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方

大苗是不是受人之恩涌泉相报?

这篇文章未经周泽雄审核,肯定是漏网之鱼。分析也太不靠谱了吧。

敢说《三重门》符合长篇小说的定义,估计韩寒也要笑掉大牙了,人家早已承认就是一篇段子汇集的东西,好比猪八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大苗平时还算慎言的,这篇文章也太离谱了,以大苗的品味和眼界,能不能老老实实的读完《三重门》都值得怀疑。

严重怀疑该文是别人“代笔”,太降低大苗的智商了。这让燕谈情何以堪!
我很喜欢大苗的角度。
文如其人,根本没有纠缠于文本的必要。
本人也不看《三重门》,但喜欢看韩寒的博客。知道他得罪了一些方面。所以,打压者拿一些不靠谱的东西来搞臭韩寒时,取一个怎样的围观角度,很有意思。 ...燕谈的人形形色色,有什么“让燕谈情何以堪”的?
德方 发表于 2012-3-26 07:00
燕谈这地方不大,打酱油者来去匆匆,但有铜板和周班坐镇,起码没人敢扯谈关于小说结构的话题。所以,你何曾看见过在施某人的“小说”帖子里,有铜板与周班去捧臭脚的痕迹?

如今,大苗在燕谈内尚未奢谈,却在庙外放胆口水,扯谈韩寒的《三重门》,居然敢冠之“长篇小说”的高帽,真是勇气可嘉,姿态可笑。 不知幕后的铜板与周班是否有失教之咎?
22# irving

作为工科生之一,我以为,IRVING同学没有必要为方韩之战的话题再凑热闹了,因为余味已尽,剩下的都是一地鸡毛。难道从理工科的智商来讲,还会有人愿意挺韩?至于,文科生是否少根筋,这是别人帮不了的忙,何必瞎忙。
燕谈是个我所珍惜的平台。因为我看到的多是人们的互相尊重。很多帖子(包括跟贴),给我很多启发。
也许因孤陋寡闻,从我一到这里,就没有看到谁被算成是“扯淡”而不许发声,更没有看到谁的帖子被列入“捧臭脚 ...
德方 发表于 2012-3-26 21:22
显然,你将“扯谈”的语气看重了。我对大苗竟然如此彰显的,以违反小说结构的学术“共识”为发言姿态,去凯迪网站为韩寒的《三重门》捧臭脚,觉得不可思议。

我甚至敢于在燕谈打赌,铜板与周班是绝不可能自贬身价,有勇气公开的就这个所谓“《三重门》符合长篇小说的命题”来判断和表态,共同愿意站到大苗的队伍一列。因此,对你的站队错误,更要鄙视大苗的“害己害人”之意。

不妨,我们拭目以待,看看铜板与周班是如何表态的吧?信不信,你看着办。
本帖最后由 test 于 2012-3-28 00:34 编辑
大苗的苗体总是妙语横生,可惜,这次,是苗说八道了。原因一个,大苗居然没有读《三重门》而评论《三重门》。这不是苗说八道了。
菜农 发表于 2012-3-27 22:53
哈哈,怪不得是俺校友,目光如炬。可我都忍住了,你为啥要急着挑明这一个深坑呢?人家大苗多辛苦啊,好不容易挖个大坑,看见德方跳了下去,俩还握手抱拳的。

我非常委婉的劝过德方老人家——在小说这个话题上,若没有看见铜板和周班跳坑,最好不要急于站队。可惜,她听不进去,还一副道德欢喜的表情。

我等在边上,一直在数人头,看看还有多少燕谈上的苗粉愿意跳坑捏!!!!说实话,这是我头一回看到大苗挖坑害人的玩法(在凯迪挖也算了,好歹不敢在燕谈挖,搞笑的是,居然跳坑的人转来的),真是损人不利己,何苦白开心呢
接几句。

韩寒对我也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我在不断地锻炼我的智力,观察所有与我未必有关的事情,喜欢的或不喜欢的,积累我的知识,加固我的理解能力。少年时,我恐惧自己狂颠,现在,则警惕未来的老年痴呆。

我这样的人,无意于什么”正义感“啥的,那是人本身具有的,天性的并本能的东西,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外来者。重要的是知识,是理解力,是尽量夺得超乎寻常的思考与见解。做那些别人做不到的,那才有乐趣,才是对自己,而不是对人类本能的见证。...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7 20:39
大苗啊大苗,这个算是内心发虚,挖坑害人后的私下忏悔么?难得见到这么不靠谱的赎罪感言!!!
本帖最后由 test 于 2012-3-28 01:01 编辑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24&id=8213026


《三重门》前的韩仁均

李大苗于  2012/3/25 20:12:4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中间地带


    《三重门》,无论韩寒将“重”音作“chong”还是“zhong”,都改变不了它属于长篇小说的这个性质。小说,尽管可以做几多区分,但可以肯定的是,“短篇”、“中篇”和“长篇”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区分。应当说来,最易入手的是短篇,而最难把握的是长篇。比较起来,短篇的人物有限,场景相对有限,处置起来,并不需要太宽广的视角。长篇则不同,不消说众多的人物和场景的总括与细化,仅就场景控制,人物的保持与安排,递进的节奏与呼应,现场的幅面及纵深的透视,这都是短篇小说所不及的。

