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赛程序执行得很严格,且有公证。27日连夜评完,上海有3人缺席复赛放弃获奖。唯独韩寒在只有一个李其纲在场的情况下,在28日早上进行了补赛。

在你看是“作弊”。
在我看是“求贤若渴”。
韩寒不是“无故缺席”,才会“补考”。
   
这些证明,说明当年有这样的需求,就像超女海选,但这些不是韩寒有代笔的前提。
有些人,喜欢过虚假的生活,喜欢活在混乱的环境里。他们不在乎制造谎言,虽然宣称有洁癖,浑水摸鱼却是他们的生存方式。例如方舟子。
韩寒没有这样虚伪生存的心态,所以他会退学,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希望的是透明的社会环境,并且自己努力去做——不为高墙添砖。
没有真相,任何价值判断都是苍白的。
连事实都不顾的的善是伪善。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助纣为虐。
本帖最后由 燕苗 于 2012-3-27 14:13 编辑
在你看是“作弊”。
在我看是“求贤若渴”。
德方 发表于 2012-3-27 11:52
一个中学生作文大赛,漫说是一次范围相当有限的竞赛,漫说是一篇小小的议论文,往高里说,这篇短文再好也只能初步显示作者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与日后成为作家、学者的距离,还差千万里,还求贤若渴?连主办方萌芽自己都承认,当时杂志销量太差,几近关闭才想出作文大赛这奇招,目的是为宣传、扩大销售量。
现在嘛,任何级别的作文大赛也包括萌芽的新概念,获奖者都与高考不挂钩,为什么?即使那些高考作文100分的也不具有被推荐资格,因为一篇短文写得好,既不能说明作者的知识含量高,也不能代表证明作者有成为作家的潜质。
推荐上大学还是有的,数学、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生物必须是国际金牌。
@madmadmadmad:再给韩粉讲讲常识,你们说韩寒中学时读了很多书,那么我告诉你,如果从小学中学起就痴迷读书的人,不可能突然一本书也不读,而韩寒自己承认过2000年(18岁)时起就不再读书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他 ...
irving 发表于 2012-3-26 13:25
韩寒哪里是天才,韩寒是天知。
现在嘛,任何级别的作文大赛也包括萌芽的新概念,获奖者都与高考不挂钩,为什么?燕苗 发表于 2012-3-27 14:10
慎重陈述和结论。事实是,现在新概念与“高考”仍由“挂钩”。

上戏牵手新概念作文 收8个一等奖学生
http://shanghai.eol.cn/  来源:  作者:东方网  2012-03-02  字体:  

      上海戏剧学院透露,在艺术类院校普遍扩招背景下,上戏今年计划招收本科生434人,相比去年稳中有降。
  据悉,今年上戏首度牵手“新概念作文大赛”,成为继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后的第14家联合主办单位,并面向编剧、编导和艺术教育3个专业,专门为“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拿出8个招生名额,使那些具有文学特长的“偏才怪才”不至于在常规应试中被埋没。这类考生将不用参加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目前,已有12名“新概念”一等奖得主报名参加了上述三个专业的招考。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花开花落
www.taizhou.com.cn      2012年03月08日     20:33:27     星期四     来源:北京日报

14年来,这个主要面向高中生的作文比赛吸引了超过65万人次参赛,近300名获奖者取得高考加分资格。
李其纲连评委都不是,那为什么会单单由他为韩寒补赛?

李其纲明明和韩仁均至少有三个月的同时在校时间,为什么之前非要彻底撇清?


关于分组的问题虽然待查,但确实是疑点。叶兆言老师就说过第一届新概念对韩寒印象不深。他还说过:“当时还有个成人组,也有一等奖,基本上都没人知道。”为什么要设这么一个成人组,还没人知道?

