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自白】川大学教师周鼎凌晨发表“自白书”惊动全中国

【自白】川大学教师周鼎凌晨发表“自白书”惊动全中国夏小和尚:
一个族群要想毁灭自己,其实不难,只要毁掉教育即可。一代代的教育结果就是黑暗的果实。黑暗的果实比纯粹的文盲更为可怕,因为他们会沿袭黑暗,强化黑暗,让黑暗成为主流,然后让更多的人成为黑暗的果实。

灵魂5克:
davidgrossman2014:
除了支持,还有就是感同身受,就是痛心。一个族群要想毁灭自己,其实不难,只要毁掉教育即可。一代代的教育结果就是黑暗的果实。黑暗的果实比纯粹的文盲更为可怕,因为他们会沿袭黑暗,强化黑暗,让黑暗成为主流,然后让更多的人成为黑暗的果实。
醉眼红尘999:
天鸣的围脖:
今天凌晨,四川大学教师周鼎,发布自白书表示“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今后都不再在川大开课。大家自行感受一下自白书。学生观点:我愿用我科科全挂再换一节旁听,为中国好老师点赞!”

1、今晚,喝了半斤白酒,不知是否醉了。酒壮怂人胆,姑且胡言乱语,将来也可以酒后醉话搪塞过去。

2、领导来电说,不要在网上随便说话,你有一批粉丝。
我说,我没有粉丝,因为我从来不是什么偶像,我是一个喜欢砸碎偶像的人。

3、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
学院说,不知道。
教务处说,也不知道。
校长说,我也不知道。

4、教务处说,中华文化课一周只有三个学时。
我说,为了这三个学时,我整整准备了三周,而为了讲好这三个学时,我至少准备了三年。

5、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日下?
因为一个老师的职称只与他的科研成果有关。

6、一门课的工作量如何计算?
教务处说,我们按照课时来计算。
那一刻,我真希望自己是一部复读机。

7、从前,科研是副业。
现在,教学是副业。

8、所有高校领导都在说,我们必须重视教学。他们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论文发表的数量。

9、学生的数量比学生的质量更重要,因为高校经费的划拨与招生数量有关,与毕业质量无关。

10、最牛逼的教师是拥有最多科研经费的人,而不是拥有最多学生听众的人。
也许最新一版的汉语大词典应该修改教师的定义了。

11、回头想想自己在上课前一刻还在努力修改课件,只能自嘲这是一种洁癖。

12、从来没有办公室,八年了,从望江搬到江安,依然没有办公室。
在历史文化学院的新修大楼里,只能羡慕地看着教授工作室和副教授工作室的招牌熠熠生辉。
他们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13、论文的数量从来与质量无关。
他们说,这叫一鸡多吃。
中国的高校不过是一座农家乐。

14、你以为你在教育学生,其实是学生在教育你。
你改变不了世界,只可能被世界改变。

15、深夜,一名旁听生打来电话,问候冬至。
他让我不会后悔这八年来的所有努力。

16、川大从不缺周鼎。
周鼎也从不缺川大。

17、所有人都在劝我冷静。
他们不知道,我已经冷静了八年半。

18、我对于讲课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因为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
我无法体会一名中学历史教师的痛苦,我只能深味一名大学历史教师的痛苦。

19、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

20、留校那年,我的工作是在一间办公室里糊纸盒,只是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
八年的学术训练最终只为了糊好一个档案盒。

21、八年前女儿出生的那一天,我在产房门口备课。
看了新生的女儿一眼,我匆匆奔赴江安上课,裤腿上沾着女儿身上的血迹。
可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先进事迹。

22、一所高校就是一座衙门。
所有人都言必称校长。
然而,校长终究不是万能的神。

23、从前,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
现在,学院也搞联产承包责任制。
每个学院都要向学校签下合同,承包多少个课时,多少篇论文,多少个课题。
院长是包工头,教师是搬运工。

24、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申报课题,报账,报账,还是报账。

25、他们说,评价一个公共课教师的标准是工作量。
我终于知道劳模是怎样炼成了。

26、他们希望我缄默。
他们说,明年还有机会。
可我说,老子不玩了。

27、最难过的不是你失败了,而是你这样失败了。
你的对手不是谁谁谁,而是根本不知道谁谁谁的那个东西。

28、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29、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
他早就该死了。
毁了就毁了吧,不破不立。
这事儿变成了教学和科研哪个重要的争论实在太乌搞了。

问题明明应该是:“一个只会上课没有科研的老师是否比不会上课还尽出学术垃圾的老师更糟糕?”