    比照起来,短篇小说,大致可比作静态图片,摄影师即可,长篇小说就堪作电影,必须有导演;或者,将短篇小说视为浮雕,长篇小说则至少是立体的群雕,其实,更恰当的比喻是高大建筑,首当其冲的是建筑师。所以,尽管以“小说”统称,但活计着实决然不同。两者之间,不仅在于表现技巧上的差异,还更在于创作理念上的不同,甚至可以说,两个门道不同,门槛更是不同。那些获奖的名家,应当说来,写作的能力都算是非凡了吧,可是执于长篇的,鲜有短篇同彩,功就短篇的更绝少长篇与扬。哪怕并不出众的作家,能短篇和长篇两栖,也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或许正是因为会相互扰动而同损吧,当然也会与群界审读的标准不同有关。

    短篇在于细节的精湛,长篇在结构的摆布。前者奉反复回味为其宗,后者以欲知后事立其律。比照说来,前者可以一气呵成,再而精工文笔雕琢,后者,则在主体构架下守住故事的关联和保持人物个性的流畅。这样的表述,并非说每个长篇作者必有如此本事,而是说,的确与做短篇是决然不同的要求。同理,尽管我并未读过《三重门》,不能对作者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有什么判断但出版界将这部小说付梓,就说明,它算得是长篇小说,而且算得是可以符合基本标准的长篇小说。我以为,专业的且公论的认可,总比随便某个人来得要客观。


。。。。。。。。。。。。。。。。
德方 发表于 2012-3-25 23:12



燕谈的乌搞文学终于有了正儿八经的机会占领读书版块这块严肃地盘了!

看看大苗的燕字第一号奇文:

1,第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断语,请问是“谁”在发言的?

2,请问第三自然段的“专业与公允”的判断,又是“谁”的见解呢?


大苗此文,可谓文章步步惊心,字字基情。文风亢奋,开篇斩首,人头已然落地。随后大队兵马挺进中段,掩旗息鼓,悄然并进。围观者四下茫然,正待风生水起之时,突然妙笔生花,一枝独秀,甩出一个金蝉脱壳之计。众人只见得,大苗搬起石头怕砸自己的脚,一石砸出一个深潭巨坑,自顾自一边拔腿开路,脱尘而去,挥挥脚不带一双臭鞋!!

如此画面,但见一位儒雅沉稳白马中年男的临阵脱逃之相,婉然生趣,恰是:一尘不染拔苗去,别有风情在燕谈!

奇葩呀奇葩。。壮观呀壮观。。。12d" />

154# 燕苗

搞笑的是,就楼上菜苗的末尾一句猜想,大苗的认知能力尚未到达,这该是多么丢脸的事实。
说句笑话,很想在燕谈上做一个投票贴子,看看有多少燕谈网友们会认同《三重门》有理由站位长篇小说的名下?想想这个答案太简单了,顿感无聊。实在没想到的是,大苗会中头彩!!!
这个楼也算歪的厉害。

大苗的文章,不过是想做两件事,一件事是评估三重门是大萝卜,另一件事指韩父的泥土里只见过土豆,没有供养大萝卜的可能性。

但问题是,大苗写文章不讲诚信立场,自说自话也就算了,居然连大萝卜的冠名权都是来自他人的,自己先送帽子,然后就借口自己不懂行而随性的推卸责任,太轻率了。

假若大萝卜的冠名前提有误,那么,还有什么必要猜测韩父的泥土里长的是土地或是萝卜呢?何况,那个伪萝卜样的《三重门》就其结构而言,更像“段子集锦”式的土豆品种!
241# irving

你说韩寒低能儿,人家说方舟子耍流氓。

你说老罗流氓相,人家说老罗自由状。

牛头不对马嘴,如此这般的翻来覆去,如何有机会——针尖对麦芒呢?
这么恶俗,且齁滥的词语说话。

知道这样说的是什么逻辑么?即使A是”事实“,用来表明B,就说明,B不是见证到的,是”表明“来的。明白么?

知道这样说的是什么历史背景么?文革用语,现在所有法律判决都说,” ...
李大苗 发表于 2012-3-29 13:54
真是做不到将心比心吧。人家一句“客观事实”的断语,你就觉得“恶俗”?

大苗,看看你顶楼的文章,不也是有什么“公允而客观”的美誉,来评估“出版社”的身价吗?可谁不知道,在中国大陆,“出版社”的形象有多么“恶俗”的事例!

真可谓:叶公好龙。
这个是盗版的,错别字,排版错误到处都是,完全无法阅读。你看下面的读者评论就知道了
heisfool 发表于 2012-3-29 22:26
能够认真鉴别版本对错的人不多,如此也该对《三重门》小说有过认真一读吧,显然,这要比大苗和小强那样声称未读小说却忙于辩护的姿态要认真些。(真不明白,现在找点时间读本小说,有何困难呢?读完之后再发言,更不困难吧。)

假若真正读过《三重门》小说后,对照韩寒的前后言行,却又毫无疑心,并且勇于对质疑者的举止能盖上阴谋论的图章,这种后果,倒是一种奇迹。多少证明了读书和写书之间的区别尚不为人知的一个理由。所以,作为写书人身份之一的韩寒可以有恃无恐的开口——作者自证是难上加难。

然后,我们又要扶正到顶楼的一个话题,究竟长篇小说是如何定义的?难道真是靠文字量的多少来定吗?“段子集锦式”的文本结构可以勉强算入长篇小说的门槛吗?

但愿,大苗这般聪明的读者,还是赶紧找时间,好好读一遍《三重门》吧,否则,方韩大战硝烟散去后,还不懂长篇小说的说法,多么可悲可怜,分明是不长智商和知识嘛。
你以为他们读了三重门就能明白了,错,大错特错,这网上就有韩粉居然看全了韩寒的小说集,真亏得他的耐心,我看他读经典都没有这么起劲过。
燕苗 发表于 2012-3-29 23:43
读过,比没读过的要好,起码礼貌上对得起读过该书的对方立场,也尊重双方的讨论。反之,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