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就是一个文艺女青年的“体验回忆录”。
用词造句都好文艺噢。

“哭声突然暴露出来,不哭的已经闭上了眼睛。”——结构是挺美,不过不符合事实。

“这个父亲,看见我默不作声地拿着录音笔站在一边,走过来轻声和我说话。”——用词很文雅吧,是不是说个“家长”或者“她爸爸”就会咯着牙呢?是不是如果不用“轻声”两个字就无法表达一种“意境”呢?


是的,她几天没洗澡,是的,她的同行,是个胖胖的美国人,而且打鼾声特别大,是的,她看到了淤青的尸体然后吐了....结果我们看到的都是她自己而不是既有她自己还有“他们”和“她们”,而且这个自己还是被装扮出来的。说白了,所有的“他们”和“她们”都是为衬托出“她”而出场的!

好文艺的女青年,写自己的转转反侧,各种细微体验就要写大篇,搞得好像是一个经验的旅游札记。看着这些酸得让人牙疼的文字,我想到了无数文艺女前辈...........敢情这文艺女青年是打算以此向前辈们致敬?没看到多少真诚的东西,不伦不类!

对她的小宇宙的强大感到敬佩——即使是在看到死尸的时候,盘旋在她脑海里的,仍然是她自己和她自己的感受,而没有人类常有的“移情”功能。她的自恋真是太厉害了。

整篇文字文学化,有符合文学规则但不符合现实规则的地方。想问问:到底是在写纪实文学还是新闻报道?

===========

关于态度,并非除了“主流”就只有“真实的”不同声音。
主流声音里也有真实的部分,不同声音里也有真实的部分,不必渲染、夸大和对立。

有朋友说:如果牺牲之后感到的不是平静 而是舒服和爽 那就是虚荣的

虚荣和自恋是个人的权利,但希望在面对公众的情感的时候,收敛点!
现在他们就摊在地上,粗大的肠子泛着黄光,翻在外面,和旁边人的脑浆连成一片,染腥空气。这样的景象肆意地出现在任意地方。
  
  那个陌生的女人先是嚎叫哭泣,然后挣扎,这都没能止血,最后她安静地在渐渐的苍白中死去。和即将来临的黑夜融成一片。


————好文艺的残酷描写。。。有必要吗?

但可以肯定,在描写的时候,作者已经先hi了。

我来想象一下,顺便也很文艺地猜测一下作者写作时的hi的状况————那一刻,我带着残忍和凝重飞(在念“飞”字的时候注意要加重读音)了起来。。。。。。。!
很抱歉,转的帖子让北MM看得受不了了。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而那些关于灾民们的生活被安顿得很好、他们对未来充满欣喜、他们感谢党和政府之类的报道看似积极,但总让我觉得恶心不已。”


虽然现实没那么夸张。

但每个人都充满了重获新生的欣喜,这是真实的,而且,我和身边的人在最近这段时间感受到的振奋和力量都是非常明显的。那些真正无私的人,让每个人都感动至深,我们心里都有同一个声音:生活有希望!因为有情有温暖。

因为灾难,人们重新被联接起来,非常紧密地联接起来,从心理上讲,这种状况带给人的是一种巨大的安全感。第一天地震,跑下楼,一个中年妇女说: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团结!
互不相识的人打破了隔阂,开始相互询问、安慰、提醒。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原来和家人关系极其恶劣,这次地震中,家人受伤,他们之间所有的矛盾都被化解了。。。。。还有太多的例子说明,这场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更多的是希望和力量。
没什么受得了受不了的,文艺,谁都文艺过,我可以理解别人文艺,但文艺得不是地方就是她的错。

她敢把这篇东西给灾区人民看吗?
他们能认同她的那种浓烈的自恋气息吗?

他们能认同她对现实中迸发的力量及希望的全盘否认态度吗?
菜农说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面对同样的灾难,每个人的感受以及形成的文字都会不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这种不同和差异。有不同的声音才是和谐的基础,有不同的观点才是进步的基石。

“她敢把这篇东西给灾区人民看吗?
他们能认同她的那种浓烈的自恋气息吗?”
这两个问题有点奇怪,写出来就是让人看的,怎么还有敢不敢的?一定要确认别人认同才敢写,那还叫记者吗?