学术上有干货的就不用卷入了。
这事儿变成了教学和科研哪个重要的争论实在太乌搞了。

问题明明应该是:“一个只会上课没有科研的老师是否比不会上课还尽出学术垃圾的老师更糟糕?”

学术上有干货的就不用卷入了。
刘勃 发表于 2014-12-25 23:20
问题明明应该是:“一个只会上课....

是这样。
青椒一时粪语——过后自己翻牌!
课上的好,是评职称的前提,很多学校都有硬杠杠,学生也包括督导的综合评分必须在多少以上,否则一切免谈。以此为基础,然后才谈论文提教授。但仅仅凭借上课优异或受学生爱戴就能提副教授?那也太可笑了,全世界没有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大学而且是知名大学,怎么能单打一,简直是笑话。
教授或副教授是整个学术水平的体现,一个不发或发不出论文的老师,起码对本专业研究不深,真能讲好课?我表示怀疑,最多也就是凭着口才好,有点小幽默,讲点基础课,还是没有什么含金量的选修课。
本帖最后由 海阔天空 于 2014-12-27 13:58 编辑

中国的论文肯定有垃圾,但不能因为有垃圾论文就否定写论文搞科研的价值,甚至把上课和发论文对立起来。而且,在垃圾论文遍地的情况下,周鼎的论文就是精品吗,?甚至,我怀疑,他连垃圾论文都写不出。而且,据说他的教案凝结了多少心血,云云,那你就写成论文发表嘛,为什么你不能?明显胡吹。
周鼎博士毕业有8年了,一般用功的博士生,凭借自己在博士阶段研究成果,稍加深入发发论文,工作3-4就能提职称了,他直到现在还顶着讲师的头衔,我看是太不用功使然,而非教课耽误了。
不一定吧。刘益唐获菲尔茨奖以前,也只是一个讲师。在后来的采访中他也说了,他只对大问题感兴趣,这可能是他论文少、职称低的主要原因。设想一下,如果他不是某日豁然开朗,一直在思考的大问题突然有了线索,他也可能一直是个终身一事无成的讲师。
      像刘益唐这样的人,也是需要一点运气的,才有后来的成就的。当年徐迟写哥德巴赫猜想时,就曾经写到许多数学家耗尽一生也没能在这个猜想上取得成果。周鼎博士的水平我不知道,有没有写出像样的论文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垃圾论文在国内的所谓学术成果中是可以铺天盖地的。而且国内的职称评定主要不是看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而是看数量。用来衡量论文质量的是发表期刊的级别。但国内的所谓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是没有多少可信度的。一个方面是学术腐败,比如关系网、权钱交易;另一个方面是整体学术氛围已经败坏,大家都是为文凭、职称、课题写论文,只要能发表就行,谁管是不是垃圾论文?在整体学术氛围败坏的情况下,根据期刊级别来衡量论文的质量,是没有说服力的。有一些所谓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因为掐着高校老师的喉咙,所以可以一面向高校索要所谓赞助费,一面又和所谓著名博导搞交易,你给我一篇文章,我再给你的学生发几篇文章。现在,不仅博士、硕士,没有核心期刊论文就不能拿到文凭,甚至连本科生被处分了,也要发表核心期刊的论文才能撤消处分。不妨想想,这个国家能有多少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每年又会有多少博士生、硕士生要毕业?有多少高校教师等着发表论文评职称?这还会是良性竞争吗?
......
今天,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学士、硕士、博士生产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 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在大学里已拥有教授头衔的人、执掌一方的各地官员也纷纷挤进博士阵营。
......
                             ————中国青年报 《“科学家一定需要博士帽吗”》
......
今天,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学士、硕士、博士生产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 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在大学里已拥有教授头衔的人、执掌一方的各地官员 ...
年华 发表于 2014-12-27 21:13
中国的博士多,官员博士烂,众所皆知,但美国的大学会聘一位没有博士头衔,也没有重大论文发表的人当教授吗?如果说以论文划硬杠杠不对,请问出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衡量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呢?
不一定吧。刘益唐获菲尔茨奖以前,也只是一个讲师。在后来的采访中他也说了,他只对大问题感兴趣,这可能是他论文少、职称低的主要原因。设想一下,如果他不是某日豁然开朗,一直在思考的大问题突然有了线索,他也可能一直是个终身一事无成的讲师。

