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几句。

韩寒对我也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我在不断地锻炼我的智力,观察所有与我未必有关的事情,喜欢的或不喜欢的,积累我的知识,加固我的理解能力。少年时,我恐惧自己狂颠,现在,则警惕未来的老年痴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20:39
重不重要那是你心里的一杆秤,别人无法估算。既然你参与了方韩论战,又发了主帖,网友当然要讨论了,怎么能不抬庄呢?
呵呵,很少看到大苗兄如此持久的掐一个话题。
方寒一架从韩仁均的阴谋论直到演化成方舟子的阴谋论,无不显示着网民发达的想象力和薄弱的逻辑判断力其反差之大的诡异。而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已不适用于当事者反倒是用于无利害关系的旁观者身上还来得确切。所以,在没有进一步的证据下,继续的泼污和辩白都是徒劳的。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近期的凤凰网视频,韩寒“我喜欢阅读,我每天到现在都要读5万字”。。。。这孩子说什么啊
哦,我看到那张图的第一猜测是排版的问题,但纵向横向看起来不像是错乱的,很工整,所以也有疑惑。
irving 发表于 2012-3-27 21:49
呵呵,少来了,你听风就是雨。你不是把这个当作铁证么?前面发的为啥韩寒在C组,不是在暗示有猫腻么?

信源不需要自己去核实么?方舟子对肖传国的败诉就是没法证明他获得的信息是第一手的信息。

http://tieba.baidu.com/f?kz=143218248

中国新概念作文大赛1-7届一等...  --我记得我早贴过这个了。

第一届一等奖   
A组   
杨倩 刘嘉俊 蔡雨玲 陈佳勇 宋静茹 王莹   
韩智勇 金蕾 王越 徐敏霞 赵婷婷 李佳   
叶莺 吴笛   
B组   
丁妍 孙佳妮 许思窈 韩寒 徐人杰   
C组   
陈武   
-----------------------------------------------------------------  


第二届一等奖   
A组   
祁又一 向国平 曹灵 周霓钦 邵玮 周嘉宁   
于杉 陈安栋 李晶 张懿璇 张尧臣 姚莉   
曹筱燊 蔺瑶 任良 艾路 应尤佳 陆垚   
顾术理 朱珍 李一粟 刘莉娜 王哲 陈凯   
怀沙   

B组   
杨哲 范天超 杨群 邢一枫 刘枫 姚彬钰   
阮项 尹珊珊 郑燕   

C组   
任晓雯   
-----------------------------------------------------------------  


第三届一等奖   
A组   
杨佳 梅思繁 杨迪琨 李菡 刘铮铮 高满航   
秦雯 潘戎 张黎娜 于颖莹 曾寒玉 乔亮   
吴越 甘世佳 马天牧 徐仲秋 程璐 陆璐   
叶杨 陈蹊 吕荣 张悦然 赵雪晶 杨昊鸥   
刘胤之 杜书妍 李解   

B组   
徐超 嵇晨 郭颖 唐璐 吴健 郭敬明   
周煜 崔健 陈乙文 李想 陈吉祎 阎静   

C组   
袁华  
-----------------------------------------------------------------  


   
第四届一等奖   
A组:   
王皓舒 李遥岑 陈婧 唐玮婕 周开颖 陈培锋   
郭敬明 吴昕晟 张姣怡 陆庆 刘卫东 叶坚颖   
金鑫 陶玲佳 蒋峰 胡明媛 陶康 张铖   
曾骞 施奇平 李琦 郝景芳 顾馨媛 徐超   
刘琳娟   

B组:   
林森 程晓萱 韩潇 王慧菁 霍艳 赵青   
戴月行 熊少波 郭允 马岳 史钰 张思静   
王为径 李云鹏 李磊 王安迪 苗澍 叶松亭   
招振业 易丹韵 陈昊洋 李海霞 张超   

C组:   
邓华   
-----------------------------------------------------------------  


第五届一等奖   
A组:   
黄海 钱喆 谢玉凤 谭少亮 刘晗 刘项鹏   
杜逸旻 刘卫东 韩默 王洁婧 赖为楷 叶洁辉   
张思静 贾沛娟 屈旌 包筱路 郭允 白雪   
马晶 郭甲子 赵鹏 王一波 范小虎 麻宁   
盛开   

B组:   
霍艳 朱一琦 辛浩田 秦暘 邱天 项雨甜   
庄唯 杨旸 高雅 孙纪琛 小也 牛璟   
刘潇 陈歆艺 张祯 朱鹏程 王天波 张碧莹   
刘倩 张舒燕 罗文宏   

C组:   
周璐玺 方文庭 沙楠  
-----------------------------------------------------------------  

