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禁过圣诞节”是一招文化臭棋

2014-12-25 11:06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 我有话说






  【阅读提示】西北大学:教室门口老师把守 谁过圣诞处分谁 快阅读
  光明网评论员:平安夜从校园传来的消息,多少让人有点啼笑皆非。
  据称,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在校园内挂出标语:“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争做华夏优秀儿女,反对媚俗西方洋节”、“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并在平安夜,将全体学生组织到教室,集体观看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片。有网友爆料称,“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
  过洋节还是过土节的争议由来已久,其文化符号意义也被反复解读,但还很少听说有哪个部门、哪个组织以强制性的手段,要求成年人“弘扬”哪个节日、排斥哪个节日。因为这当中有个最基本的判断:一个成年公民没有权利决定自己怎么过节么?如果有部门或组织能强制普通公民怎么过节、过什么节,也会有部门或组织强制安排一个公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无论出于何种善意的目的,这种强制行为本身都是恶的手段。
  文化、文化,说到底,就是以文化之。它天然包含春风化雨、耳濡目染的要求,天然排斥说教、灌输和强制推行,因为后者既不符合传播规律,又违逆人文精神。而想要以逆反人文精神的方式达到弘扬文化的目标,不啻缘木求鱼,只能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传统文化居然需要以禁令方式“弘扬”,这不是弘扬,而是矮化;不会展现出其吸引力,只会让它变得面目可憎。
  代入角色想一想,被强制坐在教室里看宣传片的90后年青人,面对“谁过圣诞就处分谁”的禁令,该有怎样不情愿;面对将圣诞节上纲上线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的宏大叙事,该有怎样的疑惑甚至反感。这种略显蛮横的教育方式似曾相识,在过去二三十年中不断的显露出其弊病,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对象。但其惯性却显然强大,在过不过洋节的问题上又一次显山漏水。
既然过不过圣诞节可以上升到“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的高度,那么这个话题也可以往大了说说。逢“洋”就极端敏感,见“西方”二字就想到文化对峙的思维,和“吃牛排就变成牛”的逻辑是一样的,是把狭隘当自信,把保守当自觉。没有开放性的态度和内容丰富的文化互鉴,无以谈文化自信;没有对多样性文化的基本理解,无以谈文化自觉。如果靠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就能解决弘扬民族文化的问题,那恐怕闭关锁国的清朝做的是最好的。
  自信,最起码是不紧张。历史上,中国文化曾数次成功吸纳义理构架已经非常成熟的外来文化,变为本民族文化的新的激发点。它如江河奔流,自有强大的势能和弹性,不会因为有了几个洋节就抵御不住“西方文化扩张”。因此,不必下“禁过圣诞节”这样的文化臭棋,这才是在小看中国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夏小和尚转载自天涯二世关注来源张鸣
天涯二世:

老马识途7:

lhyxsjs:

张鸣:

我从来不过圣诞节,但是,如果谁要是用强力不让别人过圣诞节,我觉得这不仅是违法行为,而是是发疯的违法行为。谁给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有这样的权力,可以禁止学生出入过圣诞?学院变了监狱了?

所有不信主的人都应该知道,我们现在以7天为一周,每周休息一天(现在是二天)是为了到教堂崇拜上帝。这是明清时期外国传教士给中国人带来的习惯。中国人没有“星期”的概念。公元2014年,也是以耶稣基督的诞生纪年的。如果你心理正常的话,应该在内心保留一份感恩之念。
一帮不反对强奸而反对自由恋爱的家伙

杨支柱:

2014年12月24日,湖南一些大学生身着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不过外国节”等标语牌、横幅游行。圣诞节又不放假,没人强迫他们过圣诞节吧?我看是他们企图强迫别人不过圣诞节。要抵制,就先抵制元旦和“五一”等节日吧,那不但是外国来的节日,而且强制休假。不反对过元旦和“五一”节却反对圣诞节,等于不反对强奸而反对自由恋爱
一帮不反对强奸而反对自由恋爱的家伙

杨支柱:

