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

我正在看书,刘丁丁却来缠着我讲故事,我很郁闷,不想理他。他说你敢不讲,就用毛笔在你头上画八个蛋;为避免无端的羞辱,我只好从命。

我说喜欢听打仗吗?当然不是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样的混账,而是长平战城濮战崤之战这样的真章,好,就说说我们祖先怎样打仗的:

我们的祖先其实不很喜欢打仗的,不象西方人常常因为男人抢了男人的女人,或者女人抢了女人的零食,打上十来年的仗。迫不得已一定要打,也会冠冕堂皇的写上一些文字,说明对手多么的该打,《尚书》上就保存了大量这样的文献,由于这样的道理常常都是说不通的,《尚书》的文字,也就很难懂。而且,打仗也有很多规矩可讲,战车上颠颠的站着三个人,中间那人御车,左边那人拿着弓频频施射,右边那人拿着戈,狠命的向对手戳,有点像是现代的坦克,除了可以用来射击,还可以用来碾压人。最初祖先们发明战车的时候,很得意,所以一骨碌就造出来许多,而且各个国家都发展,发展的多了,就成了常规武器,不受“不扩散公约”的制约。平时春种秋收,四季忙碌,有时候也开着战车,帮助邻国搞搞秋收,公伯侯子男,大家玩的很开心。

我们知道,古人是穿袍子的,实事求是的说,战车的战斗方式也是适应了穿袍子的需要。但是,我们注意到,袍子之内,古人是没有内裤的,下身剥去袍子,就空空如也;考虑到玩战争游戏的主要是男人,说空空如且会更加符合事实,所以站着作战固然威风,但要害也确实成了要害。能想见那时候的贵族战斗归来,向一路的群众挥手致意,高高兴兴的推开家门喊老婆我回来了,然后喜忧参半的问: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个?好消息是我还活着,坏消息是它已经死了。

等到伟大的祖先把生活空间越扩越大,向南从黄河杀到了长江,再杀到珠江,最后还可能杀到浊水溪去;但一路往北,祖先们遇到了草原上的胡人。这是一群让他们大开眼界的人,因为他们居然不用战车打仗,他们骑着马跑来跑去,而且下身穿的是兵分两路的玩意儿,祖先们不认识,我们认识,那叫裤子。

裤子和袍子的第一次会面,估计不会很友好,how do you do的客套全省了,谁看谁都是妖怪,于是厮杀一场,各有胜负。之所以不像三国时期之后那样一边倒,是因为这时候裤子们骑的还基本上是光着背的马,马镫、鞍座还没有发明,马光着膀子,人骑在上面,跑是跑得飞快,但身体就很难稳定。双腿夹紧马肚,飕飕的射箭还大致凑合;拿着长矛冲击敌人,冲到半途,还没有敌人身前,常常会一个跟头栽下马来,被战车一把赶上,捆了起来。所以,袍子们被飘忽不定的射手射死了好些人,而裤子们也被战车逮住了好些人。

今天的我们回过头去看很多事情,常常感慨:人和人的区别,往往比人和大猩猩的区别还要大。打完或胜或败的仗,有些祖先回家之后,就坐在村口大槐树下,吸着旱烟,一边感叹鬼子的肺叶有四片,不同于我们的六片;鬼子的睾丸有四个,不同于我们的两个;鬼子还会挖小孩的眼睛用来炼长生不老药,邪恶多端;但是我们不用怕,用女人的月信或小孩的粪便,就能对付他们,万一失手,我们还有关帝张老、辫子小脚、汉字麻将、四书五经,足以横扫全球。但另有些祖先回家之后,会默默的潜在暗处,静静的想我们何以失败,他们何以胜利,是侥幸,还是必然,是大侥幸,还是必不然;想不通的地方,就积极的打探对手的消息,以求更深的了解,了解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制度;只要有一两分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倾心去学,不玩什么体用的花招;四书五经固然伟大,孔孟曾颜固然有益,却也不能充当什么征服世界的冲车。

历史中不乏前者的叫嚣,但也常常看到后者的身影,或多或少,延绵不断。而后者的存在,正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千百年以来屡仆屡起、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后者的名字,正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应该念在嘴里、记在心里的不朽魄魂;后者的行止,正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当下正走着的、并将继续走下去的道路,唯一的道路。在我们这个故事里,这个人,叫赵武灵王,如果你和他关系亲密,也是可以叫他灵儿的。

