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搞] 牌桌上的俏皮话

在江南小县城生活有诸多“宜与不宜”,如“宜养其气不宜伸其志,宜洗头足浴、桑拿按摩、品茶喝酒而不宜读先锋诗歌、观实验戏剧、看独立电影,宜打牌钓鱼而不宜读硕读博”。这里就拿大家喜闻乐见的牌来说事。
      本地许多人早已迈入“小康”,既有闲时,又有闲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无所事事时凑在一起玩几副纸牌(或搓麻),亲朋好友间私下娱乐只要不以营利为目的,当无大碍。古语曰:“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酱香老范只喝酒,不玩牌。偶尔朋友们打牌时,也会作壁上观。“观”而有获,这就是我发现牌桌上有许多即兴的俏皮话,高度体现了民间语言极其强烈的原创精神和牌友们“自主创新”的一流水平,其可听性不亚于“先锋诗”朗诵。听多了这种俏皮话,我便对那种摆出“孔夫子的鸡巴──文皱皱”之架势的文人腔调颇不耐烦。毛泽东早就号召我们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酱香老范在牌桌上学到的民间语言之原创性、鲜活性、丰富性,远比当初在大学读四年中文系要多。
  朋友圈中有一个叫阿明的,打牌十有九输。纵使开头赢了,但晚节难保,末了统统吐出去。有牌友就呼他为“墨鸭”。墨鸭者,捕鱼之水禽也,下水时颈部被渔夫缚了一圈。在水中捕得鱼后,只能含在喉中,吞不到肚里去。待渔夫捉它上船,再从其嘴里捞出鱼来。以“墨鸭”形容阿民,贴切之至。阿民还另有两个荣誉称号:“推双轮车的”和“养路工”。前者是因为有时别人“叫”去一副牌,明摆着打不起的,但因为他在关键时刻出错牌而助“主家”一把,就像在人家拉车上坡很吃力时,他在后面帮人推车。“养路工”则缘于他替代某人入局,最后牌桌上原先输的人也不输了,因为有他这个后来者“填塘”。这好比养路工见到公路上哪里有凹塘就要将其填平。真是好一个“墨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牌桌上白求恩式“脱离低级趣闻的人”。
  如今浙北流行一种俗名叫“卡鸡”的玩法,也就是各自拿三张牌比大小。有人摸到“2、3、8”三张不同花色的牌(无竞争力的差牌),自然就“扑牌”(即主动放弃)。他一边“扑”,一边念:“你看看,你看看,梁山伯。”其中“梁山伯”三字故意用越剧腔调念,正好和吴方言中“238”发音相同。还是那个阿明,发明了一种有关“卡鸡”的“钉子理论”,堪为经典。偶然他“偷鸡”(把小牌当大牌打,吓跑对手)成功,接着又想如法炮制,谁知这回却撞到对方的大牌。他便说这好比看到墙上有一黑点,自以为是苍蝇,一巴掌拍上去,谁知这黑点原是一枚铁钉,手掌难免“血出乌拉”。更有高手,在牌桌上打的其实已不是牌,而是“打”人,即从意志上、心理上彻底摧毁对方。这已臻于牌桌上的“艺术家境界”,非“艺高胆大”者莫能为,且还要有“实力”打底。特别是“卡鸡”,通常是“血旺”(本钱足)的打死“贫血”的,应了“损不足而补有余”之马太效应。真急人!另有一位肚子里有点墨水的牌友,在打“包红五”时,手中没绝对优势的牌力,很少叫分,被人称为“副高级孵瓜”(其人有“副高”职称)。他自称“拣缲(方音shao,义为干燥)柴的”(等人家“扑牌”拿现存的)。而当人家分数报得较高,其“红五星”肯定被捉时,便哀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千年擢(方音zuo,同“砍”)柴一日烧”之类,一副拉屎面孔。一旦人家打高分被倒跳好几级,他便喜气洋洋地用上“文革”语言:“阶级敌人垂头丧气之际,正是革命群众扬眉吐气之时。”难怪有朋友说和他打牌真是“人肚皮里气出狗屎”。
  “时时处处有语文”,信然。(2001年旧作)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江浙那一带才子多,人人都是文学家。