   
第六届一等奖   
A组:   
刘潇 魏吉元 陈盛 袁鸿杰 李正臣 程璇   
潘然 吴烨 陈淡宁 邱晓锋 李海洋 刘宁   
韩羽 冯曼曼 李倩 李臻 李森 董泓贤   
严冬 彭杰 王文雅 罗昕 郑米兰 郑婷   
傅译文 刘一宁 刘强   

B组:   
韩梁 李蕙萌 钱好 肖也垚 仇星 武勇   
王菡 瞿秋石 刘聿涵 赵勤 章程 任一北   
宋讠瞏 秦暘 廖庆子 焦华静 张凯泷 刘宇   
吴笛 盖文珺 徐筱雅 何河 张弛 雷俐娟   
张怡微 刘佳煦 曾竞   

C组:   
江颖 倪佶 蔡春燕 张艳云 赵菱  
-----------------------------------------------------------------  

   
第七届一等奖   
A组:   
田元 孟宪超 冯寅杰 赵艺婧 侯文煊 杨昕   
马方 滕洋 叶振宇 严圣颖 王子安 李垠桦   
邸轶 闫文凯 李遥策 郑韬 魏春亮 牛璟   
张雨墨 李星 钱好 宋冠男 刘一 吴珊   
吴笛 林琳 辛晨 冯伟 戚晨 李旻   
徐筱雅 李雅光 马熹哲 张馨月 丁元 黄锐杰   
郭阳 江易菲 罗文宏 薛婕   

B组:   
卢然 肖也垚 刘雪 石泽惠 赵天宁   

C组:   
邓华 李晓飞 马中才 张芳 李知行 高晟  


--------------------------------
[说明:1-7届大赛均以“中华杯”冠名。之后有所更改。]
大苗的苗体总是妙语横生,可惜,这次,是苗说八道了。原因一个,大苗居然没有读《三重门》而评论《三重门》。这不是苗说八道了。
参加交流
呵呵,瞧瞧,为了歼灭一个韩寒,把他爹都捧成什么样了,一个长期盘踞在故事会的乡巴佬,至今只在大都市学校有过六天寝室生活,剩下就在传染病医院监禁的,可能从来没发表过小说,绝对没有出版过长篇小说的,将近三十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21:16
大苗,我发现他们的证据很过期的。在别的地方已经戳穿的,在这里还津津乐道。
没有了韩爸代笔的前提,当务之急该是尽快找个合格的代笔人。
我大姐是你们一拨考上大学的,我知道一些。77、78级中年龄跨度很大,甚至有舅舅外甥同一届入学的情形,因此每个人的确经历相差也很大。

我前面的话,既不是“全然不知道”,也不是“踌躇满志”。写出来就是供讨论 ...
irving 发表于 2012-3-27 22:14
可以肯定地说,刚刚入校的韩仁均,会处于极度的意识分裂状态,在家乡是荣光无比,在学校极度自卑!年长者的资历,年幼者的潜力,韩仁均都不具备。那个时代的话语,在大学,一个是文革,再一个是知青。这都与农村少年无关的。所谓”文革“,也绝不是你今天能理解的,那是指”西单民主墙“,这对于韩仁均都是生僻的词汇,惶论背后的那些东西。

大学生,尤其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知识来源,书本和教室的,只占30%,真正能够成思想性见解的,是寝室的床谈。交情不是在课堂建立的,而是床谈中形成的。这些东西,韩仁均高自考是得不到的。

再有,不要以为”同学“二字就通达一切。唯有同班同学之间的矛盾才是最深刻且最常见,才最有荣辱感的。日后,这种知根知底的状态,只会令同学之间增加敷衍,而难得亲近。当然,铁哥们是另一回事。求人办事,如果是生人,还有试试的可能,若是知根知底的同学却没有什么更多交情,往往倒是宁可不求。

以李其钢说,如果说”作弊“的话,那么,绝不是”交情“,而是”怜悯“,对早年”同学“潦倒境况的恻隐之心。其实,他们俩根本没有机会在学校相识。那么,即使李其钢乐于施恩,韩仁均就愿意屈身求人么?也许,目前也只能猜做”也许“。再多一步,就是胡说八道。因为,我不相信状态差异巨大的”同学“,能联手合谋。
大苗的苗体总是妙语横生,可惜,这次,是苗说八道了。原因一个,大苗居然没有读《三重门》而评论《三重门》。这不是苗说八道了。
菜农 发表于 2012-3-27 22:53
《三重门》的读者群是韩寒的同龄人,看几眼就知道。
韩爸的读者群与韩寒的风马牛不相及。

