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昨夜无眠

昨夜无眠 精选已有 91356 次阅读 2012-11-13 15:52 |个人分类:杂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无


昨夜无眠为了一个学生


五年前他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四年级他可以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参加了我们所的入学考试后研究室建议我考虑他面谈后我同意了


事情开始得非常顺利他请我担任他大学毕业论文的导师我给了他一个解矩阵半张量积方程的小题目讨论了几次之后他就做下去了他很快进入角色做了一些小的结果他的毕业论文我修改过后来他告诉我得了”。我也比较满意觉得他赢在了起跑线上


硕博读的第一年他在研究生院上课接触不多第二年回所我很快发现了他的优点从素质上说他数学基本功扎实和他讨论数学问题是一种享受一些需要细想或计算的问题交给他就好了少则数小时多则一、两天一定会给你一个YesNo的解答


他在科研上的敏感性也很难得例如在讨论布尔网络可控性时他首先发现了控制传递矩阵的特性我们一起很快导致了一个很简洁的能控性公式这个公式不久后被两个以色列人重新发现碰巧我是他们文章的审稿人我告诉他们一模一样的公式我们已经发表了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结果后续引用也很多没有他这就不是我们的了



他在实验室口碑很好他负责研究生的一些组织工作很负责室领导也很满意他被认为是室里最用功的学生白天、黑夜都在实验室干活虽然家在北京但周末常不回家有时回家看看半天就回来了


他几乎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学生听话出活对我的要求现在反省可能有些过份了),从来不说:“No”。我渐渐地被他感动了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我跟他说:“我是一个失败的运动员当我成了教练员就把全部希望放在了学生身上但愿他们能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


当博二开始的时候他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多了为了他的成长我对他提了个要求30%时间做研究70%时间念书这一年他主要上了微分几何以及相对论的课另外由于自己主要在确定性方向工作我不希望他在随机方面有缺陷


我让他自学随机过程”,每周报告一次用的教材是Z. Brzezniak, T Zastawniak, Basic Stochastic Processes我要他连每一道习题都要讲清楚到了第二学期听众只剩我一个人我们还是一直坚持到讲完事实证明这些结果在他后面关于概率布尔网络及混合策略博弈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我自己一生吃了英语的不少亏因此我一再强调他英语一定要过关从博一开始我每年都安排他出国开会至少一次博三在我的协助和支持下安排他到英国、美国、新加坡等进行学术访问上个暑假他到英国Glasgow访问了两个半月他明天就要去美国Texas Tech Univ.访问四个月新加坡的Xie教授答应他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他有一张令人羡慕的成绩单他已经发表了十几篇期刊论文、十几篇会议论文至少一半是国际会议)。还有一本和我及我另一个毕业学生合写的专著:“Introduction to Semi-tensor Product of Matrices and Its Applications”,World Scientific
(600 pages)他的论文包括IEEE TACRegular Paper (第一作者)AutomaticaRegular Paper (第二作者)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 (第一作者)

中国科学
(第一作者)等等同行一看就知道这些文章的份量


他还有若干在审或待发表的文章例如他在Glasgow大学访问时写的一篇文章他曾要求我参加我要他把我名字去掉给我道个谢就行我就是希望培养他真正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这篇文章投IEEE TAC最近编辑部来信作为 Regular Paper一次就接受了IEEE TACIEEE CSS的旗舰杂志


他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得若干种奖学金今年得了数学院的院长特别奖他还得过控制界很有影响的关肇直奖他才二十五岁我对他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他成了我对未来的一个梦


我坚持要求他毕业后到国外做两年博士后他已经得到英国Glasgow Univ.和瑞典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博士后邀请注意不是申请获准”,而是邀请”)但我认为他应当到正在最前沿做最好的研究工作的地方去半年前我和UCSB大学的一位当红教授联系他当时口头同意接受他不久前在日本见到该教授确定在今年CDC两人见面一谈算是Interview


这似乎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然而矛盾出现在半年前一天他突然跟我说毕业后他想去银行或者到中学当教师他还告诉我他已经考过会计师我大吃一惊但以为是年轻人一时头脑发热几次争辩后我甚至义正辞严地对他说:“你就死了这条心罢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后来他同意了我这样的建议先做两年博士后两年后再做决定我跟他明确说:“我既不要你跟我做也不要你做与我有关的题目但你天生就是做科研的材料不能自暴自弃。”


时间过得飞快上周五他突然对我说北京某中学给他Offer要在本周二今天前签约而他明天就要到美国去了我一下子急了和他谈了两个钟头好话坏话都说尽了好话是:“你这样做中国甚至世界可能会失去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坏话是:“年轻人要有理想有抱负怎么可以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我告诉他:“你一定会悔的。”可不管我怎么说他就只重复一条理由:“做研究太累没兴趣不想做了。”最后他答应再好好想一想大家就不欢而散了


周一见了他就问他想得如何他说回了一趟河北老家和父母以及老家亲戚都谈过他们都支持他我傻眼了说他们不了解科研也不了解你的情况你应该和教授们谈谈昨天室里许多人跟他谈我还搬兵找到陈老师心想:“我的话你不听老院士劝你总该听罢?”陈老师是个爱才的人一听这事也急了立刻答应:“我可以找他。”可惜陈老师似乎也没能动摇他的决心


昨天我们对他是连番轰炸直到晚上几位年轻人还有一位来访的年轻教授一起请他吃饭准备在席间再劝劝他


昨晚我回到家里饭后一个人发呆欲哭无泪我曾对他说过:“我的底线是最后的决定权还是你的我不会强迫你。”那位访问教授背后曾问我:“你明明是为他好明明知道他的决定是错的为什么不能强迫一下?”这勾起了我的心病我告诉她:“因为强迫儿子按我的意志生话我把他逼上了绝路我不能再……


昨天晚上十点多我实在忍不住给一位年青同事打电话他告诉我他们的鸿门宴还在继续只是仍无进展现在也许他正在签约……反省自己我一直把他当着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总是像父母亲一样强行安排他的一切很少了解和尊重他的意愿我对这一切的解释就是:“我是为了你好!”可这够吗


现在的我是又一次哀莫大于心死”。可谁能告诉我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




程代展20121113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60333-632151.html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我的反思  精选
已有 24086 次阅读 2012-11-15 14:4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心里话 第一线 年青人
因为明天一早就要飞成都开会, 科学网的访谈参加不了了, 就以这篇博文作为我的答卷罢.