应该改成:“主流和谐媒体”敢登吗?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请注意,这里面有个问题。这篇东西的作者写的是报道,她的写作就介入了社会,在这个公共领域内,需要更多的关于公众的,而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表达。

如果说面对灾难,我双手赞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是很正常的,前几天在一个论坛,有人贴出一些中学生在地震中跑下楼来,自己拍摄的搞笑的短片。有人评价说,他们怎么能这样。
我回帖说: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对待方法,这很正常,包括前天默哀三分钟,有的人说他没哭,我也觉得很正常,当然更多的人说:真想象不到这些人怎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当然,因为这些表现和表达更多的和个人联系,所以他们有自己的表达是正确的,毋庸置疑的。

但一旦介入到公共领域,就需要转变自己的倾向或者态度。


我问她是否敢拿给灾区人民看,是因为她这种小情小调的东西,真正经历过灾难的人是不会理解的,甚至会厌恶。

玩味受难者的痛苦和凄惨,这是什么态度?!

扯到什么主流媒体是否愿意登上面,又是什么意思?我不懂。
我想,这问题比较复杂,苏珊·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一书,涉及的也正是这个问题。从面上讲,同一个灾难,因为距离的远近、关系的亲疏及感受的直接和间接,会造成巨大的差异。凭良心讲,我们看到的美国911灾难画面,与当时正在纽约的美国人,在感受上一定存在着巨大差异;被揭露出来的美军在阿布格莱德监狱虐囚的照片,落在伊拉克人、中国人、美国人眼里,感受也会存在差异。大体上,身临其境者,情绪会趋于敏感和自尊,而关系较远者,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会产生将灾难娱乐化的倾向——有时,这种倾向也是一种错觉。
这位年轻女记者的描述内容及描述手法,感动了一些人,也激怒了一些人。当我尽可能采取客观的立场,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这里面其实没有道德上的正邪之分,区别只是取决于各自的身份、处境、立场以及对多元视野的宽容度。
就以央视总体上趋于积极、昂扬的报道取向而言,它也很可能确实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灾民里面,由于受灾程度的不同,感受上的差异可能相当悬殊。对于那些丧失所有的灾民来说,他甚至会连愤怒的情绪都不再具备,就是说,无论央视说什么,都不可能影响他了。程度稍轻者则会爆发出强烈的愤怒。程度更轻者也可能受到感染和激励。
我昨天把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好好看了一遍,没觉得有任何问题。刚才看到北海月的尖锐批评,我又回去查了查原文,但仍觉得没什么问题。
我想针对北海月的评论发表点看法。

- 北海月评论1
<引用北海月开始>
“哭声突然暴露出来,不哭的已经闭上了眼睛。”——结构是挺美,不过不符合事实。
<引用北海月结束>
我不明白北海月为何称那“不符合事实”。孩子们原来被密封在废墟里,他们的哭声外面的人听不到。当“几个人用力搬开一片墙面”后,“哭声突然暴露出来,不哭的已经闭上了眼睛。” 我觉得这很符合我的生活常识。

- 北海月评论2
<引用北海月开始>
“这个父亲,看见我默不作声地拿着录音笔站在一边,走过来轻声和我说话。”——用词很文雅吧,是不是说个“家长”或者“她爸爸”就会咯着牙呢?是不是如果不用“轻声”两个字就无法表达一种“意境”呢?
<引用北海月结束>
我这人比较粗,感觉不出“父亲”、“家长”和“爸爸”三个词有太大的差别。如果我来写,用哪个词完全是一个随机事件,完全取决于我的手指头。我不知道作者用“父亲”一词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反正我无论如何感觉不出。当然,也许女人更能理解女人的心思,也许作者真有什么特别的考虑,但这一点值得批评吗?
我觉得那位“爸爸”(这次我选用这个词不是随即事件,而是为了政治正确)“轻声”地说很符合逻辑,因为他肯定不可能兴高采烈。当然,他“歇斯底里”地说也可以想象。但作者是亲历者,在没有反对的证据的时候,我相信她所说的“轻声”是事实。我不能认同北海月对作者使用这个词的批评。

- 北海月评论3
<引用北海月开始>
是的,她几天没洗澡,是的,她的同行,是个胖胖的美国人,而且打鼾声特别大,是的,她看到了淤青的尸体然后吐了....结果我们看到的都是她自己而不是既有她自己还有“他们”和“她们”,而且这个自己还是被装扮出来的。说白了,所有的“他们”和“她们”都是为衬托出“她”而出场的!

