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谈曾经有一个讨论,就是遇到一个自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的对手怎么办?有人理出可以“隔离”,只是由于操作困难而没有进入制度(好像是没进入吧?)。我个人觉得,如果有这类情况发生,其实是可以自动隔离的,就是自己隔离自己,老童可以坦白,在楼下一个帖子里,老童就明确表态跟那个帖子隔离了,因为其中有人看着我难受,我看着他也不舒服。两人不做交集,也就不会吵起来骂起来了。当然老童并不主张或者说鼓励观点一分歧就隔离了,那论坛也不用存在了,我说的是极端的情况,判断由自己做。所以我真的诚心劝一句,有些朋友讨论问题时不必那么言辞激烈,很多“厉害”得足以伤人的词不必敲出来,没那几个词并不影响表达的力度——如果影响了,那就该反思:我水平这么差,还是别谈了吧。

这是题外话,只是怕大家玩得受伤,也怕伤及论坛。呵呵。
方舟子是当年福建省高考的语文并列第一名,他自诩“状元”,历史上有2个并立的状元吗?我孤陋寡闻,请达人赐教。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2-6 06:34
这就吹毛求疵了不是?

历史上固然“状元”只能是一个,但是它的意思是“第一名”,现代人只是借用这个意思而已,并列第一名并无不可呀。就像所谓“打工皇帝”,你要问“皇帝还打工吗?”,或者“打工能够做皇帝吗?”有什么意思呢?此外还有“影帝”之类,即使说“并列影帝”,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讹。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2-2-6 13:22 编辑

65# 杨林
晓梦是何许人,本人不清楚,只是觉得他比较犀利,思路清晰。但是说话确实冲撞。

我猜测他可能是理工科出身,而且身居北美。与艺术家的杨林兄真的可能不是一种类型。

我倒是觉得如果新加入者,稍微介绍一下自己的现状、大致的学术经历和兴趣,可能就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当然这不可强求,也不必强求的。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68# 童志刚
老童说得对,我觉得吧,泡坛有时候就是要学会不搭理,只当不小心有人漏气,跑嘴。
今天,我就是高瑜
这就吹毛求疵了不是?