这样的“苗说八道”,绕开枝节直奔主题,也是好看的。
大苗,我发现他们的证据很过期的。在别的地方已经戳穿的,在这里还津津乐道。
没有了韩爸代笔的前提,当务之急该是尽快找个合格的代笔人。
德方 发表于 2012-3-27 23:05
我比较有兴趣的是,倒掉一个包装灿烂韩寒后,方舟子们轰轰烈烈抬出一尊全能无敌的韩仁均,而且,不惜搭上自己的一切。雷锋乎?
大苗的苗体总是妙语横生,可惜,这次,是苗说八道了。原因一个,大苗居然没有读《三重门》而评论《三重门》。这不是苗说八道了。
菜农 发表于 2012-3-27 22:53
笑死人了,那么我们这里的人有几个是完完整整看过三重门的?还不都在评论韩寒是否代笔?
大苗,我发现他们的证据很过期的。在别的地方已经戳穿的,在这里还津津乐道。
没有了韩爸代笔的前提,当务之急该是尽快找个合格的代笔人。
德方 发表于 2012-3-27 23:05
嗯,那说说韩寒在课堂上表演写三重门的问题?

大苗说大家把韩仁均捧太高了,他再低也考得上77级的华师大、读得下自考、连续好多年有获奖作品(尽管是故事会),他写不了三重门,难不成高一7门功课红灯,到现在还在镜头前表演无料的韩寒写得了?

找出谁代笔不是重点。重点都在说不可能是韩寒写的。

三重门的作者,我个人心里也没想明白。韩寒是必定写不了的,韩仁均也吃力。到底是谁,是个有趣的问题。
我比较有兴趣的是,倒掉一个包装灿烂韩寒后,方舟子们轰轰烈烈抬出一尊全能无敌的韩仁均,而且,不惜搭上自己的一切。雷锋乎?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23:12
谁都没搭上一切,大苗无需夸张。方舟子对不了了之的结果是有预期的,正如此前的多次打假一样。引起那么多质疑者的关注,这就可以了。
笑死人了,那么我们这里的人有几个是完完整整看过三重门的?还不都在评论韩寒是否代笔?
wolfzhang 发表于 2012-3-27 23:13
记得年前,阳历年前而不是春节,我对几个稍小于韩寒的年轻人说,韩寒的意义在于”逆行“,而且还逆行得不错。他的知识和驾驭思维的能力,并不那么如何。

韩事风起之后,一个孩子问及,为什么那么多名人捧韩寒。我回答说,不是把韩寒看得多高,而是成年人对青年一代的价值期待。
可以肯定地说,刚刚入校的韩仁均,会处于极度的意识分裂状态,在家乡是荣光无比,在学校极度自卑!年长者的资历,年幼者的潜力,韩仁均都不具备。那个时代的话语,在大学,一个是文革,再一个是知青。这都与农村少年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23:08
受教。

但大苗忽略了一点,对韩仁均同学关系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对几个当事人的“刻意撇清”上。这是基于事实的。包括韩仁均强调对萌芽的编辑一个都不认识(而事实上编辑部有多名同届同学)、李其纲明确表示没有同时在校的时间交集(用77级和78级来做绝对的分开),等。 这几点放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说一定不成立,但的确异乎寻常。同时,这种“着重式”的撇清令人生疑。这个生疑不是没有道理。

至于同学关系到怎样的程度,是否必定会有合谋,这的确只能是猜测。
我比较有兴趣的是,倒掉一个包装灿烂韩寒后,方舟子们轰轰烈烈抬出一尊全能无敌的韩仁均,而且,不惜搭上自己的一切。雷锋乎?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23:12
已经有了这样的结论:韩寒不是神,方舟子不是人。
我想,再造一个轰轰烈烈的全能无敌的韩仁均,恐怕太困难了。

如果方舟子不惜搭上自己的一切去再造神,以他现在的能量,悬。
不厚道的说,他能保住自己的“光环”就不错了——等看“方舟塔”的倒掉。
记得年前,阳历年前而不是春节,我对几个稍小于韩寒的年轻人说,韩寒的意义在于”逆行“,而且还逆行得不错。他的知识和驾驭思维的能力,并不那么如何。

韩事风起之后,一个孩子问及,为什么那么多名人捧韩寒。我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23:20
同感!
等着方舟塔的倒掉?呵呵。您大姐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加了个“不厚道的说”。

不过,这个基本上,很难。
在信息量不完整的情况下,给人下定论是不明智的。

我的那个主贴的跟贴中提到的第二届穿着棉袄洗澡什么的那篇文字,已经被 松江二中的那个文学社的老师证实,是他指导韩寒写的。

韩寒是否在写三重门的时候传阅给同学看,已经被他的好几个同学所证实。

韩寒对三重门的情节是否了解,已经被责编袁敏的访谈所证实。(方舟子的理由是:韩寒对三重门情节不了解)