好文艺的女青年,写自己的转转反侧,各种细微体验就要写大篇,搞得好像是一个经验的旅游札记。看着这些酸得让人牙疼的文字,我想到了无数文艺女前辈...........敢情这文艺女青年是打算以此向前辈们致敬?没看到多少真诚的东西,不伦不类!

对她的小宇宙的强大感到敬佩——即使是在看到死尸的时候,盘旋在她脑海里的,仍然是她自己和她自己的感受,而没有人类常有的“移情”功能。她的自恋真是太厉害了。

整篇文字文学化,有符合文学规则但不符合现实规则的地方。想问问:到底是在写纪实文学还是新闻报道?
<引用北海月结束>
我觉得这篇文章应该算是一篇纪行吧。我觉得纪行中穿插写自己所见、所听、所闻、所感、所想等是正常的。
批评作者通过写别人来衬托自己在我看来纯粹是诛心之论。我反对通过揣测别人的动机来批评别人。
事实上我觉得文中作者写自己的篇幅并不多,她更多的是在写那些活着的受难者和痛苦者。

- 北海月评论4
<引用北海月开始>
现在他们就摊在地上,粗大的肠子泛着黄光,翻在外面,和旁边人的脑浆连成一片,染腥空气。这样的景象肆意地出现在任意地方。
  
  那个陌生的女人先是嚎叫哭泣,然后挣扎,这都没能止血,最后她安静地在渐渐的苍白中死去。和即将来临的黑夜融成一片。


————好文艺的残酷描写。。。有必要吗?

但可以肯定,在描写的时候,作者已经先hi了。

我来想象一下,顺便也很文艺地猜测一下作者写作时的hi的状况————那一刻,我带着残忍和凝重飞(在念“飞”字的时候注意要加重读音)了起来。。。。。。。!
<引用北海月结束>
一个北川县城,在20多秒内就消失了,用不着使用任何修辞手法,这本身就很残酷。
我不清楚北海月是凭借什么证据来断定作者的所写不是宋勇的所述。如果宋勇作为一个亲历者那样向作者描述,作者这么写不行吗?
我赞成怀疑,但怀疑要有证据。在取得相反的证据之前,不妨相信别人。


- 北海月评论5:很荣幸,北海月的这段评论是关于我的言论的。那天,我是深夜发贴,多有纰漏。帖子发出去后发现“信心”成了“欣喜”,估计当初"xinxin"少打了最后的"n"成了"xinxi"。
<引用北海月开始>
“而那些关于灾民们的生活被安顿得很好、他们对未来充满欣喜、他们感谢党和政府之类的报道看似积极,但总让我觉得恶心不已。”

虽然现实没那么夸张。

但每个人都充满了重获新生的欣喜,这是真实的,而且,我和身边的人在最近这段时间感受到的振奋和力量都是非常明显的。那些真正无私的人,让每个人都感动至深,我们心里都有同一个声音:生活有希望!因为有情有温暖。

因为灾难,人们重新被联接起来,非常紧密地联接起来,从心理上讲,这种状况带给人的是一种巨大的安全感。第一天地震,跑下楼,一个中年妇女说: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团结!
互不相识的人打破了隔阂,开始相互询问、安慰、提醒。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原来和家人关系极其恶劣,这次地震中,家人受伤,他们之间所有的矛盾都被化解了。。。。。还有太多的例子说明,这场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更多的是希望和力量。
<引用北海月结束>
那些灾民们和北海月以及北海月提到的人们所处的地点不同,接收到的信息不同,感想也应该不同。灾民们可能看不到电视,他们不一定知道全国乃至世界的人们都在帮助他们。很多灾民都还缺衣少食,我怀疑他们真能感觉到大家的热心帮助。即使他们知道将来可以得到政府和大家的帮助,他们也不能确知到时能得到多少帮助,而他们的家园已经完全被毁了,不安全感肯定是有的。然而,不安全感还不是关键,更最要命的他们痛失了亲人:一个好端端的家庭,一下子折了几口,能不痛苦吗?那些死于聚源中学的中学生的家长们都人到中年了吧!快要长大成人的独生子女的死去能不使他们绝望吗?他们活着难道不是更大的痛苦?
我觉得目前全国人民如火似荼、颇有成效的救灾努力并不能减轻他们太多的痛苦和绝望。
当然,你我都没去过灾区,都只能臆测。而作者去了,我觉得她的说法更可靠些。
事实上,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已经在网络上看过了学校操场上摆满师生尸体的照片。那时我在想,那些死者的亲人在哪里?他们有多么痛苦和绝望?我也做了点救灾的努力,但有任何努力能减轻他们的丝毫痛苦吗?
作者的描述使我感性地体会到灾民们的痛苦和绝望。