自从赵武灵王在高邑吃了亏,就像琼瑶阿姨教导的那样,一个人躲到一旁静静的舔着自己的伤口,见他如此萎靡,一位名叫肥义的高参劝他到黄河边上的一个小土丘去散散心,其实一个小土丘有什么好看的?但是赵武灵王还是去了,在那里和肥义商量的结果是决定发展赵国的骑射力量,不再单纯的依靠战车;但是第一个遇到的技术问题就是穿着袍子是无法骑马的,当时还没有发明指南针,没办法派使者到中东咨询,唯一的办法只好学得彻底一些,套上裤子吧。所以我想说,赵武灵王还是个实诚人,不会象张文襄那样玩“袍子为体,骑射为用”,也幸亏没这样玩,不然就算勉强扶上了马,一时虽然架子好看,但走不了多远也会一头栽下来,后来的张文襄自己就吃了大亏。

这故事其实就是这般的简单,虽然推行胡服时,一度公子完很不爽,于是宣称自己不小心在遛鸟时得了禽流感,需要在家养病,不能正常上班了,但能天天正常遛鸟。由于他代表了部分民意,早晨出去遛他的画眉鸟时,向围观喝彩的群众点头致意,人潮如堵,弄的脖子酸疼不已。几天下来,脖子酸的不行,加上赵武灵王请来老胡我作新服装的代言人,并且把这种新服装命名为“胡服”,终于打动了公子完的心。当然,私下里有说法是因为赵武灵王派人威胁说:如果不同意新服装,就让公子完自己驾着战车去和胡人的骑射PK去;而完嫂放出话来说:要么就完整的回来,要么就不要回来。这样的两难让公子完很头疼,毕竟骑射,保全的概率要大些,至少逃跑起来也比战车要得力的多。为了千秋大业,也是为了春秋大业,公子完第二天一大早就穿着胡服,夹着公文包,正常上班去了。

这个故事对刘丁丁说完,他眨巴着眼,很简单的对我说:“不懂。”停了一会,他又说:“不好听。”我觉得他的评价是对的。因为我与他的话语体系虽无高下之分,但存在着很大差异,就像袍子和裤子,它们的互相理解也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这个时间,我知道我能等的起,但不知道历史能不能等的起。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0719648[/lastedittime]编辑过]

狗剩是我的朋友,他把《胡服骑射》一文传给我,说让我看着玩,读后,我竭力希望他发在真名的笔会里。他听从了我的要求,对此一表谢意。

[em01]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世说新语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楼主写得有趣好玩。

但是但是,我问个煞风景的话

我们注意到,袍子之内,古人是没有内裤的,下身剥去袍子,就空空如也;考虑到玩战争游戏的主要是男人,说空空如且会更加符合事实,所以站着作战固然威风,但要害也确实成了要害。
——有出处吗?证据呢?

以前好像看过一个写内裤历史演变的贴子,一时却没找到。

[转帖]

裤子在中国的历史 出处及作者不详




裤子是人们下体所穿的主要服饰。原写作"绔"、"袴"。从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献来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的下体己穿著裤,不过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都只有两只裤管,其形制和后世的套裤相似,无腰无裆,穿时套在胫上,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这种裤子又被称为"胫衣"。如《说文·系部》所称:"绔,胫衣也。"清段玉裁注:"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因其只有两只裤管,所以裤的计数与鞋袜相同,都用"两"字来计,居延汉简中就有这样的情况。 穿著这种裤子,其目的是为了遮护胫部,尤其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至于膝盖以上部分则无遮护。 

  《拾遗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曾先后出任秦、魏丞相的张仪和齐相苏秦"同志好学",外出时见到什么故典,就马上将它记下,有时身边没有竹木之简,无所题记,就干脆,,以墨书掌及股里",晚上回到家里,再将它抄写下来。股即大腿,因为手掌及大腿无衣,墨书之后可以洗去,所以被用来代简题记,假若在两股也着有袴,那就不是书在股上而是书在袴上了。 