◆◆@彭晓芸 : 现在问题来了,韩寒既然被分在社会青年的C组,那么,评奖标准是不是也不同于中学生组?是不是这样就可以蒙蔽评委了?假设评委知道《求医》《书店》这些初赛文章是中学生所写,会不会多点疑心?但若告诉他们这是C组,30岁以下社会青年,那么,就还尚且可以理解,一个求学无门的29岁青年也是青年。
本帖最后由 irving 于 2012-3-27 19:38 编辑

根据萌芽自己的官方报道,27日进行复赛,当晚连夜评出结果。28日下午颁奖。这和李其纲的说法明显对不上。李的说法是28日上午进行的评选工作,并且一屋子评委在一起进行。
第一个问题,你先想想三重门手稿(包括同学传阅)相关的时间问题。这是个客观题。那篇总结是否出自方舟子之手一点都不重要,因为都是事实的比对。

第二个问题,非现场作文的比赛方式,各地各种规格的都有。这 ...
irving 发表于 2012-3-27 10:08
呵呵,你不就是指”萌芽“的那场全国作文比赛嘛,何必绕来绕去地创作喻体。比喻总是有毛病的,比如,你这里的毛病就是,想不到全国比赛与校内比赛的实景差异之大。所以,全国比赛只能是非现场的。学校则不同学校有足够的资源进行现场作文。

不要纠缠什么萌芽杯了。一个盈利企业举办的赛事,说到底,也是追逐企业利益。毫无疑问,那样的比赛的效用有着强烈的公益性,唤起全国不尽其数的青少年爱好文学,促动他们多读书,但不能就此认定萌芽是公共刊物。萌芽的直接意图就是刺激销量,增加订户,与自己的商业对手竞争,还要更重要滴赚取利润。在这个意义上的”公信力“,是基于市场的公信力,如果对自己的信用无益,终究会损害自己的商业利益。所以,所谓”公信力“,抑或”公平“,都是企业的经营策略。

当然有外在自己的受益人。如果一个企业,如果一套经营方式,没有外在受益人,好处都是自己独吞,谁会跟他玩呢!

其他那些参赛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是利益相关人,而且,至今没有见到他们对此的微词,这是韩寒复赛故事很早很早,甚至当年就公开报道了,主办方没有隐藏这件事情,至于说得透彻与否,另当别论。参赛者们若觉得因这样的”不公正“而受到损害,他们有权追索,这是契约关系的损害,与他人没有关系。如果,假设,利益相关人都不觉得不公,都不觉得受到欺骗,都不觉得利益受到损害,可以说明,萌芽做事还是挺不错的,虽然未必可以称”好“。

有鉴于此,质疑萌芽那场赛事,只能说是闲来磨牙的好事,”受害者“都不觉得自己受害,不觉得受到欺诈,事情也就是有某种程度不公正的瑕疵,或者无害的过错罢了,韩寒的受奖来得不威武。至于别的什么,诸如猫腻,空穴来风的合理猜测,离合理推论还老远老远着呢。

以为企业没有逐利动机,以为企业是公共机构,就应该如何如何,或者就应该不如何如何,不过是自己幼稚而已。
我不认识韩寒,但和这次事件有关的许多人我都认识,所以知道方教主和他的粉丝太不靠谱,都是些有妄想症和强迫狂的人。
本帖最后由 irving 于 2012-3-27 20:04 编辑
呵呵,你不就是指”萌芽“的那场全国作文比赛嘛,何必绕来绕去地创作喻体。比喻总是有毛病的,比如,你这里的毛病就是,想不到全国比赛与校内比赛的实景差异之大。所以,全国比赛只能是非现场的。学校则不同学校有足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19:48
什么叫绕来绕去?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全国比赛只能是非现场的。” 嗯? 萌芽的复赛就是现场的。你在说什么?

不必“纠缠”萌芽赛? 韩寒在萌芽赛之前就“写”完了三重门,然后是借着大赛第一名的名头来推出的。

你绕了半天,是说萌芽大赛弄点猫腻出来也很好理解?你的意思是真相不重要?现在的这些事实冲突,都是空穴来风?还是你们自己要做鸵鸟?
什么叫绕来绕去? 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全国比赛只能是非现场的。” 嗯? 萌芽的复赛就是现场的。你在说什么?

不必“纠缠”萌芽赛? 韩寒在萌芽赛之前就“写”完了三重门,然后是借着大赛第一名的名头 ...
irving 发表于 2012-3-27 20:02
你还是省省吧,眼里只有新语丝的人,怎么会明白世界有多广阔。
这些细节的追究非常有力,当然,也很有趣。挡不住的考据狂。。。。

“全国比赛”和“复赛”的概念是一样的?全国比赛=复赛?

