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在上海“混” 侬说要不要学上海话?

在上海“混” 侬说要不要学上海话? 
 
 
外地人初次到了上海多半会觉得仿佛到了另一个国度,因为上海话对他们来说有如鸭子听雷,有听没有懂,而上海人也以上海话做为区别对方是否“为我族类”的观察指标。虽然上海话自成一格,不过中国当局还是三令五申要求讲普通话。

位于长江三角洲顶点的上海市幅员广阔,本地人口就有一千六百多万,若加上外来人口四百多万,合计多达两千余万人。

由于历史的因素,上海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方言,也就是俗称的上海话,上海话好不好听是一回事,但要学会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此,上海市政当局经常会开课,专门教授外地人学习上海话,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学,一句一句的学着时而快如珠炮,有时又抑扬顿挫的上海话。

尽管如此,许多外来的民众,特别是高校(大学)考试被分发到上海念书的许多外地大学生,对上海话常感到头痛。

为此,一些位于上海的大学例如同济大学,就在校园中挂着牌子,明白要求学生们“请说普通话”。在上海土生土长的小洪表示,学校要求学生们说普通话主要是考量到有些同学不会说上海话,如果学校或老师有个什么事情宣布,当然是用大家都听得懂的普通话,否则对那些听不懂、也不会说上海话的学生不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人不是不会说普通话,但只要是上海人聚在一块,一定是你侬我侬、阿拉来阿拉去的用上海话交谈,而且上海人不论男或女讲话声音又大,讲起话来仿佛沉醉在谈话的乐趣中,鲜少顾及前后左右其他人的感受。

最让外地人感受深刻的是,上海人多半言词犀利,常常是骂人不带一个脏字,如果会听上海话倒也罢了,如果不会听上海话,上海人当面骂人,只见旁人一直呵呵笑,被骂的却丈二金刚却摸不着头脑,只能干瞪眼的陪笑。

远从东北到上海念同济大学的李姓学生表示,在学校两年多还是不会讲上海话,也听不懂上海话,上海的同学聚一起时讲上海话,那是必然的,还好学校上课都是用普通话,而这也是中国教育部的规定。

久而久之,上海人聚在一块,非上海人聚在另一堆,这种一边一个团伙的情形也就见怪不怪。

李姓学生表示,每个人都有说“话”的自由,但每个人也有听“话”的自由,谁也不能干涉谁,“话”不投机半句多,大家各干各的,各自寻找同伙。

不过,从安徽来上海住了七、八年的李太太却是拚了老命也要学会上海话,不但会听,而且会讲。她表示,住在上海,上海话再怎么难学也要学会,原因无他,在上海讨生活很辛苦,赚钱不容易,花钱却快如水,一般小老百姓能省就省,上菜市场买菜只要不是讲上海话,价钱肯定是比别人高上一截,如果讲上海话,价钱就有得杀,“侬”开的价钱,“唔”不要,你来我往,即使是一根葱也争得脸红脖子粗的绝不相让,至于最后成交的价钱是否漂亮、满意与否,那就各凭本事。

除此之外,外地人到上海搭乘“打的”时,如果不是说上海话,那就等着看“打的”(计程车)“师傅”(司机)出招。比较有良心的师傅少绕两圈,是意思意思多少额外赚上一点,比较狠心的师傅就一点一点的慢慢绕圈子,若是初到上海的生客,对道路一点也没有概念,那圈子就愈绕愈大,若还是个熟客,那圈子就愈绕愈小,不逗了。

如果“贵客”问将起来怎么这么久还没有到或是怎么在绕圈子,师傅多半会反将一军,通常的说法是“侬又不告诉唔怎么个走法”、“唔怎么会知道侬要怎么个走法”,贵客若对路途有不满意,基本上是贵客没有说这个路该怎么走,换言之,都是贵客的错,责任不在师傅。

不仅如此,师傅随后多半还会再加上一句话,“侬怎么说起唔来,这对唔不公平,自己错了还怪别人,真是的”,如果碰上脾气火爆一点的打的师傅,最后可能再加上一句话“阿拉上海人不吃侬的这一套,欺侮人嘛”!有理无理先不说,上海人自认有理时,一定是得理不饶人,上海话不吐不快,一吐就没完没了。

就因为外地人到上海搭乘打的经常遭到师傅们的排头与绕圈圈游戏,严重影响上海的形象,为此,上海市政府严格要求打的师傅不能欺侮乘客,并祭出罚则,每辆打的师傅都编号,且将号码置放在前座最明显的地方,乘客碰到打的师傅绕圈子,不必多和师傅啰嗦,只要记住号码并向市政府投诉,市政府马上处理,除了退还打的师傅多要的钱之外,并对师傅严惩,师傅若有冤屈,尽管用上海话向市政当局申冤。

上海商业圈就发生一件令台商津津乐道有关“上海话”的故事,据说在几年前,一名台商想要在上海置产,看中一栋位于徐汇闹区商业圈的独栋店面房子,卖方出价人民币一千五百万元,而且少一毛都不行,真的是牛到不行。

聪明的台商隔天请了上海朋友同行,朋友的上海话才一出口,前一天还坚硬如石的售价,隔天就掉了五十万元,上海朋友再用力的讨价还价,双方你来我往,最后以一千两百万元成交。

由此可见在上海会不会说上海话有多大的差别,外地人如果想要在上海“混”的话,侬说要不要学上海话呢。
 
 

忽忽,村夫无心栽,此树是我栽.要想乘会凉.请说上海话.