历史上固然“状元”只能是一个,但是它的意思是“第一名”,现代人只是借用这个意思而已,并列第一名并无不可呀。就像所谓“打工皇帝”,你要问“皇帝还打工吗?”,或者“打工能够做皇 ...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2-6 13:10
陆先生没看懂,如果方舟子说自己是“并立第一”或“并立状元”都没问题。可事实是他从不提“并立”,给人他是唯一的感觉。
要说吹毛求疵,那也是跟方老师学的。
嘿嘿,陆兄不吹毛,也求疵,结果误解了施妹妹的较真。
今天,我就是高瑜
方舟子就能吹牛,韩寒也挺能吹牛(说什么十六七岁时彻夜读《管锥编》,昨天把《管锥编》拿出来一翻竟然连第一页都看不明白,如果他自己就是一“读”,没说什么自己看懂了,那等于开了恶例,循此,谁都可以吹牛说自己彻夜读任何语言的任何作品了,结果就是一个本来就谎言而且更谎言的世界了。)俩吹牛的整一起了,还掐起来了,你说谁看着谁不高兴?
72# 施国英
还是吹毛求疵啊,这都是平常用语,不是什么学术用语。就像体育比赛有并列冠军,但是说“冠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对呀,如果万一有3名或4名并列冠军,难道还有说“3名并列冠军之一”或“4名并列冠军之一”吗?没有特别必要每次都要加上“并列”呀,因为大家还都知道所谓“冠军”有时不是唯一。当然一直打别人的假的人,恐怕以后说话得严谨一些了。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70# 陆东洋西
陆兄不必为我拿艺术家的标签遮羞,我也不会因为懂点书画就会感觉自己真是个艺术家了。其实真的是,你知道的越多会感觉自己无知,艺术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盲区或者是短板,并且长板越长,短板显得越短。个人认为,争辩一个问题时,最令人讨厌的就是盛气凌人无所不知,愚蠢、笨拙还有可爱的一面,自以为是自以为真理在握,别人说什么都是错的,就只有叫人讨厌的一面了。
73# 自觉的梦游人
梦兄,现在我就吹一下毛,不求疵了。应该把茶楼里
“[转帖] 方舟子的文坛旧事,文坛美眉,还有其它…”转到这里来的,以便相互参照,省的在那里被埋没。另外,我也比较喜欢一些个人的历史。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我会尽快找到方高考语文第一名的出处以及其托福GRE的成绩。
晓梦 发表于 2012-2-6 05:46
呵呵,出处估计不是自己吹的、就是找人代吹的。当然这是我的质疑,而质疑是我的权利。至于“托福、GRE”,当时中国分若干区考,何来“中国区第一名”这一说?纯属后来自己瞎编的。九十年代初,大一点或有名一点的校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的生物化学专业招生,不是导师说了算,而是必须由教授会根据其成绩决定的。越是名校的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越对托福、GRE有硬性要求。中国学生那时考分已经相当高了,托福630(640满分)、GRE2300多(2400满分)都常听说。如果考这么高没去哈佛去密西根州立大,估计什么地方有问题。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呵呵,但愿从燕谈能质疑出方舟子是冒牌货色,这是对韩寒的围魏救赵啊。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最后,魏、赵、韩三家一起被灭了的可能性也不小。
“那就把神话给打破了,是大骗局,愚弄全国人民十几年,毒害了那么多青少年。很多人觉得他是天才,可以过很好,觉得没必要好好读书,好好读书没有用……”方舟子这话是站不住脚的,不想读书的孩子如果真是天才,那真不需要读书,不是天才的孩子也不会去学韩寒不读书。韩寒怎么毒害青少年了?
俺是灭绝师太
“那就把神话给打破了,是大骗局,愚弄全国人民十几年,毒害了那么多青少年。很多人觉得他是天才,可以过很好,觉得没必要好好读书,好好读书没有用……”方舟子这话是站不住脚的,不想读书的孩子如果真是天才,那真不需要读书,不是天才的孩子也不会去学韩寒不读书。韩寒怎么毒害青少年了?
金秋 发表于 2012-2-6 23:31
顶金秋。同理,韩寒在接受视频采访时强调自己有一种责任,他担心方舟子对他的质疑会形成恶例,以后只要看哪个作家不顺眼,就说他的作品是代笔的,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在框架的构思、人物的定位、细节的安排等等元素上,都会有反复的推敲,会有不少经验得失可供分享,在交流的过程中,作家的原创性自然会获得认可。张爱玲早慧,多少人恨她,骂她是汉奸婆娘,可就是没人出来质疑她的作品是代笔的。如果用这种方式绝杀一个天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等方舟子来发明。
所以,都别说大话,一个关系到自身名誉,一个热衷于打假,仅此而已。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82# 金秋
不想读书的孩子如果真是天才,那真不需要读书”金秋的豪论十分了得啊。可惜就本人教书的经验来看,那种天才真的还没有见到过。当然这也许跟文史专业也有关系,譬如你说皮尔盖茨他就大学没有毕业,照样可以获得成功。但是,估计坛中的多数朋友都会认同:这在文史类几乎百分百的不可能。估计与金秋有关的政法类估计也是如此吧,当然,金秋本人的经历也许可以打破这种定律也未可知的——本人无意于对此质疑。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82# 金秋
“不想读书的孩子如果真是天才,那真不需要读书”金秋的豪论十分了得啊。可惜就本人教书的经验来看,那种天才真的还没有见到过。当然这也许跟文史专业也有关系,譬如你说皮尔盖茨他就大学没有毕业,照样 ...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2-7 15:12
金秋这里说的“读书”俺的理解是指上学,而不是泛指的阅读和学习。
边走边看
还是小苗最善解人意。我的意思是说,真是天才就不需要象普通儿童那样进课堂读书,他们也能成功,如果不是天才就老老实实读书。不是天才的儿童因为学习韩寒不读书导致没有成功,那也怨不得韩寒,因为韩寒是天才而他不是天才。韩寒不读书就成功了,这怎么是毒害青少年呢?成功人士里没有读过书的人大有人在,难道他们都毒害了青少年么?
俺是灭绝师太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2-2-7 16:19 编辑

86# 李小苗
如果是那个意思,当然没问题。因为现在教育体制下的课堂教育、应试教育确实问题多多,也某种程度上是戕害灵性的。

但是,金秋是律师,一般而言法律人说话应该是滴水不漏的。她是否授权你做这种解释,本人稍微还是要质疑一下的哦。

——哈哈,写了上述以后,接了个电话,所以第二段第二句的授权之质疑就当失效。但是第二段里第一句依然有效。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86# 李小苗
如果是那个意思,当然没问题。因为现在教育体制下的课堂教育、应试教育确实问题多多,也某种程度上是戕害灵性的。

但是,金秋是律师,一般而言法律人说话应该是滴水不漏的。她是否授权你做这种解释 ...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2-7 16:16
接受批评哈,俺说话常常有不严谨的毛病,等俺修炼得滴水不漏了,俺的帖子也没人跟了。别人无从下口还怎么跟啊?哈~~
俺是灭绝师太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2-2-7 16:50 编辑

87# 金秋
注意一下哦。这里不是泛指一般成功人士,而是像韩寒那样的文史方面的人才。前面说了,皮尔盖茨等人很难相提并论,而且即使是皮尔盖茨等人,估计他们在大学之前或进入大学之后受过良好教育(当然不是一概而论,任何事情总会有例外)。据说韩寒曾经是7门不及格、高中没毕业的体育特招生,突然一下子学(涉,不说贯了)中西(指的是他自称读过《管锥编》、《二十四史》等),而且在那段时期,几乎2天1篇文章(据玻璃球兄提供的腾讯记者对方舟子的采访),这让一般学生、无论是愿意学习的还是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如何自处?韩寒对这些学生是具有偶像般的感召力的,如果他们起而仿效,岂不是误人子弟?这不是毒害,又为何?


