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秦诸子(一个提纲)




照例从孔子说起。孔子这人,恐怕最大的特点是不知道自己一辈子在干点什么,尤其是自相矛盾得厉害(这恐怕是古今中外宗师级的人物的普遍特征)。
孔子的心愿是从政,实践是办学。从政的目标,是复兴宗法纽带维系的封建等级社会;办学的方法,是教会了很多苦孩子该怎样做官,并且在国际间跑来跑去。
道理其实很明显,流动人口越多,宗法纽带就越无法维持;苦孩子越精通做官之道,就越不甘心继续当封建体制里下等人。刻薄点说,孔子的行为是在给自己的理想打脸。
这种自相矛盾,短期看来是坏处,孔子一死儒家就分裂了;长远看来是好处,因为不管持什么主张,祖师爷都可以认到孔子这里。
——直到今天,找他认祖归宗的,仍不罕见。

战国初期:
孔子死,儒门分裂,弟子们找官做很成功,儒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则比较失败。因此很招骂,破门出教的墨子要骂,后来自视为本门嫡传的孟子、荀子也要骂。
墨子学过儒门心法,自立门户后则骂儒生像阉割过的公猪(贲彘)。墨子这书不好看,但不要忘了,这书是学生的课堂笔记,拿起来一念就知道,整齐的排比句有排山倒海之势,演讲现场,一定极具煽动性。
对广大民众而言,墨子的民粹立场,肯定比孔子有吸引力得多;他一副劳动人民的形象,也比讲究贵族派头的孔二先有亲和力。
因此这一阵墨家的风头盖过儒家,并由此引起了一串连锁反应。


战国中期:
墨子有一张高度复杂的理想国蓝图,这个估计其实没多少人懂(就像太平天国的时候,《天朝田亩制》其实也没几个人见过),他直接带动起来的,是一股子苦行风气,很多人在自虐中找崇高感(庄子谈墨家,重点谈的就是他们自我折磨和自我牺牲,兼爱非攻却没怎么多说)。代表人物,除了墨家的嫡传外,还有许行,陈仲等等。
苦行派的理论,特点是知易行难。做不到自虐而一样贪图好名声的,很自然就转向了清谈。这样的高蹈派,很多往齐国稷下集中。他们的特点是不做官,喜欢批评政府,但背靠体制拿钱,属于放下筷子骂娘。有舆论说,这拨人类似于不结婚多生娃的女人(不结婚可以捞取孝敬父母的名声,多生娃当时认为是福气)。
这样的虚伪之徒多了,自然又有聪明人跳出来说,与其做伪君子,不如做真小人。这样的聪明人,三晋地区特别多(苦行派和高蹈派则多在东方)。他们有的爱讲,拳头硬才是硬道理,于是变法图强,这是法家;有的则讲究空手套白狼,忽悠倒一个是一个,这样的人,当时叫“舌辩之士”,也就是后来所谓的“纵横家”。
这个大风气里,孟子、庄子是最特出的。孟子混在高蹈派的圈子里,但比一般高蹈派有责任感;庄子有点像苦行派,但比苦行派潇洒得多。他们都对大环境不满,不过孟子乐观,道性善称尧舜舍我其谁?庄子悲观,这个世界没搞头了,曳尾涂中就是“至乐”了。

战国后期:
说先秦诸子,其实诸子多在战国;说战国诸子,其实又只有战国中期最人物风流俊采星驰。
到了后期,大趋势是就是统一。天下要一统,思想界也要一统。
统一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博采众家之长,发展出一套新学说;一个是我怎么说就怎么算,你们都给我闭嘴吧。
代表前一个倾向的,有一本书,《吕氏春秋》。后人把这本书归为杂家,可见是认为这本书的努力很失败,把各家的长处堆放在一起,融会贯通是没有的。
代表后一个倾向,则有师徒二人两位大师,一个荀子,一个韩非子。他们的主张后来都被政治实践过:秦始皇,用的是韩非的法子,不许人读书;汉武帝,用的是荀子的法子,只许读一种书。一般评价,大致认为是秦始皇失败了,汉武帝成功了。


沙发!好贴,已是醍醐灌顶,静等鞭辟入里。
刘勃兄弟按照这个大纲去上课,一定可以让学生开心智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照例从孔子说起。孔子这人,恐怕最大的特点是不知道自己一辈子在干点什么,尤其是自相矛盾得厉害(这恐怕是古今中外宗师级的人物的普遍特征)。
孔子的心愿是从政,实践是办学。从政的目标,是复兴宗法纽带 ...
刘勃 发表于 2012-3-12 13:03
谁能将李斯与韩非子的关系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