我觉得作者冷静,但我感觉不到她冷酷;相反,我觉得她很富有同情心,她也痛苦着灾民们的痛苦。


- 北海月评论6
<引用北海月开始>
没什么受得了受不了的,文艺,谁都文艺过,我可以理解别人文艺,但文艺得不是地方就是她的错。

她敢把这篇东西给灾区人民看吗?
他们能认同她的那种浓烈的自恋气息吗?

他们能认同她对现实中迸发的力量及希望的全盘否认态度吗?
<引用北海月结束>
我觉得这篇文章给灾民们看没有任何问题。
这篇文章很写实。事实就是那么残酷,粉饰太平并不可取。作者并没有玩味灾民们的痛苦,从文章中我觉得作者自己也很痛苦。
文章并不否定大家的救灾努力。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更觉得大家应该努力推动,把对灾民们的帮助落到实处。


- 结束语
现在已经凌晨三点多了。我明天还要上班。写了这么多,事实上我根本没有任何试图说服北海月的想法,我只是想解释我为什么觉得这篇文章是好文章。
观点不同是很正常的,整齐划一总是让我不安。
我打字慢而且老出错,匆匆忙忙写了很多,肯定有很多纰漏,冒犯北海月的地方也许也有,但我肯定是无意。我先为这些纰漏和冒犯之处道个谦。
I wander and I wonder.
支持北海月。

当有人批评电视台记者或主持人“捣乱”的时候,一个根本的理由是,虽然理论上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但说什么是需要分清时间和场合的。渴望“文艺性”地再现灾难场景的记者作家们,我只要求你再把你的创作热情忍耐8天。

回复 39楼 的帖子

S兄好好休息啦。加班加点熬夜通宵赶稿子赶版面的事情还是让媒体记者编辑去做吧。
童先生关于忍耐八天的说法我是很理解的,其实讯弟儿关于做秀的帖子里我的跟贴:“合适的时候合适的话”与你是一个想法,我觉得他谈这个早了----------可能五天吧,显然到了我认为差不多的时候,童先生认为还是早了八天,到了童先生认为差不多的时候会不会有别人认为还是早了呢,想来总会有的,没有办法,各人对疼痛的忍受力不同:我是年久皮糙,再疼咬几天牙就过去了,别人心头柔嫩,更看不得这点,应该尊重。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让S前辈熬夜回帖,真是不好意思了。我说话直,有冒犯的地方,请见谅。

S先生对文章的辩解只能让我认为您是一位不多见的文艺男中年(纯粹中性词)。

1.
“我觉得这很符合我的生活常识。”
与其说符合您的生活常识,不如说符合您的想象。
您见过被埋的孩子?多大的孩子?
我朋友中有去过现场的,那些孩子大多是在发出呼救声,或者用手和其他东西敲击石头,而不是发出哭声。如果要哭早就哭过了,现在他们第一没精力哭,第二想的都是如何让救援人员尽快发现自己,这种求生的本能已经远远超过恐惧和悲伤。另外请注意,他们都已经是中学生了!不是婴儿!他们不是只有哭就是不哭两种区别,这是婴儿的行为好不好。

2.
“我这人比较粗,感觉不出“父亲”、“家长”和“爸爸”三个词有太大的差别。”

我当然宁愿相信您对文艺和非文艺之间的区别很迟钝,不过只要是学过中文的人都知道“父亲”和“家长”或者“爸爸”之间在语气、用法方面的区别。我也是粗人,我只知道在这里用“父亲”两字,我感觉很囧。。。再粗点表达,就是感觉“肉麻”,不是很肉麻,是相当地肉麻。在这个作者也试图营造的同悲的状态下,还能用上这么囧的词,我服了她了!说到性别,我对女性自恋的了解程度应该比男性都深刻一些,在我看来,作者的用词、语句都是很自恋的,自恋其实也不是坏事,问题是,她用错了地方!
您要真想为作者辩解,我就不说什么了。
至于是否需要批评,我认为不是需要批评,而是本来就应该被批评。说大一点,任何东西出来都是要准备好被批评的,难道您们就这么自信,可以替读者回答:这篇东西不需要批评?