棋子 发表于 2014-12-27 16:24
是的,即使一直在美国的

刘益唐,在没有写出重大论文前,也一直是一个讲师,而不会给他一个教授头衔。由此可见论文很重要。

本帖最后由 海阔天空 于 2014-12-27 22:34 编辑
用来衡量论文质量的是发表期刊的级别。但国内的所谓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是没有多少可信度的。一个方面是学术腐败,比如关系网、权钱交易;另一个方面是整体学术氛围已经败坏,大家都是为文凭、职称、课题写论文,只要能发表就行,谁管是不是垃圾论文?现在,不仅博士、硕士,没有核心期刊论文就不能拿到文凭,甚至连本科生被处分了,也要发表核心期刊的论文才能撤消处分。
棋子 发表于 2014-12-27 16:24
是不是说,国内期刊统统都没有可信度?还不至于吧,即使如此,是否就可以取消论文,不做论文了?那么请问,你的学术水平由谁来衡量?在高级别杂志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是拿博士学位的前提,是提教授的基础,全世界都通行,这点没错,错不在此,错误的地方是杂志社没有严格把关,杂志社没有可信度,应该批评的是所谓权威的杂志社,而不是目前评职称的以论文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法则。
如果这个周鼎在国外权威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被职称委员会否了,那还有话可说,事实是,他的论文没有达到数量,希望用课上的好来顶几篇论文。全世界有这样胡搅蛮缠的吗?他的课如果不仅仅是会耍嘴皮子,而是真有学术深度,为什么没有论文发表?周鼎可没有怪杂志社对他有歧视啊。
呵呵,张益唐对自己多年讲师可是淡定得很,没有这股酸溜溜的劲儿。

大学扩编太过,很多青椒和学生其实都没有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意愿,但他们之间自然也有优劣,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个新标准,倒也是挺应该的。也可以大大减少学术垃圾。

不过周鼎在985,以科研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老规矩,还是就该杠杠的。
14# 刘勃 好久不见刘勃兄了,问好:)
你微信在用吗?
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knowcraft
博客http://www.yantan.cc/blog/?12226
微博http://weibo.com/1862276280
15# showcraft
汗。。一直用的老人机。
我看了顶楼的自白书,没看到他说“希望用课上的好来顶几篇论文”啊。不知海兄从哪里看到的,是另有消息来源吗?
      刘勃兄说张益唐淡定得很,的确是这样。但我没看出来顶楼“有股酸溜溜的劲儿”。他说的“论文的数量从来与质量无关”等现象,我认为是符合事实的。
     海兄说:“错误的地方是杂志社没有严格把关,杂志社没有可信度,应该批评的是所谓权威的杂志社,而不是目前评职称的以论文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法则。”
      嗯,怎么批评?谁来批评?
      比如说,隔壁“卤鸡腿博士”那个贴子,那也是博士论文,而且是获好评的博士论文。不能说实用性不是衡量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的一个量标,这个标准也是世界通用的。但很明显,研究卤鸡腿和研究量子力学,难度是有天壤之别的。但是评职称的标准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研究的是更难、更深的数学或物理学,他研究的是相对容易的食品加工,而有所不同。
      维特根斯坦是罗素引进剑桥的,此前他只有一本“逻辑哲学论”发表。他在剑桥取得教职,并不是靠发表论文。当然他写过论文,但那是给剑桥的教授委员会用来审查他有没有任教资格的,而不是用来发表的。这是大学的差异,也是学术建制的差异。我认为这比用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要权威得多,也公正得多。
      隔壁还有一个贴子,讲西北大学某学院禁止学生过圣诞节。什么人能发出这种禁令?这些人都是有教授职称、博导头衔的吧?他们的论文、课题,是他们自己做的?他们为什么能拿到课题?把这些现象联系起来,你会看到什么?
      所以,我不认为顶楼只是讲了一个职称评审标准的问题。
张益唐年龄太大了,大概得不了菲尔兹奖了。
张益唐年龄太大了,大概得不了菲尔兹奖了。
野旷天低树 发表于 2014-12-28 14:03
汗,经你提醒,去查了一下,才发现张益唐不是获菲尔茨奖,是获罗夫肖克奖。这个奖我还不知道。
      还发现,张益唐的成果尚未发到《数学年刊》上。据说是证明过程中发现有错误。
本帖最后由 海阔天空 于 2014-12-28 22:02 编辑
所以,我不认为顶楼只是讲了一个职称评审标准的问题
棋子 发表于 2014-12-27 23:41
1,评教授,全世界通行的法则,一看科研、二看论文。当然,论文、科研既要质量也要数量,这点谁都知道,谁都不否定。除此之外,你还能提出一个更有效可行的法则?

