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冯磊:中国文学需要更开阔的胸襟和视野

作家莫言在山东省图书馆作了一场题为《千言万语,何若莫言》的讲座。在演讲中他提出,中国作家提出“小说已死”,忧虑严肃文学领地越来越小,但其实更需要认真反思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有人写出一本真正的现实主义巨著。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创新意识”,莫言表示支持,并认为只有彻底摆脱西方文学的影响,才能写出中国气派、能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的作品。(《文学报》9月30日)
??
?? 上述报道,不知道是否有记者和媒体断章取义的成份。因为根据历史经验,很多知名人士的观点,最后都被证明为记者和媒体“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加工。再不然,就是知名人士们将自己偏颇的意见一股脑儿推给记者和媒体,声称是虚假新闻的受害者。
??
?? 我一直不太愿意接受理论界的一些提法,比如“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或者其他什么主义。事实证明,很多文艺理论的走红都与作家和评论家的个人利益相关。某某主义说到底往往就是出版商强加的标签或者是空头口号。我一直感觉(恕我狂妄),对于作家而言,只有成功的作品和不成功的作品的区别,却没有主义和流派的区别。支持我这个说法的最根本根据是:无论所谓的现实主义还是超现实主义,无论是达达主义还是印象派,在艺术的领域里,大家都有过杰出的表现。优秀的作品首先是应该先于艺术理论而存在的,这应该是一种常识。因此,莫言先生所说的“没有人写出一本真正的现实主义巨著”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也许,所谓严格的(或者说传统的)“现实主义”早已经被人丢弃了呢。
??
?? 创作手法,从根本上讲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作家要写出优秀的作品。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形式陈旧的《三国演义》们和明代市民小说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就无法理解手段在现代人看来已经非常陈旧的唐代传奇红拂夜奔的故事为什么仍然在今天被改编成影视剧本。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些作品有着一颗“人”的内核。是人性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
?? 莫言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作家,他的红高粱一系列的作品无论语言风格还是叙事手段都让人击节赞赏。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莫言提出只有彻底摆脱西方文学的影响,才能写出影响深远的经典的作品。这,也许的确是他的个人心得。
??
?? 但是对于上述意见,我个人仍旧愿意理解为作家对于作品风格独特性的强调。即:风格是否独一无二,决定作家作品的命运与前途。莫言作品风格的独特,当然也决定了莫言的特殊位置。
??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写出经典的作品就必须彻底摆脱西方文学的影响。因为从本质上来讲,文学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无论中国文学还是西方艺术,都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只有站在全人类的 文化事业中考虑,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才有意义。换句话说,西方文化以及其它民族的艺术和文化本身乃是中国文学和中国艺术的参照系。没有了“世界的”和“人类的”,要“中国的”有什么意义?!
??
?? 此外,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真正摆脱所谓“西方文学”的影响。真的没有办法。因为,在整个世界日益接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你我我纠葛不清的今天,真正做到民族化的纯粹,那是不可能的了。无论经济还是文化,如果一位要强调排斥外来影响,其必然的结局恐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走人。退一步讲,即使是莫言先生自己的作品,也没有完全摆脱所谓西方的文学的影响,小说《红高粱》里面那些蒙太奇的风格的叙事难道不是受西方文学和艺术的影响才有的吗?
??
?? 理性一些看待西方文化和西方艺术,其实东西方文化和艺术本身并不是死敌。中西方结合的文化艺术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个人以为,恰恰是那种具有全球视野和广采博纳的吸收能力的艺术家才能称之为大师,比如画家有西方的毕加索,诗人有西方的庞德。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如果斤斤计较于“哪个是你的,哪个是我的”,从而排斥掉别人的优秀成份,那么这种做法只能说是吸收能力太差、视野狭窄、鼠目寸光。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民族,没有一种兼容并蓄的能力,没有一个强大的胃,吸收能力太差,其前景都往往势不妙的。
??