  《韩非子·外储说》中还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齐国有个盗贼,为了避免人们的注意,专门披着块狗皮出外行盗、他的儿子不知实情,向他的小伙伴夸耀道:"吾父之袭独有尾。"没想到那小伙伴的父亲是一个因犯了罪两被剁去小腿的人,儿子无知,反吹嘘道:"吾父独冬不失袴。"有个没留下姓名的人在《韩非子》的这段话下加了一个注:"刖足者不衣袴,虽终其冬夏,无所损失也。"可见,被砍断了小腿的刑余之人,即使是在严冬,也不需要穿袴--因为无从依附。当时穿着这种裤子,如果外面不用其他服饰加以遮掩,那简直是不堪设想的事情了。所以,古人在袴的外面,往往著有一条围裙状的服饰,那就是裳。衣、裳、袴三者并用,就可以将身体全部遮覆。当然到了炎热的夏天, 人们也可以只穿衣裳而不穿裤,因为那时用以遮羞的服饰是裳而不是裤。由于裤都被穿在里面,所以常用质地较次的布制成,富贵之家也有用丝织品为之者,但在社会上被公认为奢靡之服。我们今天称衣著华丽、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为"纨裤子弟",就由此而来。"纨裤",即细绢制成的裤。 

  《汉书·叙传》:"数年,金华之业绝,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唐杜估《通典》:"然贵子弟荣其观好,至乃襁抱坐受宠位,贝带、脂粉、绮襦,纨袴。"所以,明代张岱在《夜航船·衣裳》一节中明确地说:"纨袴,贵家子弟之服。" 絰衣和衣裳,是中原人民的传统服饰,对于北方民族来说,穿裳骑马很不方便,所以他们的裤子比汉族完善得早。德国东洋美术馆收藏的一件中国青铜带饰,上雕两个力抵人物就穿着合裆长裤。与此相同的带饰,在陕西长安匈奴墓中也有出土。这是现存文物中年代较早的长裤形象。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之后,汉族人民也开始穿著长裤,不过最初多用于军旅,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 从文献记载来看,秦汉之际的裤子,虽然已从胫衣发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长裤,但裤裆往往不加缝缀,那是为了便于私溺,因为在裤子之外,还著有裳裙,所以不会显露下体。 后来,在宫廷中出现了一种"穷袴",其制上达于股,下覆于腔,在两股之间施以裤裆,裆不缝缀,以带系缚。据说这种裤子出现在西汉宫中。 

  据《汉书·上宫皇后传》记:西汉名将霍去病之弟霍光,受汉武帝遗诏,辅助昭帝即位,并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昭帝做皇后。为了让皇后"擅宠有子",他特以皇帝身体不安为由,提出"禁内",虽富人使令皆为穷袴,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东汉学者服虔在这段记载下特地注明:"穷袴,有前后当,不得交通也。"当时宁可在裆上缚带,而不做成满裆,仍然是为了便溺的方便。所以穷裤又有"溺袴"之称,这种裤子不仅用于女子,男子也有穿著者。 

  据《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及《汉书·周仁传》记载:"(周)仁为人阴重不泄,常衣敝补衣、溺袴,......以是得幸。"因为他经常穿着打了补丁的旧衣服和缚带溺袴,所以深受汉景帝的信赖和宠幸,破例地容许他出入于深宫后闱,置身于粉黛佳丽之间,因为在景帝眼里,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去淫猥和狎昵女性的。溺袴,据颜师古注,就是穷裤。 北方民族的满裆之裤,在汉代已为百姓所采用,为了区别开裆之"袴",满裆之裤多称为"袴",也有写成"裈"的。  《汝南先贤传》记东汉袁闳死后,"勿设殡棺,但著裤衫,疏布单衣,幅巾,亲尸于板床之上。这里的"袴",就是指满裆的裤子。晋代阮藉是个不遵礼仪的人,他把循规蹈矩的人比作"群虱之处袴中",并嘲笑这些"虱子"。"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袴裆,自以为得绳墨也。"这里明确提到了"袴裆"一词,可见袴就是有裆的裤子。正如颜师古注《急就篇》所说:"合裆谓之袴,最亲身者也。"所谓"最亲身者"就是指贴身穿著。裤裆被缝合之后,也具备了蔽羞的功能,因此,在它的外面,可不必加罩裳裙。但是,由于受传统习惯的拘束,上流社会的人都不愿单独穿著它外出,只有军人及社会地位低卑的奴仆,为图活动的便捷,才肯单独穿袴。我们从战国及两汉时期的人物画中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凡下体穿袴而不加裳裙者,大多是这个阶层的人物。 