2014年12月24日,湖南一些大学生身着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不过外国节”等标语牌、横幅游行。圣诞节又不放假,没人强迫他们过 ...
lzf450924 发表于 2014-12-25 18:19
杨支柱的超生罚款交了没?
不明真真相
有人牛逼轰轰的说要抵制洋人的节日圣诞节,我以为只有脑子里装满了猪粪的东西才想到说出做到!洋人的节日多勒去,星期六,星期天,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都是洋人的节日,怎么没看见狗日的你抵制???可见,所谓的抵制,只有脑子里装屎的东西才想得出!!!
[原创]穿汉服“抵制圣诞”是场炒作闹剧!
18196 次点击
101 个回复
毛牧青 于 2014/12/25 17:11:1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身穿汉服的高校女学生手举“抵制圣诞节”的标语,
出现在湖南长沙闹市区的圣诞活动现场。

青岛市2014年《“天佑中华”圣诞音乐会》照片


穿汉服“抵制圣诞”是场炒作闹剧!





    据一些大网站报道:12月24日,湖南一高校学生身穿汉服来到长沙太平街的圣诞活动现场,手举“抵制圣诞节”、“中国人不过外国节”、“别被一个苹果收买”等标语,抵制中国人过外国节。

    看了这种发飙架势,我不禁感到好笑,便随意打下了如下的扯淡:

    圣诞节,是基督教的盛大节日,是世界性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我国的春节。因为基督教(也含天主教、东正教等等与上帝有关的有巨大影响力的宗教)是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教”,笃信者众多影响力很大,可以是说是西方精神文明的源头、人性普世价值的滥觞、鉴别真善美的依据。但是,也应该看到,圣诞日原本是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之日,后来繁衍成超越宗教意识的一种民间时髦,信不信基督的、“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都跟着赶时髦凑热闹,便也派生成商家借机炒作敛财的盛大节日。这种“逆流”主要表现在一些“三教九流”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烈。1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寒风中的情人节》。虽然谈的是“情人节”,也捎带了“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原文见文后的附件之一)。具体内容见原文,这里不再赘言(下同)。

    坦率讲,基督徒们欢庆圣诞那是他们的自由,也在情理之中;一些不信基督的人跟着瞎起哄也无可厚非,这也毕竟是他们表达乐呵的一种自由。问题在于:对圣诞的炒作,主要源于我们的一些“正能量”媒体的假正经,以及那些趁机捞一把的急功近利商人。这样一对比,就不难看出我们的实用主义思维,就值得打问号了。

    不错。作为一群有民族自豪感的国人,应该关注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国学文化。但看看这几十年来我们主流对这种优良国学的继承和发扬的作为如何,你就明白了。记得在7年前,我曾就百名学者呼吁奥运会穿汉服的闹剧写过一篇文章,叫《小哥,恁就别闹了!——调侃提倡穿汉服》,也调侃了这种貌似继承国学的闹剧,全文见附件之二。我也曾对一些号称“发扬国学”、实则造假忽悠国人掏腰包的假冒伪劣“伪文化”现象,进行过多次嘲讽(文章就不列举啦)。

    昨天湖南一高校学生穿汉服高举“抵制圣诞节”、“中国人不过外国节”等标语招摇过市,再次验证我们在能否正确对待西方一些节日的混沌偏激思潮,让人不得不为这种忽悠或者说是有意炒作闹剧,感到浑身起鸡皮疙瘩。

    诚然,你抵制纯粹借“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采取不正当手段去忽悠敛财的奸商行为,这我无话可说甚至还点赞哩。但如此荒唐的“婴儿与污水一起泼掉”的一概而论的过激“抵制圣诞”,还打着“国学”的旗号盲目排外,我还是觉得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是典型的在误人子弟“负能量”思想作怪。当然,更展示出一些国人尤其是国家未来栋梁的莘莘学子貌似“爱国”的粗鄙无知的畸形思维。如此不自信不理性的狭隘,将来何以能承担我们国家走向世界民族之林立足祖国放眼全球重任呢?