?? 客观一些讲,在文学这个领域里(也可以扩而大之到所谓“文化这个领域里”),我们还是应该奉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这首先是一种文化上的自信的表现,即:能够为我所用的,拿来使用;不能用或者不好用的,弃之如敝履。
??
?? 中国的作家们,一直缺少一种应有的胸襟和眼光(极其个别的除外)。很多人、包括具有相当影响的作家,都是为了谈论文学而谈论文学,为了谈论中国文学而谈论中国文学。中国当今社会,不仅需要成功的文学,更需要成功的文化和思想,不仅需要具有独特风格和本土特色的文化,更需要全球视野和全人类视野的胸襟和眼光。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无论中西,只要是文明的成果,都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无论风格和艺术特征的区别,都应该成为艺术家们用之不竭的宝库。我们不仅需要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更需要眼界开阔、不固步自封的大文人、大学者。
??
?? 当然,这个话题有些扯远了。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赞成冯磊先生的观点。
“中国的作家们,一直缺少一种应有的胸襟和眼光(极其个别的除外)。很多人、包括具有相当影响的作家,都是为了谈论文学而谈论文学,为了谈论中国文学而谈论中国文学。中国当今社会,不仅需要成功的文学,更需要成功的文化和思想,不仅需要具有独特风格和本土特色的文化,更需要全球视野和全人类视野的胸襟和眼光。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无论中西,只要是文明的成果,都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无论风格和艺术特征的区别,都应该成为艺术家们用之不竭的宝库。我们不仅需要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更需要眼界开阔、不固步自封的大文人、大学者。”
这一段乱七八糟,不知道说些什么。一切条件,一切限制,在伟大的作家面前都失效。
蛮有意思,作者在质疑别人标题上的用词,自己标题上的用词,是否准确到位了呢?
作家是个体户,单干户,这意味着,任何一种针对作家群体的建议(区别于批评),都是注定无人倾听的——至少作家不会听。而且,几乎每一位作家都认为你说的是别人,与自己无关。
还有,标题也太正确了点,“中国文学需要更开阔的胸襟和视野”,把其中“中国”二字改成“美国”“法国”“日本”或“印度”,别人大概也只能认为你说得有理,也只能一边点头称是,一边转身就走。
作家属于这样的人,你只能援情入理地指出他哪儿做错了,却不能告诉他应该往哪儿走。需要你指点的,也就不是作家,而是学生了。所以,说“中国作家缺乏开阔的胸襟和视野”,不失为一种批评(尽管也空泛),把“缺乏”改成“需要”,俨然成了一种建议,就莫名其妙了,听上去就像说“中国东北虎需要更嗜血的性情和能力”一样,正确得让人目瞪口呆。
恩 ,我确实转来一些废话,正确的废话,不好意思。
有时想想,可能我们还是缺乏真正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东西,趣味性质的文学,铺天盖地,文字不乏高超,却缺乏人的内核。
今年读了 杨显惠的 夹边沟纪事,觉得很好,动人,但还是缺乏小说的构造,可惜。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我以为,文学批评除了指出作者和作品的不足之处,问题所在,还负有(在某种程度上)拔高作者和作品的功能。从来不相信文学理论能够指导写作,但文学批评却在某种意义上指导写作的功效——哪怕作者并不理会。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像那些乒乓球教练其实已经不打球甚至不会打球了,可是世界冠军是在他的“教练”下产生的——据说蔡振华亲临训练场时的发言,那些第一流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听而不闻。冯磊先生的这篇文章,题目看来确实存在着周老师所指出来的问题,但我想此文大约仅仅针对中国文坛吧,我怀疑也只对中国文坛有效,个种缘由,当然是由于中国文坛像莫言那样声称要摆脱西方文学影响的作者较多。在这个意义上,这篇文章似乎不是废话。当然,写成了一种“呼吁”了。
三个字,空对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