韩寒是否得过疥疮,已经被病历卡记录所证实。(方舟子当时的理由是:韩父得了肝炎所以才痒的)

以上那么多理由都被驳斥过了。说明方舟子当时也是为了证明韩寒三重门代笔,病急乱投医吧。
这些年来,对这样的投机者,看的多了。一般说,就是这样。
我已经很收敛的说了。
楼上选择性失明加上思维混乱,才会得出“都被驳斥过”的结论。

谁否定他得疥疮了?? 韩寒表演写三重门时,三重门都已经成稿了!
在我个人的判断里,韩的代笔与否是不用继续讨论的。何况他亲口承认有作品至少是部分代笔。

大家对先预设结论再找证据感到离谱吗?所有质疑都是这样。只要有以下两点保证,就都在言论自由范围:
1、不捏造事实
2、无公权力捍然执法,比如剥夺韩著作权irving 发表于 2012-3-27 07:43
首先,三重门是否有代笔,和韩寒作品是否有代笔是两个概念。现在主贴和跟贴谈得是这么一个问题。三重门没有代笔不能推出韩寒的作品就没有代笔,而你所谓的飘来飘去那篇代笔也不能证明三重门有代笔。

其次,把韩寒放到C组就是捏造事实。那就不在言论自由里面了吧?当然了,允许犯错,但是至少要认错吧。
本帖最后由 wolfzhang 于 2012-3-28 00:07 编辑
楼上选择性失明加上思维混乱,才会得出“都被驳斥过”的结论。

谁否定他得疥疮了?? 韩寒表演写三重门时,三重门都已经成稿了!
irving 发表于 2012-3-27 23:36
方舟子---“天才”韩寒作品《求医》分析  由 月日兆女啊 发表在虎扑体育·步行街 http://bbs.hoopchina.com/bxj
从这篇开始,我将陆续分析韩寒的一些作品,证明这些作品不可能是韩寒写的。先从韩寒投给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文章说起。


在1999年韩寒上高一的时候,给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寄去两篇文章,受到评委们的重视,得以参加单独为他举行的复赛,获得一等奖。这两篇文章中有一篇是《求医》。韩寒的父亲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一书中说,这篇文章是韩寒根据自己得疥疮的一次真实经历写成的。文中也有“她看看卡,认识我的名字‘韩寒’”的说法,说明叙述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经过。但是这篇文章的内容却表明,这次求医不可能发生在韩寒身上,这篇文章更不可能是韩寒自己写的。

 文章说:“第二天去学校医务室,盖我体弱多病,校医已经熟识我,便一手搭在我的肩上问此番为何而来。”且十分熟悉,显然不可能是韩寒写的。   


韩寒是体育特长生,3000米长跑冠军、足球队队员,并非“体弱多病”。体弱多病的是因为肝炎退学的韩仁均。这篇文章中还提到自己经常跟各种医生打交道:“问好之后,医生就在病历卡背面写。我见过两种医生:一种满腹经纶,一写可以写上半天,内容不外乎‘全身突发性部分之大痒……足、头、腹无处不痒……病人痒时症状如下……’曾闻一个医生写好,病人早已呼呼而睡。还有一种医生惜字如金,偌大一张卡上就写一个‘痒’。”


这也更像是接触过很多医生的韩仁均的经验之谈,不是一个身体棒棒的体育特长生所能有。 文中说:“西格蒙·弗洛伊德有一本《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上说,故意念错一个人的姓名就等于是一场侮辱。”
英语不及格的韩寒突然直书英文书名,书名中还有一个罕见的英语单词,似乎直接读的就是英文著作,可能吗?

文中说:“《父与子》里有一段:‘省长邀科少诺夫和巴扎洛夫进大厅坐,几分钟后,他再度邀请他们,却把他们当作兄弟,叫他们科少洛夫。’……屠格涅夫《烟》里一段写拉特米罗夫忘记李维诺夫的名字,这种错误情有可原,俄国人的名字像火车,太长,不免会生疏,而我的名字忘了则不可原谅。”

《父与子》和《烟》都是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俄国文学曾在韩仁均这一代知青中流行,却不是“80后”喜欢的。而且韩寒在回忆中小学生活的小传《第三个人》中明确说自己不读中外名著,特别是这类翻译过来的长篇小说:“我无书不看,只是有一个怪癖,唯中外名著不读。那时我就觉得好些特被人推崇的长篇小说文笔拖沓,太强调思想性,而且有的翻译得半生不熟,读了几本后就觉得是浪费时间。直到现在,我还没读全过一本外国名著。”但是在《求医》中却引用了屠格涅夫两部长篇小说中相关的细节,信手拈来,不仅读过这两部长篇小说,而且十分熟悉,显然不可能是韩寒写的。