3.

先说这个“她更多的是在写那些活着的受难者和痛苦者”
是吗?她写自己的篇幅虽然不多,但通篇都是主观视角,和个人感受牵扯不断,而且个人感受还搞得千回百转的模样,任何语句都仿佛是在告诉别人:这是我看到的,不要只看到我看到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还要看到我。

“我反对通过揣测别人的动机来批评别人。”
呃。。。。不好意思,我就是在犯这个“错误”,没办法,因为我粗通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不得不用已有的敏感来探测作者的意图。她的无意识的用词,她有意识的渲染和选择,都是没有目的的?错,肯定是有目的的。

上面就算是又一次无意间做了精神分析啦。
前辈别生气,我说这么多,只是想就她的作品做一个分析,不代表我想攻击谁哈。我都说了,文艺青年是绝对的中性词噢。

4.

“一个北川县城,在20多秒内就消失了,用不着使用任何修辞手法,这本身就很残酷。”

而她,就用加倍的残酷描写来延续这种残酷。这是什么行为?我想,任何一个见过惨景的人都不愿意再看她这样的文字。

说她玩儿味别人的痛苦,您们可以去看看韩寒的评价,比较一下吧,他似乎就没有喜欢通过别人的“痛感”来激发自己的“隐秘的快感”的嗜好。

“我不清楚北海月是凭借什么证据来断定作者的所写不是宋勇的所述。如果宋勇作为一个亲历者那样向作者描述,作者这么写不行吗?我赞成怀疑,但怀疑要有证据。在取得相反的证据之前,不妨相信别人。”

我断定什么了?我之前有说过?不要随便给别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

哈哈,原来还是口述然后笔录的?两个人的文学合作可真不错啊,确实,就是一个小说,我还真当小说来看了,不过还是嫌风格不一致。

他们是可以这么写,但也要允许别人批评啊。否则就又只是一种声音了,这不是你们所极度希望避免的吗?

实话实说吧,打我认定这是小说风格后,就不打算相信了。我宁愿亲自听灾民和好友的叙述,起码没那么多让人生疑的修饰。

5.

“灾民们可能看不到电视,他们不一定知道全国乃至世界的人们都在帮助他们。很多灾民都还缺衣少食,我怀疑他们真能感觉到大家的热心帮助。”

看,您也只是怀疑不是吗?
从地震发生到现在,无数的志愿者去了,无数的官兵去了,无数的医疗人员去了,他们可能感受不到任何的帮助吗?没帮助,他们的亲友是谁帮忙救起来的?他们在吃的是什么?喝的是什么?住的又是什么?缺衣少食不等于无衣无食。

真要悲天悯人,干脆去趟灾区吧,不用在办公室里看着文学作品酝酿眼泪和混杂着自我欣赏的义愤。

那些地震中丧失了亲友的人们,他们就真如同你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看看韩寒的说法吧。他们虽然痛苦,但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沉重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这种说法不代表他们就不痛苦了,但用韩寒的话说,四川人民是乐观的。在灾祸面前,生和更好地生差不多就是唯一的目标了。痛苦对于求生的人们来说,永远只是暂时的。

我就不明白了,渲染和强调痛苦和悲伤到底有什么目的。

“快要长大成人的独生子女的死去能不使他们绝望吗?他们活着难道不是更大的痛苦?”————“作者的描述使我感性地体会到灾民们的痛苦和绝望。”

噢!您们不仅想渲染痛苦和悲伤,还想强调“绝望”。可您们又怎么知道他们绝望呢?难道您们都问过他们了:请问您们感觉到绝望吗?然后他们回答说:是的。
既然您不是这样问的,他们也未曾这样回答过,那您们就更是臆测了!