搞清楚,是大赛第一名,还是复赛第一名。不需要你编造解释,把人家本来的说法贴过来就足可以,而且正当堂皇,规矩准确。

“借”,诸葛亮还借呢。你个人的享用,那一件不是“借”来的?什么叫“善假于物也”?

你最最最的特点,就是编排别人的话语,而不是直接引用,比如这句“至于别的什么,诸如猫腻,空穴来风的合理猜测,离合理推论还老远老远着呢。”在你这里,就成了“你绕了半天,是说萌芽大赛弄点猫腻出来也很好理解?”

真相,得看啥子真相了。与你无关的真相,对你就真的不重要。法律也是这样规定的,人类的常识。不重要,并不意味着你不可以好事,不可以好打听,并不意味着你不可以觉得重要,死去活来地,翻天覆地地,义愤填膺地,乃至昏天黑地地重要起来。

萌芽对我都根本不重要,遑论萌芽的真相又有多重要。

不要装,别人家生孩子还是死了爹,并不都让你欢天喜地或天昏地暗。
接几句。

韩寒对我也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我在不断地锻炼我的智力,观察所有与我未必有关的事情,喜欢的或不喜欢的,积累我的知识,加固我的理解能力。少年时,我恐惧自己狂颠,现在,则警惕未来的老年痴呆。

我这样的人,无意于什么”正义感“啥的,那是人本身具有的,天性的并本能的东西,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外来者。重要的是知识,是理解力,是尽量夺得超乎寻常的思考与见解。做那些别人做不到的,那才有乐趣,才是对自己,而不是对人类本能的见证。
本帖最后由 irving 于 2012-3-27 21:03 编辑

大苗开始捣糨糊。

(1)非现场的作文大赛是基于信任的,这个并无疑义。我补充说这并不意味着组织者放弃质疑的权利,且事实上萌芽的确组织了复赛来进行原创的核实。----到此为止的说法,有什么毛病让你绕半天来指责我?你到底想说的是什么?

(2)你逻辑搞搞清楚。我说你认为弄出点猫腻来也很正常,并不来自“至于别的什么,诸如猫腻,空穴来风的合理猜测,离合理推论还老远老远着呢。”。我针对你这句话的回应是“现在的这些事实冲突,都是空穴来风?”。至于为什么说你认为猫腻也正常,是你101楼的整体。如果不是,你101楼啰嗦一篇的要点是什么?

(3)这个真相是否重要,对此感兴趣,是每个人各自的事情。我对此是欢天喜地还是其他,和你无关。

(4)当事实逐步呈现的时候,你说“韩寒对我也根本不重要”、“萌芽对我根本不重要”。OK,那这第一楼又是谁写的?

韩寒和方舟子都是我生活之外的人,和我八竿子打不着。你也说“重要的是我自己”。没错,每个人重要的都是自己、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但在论坛说这些超脱的话有什么意义?既然出现在这里,(至少对我来说),是工作之于放逐自己片刻而已,轻松一下而已。犯不上和什么人苦大仇深。(这会儿还在出差的酒店里来着)
慎重陈述和结论。事实是,现在新概念与“高考”仍由“挂钩”。

上戏牵手新概念作文 收8个一等奖学生
http://shanghai.eol.cn/  来源:  作者:东方网  2012-03-02  字体:大 中 小

      上海戏剧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3-27 15:22
如果真如此,那方舟子这次打假的意义太重大了,不仅打倒了一个偶像,也顺便揭了新概念大赛造假的内幕。
“重要的是知识,是理解力,是尽量夺得超乎寻常的思考与见解。做那些别人做不到的,那才有乐趣,才是对自己,而不是对人类本能的见证。”

这句话我非常同意。但不适合这一贴的语境,这一贴就是来扯着玩的。
显见的事实是,对韩寒的质疑已经远远不止是来自方舟子,相比之下,方舟子只是做了更多的汇总和整理,很多有力的质疑来自众多网友。其中许多知名的围脖主,之前和方舟子并不熟识,如张鹤慈、彭晓芸、张放、madmadmadmad、肖鹰;甚至有的是方舟子曾经的论敌或有过节者,如曹长青、薛涌、吴虹飞等。