现在就看韩寒真的是不是不用学习就可成为天才的那种人了。方舟子要揭开这个真相,本人觉得没有问题,也不存在构陷韩寒呀。如果真的是天才,那倒是应该检点在体制上、社会意识上如何面对这些天纵之才,不让其湮没(实际上任何教育体制都是普适性的,并不特殊照顾例外,但还是会有例外的)。如果不是,那么能够了解真相,对学生、家长、教师都是一个有益的教训和启示。不用花钱就有人管这个闲事,让真相大白,何乐不为?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87# 金秋
注意一下哦。这里不是泛指一般成功人士,而是像韩寒那样的文史方面的人才。前面说了,皮尔盖茨等人很难相提并论,而且即使是皮尔盖茨等人,估计他们在大学之前或进入大学之后受过良好教育(当然不是一概而论,任何事情总会有例外)。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2-7 16:43
陆老师,您都说了“不能一概而论,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俺就接着举几个例子,熊十力、钱穆、沈从文该都算没有受过多少“良好教育”而成大器的例外吧,而且都是文史界的。
边走边看
陆兄就别那么操心了。让天才们都退学吧,现在无论小学、中学、大学都校舍紧张,好点的学校一个班里要放七八十人,天才们都退学了,咱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点不是。

据说韩寒曾经是7门不及格、高中没毕业的体育特招生,突然一下子学(涉,不说贯了)中西(指的是他自称读过《管锥编》、《二十四史》等),而且在那段时期,几乎2天1篇文章(据玻璃球兄提供的腾讯记者对方舟子的采访),这让一般学生、无论是愿意学习的还是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如何自处?韩寒对这些学生是具有偶像般的感召力的,如果他们起而仿效,岂不是误人子弟?这不是毒害,又为何?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2-7 16:43
韩寒虽然7门不及格、高中没毕业,但却“学贯中西”,每2天1篇文章,这有啥不能仿效的呢?
俺是灭绝师太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12-2-7 21:43 编辑

91# 李小苗

你所举的那几个人确实是国学大师级人物,而且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问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表面,不看实质。

1,那几位年轻时,正好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熊十力(1885-1968),钱穆(1895-1990),沈从文(1902-1988),最年轻的沈从文的青年时期也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年轻人大多依靠私塾获得启蒙教育,较幸运的就是去欧美、日本等国留学,那时中国有多少大学?年轻人的大学升学率是多少?你觉得当时的中国与现在有可比性吗?

2,但是即使他们没有上大学,他们都有求学的经历,熊十力在1920年(26岁)进入南京内学院研习3年佛教;钱穆的父亲是秀才,钱穆本人7岁即入私塾学习,13岁进入常州中学堂;沈从文正规教育只是小学,但是在1922年他23岁时就在北京大学旁听。倒不是说一定要上过什么学,但是受过一定程度的良好教育和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勤奋,这是不可或缺的2个条件。

3,再看他们获得最初成果的时间,熊十力在进入南京内学院的次年开始撰写《唯识学概论》,已经37岁;钱穆1918年发表《论语文解》,已经24岁,1930年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时已经35岁;沈从文开始在报刊发表小说,也是在1924年他23岁的时候。他们既有苦学的经历,也有生活磨难的经历,因此在这个年龄段出成果,这在从事文史行业的人看起来完全正常。

与他们相比,韩寒固然学历上有一拼,但是撰写或发表作品却是在10几岁,而且有一段时期平均2天发表一篇文章,而且写出来的内容有不少与他自身的经历睽违,而且成名以后对自己的著作大多一问三不知,此后也没有成熟的著作问世,你能够认为这是正常的吗?自学成才的人各个时代各个地方都有,但是必然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积累的过程和轨迹,有一个人文环境与氛围的熏陶与酝酿,有一个好学或者非学不可的内在动机,你能够看到这种过程-轨迹、环境-氛围与动机吗?恕我愚钝,我看不出;你看得出来,那是你的本事。

(这几位大师皆非本人研究对象,故基本内容都是百度百科的,有兴趣可以直接查询,没兴趣这些大概也够用)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92# 童志刚


铜板V587!非天才飘过。
94# 陆东洋西
陆老师,俺只是顺着您的话,举几个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也能成大器的文史大师,没有将他们与韩寒相提并论的意思。
人比人,气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轨迹。一切一切,都难一概而论。
边走边看
韩寒虽然7门不及格、高中没毕业,但却“学贯中西”,每2天1篇文章,这有啥不能仿效的呢?
金秋 发表于 2012-2-7 20:28
真的啊,金秋仿效一个试试?俺们要求不高,给你一年,你能学贯中西就成,小说啥的就别忙乎了~~~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真的啊,金秋仿效一个试试?俺们要求不高,给你一年,你能学贯中西就成,小说啥的就别忙乎了~~~
花间对影 发表于 2012-2-7 21:17
学不学是态度问题,学不学得成是水平问题。我这一年开始阅读古今中外大量书籍,即便是没有学贯中西,也是有益的撒,你不能说我学不成就不让我学撒。
俺是灭绝师太
韩粉们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句话,韩寒不是常人,所有规律对他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