《诗品》,是非常专业的书,对于当时的韩寒来说,就如《管锥编》一样,一不可能成为其阅读对象,二也不是其趣味所在。即便在今天韩寒也读不懂这两本书,更何况彼时。综而言之,该文不是一个知识结构合理,学养深厚的专业学者的口吻,却又不是一个知识有限的中学生所能为。但却与韩父的读书、职业等情况,与其知识结构和思想文化水平极相吻合。

第三,从该文的语言文字上看,鄙人认为它并非一些人所言之“老到”,而是“老而不到”,但绝非学生体。谓之“老而不到”,是说其语言文字并非炉火纯青,有的地方不够周正,衔接上也缺乏风卷云舒之流畅。谓之绝非学生体,是说一个17岁的少年,无论你怎样排文布句,斟酌字词,也不是这等文字。学生体会露出某种稚嫩,但它没有;会有些矫情,它也没有;会有点准文学色彩,它更没有、、、、、、但作为成人体,它似乎又欠缺些润色。联系韩父的文字特点,这当是他所为。如果假他以充裕时间,可能会写出比这个文本更耐看些的文本,而文字“老而不到”,某些部位又稍嫌拗口,说明当是他匆匆而就,急切之间下的一个不太标准的蛋。而反向思考,说它是当时只有17岁的韩寒所写,无论从常识抑或学理上,都难以说通。

全面考核《杯中窥人》,无论构思还是文字,应该属于当场作文,而不是事先准备好的。如果事先知道命题,由韩父操刀,再由韩寒背下来,也不会是这样的文本。因此,就排除了与编辑部事先串通、合谋的可能性。那么,它既然出自韩父之手,而非其子所作,就只剩下一个可能:韩父当场看到命题——水杯纸团,然后便离开房间,匆匆躲到暗处,急就章做完,返回趁监考编辑不在之际,替换考卷。由于事急紧张,眼睛有些昏花,又兼作弊心理压迫,加之快速构思码字,故韩父误当纸团为布团。这当是将纸团写成布团的正解。而韩寒身在水杯旁边,不时抬头即可看见水杯,是不会有此失误的。对于一个17岁的少年来说,纸团与布团的不同,很可能会影响其主题构思,说不定会写成什么样子。

网文不宜太长,故长话短说,没有充分展开。好在《杯中窥人》在,大家可以仔细品读,看看在下说得有无道理。就此打住。

2012年2月2日
娱乐娱乐,只说不做。游戏游戏,欢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