我还只能臆测一下他们的生活状态,而您们更强,连别人是否绝望都知道了。强人啊。

“我觉得作者冷静,但我感觉不到她冷酷;相反,我觉得她很富有同情心,她也痛苦着灾民们的痛苦。”

您的感觉也是您自己的感觉,总是无法代替别的读者的感觉,别强调自己的感觉了,没什么意义的。如果作者写出来只是给您一个人看的,你怎么说都可以,可现在她是打算给所有人看的,做好被批评的准备没什么错。

如果您只是为了辩解、维护,那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6.

“作者并没有玩味灾民们的痛苦,从文章中我觉得作者自己也很痛苦。”

你说她本身也痛苦?那她还有闲情雅致用调侃的口吻谈论她同行是个胖胖的美国人,睡觉打鼾很大声?难道现实的残酷已经让她神经错乱到整篇文章风格都不能统一了?

“这篇文章很写实……文章并不否定大家的救灾努力。”
嗯,她是写实,是写的她内心的“实”。
文章就是在避免写到救灾,就是在漠视那些发生在救灾中的事情,那些被救起来的6000多人,难道作者都未曾看到?作者在谈到搜救人员的时候为什么用漠然这些词,想表达什么?从好里想,她想表达的是一种文艺类的悲观想法:惨啊惨啊真TMD惨,人间地狱啊地狱啊没有温暖。从坏里想,嘿嘿,我就不说了。

好,再来谈谈晚上的见闻。
我和朋友去KFC,旁边坐着六个人,好像互相都是亲戚。后来听他们谈话,都是从都江堰过来的。(如果您们知道他们这批灾民居然还在成都的KFC吃炸鸡喝可乐,可能会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吧)其中一个女人一直在讲12号那天的地震。讲到她大叔是如何死里逃生的:他后面一个男人被压死,但死死勾住她大叔的腿。最后六个人只活了两个。
另一个亲戚,她表姐死了。她和亲戚一家人赶到现场。在尸体旁等候了8个小时,直到临晨3点,每隔40分钟就给火葬场的打电话,但总是没派人来。于是他们开始威胁,最后才派了个车,他们一共花了1000元火化了表姐的尸体。他们同时也检举了这些部门办事不力,上面的回答说一定要惩处。结果过了不几天,都江堰市的某某领导就下课了。

她还谈到她们救出小儿子的经历:在她的请求下,救援人员冒着危险去搜救被埋在下面的孩子,结果一次余震过来,石板倒下,砸伤了一个救援人员的手。她形容道,看到好多血一瞬间就流出来了,其他人员仍然没停歇,继续危险的努力。最后她的孩子被救出来后,她感动得涕泪并流,救援人员只是对她说:没事了,没事了,然后很快把孩子送到了临时医疗点。现在,他的孩子已经被送进了成都一家医院继续治疗。她说:后悔啊,当时没好好感谢那几个小伙子,人家流了好多血啊。

——看到区别了吗?

从作者这样文艺青年笔下,我们只看到一种倾向:专注于对悲惨的描述而看不到搜救人员的努力,只愿看到绝望,却拒绝看到乐观和希望。这样选择性视角的观点,却试图让其他人相信他们的言论是把握着真理的!

“事实就是那么残酷,粉饰太平并不可取。”

我上面的内容不正好是您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吗?

灾民所说的有粉饰的地方吗?

是,我没去灾区,但即使如此,我也不会相信一种有明确倾向并且充满主观视角的说法。尤其是这种让人生疑的文艺青年的写法。谁知道她究竟是在写实,还是在写她通过她的文艺细胞过滤过的、自认为的现实和她想象中的现实呢?

我通过当志愿者的好友,通过那些灾民的嘴,了解了更多,虽然不可能都客观,但需要的就是更多的朴实的,没有掺杂太多主观臆断的事实,通过综合这些事实,接近真实。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更觉得大家应该努力推动,把对灾民们的帮助落到实处。”

嗯,是不是因为展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过程中的误导和错误还有态度上的问题就都可以忽略了?我认为不是!
向认真的文艺男中年和同样认真的北海月致敬。我曾经也被人戏称为文艺男中年,但是显然我缺乏这样的认真,事实上也不够文艺。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原帖由 Sgli 于 2008-5-20 16:40 发表
我刚才看了新增的跟贴,发现emmer兄好象有点性别和年龄歧视,这好象不应该。都什么时代了?
呵呵,您们不是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吗?