更蹊跷的是,《求医》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曾见过一个刚从大学出来的实习医生,刚当医生的小姑娘要面子,……”

韩寒那一年17岁,而一个刚从大学出来的实习医生年龄应有23岁左右。一个17岁的人怎么可能称比自己大6岁的人为“小姑娘”?只有像韩仁均这样的中年人或更年长者,才会这么叫。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委们居然看不出这个马脚?发现并推荐这篇文章的《萌芽》编辑胡玮莳,给韩寒出复赛题的编辑李其纲,领导大赛的主编赵长天,我再问你们一次:17岁的韩寒有没有可能称比自己大6岁的医生为小姑娘

-----

A。方舟子先证明了韩寒不可能得疥疮,然后推出韩寒不可能写出求医。。。当然后来说,即便韩寒得过,也不可能写出。。。这个转换先不谈。方舟子前面何以得出“这次求医不可能发生在韩寒身上"的结论呢?

B.小姑娘是上海话,就像我有脑子的,也是上海话。大肚皮也是上海话。方舟子不懂上海话也就算了。何以得出韩寒不可能叫年长的人是小姑娘的结论的呢?我去福州的时候,在餐馆叫任何女服务员都是小妹。
找出谁代笔不是重点。重点都在说不可能是韩寒写的。

三重门的作者,我个人心里也没想明白。韩寒是必定写不了的,韩仁均也吃力。到底是谁,是个有趣的问题。irving 发表于 2012-3-27 23:14
这两句话很有趣。先Mark一下。
“方舟子先证明了韩寒不可能得疥疮”,哪儿?哪儿?哪儿?
本帖最后由 德方 于 2012-3-29 01:44 编辑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8146352

[转帖]有理有据驳斥方舟子关于韩寒《求医》的所有质疑
许志永:每个人都是天使——韩寒的委屈和方舟子的言论自由  


进入专题: 韩方之争   
● 许志永   

    想就方韩大战说点什么,一方面因为我和他们多少有点复杂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想就网络辩论气氛表达自己的看法。2004年曾领教过方舟子,他说我导师朱苏力博士招生腐败,我说以人格担保那不可能,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方舟子攻击错了对象。考虑到韩寒的文章担当了很多启蒙重任,2008年公盟颁发公民责任奖给他,他也支持公盟的工作,比如去年在博客里推广我们编写的《人大代表联名推荐候选人参选指南》。我和彭剑一起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三聚氰胺奶粉受害者索赔历时三年彭剑付出了很多努力。当韩寒准备起诉方舟子,彭剑要代表方舟子迎战韩寒提起的名誉权诉讼。我该站在哪一边?这是一个朴素的问题。
     
    你应担的责任
     
    但直到见到韩寒之前,我一直不敢说什么,因为和彭剑聊过,他真的认为韩寒就是一个假冒偶像,之后我认真看了方舟子的论证,尤其是他转的韩寒接受采访的视频,韩寒显得木讷笨拙,与一个思想敏锐的年轻人形象不符,我开始怀疑,韩寒会不会真是假冒的?
    昨天第一次和韩寒见面,初次印象他显得很瘦弱,但聊到民主、革命、社会思潮、宗教等话题,他热情迸发,敏锐的反应和流利的表达很符合一个有思想的年轻人形象,和方舟子转的有些视频里的形象大不一样。他似乎有点保守,并不赞同不顾一切立即革命,而是认为良好的宪政秩序和人民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似乎又有点世故,比如发表文章的顺序考虑了当局的可接受程度。他20岁之前曾经主张武力收复台湾,后来主张台湾光复大陆,曾经强烈反专制,但是现在也同样忧虑民众非理性的情绪。关于方舟子的批评,他很委屈和无奈,说什么都没用,明明自己在课堂上写小说同学都看见了,可是他说那是自己预先背下来故意在课堂上写给别人看的,还有更多人不关心真相,他们只在乎符合自己立场的“事实”。
    韩寒曾经考虑过起诉,但后来放弃了。我试图说服他,遭遇各种批评甚至诽谤,这是你应担的责任。起诉方舟子应当败诉,因为韩寒是公众人物,名誉权应受限制,这和方舟子是否公众人物无关。天道自然,有得有失,一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地位应当和其承担的责任相当。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自己已经不是单纯的自己,大众在其身上寄托了情感和梦想,人们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不是针对其个人,而是针对以这个人为载体的公共事务,评价有重要的公共价值,属于法律应当保护的言论自由。法律判决应当在言论自由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名誉权的私利进行权衡,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被质疑代笔,其公共评价的成分已经远远大于对其纯粹个人的评价,其(可能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个人名誉权受到的伤害,应当归于言论自由范畴,当然,如果造谣或者侮辱性语言攻击韩寒私生活,那需要另行判断。最近几十年世界各国言论自由的尺度在扩大,不仅是针对官员,也不仅针对知名人士,针对公共事件的公共评论,哪怕过激甚至有恶意,通常都不算是侵犯名誉权。
     