  除下长过膝的长袴以外,汉代也有短袴,即裤裆缝合的短裤。这种短裤也为平民百姓所著。山东嘉祥洪山汉墓、沂南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的一位农夫,就穿著这种短裤耕作,除了用这条三角裤遮掩一下私部之外,全身的其他部位全部袒露。从文献记载来看,这种三角短裤,在当时叫"犊鼻袴"《史记》中就载有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当年在成都"自著犊鼻袴,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的史实。 为什么将这种三角短裤称之为"犊鼻"呢,后人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解释。三国的韦昭解释说,因为这种短裤"以三尺布作,形如犊鼻。"汉代三尺,约合今70厘米,而汉代布帛的门辐又很窄,以这么一块布帛裁制的裤子,当然是很小的了,根据韦昭的解释,这种短裤上宽下狭,两头有孔,以使承受双股的贯串,与犊鼻之形十分相肖,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不过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解释,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犊鼻"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正处于腿上,因为这种短裤穿在身上,其长度恰巧至此,故以得名。与李时珍同时代的郑明选在《秕言》一书中也有这么说:"膝上之穴为犊鼻穴,言袴之长才至此。"然而文字学家又有他们的说法,他们认为,最早的三角裤叫"(衣+突)",读为"突","犊鼻"即"(衣+突)"的音转。清代学者钱大昕在他的《十驾斋养新录》一书中就这么讲道:"《说文》无’(衣+突)\’字,当为突,后人又加衣旁耳。"不管怎么说,犊鼻裤即三角裤总是事实。司马相如身为士人,而且还一度为官,按当时习俗,不至于在众人面前穿著这种短裤,只是他在出游临邛时,爱上了刚刚丧偶的富家之女卓文君,并携其同奔成都,文君之父卓王孙极力反对这门亲事,当他得知女儿私奔的消息后,立即断绝了对文君的经济供给。一代才子司马相如出于生活所迫,只能买下个酒舍,靠卖酒度日,他让文君亲自当炉,作起了掌柜,而自己呢?索性脱去外衣,在大庭广众面前只穿一条三角短裤洗涤酒具,丢尽了老丈人的脸,弄得卓王孙非常尴尬,最后不得不承认这门亲事。 

  魏晋以后,袴、裈二字合同,合裆之裈既可称"裈",也可称"袴"。《世说新语·任诞》:"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巾+军)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梁书·诸夷传》:"国人……辫发垂之于背,著长身小袖袍,缦裆袴"这里的袴、裈,指的都是一物,也就是合裆的裤子。 魏背南北朝时期是裤子的盛行时期"因受异域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个时期士庶百姓的下体之服,多以著裤为尚。裤的形制比较宽松,尤其是两只裤管,往往做得十分肥大,因形得名,俗称"大口裤"。几年前,’喇叭裤\"在中国风靡一时,很多人都将它看作为"时装新款",殊不知早在千多年前,这种裤子已经在中国出现了。 和大口裤相配用的上衣,一般做得比较紧身,名称叫"褶"。褶和长裤穿在一起,在当时叫做"袴、褶"。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的一种服式。最初多用于军旅,以便于行军、作战。后来人们发现这套服装比中国传统的衣裳要简便、适体得多,所以也纷纷加以采纳,并逐渐成为士庶百姓的常用之服。一般以质地厚实的布帛为之,秋冬所用者,则以兽皮制成。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吕范传》引《江表传》:"范出,更释(衣+勾),著袴褶,执鞭,自称领都督,策及授传,委以众事。  