太多的文学家也不是很好,太精致,太小气,我倒喜欢错落有致的广东,文豪也有点,古朴的农民也有点,不至于太紧张。
参加交流
千年擢(方音zuo,同“砍”)柴一日烧,哈哈,太形象了。
打牌跟下棋一样,输牌之际还能妙语连珠,这种性情,俺喜欢


多谢老范给俺茶楼添砖加瓦,我正想首次使用一下我的小特权,给这个帖加精,就给歪弟抢了。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老范又来提高茶楼品味了?俺可以想像那伙打牌人的腔调~~~~
现在有空就泡坛子,很少搓麻了。以前搓麻,大家都忙着逞口舌之快,真正达到无长无少无贵无贱的境界。某长辈退休前做过书记,因为输多赢少,自然而然转业为“老输记”。谁要是一开局便赢,休想听到恭维,定会有人念叨:前头富后头苦,先赢后输,拍屁股走路。或者:乡下人赤乌(拉屎)头里硬。反正,输牌不输嘴。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呵呵!说牌经远比谈文学来劲。谢歪弟发糖果!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原帖由 酱香老范 于 2008-3-10 11:04 发表
呵呵!说牌经远比谈文学来劲。谢歪弟发糖果!
也要谢谢我这个发糖果未遂的。
原帖由 李酒苗 于 2008-3-10 10:42 发表
乡下人赤乌(拉屎)头里硬
这个什么意思?乡下人赤乌和城里人怎么会有区别呢?
参加交流
菜农8 要追究,只是一句俗语,乌搞搞,没道理~~~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菜农表急,这个俺也听一个大连朋友说过,为什么酱紫说,必然有人经过严重考察,长期积累才能有南腔北调如出一辙。
说到牌局忌语,书呆子是最倒霉的,点了炮,下一局还被自摸了,正在猴急中,那边就有帮你解嘲的一句,曰,孔夫子家里的,尽是书(输)。以前在美国赌马,最忌的就是一个湖南朋友同去,这老弟偏偏不知忌口,同去的几个都恭恭敬敬,把跑马的出场目录称为“马经”,那小子口没遮拦,偏偏要大声叫“马书”,“你那马书呢?”每次被他问到“马书”,那场必输。

赤乌之认证

菜农关注的赤乌的软硬问题,还没有得到认证,乌党主席也只是从地域上强调了一下头里硬的说法,俺脚得还应该继续认证。
“乡下人赤乌头里硬”是一句俗话,是老早的说法,老早城乡差别大,乡下人就光火、就火气比较大,也就容易引起便秘,头里就比较硬,就有了葛种冈阀。现在乡下人生活条件好了,硬软程度应该差不多了(中西部地区除外)。
由此可以说缩小城乡差别就是减少软硬程度,都差不多了,我们的事业就前进了一大步,不能用里氏、洛氏、布氏、肖氏硬度来验证,差不多就行了。
嗯,一泡乌谈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道理。