所以,动辄用“方教主和他的教徒们的妄想症”来扣帽子,真是连嗤之以鼻都不需要。
本帖最后由 李大苗 于 2012-3-27 21:17 编辑

呵呵,瞧瞧,为了歼灭一个韩寒,把他爹都捧成什么样了,一个长期盘踞在故事会的乡巴佬,至今只在大都市学校有过六天寝室生活,剩下就在传染病医院监禁的,可能从来没发表过小说,绝对没有出版过长篇小说的,将近三十岁才开始县城生活的,接受正式教育加起来不足五年,而且还是文革时期受学的那样一个家伙,捧成能扮演“万众注目”,纨绔倜傥的青春偶像!比教育部长还神威,比教育家还精道。堪舆相比的,大约只有孔子他爹了。尤其是,孔子那厮,连幼儿园都没上过吧。
呵呵,瞧瞧,为了歼灭一个韩寒,把他爹都捧成什么样了,一个长期盘踞在故事会的乡巴佬,至今只在大都市学校有过六天寝室生活,剩下就在传染病医院监禁的,可能从来没发表过小说,绝对没有出版过长篇小说的,将近三十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21:16
没有理由这么贬低韩仁均。

(1)77年能考上华东师大的,首先就是群体中的翘楚。
(2)你之前计算他上大学之前的教育累计才几年,这个不说明什么。77、78这些人成名成家的很多,不单是韩仁均教育薄弱。
(3)他那个年纪能通过自学考试的,并不容易,不比正规的本科差多少。况且中文系主要靠自己的研修。(我92年前后曾辅导过自考班的课程,了解一门门考出来并不容易)。
你不要和我划77、78级的拳,我是内中之人,你是全然想象。

韩仁均是自考大专,不是本科。而且,你似乎根本不了解大学生是怎样学得知识的,即使你曾经度过大学。

在此楼,我贴过韩均仁的自述,信不信在你,我也未必信焉。但可以让你开口谨慎很多。
如果真如此,那方舟子这次打假的意义太重大了,不仅打倒了一个偶像,也顺便揭了新概念大赛造假的内幕。
燕苗 发表于 2012-3-27 20:59
我乐见其成。只要你不再乱说新概念与高考没关系就行。
首届新概念获奖名单中,韩寒在B组(该总共5人,其中一人姓许还是姓徐都有2个版本),查一下其他名单排列就可以明白(比如《新概念作文获奖作品集》等),只有这个名单在排版时将上一组的韩寒错位到了下一组,其实成年组即C组只有一人获奖,而且以后连续几届的C组都只有一个获奖者。著名的彭晓芸竟然被如此简单的一个排版校对问题而惊呼“问题来了”,真让人不知说啥是好。
你不要和我划77、78级的拳,我是内中之人,你是全然想象。

韩仁均是自考大专,不是本科。而且,你似乎根本不了解大学生是怎样学得知识的,即使你曾经度过大学。

在此楼,我贴过韩均仁的自述,信不信在你,我也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21:34
向内中之人请教:赵丽宏、孙颙、李其纲这样的,在上大学之前是否也和韩仁均教育经历类似?韩仁均有什么特殊?
首届新概念获奖名单中,韩寒在B组(该总共5人,其中一人姓许还是姓徐都有2个版本),查一下其他名单排列就可以明白(比如《新概念作文获奖作品集》等),只有这个名单在排版时将上一组的韩寒错位到了下一组,其实成年 ...
童志刚 发表于 2012-3-27 21:42
哦,我看到那张图的第一猜测是排版的问题,但纵向横向看起来不像是错乱的,很工整,所以也有疑惑。
我只能说,相差如天地,他们个人具体情况不知。

但显然是你更应该感兴趣的,对于我,早就见怪不怪的亲身经历。因为,我只需查到他们的出生年,居住地就可以明白里面的情形,可你不知。因为你上大学时代,与77、78级绝然不同。所以,77、78级永远是奇异的题材,你们的大学生活则不。

而且,甚至你不知道那个时代大学的中文系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老童更是其中之人。

说这样的话题,自己总要准备准备,不要踌躇满志地坚信自己全然不知道的东西。
本帖最后由 irving 于 2012-3-27 22:15 编辑

我大姐是你们一拨考上大学的,我知道一些。77、78级中年龄跨度很大,甚至有舅舅外甥同一届入学的情形,因此每个人的确经历相差也很大。

我前面的话,既不是“全然不知道”,也不是“踌躇满志”。写出来就是供讨论的。有不对你指正即可,不要端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