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一代书者的精神领袖”——沃兴华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12年03月01日13:03:22 星期四), 站内信件

xiazhilin (morningsun)

昨天上午到了上海,然后马上去上海美术馆看了展览。中午去麦当劳解决了一个中饭,听旁边一个人说现在要做实体经济买卖矿石有个人要借他800万可惜没有好的项目要这些钱也没用。下午继续去看。期间遇到沃兴华,似乎是来迎接安徽某地的一个官员,旁边一位上海人陪同。那个上海介绍说:“沃兴华是一代书法家的精神领袖。”应酬之话,半真半假。我以此作为标题名字吧。

看沃兴华的作品,有人慷慨激昂,刚去的时候一群人围着一个上海老人。那位老人说,沃兴华从来不参加上海的任何展览和活动。这次展览,中国书协直接踢开上海书协。一个北方,一个南方。周围的人似乎想多从他口中了解对于沃兴华作品的解读。

也有的人讽刺揶揄,有两个上海中年书法者边走边说:我看过沃兴华临摹传统的作品,功底相当深厚。但是不能学他这些东西,要走火入魔的,还是要回到传统。也有的说:沃兴华就是小孩书。
其实,我更关注的是那些一点都不懂书法的人。有几个男老外,一个穿着丝袜的金发洋妞,几个看上去像韩国人的年轻人。好几次都想问问他们对于沃兴华作品的感受。

回家看到上海书协的通讯,上面有黑白版的胡抗美、沃兴华作品。几乎惨不忍睹。所以黑白版不如彩色版,现场有免费的册子领取。彩色版个人认为不如照片版,待会传上几张用手机拍的照片。照片版又不如现场看。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不同的人批评讽刺崇拜欣赏沃兴华,都应该去“现场”看看他的作品。当然,我认为,现场看不如亲手写,无论是看他写还是模仿他。

其实我觉得沃兴华这次展览已经很“克制”,就是说比较走形式路线,也比较能让大众欣赏。真正厉害的是其中写徐渭诗的那副作品,以及他最近写颜真卿那本书倒数第2幅作品(看上去基本是乱涂乱画的那幅),激情四射!不像这次展出的作品都比较“克制”。相比之下,胡抗美就感觉“冲动”很多。或许因为胡抗美偏锋用的比较多,给人的情绪是高亢激昂的。沃老师中锋用的比较多,比较含蓄低沉。觉得沃老师不足的地方是,变化实在太多,没有一幅作品是同一风格。这其实很难让人“研究”的。像胡抗美的作品,用笔、结体的习气十分明显。沃兴华的习气主要在中端和丝牵上,这在临摹颜真卿的作品上很能体现出来。但是风格还是欠明显。

下面还是上作品吧。

==============================

木匠不解书,请高手们评价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今天不让传了,明天再说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老兄,你不能拍得好一點嗎?
老爺叔 发表于 2012-3-1 18:22
这是木匠转的,应该是沃的学生/粉丝拍的照片,确实太马虎了

这位书法家,当年木匠给他一个“道大老咧老咧”的绰号,别的印象已淡忘,只有那双臭脚,绝对是后来再也没有闻到过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那几声笑起来楼道都抖的震动,总不该忘记吧?否则怎么叫“道大老咧老咧”呢?
老木匝 发表于 2012-3-1 19:56
现在声音小点了

这家伙每周两节课,再多不上。有时在教学楼看见打个招呼,没有震天动地的感觉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啊呀﹐怎麼說到腳了﹐真不斯文。
老爺叔 发表于 2012-3-1 20:46
木匠不解书法,只记得有一次他到我们寝室来找我聊天,赤脚一双拖鞋,满屋立刻充满特殊味道,寝室其他同学纷纷溜走。木匠没有办法走,只好熬闻半小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想起來了﹐在一個香港書法家家裡見過
老爺叔 发表于 2012-3-1 21:15
这个老兄原来看不出一点散文样子的,现在教学楼里看见,有时也穿西装,稍微像点样子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29# 杨林

老沃和我中学同一届,也一样是分配在上海工矿的,原来哪个厂的忘记了

我并没有嘲笑农家子弟的意思,只是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件事,因为我一点不懂书法,况且这位书法家也从来没有给同学展示过他的书法艺术,只有一次被王春瑜老师点名上去给大家抄黑板,还有一次就是在我的毕业留言本上留言。所以我一直觉得书法家有点看不起我们这些没有艺术细胞的同学

