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3-5 12:56 编辑

我印象较深的“行为艺术”是好几年前的,国内几个年青人给前辈知名画家邮寄干燥大便,据说是表示对保守等等的不满抗议。那实在太滑稽了。压根就是把学生恶作剧贴上个艺术标签。

读书时有个油画系同学也玩过这手。大概是文化课上回答问题无能,宣布自己正在进行名为《沉默》的行为艺术,在若干天内将拒绝说话。后来听说被教导主任狂训一通,over。

在《艺术有什么用》一书里,约翰·凯里讲了很多更疯狂的例子。比如博物馆的搬运工把沙发上的包装纸撕干净,结果发现包装纸就是博物馆花大钱买来的作品。某件作品则是未加整理的床(碰上勤快清洁女工就悲催了)。还有某画家的罐头大便被多家博物馆收藏。血液冷冻制成的头像雕塑不幸遇上冰箱故障,化了……很像悲剧傻缺集锦或没品笑话。

最后凯里得出一个超级简单超级实惠的结论:尽管也许只有某人认为某物是艺术品,但只要某人认为某物是艺术品,它就是艺术品。

从《蒙娜丽莎》到一泡大便,在不同人眼里,各自都是艺术。

我觉得这挺好,适用范围甚广。

有人真心崇拜勋伯格、涅磐乐队,有人真心认为这些货吵死了。草间弥生对有些人是表达前卫激进浪漫感情,还有人会觉得是噩梦成真。凤凰传奇、周杰伦,对有些人而言是杯具餐具,对另一些人绝对是巨大精神享受。我觉得高迪的教堂是变态,但很多人觉得那是圣殿。塑化尸体展有些人觉得超震撼,体现生命真谛,有些觉得那就是恐怖片。

不光是现代艺术,古典艺术也是如此。

中学音乐欣赏课有梅兰芳《贵妃醉酒》,我们全班人一起哀求老师把录音给关了。老师也很高兴关掉它,然后大家高高兴兴听《十面埋伏》。但在北京的学校也许反应就会不一样。

丢勒的人物,我始终觉得都有点甲状腺肿大。安格尔的作品有被斥之为无聊,还有某人一大群赤条条仙女被称为“伪古典主义色情风格”。同样的梵高,可以被后人拍出几亿,也可以被同代人拿来当鸡窝的墙壁。有人觉得古希腊雕塑是诲淫,有人觉得我们的石翁仲太糟糕。瞧不上贝多芬的音乐家也很多。有人爱意式花腔高音,我觉得那是太阳王的假发卷卷,还是喜欢文艺复兴前那种白馒头似的简单呆板调调。

莎士比亚、柳永、王尔德,活着的时候就同时有下流胚子和了不起的作家名声。

再想想,臭豆腐、蓝霉奶酪、腌鲱鱼、纳豆等重口味食物也是这样 。对有些人绝对是糟粕,对有些人则是享受。

把艺术当臭豆腐看就好。自己喜欢,是自己的精华。自己不喜欢的,是自己的糟粕。没什么统一标准。
我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