维特根斯坦是N多年前的特例,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杂志供给学者发表,并且,他的专著也等于论文,由专家审核。现在绝大多数国家、世界名牌大学也都绝不使用这种特殊的案例,没有,美国就没有。因为这种东西人为因数太多,太容易暗箱操作。你告诉我全世界哪所大学还延续

维特根斯坦

这种惯例,而且是成为制度性的?没有!我知道的某高校,要求的论文必须是核心刊物的前50%名,且一个杂志只认1-2篇论文,只认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不是你想象的什么论文都可以用。这还是入围条件,还得淘汰一部分。



2,

论文有造假的、有枪手代庖的,要严打的是造假者和枪手,外国也有造假和枪手,中国和国外的区别是惩罚的力度不够,而不是否定论文的价值。


3,你举得

卤鸡腿博士,只能说明陕西师大乱发博士论文,并不能证明博士不需要写论文就可以毕业。

你大概对高校并不了解,据我所知,大学现在都要求博士、硕士论文上网提交,教育部每年抽查,发现某导师学生两次论文不合格,导师撤销资格。我知道的某985高校,读了4-5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有毕业,最后退学的都有人在。西北大学某二级学院院长的事例只能说明人品和论文无关。孔庆东没有学问吗?他的课上的很好,但一样胡说八道。

比如说,隔壁“卤鸡腿博士”那个贴子,那也是博士论文,而且是获好评的博士论文。不能说实用性不是衡量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的一个量标,这个标准也是世界通用的。但很明显,研究卤鸡腿和研究量子力学,难度是有天壤之别的。但是评职称的标准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研究的是更难、更深的数学或物理学,他研究的是相对容易的食品加工,而有所不同。
————————————————
卤鸡腿博士这根本是一个笑话,居然被你认可,还有比这更荒唐的论文?你在哪里看到的这居然还是世界通用的,你自己想当然的吧!你根本就不了解高校,完全是门外汉,即使达到评教授标准的,也只是有申报权,也才有被评审的资格,而入围人数一般都比学校给的教授岗位多,也就是说,在入围中再评选,这个过程就比个人的条件了,比论文级别,比科研层次,谁说论文好坏无关痛痒?
本帖最后由 海阔天空 于 2014-12-28 22:33 编辑

棋子说:“我看了顶楼的自白书,没看到他说“希望用课上的好来顶几篇论文”啊。不知海兄从哪里看到的,是另有消息来源吗?”
——————————
周鼎的白皮书:“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学院说,不知道。教务处说,也不知道。校长说,我也不知道。” “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
如果真如你所言上好课重要,论文也需要,缺一不可,周鼎现在缺的是论文,那他发什么牢骚?那他还有什么意见?
而且这个周鼎根本是胡扯,我知道的某校有明文规定,学生加上督导给教师打分不在80以上不能提职称,这是必要条件,他从哪得出学校不重视教学了?
这个周鼎根本是一个胡搅蛮缠的家伙,博士毕业8年,才4-5篇论文,明显不用功,还吹牛。一个高校教师,一个星期顶了天上8节课(周鼎是3学时),还是重复开同一门课,他自称备课准备了大量的材料,为什么不能发论文?
本帖最后由 海阔天空 于 2014-12-28 23:04 编辑

棋子说“海兄说:“错误的地方是杂志社没有严格把关,杂志社没有可信度,应该批评的是所谓权威的杂志社,而不是目前评职称的以论文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法则。”
      嗯,怎么批评?谁来批评?
——————————————————————
谁都可以批评,也可以评估杂志的等级,不达标的降级。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另外一个话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全世界都是以在著名杂志上发论文来衡量学术水平的,这点毋庸置疑!并且周鼎对杂志社并没有意见。而且某校有规定,同一杂志,只认2篇。你总不可能认识很多著名杂志的编辑吗?(有特权总是个别)
其实,高校评职称有种种弊端,在此不赘述,但肯定不是周鼎所发的牢骚。
棋子说:“所以,我不认为顶楼只是讲了一个职称评审标准的问题。”————————————
你又从哪看出什么微言大义?
20# 海阔天空
1、论文的确是各国大学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或者说是惯例。但惯例只适用于普通人。而研究能力最强的,未必是发表论文最多的,未必能用惯例来衡量,比如张益唐,比如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生前只发表过一篇著作,那还是在青年时代。后来他重返剑桥,在剑桥呆了8年。8年里,两位当时的顶级哲学家罗素和摩尔,就让他用《逻辑哲学论》作为博士论文参加答辩,然后取得教职。摩尔退休后,维特根斯坦又接替了摩尔的教授职位。而他仍然未发表过任何著作和论文。这样的人,按照惯例,早就可以撵出大学了。可把维特根斯坦撵出大学,那将是剑桥的耻辱。维特根斯坦是什么人?你学理工科的可能不清楚。这样说吧,他的老师罗素是20世纪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但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力十倍于他的老师。所以,惯例只是惯例,只适用于平庸的人,不适用于天才。这也是剑桥为什么是剑桥,不是北大和清华的原因。
2、我参加过某211大学的硕士论文答辩,是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第一次我就给2篇硕士论文打不及格,因为写得太烂了,还不如本科生的。但指导教师找我说情,希望给他们机会修改。答辩那天我发现,除了我之外,所有答辩组成员都没有打不及格。我再了解,发现这个学校从来就没有被论文检查出不合格的情况。你所讲的教育部的抽查,我是知道的,而且当初打那两篇论文不及格,我也是为自己考虑。但人家就是有办法,哪怕送出去审查,挂网上审查,他们还是能找到人。你说我不了解高校的情况,大概是吧。不过我估计比你还是要了解得多一些。比方说,一些国家级课题或奖项的评选,某教授上午刚接到通知,他是评审组成员,下午就已经有人送礼到他家里。而评审组成员按原则应该是匿名的。你以为挂在网上评审,匿名评审,就公正了?
本帖最后由 海阔天空 于 2014-12-28 23:58 编辑