    要知道,在高端科技和国际文化融合的不可逆反的大潮流中,现如今世界犹如一个“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种格局下担心外来文化入侵颠覆国学,纯属一种杞人忧天庸人自扰的自我蹂躏,所失误以不足取应该摒弃才对。圣诞在我国被异化,不是圣诞的过错,而是我们先前的教育,及忽左忽右的的意识出现在有意无意捣鬼。落到根源,我们的大度、宽容的民族意识,与世界接轨亲密接触还相差十万八千里……故我也建议:参与这次活动的学子们,请主动先把自己的洋“苹果”手机砸了,再来很气势地表演这场民族的喜剧好吗?

    刚刚有人发帖子曰《西方的圣诞节关你屁事》,一些观点我不太赞成。但有两段话,写给那些单纯有意鼓噪“圣诞”忽视“国学”的人和部门,还是恰如其分值得欣赏:“你是基督教徒吗?你看过圣经吗?你家有圣经吗?耶稣是谁?什么来历?干什么的?耶稣的出生日期是几年几月几号??你对圣诞节的故事,习俗与庆祝的方式又了解多少?如果你连上面最基本的几点都不知道,那圣不圣诞的又和你有鸡毛关系呢??”“中国人过圣诞节,比我们自己的春节和国庆节还隆重!在对下一代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将逐渐消亡!?各大电视台都对各地的人们疯狂过圣诞节作了煽动性报道,让大家一起,在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中,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埋葬了,最终达到消灭中国文化的目的!忽悠吧!使劲忽悠!文化部门的人做了婊子又立牌坊。灾殃的还不是我们民族文化。可悲!!”

    这几段话,或许点中了我们的软肋!

    顺便扯点话外题。

    前不久,有军报人士发微博质疑演员孙海英是基督徒,质疑他这样的身份“能演好优秀共产党形象吗”?这种歪理邪说更让我发笑。且不说一些虔诚的基督徒道德,远比那些打着“共产党人”旗号的贪官污吏要好一万倍,仅从这种机械分析法,足见一些人现如今仍在一脑子浆糊中搅和。5年前,我曾就“跳水王子”扮演雷锋引发的社会争议中,写过一篇《其实谁扮演雷锋都无所谓》文章。也对这种把演员与扮演角色同等起来的“相对像”的僵化模式,谈了自己的看法,具体内容见附后之三。

    圣诞前夕,青岛市歌舞剧院在人民会堂连续上演5场《“天佑中华”圣诞音乐会》,票价不菲却供不应求场场爆满。这种公开在社会上以“宗教”和“上帝保佑中国”、曲目几乎全是基督教歌曲形式的大型演唱会,在我市历史上似乎前所未有令人眼睛一亮。最让人关注的是:演出里有两组是歌舞剧院之外唯一的“宣信教会馨韵诗班”也加入其中。要知道,这家“宣信教会诗班”的大多数成员,是来自“家庭教会”(即通常被主流贬低的“地下教会”)而不是“三自教会”(党领导下的)的。这种“意外”现象,拿到前些年形势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政治事件。这说明什么?这起码说明,在党的“十八大”后,新政的党中央顺应世界潮流的开明之举和宗教政策的调整,让人看到未来中国梦的真正希望。相比湖南这一高校的“抵制圣诞”闹剧,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

                                       2014年12月25日早草就
有点反对的声音也挺好!放羊屁的,毕竟闻到了焦味道!!!
《金融时报》圣诞节在中国
2014年12月26日墙外仙

大约是在我不再相信世上真的存在红鼻子驯鹿鲁道夫(Rudolf)的时候,圣诞节(Christmas)在西方失去了它的灵魂。自那以来的几十年里,它已成为在意这些事的人的焦虑来源。但在中国,圣诞节从一开始就不涉及多少灵魂方面的内容。正因如此,它才变得如此有趣。