那是一个难眠之夜过后, 自己坐在办公室, 想到此时我的学生可能正在签约, 心头怅然若失, 手中的工作做不下去, 就将心里话写成《昨夜无眠》. 没想到这成了引玉之砖, “一石激起千重浪”. 说明“如何培养学生”,“怎样才能将有天分的学生留在科研第一线” 等问题是科学网上的青年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关心的焦点. 事件本身和所有网友的意见, 都给我启迪, 催我反思. 现在将我反思的心得提交出来, 算我的回答, 也算我的致谢, 当然, 还是一块再次的抛砖.

(1)    我的最大错误是把学生当作我自己的“替身”, 盼着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梦想能在他身上实现. 但他是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想法的年青人, 我却把他当作自己的创造物. 我想让他吸取我人生的教训、克服我身上的弱点. 潜意识里我是在制造完美的自我. 我时时在他身上寻找年轻时我的影子, 我觉得我对他倾注了无数心血和真诚的爱, 实际上也许我却成了说一不二的暴君, 强迫他按我的意志去念书, 去做研究. 也许正是这个让他厌倦了科研.

(2)    我只关心他的三件事: 数学基础打得怎么样? 英语口语讲得怎么样? 科研做得怎么样? 对于他个人的思想感情, 生活, 以及家庭情况等都知之甚少. 两人见面, 除了学术还是学术, 没有朋友般的交心, 更没有刻意培养他对学术的兴趣. 对学生, 我只有梆梆控制, 却无视反馈.

(3)    网上许多年轻朋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 应当尊重年轻人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权利. 我的学生其实也说过, 他的价值观和我不一样. 我接受了大家的观点, 中午给他发了个 E-mail, 告诉他 (他现在还在去美国的飞机上) : 不管他最终的选择是什么, 我都支持他.  

(4)    中午, 一位清华年轻教授给我来电话, 他曾是我的博士后, 他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上了一课: 他是正宗清华子弟兵, 从本科到博士, 在清华上了十年. 然后跟我做了两年博士后. 也是一个极聪明的好学生. 但上完博士后他却要去公司, 当时我也很不理解. 他说, 他当时也是厌倦了学校和科研所的生活, 想过一种新的生活. 他后来又回了清华, 而且做得很好. 我相信, 我的这位学生如果真喜欢科研, 将来某一天他也会回归的.

怎么带好学生, 让他们健康成长, 是值得老师们反思的一个问题. 但是, 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

(1) 我仍然相信, 一个博士生去当中学教师是一种教育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他学的许多知识: 例如微分流形, 鞅不等式之类的东西, 到中学不成了天方夜谭? 那怕微积分, 线性代数这些初等数学知识, 都不会有用武之地. 这不是看不起中学教师, 中学教师对社会, 对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样至关重要, 但一个师大本科毕业生会比像我的学生这样受过专问训练的高等人才干得更好得多. 因此, 让博士们, 特别是像我的学生这样优秀人才去教中学, 是教育制度的失败, 社会人才分配的失衡.
   
(2) 据说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 一等的上公司, 二等的出国, 三等的才去读研. 中国要走科技强国之路, 如果不能将有天分, 有潜质的年轻学子推上和留在科研岗位上, 将会后继无人. 国家花大力气从国外引进百人计划, 千人计划, 这我不反对. 但是, 难道国内就没有可以与他们一较上下的优秀人才, 为什么就不重视他们呢? 难道就不相信, 中国人自己也可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引进总是有限的, 国家应当为年轻人的成长创造条件.

(3) 高校和科研院所待遇低, 是人才流失的一大原因. 还拿我的学生说罢, 他到的中学可以给他提供住房和不错的工资. 他们说, 他如果到大学, 要奋斗五到十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 据我所知, 他家境欠佳, 他面临生活的压力. 正像许多参加讨论的年轻人说的, 大学的青年教师工资低, 没住房. 许多得了博士学位的年轻人, 他们多半都小三十了, 面临着结婚生子的压力, 靠空洞的 “理想”, “事业”,  “追求” 等能拴得住他们吗?

(4)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与科研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但目前高校与科技机构经费分配极不合理. 少数特权者占有大量资源, 各种基金重叠分配. 而身缠多金的“学术带头人”却常常只是“学术捎客”, 弄了钱让下面的年轻人干活, 自己挂名. 国家应当更多关心那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小博士”们的疾苦, 给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 他们才是科研的主力. 再强调一次, 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贫富悬殊一点不比社会上轻.

最后, 谢谢所有网上给我留言的朋友. 也感谢那么多给我打电话、发 E-mail的朋友. 十八大刚过, 愿它给年轻学子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中国的科技进步归根到底靠的是他们.

写于2012年11月14日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60333-632832.html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其心可悯,其情可哀。
他到某中学任教,可能是为了留京户口,博士生和博士后的户口是学校户口,毕业后没人接首当年就转回原籍。
北京重点中学收入不错,比博士后高多了。
这个学生过一段平淡生活后还有可能重新回到数学领域。
让他自己选择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