  "《晋书·杨济传》:"济有才艺,尝从武帝校猎北芒下,与侍中王济俱著布袴、褶,骑马执角弓在辇前。"妇女也有穿袴褶者,如《太平御览》卷695引《西河记》:"西河无蚕桑, 妇女以外国异色锦为袴褶。"由于裤管过于肥大松散,人们多将丝带截为3尺一段,将裤管的膝盖处紧紧系缚,这样,在走路骑马时,就比较便捷了。这种缚带的裤子,在当时被叫做缚袴",史籍中有大量记载。如《太平御览》卷六九五引《宋书》:"元凶邵弑逆,袁淑止之,邵因起,赐淑等袴褶。又就主衣取锦裁三尺为一段,又中裂之,与淑及左右,使以缚袴褶。"《南史·沈庆之传》:"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韦+未)缚袴入。"又《东昏侯纪》:"(东昏侯)戎服急装缚袴,上著绛衫,以为常服,不变寒暑。"穿着这种缚裤的人物形象,在河南邓县南北朝墓出土的画像砖,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士的漆画以及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出土的陶俑上都有反映,缚裤的形式也交代得非常具体。 唐代男子常用之服,以袍衫为主,袍衫之内就著有裤。妇女虽然喜欢穿裙,但裤子并没有被废弃,尤其在"胡服"盛行之时,皆以穿裤为尚。缚裤之制依然存在,不过多用于军将、仪卫。普通男女的裤子,裤管有明显的收敛,尤其是女裤,与魏晋南北朝流行的大口裤恰相反,通常做得比较紧窄;裤脚部分也明显收束。 裤子最初以胫衣的形式出现,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后来又恢复到胫衣的形式上来,宋代以后流行的膝裤,就是一种胫衣。只是先秦时期的胫衣多贴体穿着,而宋明时期的膝裤,还可加罩在长裤之外。从史书记载来看,两宋时期的男女,不分尊卑,都穿膝裤。《朱子语录》记称,南宋奸臣秦桧在朝为相,虽然得高宗皇帝的重用,但高宗对他也时有防范,秦桧死后,高宗不免松了口气,对臣下说:"联今日始免膝袴中置匕首矣!"由此可见,连皇帝平常也穿膝裤。 明清男女穿膝裤者十分普遍。明代膝裤多制成平口,上达于膝,下及于踝,著时以带系缚于胫。 

  《金瓶梅词话》第67回记潘金莲服饰:"上穿黑青回纹锦对衿衫儿","下著纱裙,内衬潞紬裙",裙子里面,则系缚一对"锦红膝裤"。《西游记》第47回也称:"那女儿头上戴一个八宝垂珠的花翠箍,......腿上系两只绡金膝裤儿",说的都是这种膝裤。 清代称膝裤为"套裤",因为它的长度已不限于膝下,也有遮覆住大腿的。所用质料有缎、纱、绸、呢等,也有做成夹裤或在夹裤中蓄以絮棉的,后者多用于冬季。裤管的造型也有多种:清初时上下垂直,呈直筒状;清中叶一变为上宽下窄,裤管底部紧裹于胫,为了穿著方便,多在裤脚部分开衩,著时以带系结。到了晚清时期,又崇尚起一种宽松式的套裤,裤管之大比最初翻倍。清人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一诗就说得非常形象:"英雄盖世古来稀,那像如今套裤肥?举鼎拔山何足论,居然粗腿有三围。"这个时期的裤管上大多被裁制成尖角状,著时露出臀部及大腿外侧。妇女所穿的套裤,裤管下脚常镶有花边,所用布帛色彩也较鲜艳。 除套裤以外,普通的长裤在明清两代仍然被使用着,既可衬在袍衫长裙之内,也可和襦袄等服配用,被穿著在外。所用质料也有多种,视季节而别。明清小说中有大量描写,如《醒世姻缘传》第33回:"拿了狄员外的一腰洗白夏裤,又叫狄周来伺候先生洗刮换上。"《红楼梦》第63回:"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缓弹墨袷裤,散着裤脚,......和芳官两个先划拳。"《镜花缘》第59回:"只听嗖的一声,......又有一个女子也飞了进来,身穿紫紬短袄,下穿紫紬棉裤。"由于时代距今不远,这些裤子实物在民间还有大量的遗存。 

[转帖]AKULA:裤子传说

裤子传说
    ??
   如果告诉你欧洲人直到极晚才开始使用“恶魔的草叉”餐具,而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习惯的是用手抓东西吃,你或许不觉得吃惊,不过若是告诉你直到俄罗斯那位千古一帝彼得大帝于1717年到巴黎访问,风流世纪的中心——巴黎的妇女们都还不穿内衣的话,那么你或许会说这怎么可能。而事实上至少巴黎那些粉头粉脸,洛可可的男人们还是有裤子可穿,而很多古代文明璀璨的国度却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发明裤子,也就是说无论男女,他们都不穿裤子。这可不是历史恶搞,真实而可信
  
   那么这些没发明裤子,或说在很长一段历史都不穿裤子的民族到底有哪几个?首先呢古希腊人排第一位,他们始终都对裤子过敏,从不去穿,事实上对他们而言衣服有时候也无关紧要,比如说在体育馆里或运动会上。第二位是古埃及人,由于沙漠炎热,或许情有可原。三呢,则是中国。
  