在中国,圣诞节与历史、传统、亲属或礼物转送无关。它堂而皇之且无愧坦然地只关乎金钱和欢乐。中国内地人庆祝圣诞节(他们真的庆祝,尽管它并非公共假日)的方式是购物、外出就餐,可能会唱唱卡拉OK,然后继续购物,丝毫不牵扯西方圣诞节期间(或中国春节期间)往往会涉及的自责、压力或家庭摩擦。

中国确有基督徒,但中国庆祝圣诞节的人要比信基督教的人多很多。这种脱节在全球都存在。但在中国,不附带基督教精神裨益的圣诞节更多的是一个浪漫的节日,而非伪宗教节日。

例如,去年圣诞节当天,仅在中国南方一座城市的一个区,就有250对新人在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在西方,很少有人选择在圣诞节当天结婚,以免宾客因要出席婚礼仪式不得不错过圣诞鹅而发牢骚(反正中国的宾客不出席登记处婚礼仪式)。在中国,丘比特(Cupid)和圣诞老人(Santa)似乎已合为一体,给耶稣的生日带来浪漫的情调。去年圣诞节期间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婚介活动中,主办方鼓励踌躇满志的相亲者告诉圣诞老人他们最喜欢哪一位参与者,这样圣诞老人就可以帮助他们牵线搭桥。考虑到这种活动的低成功率,可能当时还不如向圣诞老人讨要一部iPhone。

如果中国的圣诞节与基督、弥撒或处女母亲(最后一类事物在所谓的“一胎化”政策下即使不违法,也是特别不受欢迎的)无关,那么中国人为何还要庆祝这个节日呢?

珠宝零售帝国周大福(Chow Tai Fook)的继承人郑志刚(Adrian Cheng)说,过去五年出现了送圣诞礼物的大热潮。他表示:“中国人喜欢节日场合。如果你给他们一个欢庆某个节日的理由,他们就会去庆祝这个节日,即使不明白其背后的意义。”周大福在内地市场销售饰品已有几十年了。

中国的社会学家表示,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工作太辛苦有关;中国劳动者工作压力非常大,因此他们会抓住一切理由放松自己。

对他们来说,幸运的是老一辈人从不过这个节,所以不必去看望他们。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或许会在约会时拿出一套引人注目的驯鹿角戴上,但他们会让餐馆和购物中心来负责其余的装饰工作。很少有人劳神在家里布置圣诞树(这肯定让他们省了不少心),而且没人自己做蔓越莓酱。

瑞雅礼仪(Institute Sarita)的何佩嵘(Sara Jane Ho)说,“在西方,我们在家里制作火鸡,但我在北京吃节日大餐时,火鸡是由凯宾斯基(Kempinski)制作的,而树根蛋糕来自丽兹(The Ritz)。”瑞雅礼仪是向暴发户传授礼仪的专业机构。

“中国没有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何佩嵘在提及另一项“传统”时说道。这项“传统”在我相信世上存在鲁道夫时可并不存在。“但在中国,整个12月都是黑色的”,其间零售商会彼此展开竞争,争取在圣诞节前后多赚人民币。

圣诞节、万圣节(Halloween)、情人节(Valentine’s Day)、感恩节(Thanksgiving)——中国置身于文化超级市场,决定全部引进。但要注意:官方喉舌《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旗下刊物、《环球时报》(Global Times)英文版称,节日贸易不再是单向的。该报称,由阿里巴巴(Alibaba)推广到海外的、销售规模达90亿美元的购物节日“光棍节”(由于发生在11月11日,在中国也被称为“双11”),可能是中国首个可出口的现代节日。

该报得意地称:“中国人创造的节日‘双11’现已可以比肩西方的节日如圣诞节或情人节,甚至可能盖过了它们。”该报还称,这个节日“强大的情绪感染力已开始渗透到国外”,而且有可能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首个标志”。

我觉得,这是一种填补精神空虚的方式,即用淘宝(Taobao)包裹来把它塞满。这很可能与用圣诞树来填满它一样管用。
我知道什么?
杨支柱的超生罚款交了没?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4-12-26 08:59
应该没有交,不过看网上说,他因此变成自由职业者。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4-12-28 04:18 编辑

我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