    法律为什么保护“错误”的言论
     
    法律界定了权利义务,但如果一个社会仅靠法律支撑,如果方舟子认定韩寒是假冒偶像最后却没能击碎,而韩寒认为方舟子是不可理喻的恶人法律上却又告不赢,双方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都不舒服甚至就此结怨,这样的社会并不美好。所以价值观比法律本身更重要。
    布鲁诺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人类的一个教训在于,有些今天看起来极端“错误”的言论,将来有可能是“正确”的,房龙写了《宽容》,哈耶克写了《自由秩序原理》反复阐释这个道理。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理论仍然停留在对错善恶的逻辑体系里,更为客观的理论是,每个人看到的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局限,既然别的视角都有局限,自己的视角也就有存在的价值,同理,每一种视角和偏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所谓对与错,不存在绝对唯一的标准,而是人类需要坐标,以多数人的偏见形成的共识作为标准,并以此标准衡量的结果。今天那些看起来“正确”的观点,其实不过是多数人的“偏见”而已,条件变了,多数人不认可了,也就“错”了,即使所谓的科学规律,也不过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感官形成的共识,换一个角度(比如从细菌的角度看我们生活的世界)世界可能完全不同。
    那些坚持“左”或“右”思想的人,大都有自己对社会问题的逻辑知识体系,也都有自己的局限,而各自不能进入对方的体系,对于对方一知半解,所以认为对方错了。以共产主义为例,右派认为二十世纪的实践证明该理论不可行,但左派可能认为理论没错,是那些国家的人不行,没搞好。假如人真的大公无私,共产主义是能实现的,而人大公无私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人性中有“公”的一面也有“私”的一面,某些特殊场景下人们张扬“公”的一面乐于奉献,沿着这个逻辑知识体系,左派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右派认为人自私是客观现实,不承认和保护私有产权结果就是共同贫困,这样的逻辑在当下更符合多数人的判断,所以是“对”的。但这并不从根本上排除某一天随着文明进展人可能发生变化,也并不排除即使在当下,通过有效的制度约束和文化倡导大公无私的一面,也能促进社会和谐。所以,即使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左派思维也有其价值,二十世纪共产主义革命失败了,但共产主义理想以及社会福利作为理想的果实已经深深影响了人类社会。如果说思想和观念有错误的话,不在于其思想理论体系,而在于其试图消灭“异端”的强烈观念,不仅左派,各思想派别和宗教团体中的极端主义者都有此冲动。
    思想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每种观念以及支撑该观念的逻辑知识体系都有其道理,可是,人类常常拿自己的逻辑知识体系去评价对方逻辑知识体系中的某一个点,得出结论说对方错了,比如科学主义在物质大发展的近代占了上风,它有一个重要标准,即实验验证,不能通过验证即不能让所有人感官确认的东西认为都不存在,用这样的标准评价宗教信仰,就是“错”的或者“邪”的,而反过来看,所谓科学其实是感官“唯心主义”者,一切科学发现包括宇宙空间的探索,无论借助什么工具,其实最终都是建立在人的肉体感官之上,看不到上帝,就认为上帝不存在,看(感知)不到的东西就说不存在。而事实上,科学与宗教都有其解释世界的逻辑知识体系,而且两者都对人类有重要的价值。每一种思想都是有道理的,也都是有价值的,可以说都是“对”的,人类思想的真正错误不在于某个时代没有得到多数的共识,而在于以为自己唯一正确。
    即使那些最极端的批评者,很多人本能地抵制,但如果仔细倾听,也会有一定道理,也会有其社会价值。以自杀式袭击者为例,他们可能认为这个世界尤其是异教徒国家都是堕落的,那些看似无辜的人其实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而他们所“承受”的仇恨——多年来他们获得的信息关于自己归向的族群受到的羞辱和死难,即使杀死异教徒的妇女和孩子也是正义的。就像中国发生的屠童凶犯,那一刻也是为内心强烈的正义感甚至“替天行道”。当然,他们的正义观和社会普遍的正义观不相符,多数人关于“无辜”的概念和他们不一样,大家通过法律阻止其对无辜者的伤害。但是,法律不应当阻止他们的信仰,一方面,这种信仰是人类多元视角的自然组成部分,这种信仰不是绝对错的,其正当性和社会不公程度正相关。另一方面,试图扼杀信仰,结果必然是思想专制,人类会为此付出更大代价。
    至于法律是否要限制极端言论,各国有所不同,但只要立法符合了正当程序,也就符合了当代人类社会关于民主和法治的基本共识。德国禁止美化纳粹的言论,这和他们受到的伤害有关,还没有从阴影中走出来,多数人认为应当禁止,禁止在德国就是正当的。但即使在德国,也会有人认为纳粹也有言论自由,这种观念也有其道理,如果有一天德国走出了历史阴影,也许会通过新的立法,允许纳粹言论自由。其实美国的言论自由也有其历史发展过程,霍姆斯大法官曾经禁止共产主义者反征兵的宣传,上世纪五十年代麦卡锡主义盛行时共产主义者受到更多压制,但整体趋势是越来越开放,以至于今天焚烧国旗也是合法的。言论越来越自由多元,这是人类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下中国宪法规定了言论自由,那些有人不喜欢的言论,比如“汉奸”、“五毛”、“脑残”、“清算”、“毛粪”等等基本上是针对公共事务的评论,主要不是针对纯粹个体的侮辱诽谤,也不具有针对个人人身的现实危险,虽然过激,应当属于言论自由范畴,至少在立法禁止某些言论之前不应当任意限制,更不应当因为网站上有某些过激言论就关闭网站。立法限制不是指现有的互联网管理条例对言论自由的严苛限制,以条例限制公民基本权利无论从程序到实体都违宪,恶法不应当成为关闭网站的根据,没有根据地任意关闭网站,无论关闭什么网站,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都不合法,为了法治的信仰都应当抵制。
     