   话说燕赵悲歌的侠客,在飞檐走壁,展现傲人轻功的时候要注意的或许不是被人发现,不是被人当成采花大盗揪下一顿海扁,而更有可能的是要担心春光乍现问题。当然赵武灵王射骑胡服后,赵国的刺客或许也因此得益而有了一条裤子。
  
   这话从何说起呢?简单一句话就是裤子是游牧民族发明的,因为他们要骑马穿裙子不方便,而定居的居民,往往是那些文明高度发展的民族却不穿裤子,他们穿裙子,或是其他东西,总之里边从来都不穿裤子就是。
  
   为什么定居民族往往会被游牧民族掠夺呢?因为打不过人家,为什么打不过人家呢?因为不会骑马,攻击效率差,要逃跑又跑得慢。这可不是菠萝我总结出来的,这应该是国家被一帮游牧民族包围的赵武灵王总结的,于是他射骑胡服,对国民的衣着进行改革,终于成为了一大强国。简单的说赵武灵王的成功就是让国人穿上裤子,爬上马而已,至于射术嘛~都列入六艺中,怎么会不熟练呢。
  
   不过中国古人也不是老穿不上裤子,他们在后来还是有了裤子,在五代十国时期就肯定穿上了。不过中国的妇女与法国的妇女一样,穿上内衣是更晚的事情了,虽然她们曾穿过有裤筒无裤裆的东西,不过这能叫裤子吗?
  
   古希腊以喜好裸体出名?你如果这样认为,那你就是跟别人人云亦云了。他们也认为裸体是羞耻的事情,而且极度对人不尊敬,当然这是在体育馆外及运动会除外。由于古希腊的年轻男人一天有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体育馆里,所以衣服对他们而言并不太必要,但出了体育馆就不同了。你要是不穿长内衣,只穿件长外套,那么就会有人说你是裸体,因为这个民族始终没有发明裤子。
  
   古希腊人是个奇怪的民族,他们在很多领域上都有傲人成就,但却没有发明一款像样的男性服饰。小孩子都只穿件长内衣,就到处跑,大人也只是在长内衣外再加件长外套,而这长外套也只是一块四方型的大布料。但总有些伤风败俗的男人,只穿件长外套不穿长内衣也到处乱跑,比如苏格拉底就是。
  
   据说长外套的长短很讲究,长过膝盖你就准备被人骂奢侈,而短过膝盖,就更惨,那就是很不要脸的事了,说到底都是里边没穿裤子的关系。古希腊那位以美貌出名的大将亚斯比德就因为长外套太长而被人指责过。
  
   古埃及人是最为性感的民族,抱歉,我不得不用“性感”这个词。白色亚麻布实在是透明的可怕,而就连古埃及的法老也经常只穿条短裙。(擦汗~)古埃及男人的服饰很摩登,迷你超短裙,曲线优美的背带裙。咳,去看看他们的那些壁画吧。无论男女,当他们穿长白色亚麻布的长裙的时候,总是有两条修长的腿露了出来,而且还不包括他们竟然是个不穿裤子的民族。
  
   基本上古埃及的男人很符合现代时装提倡的中性主张,他们喜欢戴假发,有着漂亮流苏的假发,画上黛绿色眼影,穿着白色透明的亚麻布短裙。(咳,真难想象啊~)
  
   不过古埃及的男人之所以要画上眼影,那是为了保护眼睛,不受风沙,细菌的侵害,有人是如此说的。但毫无疑问,很大的原因还是为了美观。
   呵呵,讲到这里才发现有点离题了,不过反正谈的也是服饰。

呵呵,梅班长转贴的是。

早期农耕部落可能几乎都是没有裤子的,相对袍子来说,裤子可能是需要头脑转个弯才能想到的主意。中原是因为实际战争需要,才从胡人那里引入裤子的,主帖中说的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事情,但可以肯定,至少到战国时期,裤子还是没有流行开来的。孟嫂箕坐,孟子气的要修掉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为没裤子,更无所谓内裤,所以,一旦箕坐,生殖器就扑面而来,非常的不雅观,《礼记》也就定下规矩说:“立毋破、坐毋箕、启毋伏”。

主帖也有行文轻浮处,虽然能肯定裤子的有无,但一定就说战车作战,要害就真成了要害,其实是没有依据的,完全是为了调侃。战车的衡木可以弄的高一点,个人经验,只要高过腰部,应该就差不多可以保护周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