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2-9-27 11:06 编辑

介是嘛玩儿艺儿,钓鱼岛寺小日本儿的?介不打镲嘛。
===================================

我读下来这儿的打镲有点像在说:开玩笑,等于是说:介是嘛玩儿艺儿,钓鱼岛寺小日本儿的?介不开玩笑嘛。可打一下这镲怎么就会跟开玩笑联起来了呢?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2-9-28 09:29 编辑

老程转的这个解释就可以算作捣糨糊。捣糨糊现在的意思就是听起来像煞有介事,实际全不靠谱。上海话里江湖的江,与捣糨糊里的糨不同音:前者声母是G,而后者声母是J,上海话里另有糨糊朋友一词,那也根本不是江湖朋友的意思。江湖朋友是外面混的意思,糨糊朋友则是不靠谱的朋友,也就是捣糨糊朋友。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就我所知,江湖这个词本来可能就不是沪语,上海人形容某人很江湖,是说某人很“四海”的。说某人是江湖朋友,是说某人是“外头混混的”“道上鞋有点名声搿”。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上海三四十年代的黑社会经49年后历次运动早就灰飞烟灭,文革早期(插队落户运动之前)曾有打群架等发展起来的帮会黑社会雏形,但随着政府治安功能的恢复,出名的人民大道一只鼎等都被枪决,等上山下乡将闲散青年全部遣送农村,小型帮派也很快猢狲散了;文革中上海在四人帮的统治下一直是全国治安最好的区域。文革后随着大批知青回沪就业困难,治安状况一度下降,但在八十年代初一次次严打下,连偷鸡摸狗,站在弄堂口抖抖脚调戏进出姑娘的都被打得不见踪影,哪还剩什么黑社会?有也不敢出头啊。到了九十年代,正是江朱主政上海发展最快的时代。社会上人人想着快点发财,搞黑社会在外面混的名声太差,招不到小弟。如果是打架被抓到老派(派出所)里,还要给警察嘲笑:侬灵市面伐?现在啥时代啦,还打打杀杀?关进了牢房,也要给同监犯看不起:背大刀进来咯,脑子有毛病,乡下人!就这种社会氛围下,黑社会的切口会流行全社会?再说普通人怎么可能逃江湖啊,一个词用不上怎么会流行起来?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江湖弄到糨糊这步,其实有个洋泾浜普通话的噱头,就是用普通话的“江”来和上海话的“糨”同音转,作为一个证据,就是从前外面混得厉害的,叫江湖深,到了转成糨糊之后,表示江湖深的,就说“糨糊桶深”——“格只老 ...
某某马甲 发表于 2012-9-28 10:00
这个例子倒是很有力。只是那个逃字,还是有疑问,老实说“逃江湖”还没有“淘江湖”像上海话。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