    每个人都是天使
     
    最极端的偏见都有其道理和存在的价值。但对人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客观社会价值层面还远远不够。当进入每个人的逻辑知识体系,进入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就会发现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认为的正义、理想、责任等美好的东西而奋斗。
    虽然我没有见过方舟子,但我了解彭剑,相信他们在批判韩寒方面应该没有什么阴谋,他们以为韩寒是一个假冒偶像,粉碎假冒偶像是对社会负责,是在为公共利益而奋斗。他们有自己的证据,韩寒写的小说自己能不记得情节?他谈文学时还能在电视镜头里那么笨拙?那些书那些句子怎么可能是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写的?而韩寒很愤怒很无奈,方舟子怎么能这样呢?所有的证据都能证明书是我自己写的,我已经解释很清楚了,他为什么视而不见?他攻击我到底是为什么?人性中有开放和友善的一面,也有防范和敌意的一面,漫长专制社会的影响中国人更多防范和敌意,阴谋论传统久远。
    方舟子是个让很多人讨厌的家伙,牛角尖一钻到底,经常攻击错了但自己从不认错。但方舟子不是魔鬼——魔鬼是人以自我中心把伤害自己的人想象成的样子,他也是为内心正义而战,如果偶像是假的,方舟子就是为社会做了很大贡献,如果一个人真的没有犯错,又能理解方舟子的角色,方舟子无论如何激烈攻击其实伤害不到他。一个偏激的挑剔者的角色可能经常批评错了,但是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如此偏激和执迷,他怎么可能坚持下去?他以自己被辱骂甚至家人受到威胁的代价扮演了这样一个挑剔者的角色,在这样一个普遍犬儒的社会里,尤为可贵。
    论战双方都处在自己的逻辑体系里面,也各自都能从社会中不断找到支持自己的证据材料,如果没有一方走出自己的角色,双方就会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觉得对方是魔鬼。某种意义上,每个人看到的这个世界都是自己的偏见,就像人类社会到处存在左中右不同观点,可能大部分人都是真诚的,而越真诚的人之间冲突越激烈,比如拉登和布什,他们彼此都认为对方是异教徒头目。人各自为自己的正义感而战,冲突的双方,都认为对方是魔鬼,而事实上,各自都是天使——为完成上天赋予的在此世的角色而孜孜不倦地奋斗一生,难道不是天使吗?
    当然,人可能没有那么纯粹,顺带可能有别的目的,甚至有人可能并没有真诚投入角色,而是在“玩”。人本来就生活在复杂的正义观中,自己可能在不同的正义观中选择了某些个,但不管选择了什么,人的行为都有自己认为的正当性——人从来不做自己认为错的事。
    更重要的,在恒久的时空里,每个人生来有自己的天赋个性等,扮演着与生俱来的角色,这世界本质是一场预设规则的游戏,长短、大小、贫富、强弱、善恶相依相映而生。必须有“恶”的角色,才有善的彰显,有原始丛林,才有文明进步。终极意义上,无论一个人多么愚昧狭隘,无论表现得多么“恶”,都是匆匆过客,为完成预设的角色,都是上天的使者。
     