他的学习成绩在77级这个年级里一般般吧,主要是毕业时考上了戴家祥先生的研究生,考研成绩不错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看看老沃的学生/粉丝的评论:

发信人: panghuang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信区: Calligraphy

标  题: Re: [转载]“一代书者的精神领袖”——沃兴华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12年03月01日13:17:46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这个写得很好

沃老师书法要看现场,尤其要看书写,这个说得很对

关于胡沃的区别,也判断得很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两个人一起开展览倒是个蛮有典型性的事情了

另外关于风格问题,其实网上也有人这么说,我也跟他提过这其实是个很复杂,真要讨论起来会牵扯出很多东西来的话题他本人的回应基本上是两个方面1每一次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当下”,顺应那一个瞬间的情绪、感觉和作品的形式内容来予以处理,所以无法用固定的框架来规定2他的书法其实也还是有自己的路子,换句话说,其实看他的东西,虽然各各不同,但都能看得出来是他的

对于1,我想那其实是一种更纯粹的艺术家态度,当然根本精神上来自西方的艺术理论,和传统书法观念里边不但将个人书风认为稳定的整体,甚至和人格联系为稳定整体的倾向大相径庭。每一次的创作对他来说,都不是抄写或者书写,而是真正的“作品”

对于2,其实后来想想也确实是那样,现在也有些人在学他了,但是总归还是看得出来的。他的线条质感跟对形体的感觉,毕竟还是有内在统一的地方,只是这个统一和一般书家比起来太不明显,淹没在外观的变化中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继续沃粉的评论:

这次展览的集子544元(两人分开),好贵啊。实在不想买抗美的,有谁想买他的,可以合买。

发信人: zhexingsun (者行孙), 信区: Calligraphy

标  题: Re: 周日回来看书法展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12年02月29日22:40:45 星期三), 站内信件

看过之后有纠结的感觉。

沃老师的东西既非传统又非现代,

很多观众表示痛苦。

我认为沃老师不应该再这样徘徊了。

单从这次展览看,

沃老师有回归传统的意思。

这种回归意味着什么?

但愿赵冷月的悲剧不要在沃老师身上重演。



发信人: xiazhilin (morningsun), 信区: Calligraphy

标  题: Re: 周日回来看书法展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12年03月01日12:12:10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其实我觉得沃老师这次展览已经很“克制”了,就是说比较走形式路线,也比较能让大众欣赏。

真正厉害的是其中写徐渭诗的那副作品,好喜欢。以及他最近写颜真卿那本书倒数第2幅作品(就是看上去乱涂乱画的那副),激情四射啊!不像这次展出的作品都比较“克制”。相比之下,胡抗美就感觉“冲动”很多。或许因为胡抗美偏锋用的比较多,给人的情绪是高亢激昂的。沃老师中锋用的比较多,比较含蓄低沉。

对了,唯一觉得沃老师不足的地方是,变化实在太多,没有一幅作品是同一风格。这其实很难让人“研究”的。像胡抗美的作品,用笔、结体的习气十分明显。沃老师的习气主要在中端和丝牵上,这在临摹颜真卿的作品上很能体现出来。但是风格还是欠明显。

发信人: zhexingsun (者行孙), 信区: Calligraphy

标  题: Re: 周日回来看书法展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12年03月02日23:34:5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的意思是沃老师的这些作品,少有臻于完美之作。

当然这种完美一出现,就会是一幅不朽的名作,完全可以从美术馆请到对面的上博去。

完美的作品,是和谐的。

沃老师讲了,和谐是处理好矛盾,而本次展览的东西很多没有处理好矛盾。

或者是减少了矛盾量,显得平庸。

特别振奋人心的东西还是少了。

比如,“云卷云舒”,比以前出版过的那一幅差多了。

“我”字,当然比陈振濂放得开,但是似乎还不够,

“我”旁边的条幅,实在太平整了,缺乏矛盾。。。

我认为,沃老师重温名家书法是导致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许,沃老师为了不让上海人过于大惊小怪,而降低了现代化程度,

不过,上课的时候他也提到,目前他确实在回归经典。

这种做法就好比,

伊秉绶晚年突然发现自己应该回顾一下汉碑,

于是乎写出一种类似何绍基的东西。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38# 陆东洋西

没有寄过给木匠嘛!木匠是野牛了,离琴师更远啦!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42# 自觉的梦游人
那木匠兄有点醋意而已吧。俺想提一桶中性(非钙非酸)的浆糊去捣的。
陆东洋西 发表于 2012-3-3 22:23
非酸,比较合适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