[em202]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9427402[/lastedittime]编辑过]

太阳照常升起,世界的和平在吾辈的善念中。多吃素,多锻炼。少开车,少熬夜。   
以下是引用云的南方在2007-09-10 20:29:10的发言:

忽忽,村夫无心栽,此树是我栽.要想乘会凉.请说上海话.

[em202]

齐齐, 你又不是上海人, 你是嘉兴人!

[em05]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呵呵。我会说20种方言。都是两江总督辖区内的。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太阳照常升起,世界的和平在吾辈的善念中。多吃素,多锻炼。少开车,少熬夜。   
那我就放心鸟,我们这里有一种方言,特别难学难懂,据专家测试,比上海话难35.67倍,比北京话难15.77倍,十个人有九个听了都皱眉头,还有一个傻张着嘴开不了口,很不幸,我就操这种方言,有机会来四川,我说给MM听一听哈?[em53][em57]
不用学会上海话,俺单位里一半以上的移民,都不会说上海话,没觉得有啥障碍。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以下是引用花间对影在2007-09-11 23:12:43的发言:
不用学会上海话,俺单位里一半以上的移民,都不会说上海话,没觉得有啥障碍。

那上海话为什么没有消亡呢?[em07]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俺在上海混了4、5年,愣是一句没学会,连听都听不懂。

春天过去了,但幸福还会再来。
以下是引用山民在2007-09-12 12:35:37的发言:

俺在上海混了4、5年,愣是一句没学会,连听都听不懂。

在上海呆了四、五年,上海话竟“一句没学会,连听都听不懂”,山民筒子要么是在洋人堆里混的,要么,够傻。

[em52]
够傻。koko[em52]但我还不算最厉害的,原来有新疆来的同事(汉人),算是读书他在上海呆了11年,比我还不如,我买东西至少还听得动价钱,他连价钱都听不懂。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9572477[/lastedittime]编辑过]

春天过去了,但幸福还会再来。

山民,你到北京来请我FB,我可以教你嘛..

学费从优...

[em07]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怎么口风变了

说好你请我,怎么变我请你啦

春天过去了,但幸福还会再来。
以下是引用山民在2007-09-12 13:48:39的发言:

怎么口风变了

说好你请我,怎么变我请你啦

因为你不懂上海话嘛.[em52]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晕倒啊,马的,还限制发帖数字
发满五帖才能讲话,这个很不合理
我讲满了吗?好像以前发过一帖的
我继续发,我继续发,我继续发
我发呀发,一面骂老网,一面等着发
我终于大于五了,难啊
上海本土的学生都不会说上海话了。我女儿土生土长,进了小学就不被允许说上海话,现在已完全不会说上海话了。当然听懂没有问题。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搞啥百叶卷,金丝的女儿居然不会上海话?
参加交流
原帖由 菜农 于 2007-9-23 21:27 发表
搞啥百叶卷,金丝的女儿居然不会上海话?
现在很多上海小孩子不会说上海话,在学校里都讲普通话。就算他们讲上海话,讲着讲着就回到普通话了。所以,基本上是上海话和普通话混杂在一起讲。
我好像没动过学上海话的念头,在单位里,我和上海同事各说各的,她说上海话,我说普通话,配合的还挺好,都不觉得别扭。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我不说上海话,也不会正经去学上海话,听多了,偶尔模仿几句跟上海人小掐两句还蛮好玩的. 任何方言都有自己好玩的地方,学两句方言一是了解文化,二是增加乐趣, 如果加了什么城乡差别,贴个标签之类的就没有意思了.

[ 本帖最后由 kiki_y 于 2007-10-4 21:41 编辑 ]
在上海混,不说上海话根本没有问题。
上海的普通话普及搞得很厉害的,我的女儿的上海话只能说简单的语句,一旦要讲一个复杂的问题,只能用普通话表达。
现在做了班房的那位前书记,有一年心血来潮,说了句要保护方言,后来真有人提提案要开沪语课,很快就没有了声音。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偶从小到大都只会说普通话,只会一种方言:粤语。那是被逼出来的。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中国各地的保护方言运动越高涨,日本人越高兴。
虽然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用强硬的教育政策消灭了方言,在日本全国统一了标准日本语。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7-10-4 21:49 发表
在上海混,不说上海话根本没有问题。
上海的普通话普及搞得很厉害的,我的女儿的上海话只能说简单的语句,一旦要讲一个复杂的问题,只能用普通话表达。
现在做了班房的那位前书记,有一年心血来潮,说了句要保护方 ...
不说没关系,一定要听的懂. 很多年纪大一点的,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  尤其问路的时候深有体会.
忽然想起大学寝室里讨论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同声传译,就拿上海话做试验,发现还是切换得不太利索。
同声传译需要特殊训练的。而且要求都不同。
艾默(emmer)说的“切换得不太利索”是对同传内容准确度要求多高的基础上的评价?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同声传译据说是跟人的神经系统有关系的,就是一边用耳,一边用嘴互不干扰的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这个跟实际外语水平不一定有太大关系。
跟口译不太一样,不只是内容的准确,还要求时间的一致。做同传最忌讳的就是台上已经不说话了,旁边的翻译还在一个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