回复 12楼 的帖子

再补充一点:老早乡下一天到晚吃玉米,所以比较干燥~~~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这个很弗罗伊德的儿童期的。不过,结合肥水不外流的道理,还得继续讨论。那时农民  只能用绿色肥料种绿色食品,走在公社的田埂上,想着三分自留田。突然很便感,一路急跑,加上拼命的蹩着,挤干水分,头不就硬了嘛!所以说,科学地谈论乡下人为什么头里硬,主要是因为公社时期的人为了保住绿色肥料的水不外流。
赤乌都有那么多文章,不愧为乌搞党。
参加交流
吾乡另有俗谚“公鸡啊屎头节硬”。一如而今很多时评,开篇所引材料尚“硬”,接着的议论便软成一滩。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俺今天哆嗦了一天,心想,老范的精品帖子被一帮大龄儿童涂抹得乌七八糟,得想办法赔罪。回家看到老范的回帖,才发现自己是白白担心鸟,俺很小人嘛 ~~~哥们显然对俺们的乌搞事业相当支持~~~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实际上正解是酒苗的粗粮、细粮之分,梦主席的乌搞也给俺开阔了思路,提高了学术水平,看来乌搞和搞乌都能出真理。
梦游人还是读历史的,这个乡下人只考证到公社时期,那太肤浅了,我问了一下家乡的老人(研究浦东铦子书的),这个问题其实要追究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当时上海工商业发展迅猛,外来劳工涌入上海,梦子和酒苗的祖先是这个时候来到上海。这些外地人穷,晚上到周边乡下人的田野上搭一个棚,乡下人就不高兴了,怎么你到我的地里搭棚,于是争起来了,一开始乡下人态度很硬,后来看着这些外来工可怜,说好年底收几个钱算了,结果到年底,那些外来工在棚里拉一把烂屎就跑了。
于是乡下人骂城里外来工为赤烂乌,而城里的外来工说乡下人赤乌头里硬。
参加交流
呵呵!“乌”出人类学、肠道消化学和历史移民文化,酱香老范受教了。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原帖由 丙辰龙 于 2008-3-10 11:16 发表


也要谢谢我这个发糖果未遂的。
8谢!俺见了兔子才撒鹰。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一种俗名叫“卡鸡”的玩法” --我总是听人说这个词但是从来不知道怎么写;
   “千年擢(方音zuo,同“砍”)柴一日烧”--我也知道这句俗语但从来没有琢磨过怎么写这个zuo字;
今天长见识了,不得不感叹一句:老范,你真有文化啊!
“他便说这好比看到墙上有一黑点,自以为是苍蝇,一巴掌拍上去,谁知这黑点原是一枚铁钉,手掌难免‘血出乌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千年擢柴一日烧”————这些话是牌桌上的俏皮话?咋比俺在党校课堂上听到的还要文绉绉的哩?看来范兄还真没听过啥叫俏皮话。
俺是灭绝师太
“一种俗名叫“卡鸡”的玩法” --我总是听人说这个词但是从来不知道怎么写;
   “千年擢(方音zuo,同“砍”)柴一日烧”--我也知道这句俗语但从来没有琢磨过怎么写这个zuo字;
今天长见识了,不得不感叹一句 ...
就这样风雨兼程 发表于 2010-5-13 06:03
既然被“真有文化”,你这小同志就当称俺为“范老”,而不是啥“老范”。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他便说这好比看到墙上有一黑点,自以为是苍蝇,一巴掌拍上去,谁知这黑点原是一枚铁钉,手掌难免‘血出乌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千年擢柴一日烧”————这些话是牌桌上的俏皮话?咋比俺在党校课堂上 ...
金秋 发表于 2010-5-13 11:02
懂了!师太是嫌俺“板板六十四”,太“不解风情”。“修道院”里的人嘛,难免这个。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既然被“真有文化”,你这小同志就当称俺为“范老”,而不是啥“老范”。
酱香老范 发表于 2010-5-14 08:43
首先声明,我也不小了。 其实,你在我心目中就是“范老”,只是当初别人向我介绍你时称你“老范”,叫顺口了,不改了。呵呵
27# 就这样风雨兼程

那俺就以“老就”称呼您行不?!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老范大哥,风雨mm是个女生,怎么可以老呢?在论坛里,见了女生,一律叫妹妹,不会有错。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老范大哥,风雨mm是个女生,怎么可以老呢?在论坛里,见了女生,一律叫妹妹,不会有错。
杜雅萍 发表于 2010-5-14 10:49
报告平主席:俺在燕谈有“被调戏”恐惧症。故啥MM的,俺先装成“心中无‘女’”模样,当然,平MM是例外。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