    这个世界会更好吗
     
    这样的“立场”——中国人好像更执着于站队——可能会遭到多方攻击。“方粉”可能认为我对“韩少”的判断有误,三小时交谈怎么就能判断出他不是代笔?我只能说,这是我的判断,跟时间长短没有关系,任何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也可以对别人的判断做出批评,至于判断对错,也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检验。“韩粉”可能认为我为方舟子这样的超级“恶人”说话,背叛民主理想,我只能说,言论自由是我信仰和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人可能认为我在“和稀泥”,混淆是非善恶,每个人都自认为天使(至少在强烈批评对方为自己理念奋斗的那一刻),对方是魔鬼,而我现在居然要说对方也是天使,这背后一定有什么“阴谋”。其实这并非混淆是非善恶,人类需要行为标准,于是基于共识设定标准,然后用此标准来衡量观念和行为,得出是非善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另一个层面反思自己的角色和是非标准。遇到坏人——那些过分沉迷于自我为自我而伤害别人的人,要捍卫正义,但是,要尽可能去理解对方为什么这样,也许自己会被自己的正义感蒙蔽双眼判断错误,而且,要尽可能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世上的角色,入世完成自己的角色,同时出世看淡自己的角色。
    这个道理尽管数千年来先哲们(比如庄子、佛陀)讲过多少遍(虽然对于唯物主义者们来说可能没用),人们仍然执迷于自己的角色,自我中心,无知狭隘,看到这个世界的一点点就以为是全部,互相妖魔化,甚至要消灭对方,网络舆论稍微有点自由就狼烟四起。以至于有时我开始怀疑,讲这些到底有没有用,人类难道注定以群分,永远沉浸在自我的偏见中吵来吵去?是不是只有这样的世界才好玩上帝才觉得这样的游戏有趣?
    但我更相信这个世界会更好,人类为各自的正义感同时也是基于自己的偏见和狭隘已经争吵殴斗了数千年,应该进入更高层次了。漫长的丛林野蛮血腥历史成为我们的艺术作品以感知当下的幸福,这个时代行动的启蒙者更具有广泛传播的可能,人类具备文明合一的可能性。入世地活在角色里,这是肉体的狭隘的本能,让社会丰富多彩,同时出世地站在高处回望自己的角色,这是灵性的使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2012年3月21日
“方舟子先证明了韩寒不可能得疥疮”,哪儿?哪儿?哪儿?
irving 发表于 2012-3-27 23:57
难得有对红色不敏感的人。
本帖最后由 test 于 2012-3-28 00:34 编辑
大苗的苗体总是妙语横生,可惜,这次,是苗说八道了。原因一个,大苗居然没有读《三重门》而评论《三重门》。这不是苗说八道了。
菜农 发表于 2012-3-27 22:53
哈哈,怪不得是俺校友,目光如炬。可我都忍住了,你为啥要急着挑明这一个深坑呢?人家大苗多辛苦啊,好不容易挖个大坑,看见德方跳了下去,俩还握手抱拳的。

我非常委婉的劝过德方老人家——在小说这个话题上,若没有看见铜板和周班跳坑,最好不要急于站队。可惜,她听不进去,还一副道德欢喜的表情。

我等在边上,一直在数人头,看看还有多少燕谈上的苗粉愿意跳坑捏!!!!说实话,这是我头一回看到大苗挖坑害人的玩法(在凯迪挖也算了,好歹不敢在燕谈挖,搞笑的是,居然跳坑的人转来的),真是损人不利己,何苦白开心呢
接几句。

韩寒对我也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我在不断地锻炼我的智力,观察所有与我未必有关的事情,喜欢的或不喜欢的,积累我的知识,加固我的理解能力。少年时,我恐惧自己狂颠,现在,则警惕未来的老年痴呆。

我这样的人,无意于什么”正义感“啥的,那是人本身具有的,天性的并本能的东西,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外来者。重要的是知识,是理解力,是尽量夺得超乎寻常的思考与见解。做那些别人做不到的,那才有乐趣,才是对自己,而不是对人类本能的见证。...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20:39
大苗啊大苗,这个算是内心发虚,挖坑害人后的私下忏悔么?难得见到这么不靠谱的赎罪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