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几句冷静得“残酷”的话:
    只要中国的企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卖劳力)为主,只要科技创新型企业“不缺人”,那么,中学生升入“好”的大学的要求不会减少。现在那种“学习、考试”方式就仍然会有“市场”,并占有这个市场的主要份额。
    目前一些地方的中学生“直升”国外大学之风,也只能是一股“风”,等那些学生回国后,如果也无法在国内找到“好”的工作,那么,这股“风”也就会停息下来了。
    ——而他们是否能在国外立足,恐怕也成问题。
开个玩笑:
祝校长可否利用手里的那点自主权,减少些考试呢?
老程 发表于 2012-9-1 07:34
**

    如果校长大人真的如此做了,而且,你老程的孩子在她学校里,你会怎样说?
    1、 怪学校给孩子的负担太重太重了;
    2、 但是,一旦负担真减下来,又要怪学校不负责任、偷懒;
    3、 怕因为减负,让孩子的成绩掉下来。
    还是那句话,本题无解。
    只有在一类学校里,减负可行:该校的学生毕业后全体都是出“国”的。
    就如同现在在国内仅有的几所台商子弟学校那样。

    只要教育仍然是社会阶级再生产的主要渠道,社会的强制性一定会体现在教育中。
三苗 发表于 2012-9-1 10:01
**


    许多问题不能全用苗子的“阶级斗争论”来解释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期,高中毕业生少,而大学招生多,考大学并不是难事(考重点大学当然还有一定难度),因此,中学生读书并不紧张,加之那时的“运动”多,学生的心思并不全化在读书上、考试上。
    上世纪六十年代,基本情况没有大变,只是更讲阶级斗争了,读书好未必能升上大学。
    一待革文,“读书无用”、“交白卷英雄”出现,那就不用讲了。
    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国家,出现不同的情况,都是“教育仍然是……”,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大不相同,“社会的强制性”和现在也不相同。
    其实,更重要的是“供需矛盾”决定家长、学生的读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