美国大学更缺德,在你博士毕业留校几年内,发不了高水平论文,升不了级,当不了终生教授(我们的副教授),肯定走人!走人!走人!
本帖最后由 海阔天空 于 2014-12-29 00:37 编辑

你以为挂在网上评审,匿名评审,就公正了?
——————————————————————
即使不公正就能否认论文的价值,不公正就能没有论文只凭教学提职称?你有机会看看美国大学教授的标准,科研、论文、教学都不缺,而且论文还必须到一定数量,除非是大牛文。
但我也告诉你,就有某校级领导(不是学院的)的博士生被查出的不合格的。是有人有关系,但毕竟是少数,博导都能通教育部?有几分之几?
本帖最后由 棋子 于 2014-12-29 00:45 编辑

后面几楼的我一并回复了:
      回21楼,你理解错了,我的原话是,“实用性是衡量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的一个量标,这种标准也是世界通用的”。我没表示认可这种标准,否则后面我就不会比较研究量子力学和研究卤鸡腿的难度差异。至于你说它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我没你那么极端。我反对的是论文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和难度。你如果在高校工作,应该知道所有学科都有核心期刊,但不同学科的核心期刊,难度是完全不同的。而评职称时,论文的数量标准对所有学科都是一样的。同一学科的核心期刊虽有级别差异,但不同学科的核心期刊无法判断难度差异,级别上,你有权威期刊他也有,你有核心期刊他也有。除非像理工科那样,把文章发到《自然》或《科学》上。但这两个权威杂志对不同学科的论文,机会也是不同的。这个你学理工科的,应该清楚。
     回22楼:你引的那段话,我还是没看出来是周鼎希望用课上的好来顶几篇论文。这本来就是一个普遍现象,不仅评职称,绩效考核也是按论文数量、级别来评定的。至于你说评职称时要给教师的教学打分,这个我只能说你可能是太年轻了。如果领导想帮你,打分的时候他会让学生处的人去做学生的工作的。这也是中国大学的一种特色吧。
     23楼我就不回复了。那是你对周鼎的评价,而我关心的并不是周鼎。
     24楼你也认为高校评职称有种种弊端,那就是我关心的了。你不妨说说有哪些弊端。
     26楼你问我看出了哪些微言大义。我简要说说:中国大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书记实际上是大学的最高领导。这是党能够保持对大学的控制的制度保障。像市委书记、省委书记一样,大学的党委书记是由更高一级的党组织任命的。他们也像市委书记、省委书记一样,有政绩考核指标。这些指标如同大学教师评职称要看发表了多少论文一样,也是量化的,比如说,有多少博士点、硕士点,拿到多少课题以及课题的级别,拿到多少奖项以及奖项的级别。这些也是党委书记、校长的政绩。而书记和校长要能取得政绩,还需要大学教师的配合,所以校内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都要尽可能量化,要能通过量化营造出竞争的氛围。但量化营造出来的竞争氛围,是只比数量,不比质量。所谓的质量还是数量,比如权威期刊、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多少文章。这已经背离了大学的宗旨。你是学理工科的,我不跟你谈大学的宗旨。只能说这么多。如果你坚持说那是世界通行的惯例,那好吧,我只说一点,惯例不适用于天才,也不适用于巨人。早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中译本,作者署名是康德硕士。可这是什么硕士?你把全中国的所有硕导、博导加起来,也抵不上康德的万分之一。这就是我想说的,谈不上什么微言大义,也和周鼎无关,只是由他的自白书引发的一番感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