怎么别人的意见不同,马上就给别人扣帽子呢?


我怎么就看不出来emmer有什么性别和年龄歧视呢?还是因为您们本人都不明了什么叫歧视?
为了反对而反对,恐怕不太好吧。
http://cd.qq.com/zt/2008/annidiary/index.htm

这是一个叫安妮的女记者的日记,不是也上主流了吗?
谁回避了残酷?
谁在引导和渲染残酷?
多谢月MM!
最近经常被雷到,被人称兄已经很雷了,现在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自虐和自鄙倾向。
抱歉我不能像S兄一样熬夜来回帖,因为前两天差不多已经无夜可熬了。

“文艺”不是错,只要真实,包括感觉的真实,反而更真实

我和朋友去KFC,旁边坐着六个人,好像互相都是亲戚。后来听他们谈话,都是从都江堰过来的。(如果您们知道他们这批灾民居然还在成都的KFC吃炸鸡喝可乐,可能会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吧)其中一个女人一直在讲12号那天的地震。讲到她大叔是如何死里逃生的:他后面一个男人被压死,但死死勾住她大叔的腿。最后六个人只活了两个。
另一个亲戚,她表姐死了。她和亲戚一家人赶到现场。在尸体旁等候了8个小时,直到临晨3点,每隔40分钟就给火葬场的打电话,但总是没派人来。于是他们开始威胁,最后才派了个车,他们一共花了1000元火化了表姐的尸体。他们同时也检举了这些部门办事不力,上面的回答说一定要惩处。结果过了不几天,都江堰市的某某领导就下课了。

她还谈到她们救出小儿子的经历:在她的请求下,救援人员冒着危险去搜救被埋在下面的孩子,结果一次余震过来,石板倒下,砸伤了一个救援人员的手。她形容道,看到好多血一瞬间就流出来了,其他人员仍然没停歇,继续危险的努力。最后她的孩子被救出来后,她感动得涕泪并流,救援人员只是对她说:没事了,没事了,然后很快把孩子送到了临时医疗点。现在,他的孩子已经被送进了成都一家医院继续治疗。她说:后悔啊,当时没好好感谢那几个小伙子,人家流了好多血啊。

——你写的这个谁来读?读的下去吗?

你同样不在现场,凭自己的偏好断言真伪

“我也是粗人,我只知道在这里用“父亲”两字,我感觉很囧。。。再粗点表达,就是感觉“肉麻”,不是很肉麻,是相当地肉麻。”

——这种说话方式,是不是也很“很囧......再粗点表达,就是感觉‘肉麻’,不是很肉麻,是相当地肉麻”呢?

这里不是也在谈论灾难么,好像关于灾难的真理都在你的手里

即便文风不同,也是对灾难的一个角度,作者的痕迹总要表现在文字中,这是情中之实,也是理中之义,谁说表述世界只能通过你的语法?
吹笛大叔热爱文学,我了解,所以你更喜欢文学化的东西,我也理解。


不过我写出来的本来就不是用来渲染的,甚至也没打算用来对比和传达什么东西的,您要拿来对比就没法了。。。。

但,我还是要重复一遍,当作者用“父亲”一词的时候,我真的囧到了。。。。。。。可能这就不能和您们这些文艺细胞泛滥的老前辈比了,我多贫乏啊,词汇量多小啊,想象力多欠缺啊,以致于无法将残忍的画面想象为可以被用来欣赏咀嚼的“震后地狱图”,我的生命多贫血啊。。。。。无法去渲染和升华这种残酷和痛苦,以让自己产生持续不断的审美高峰体验。

我错了,我错就错在,不懂得用饱满的幻想中的情绪去包裹现实,错在不懂得渲染事实以使其变得可以用来品味和享受。。。。。

总的来说,我错就错在,我不是文青。
“谁说表述世界只能通过你的语法?”

我说过表述世界只能通过我的语法?
这句话在哪儿?

那么,我能不能把这句话奉送给文学前辈您呢?

关于48楼的问句

我来读,我读得下去。那段转述,非常真实,而且质朴。作为一个文艺老年,我喜欢。

突感哀伤噩梦连连 赴川香港记者患早期抑郁

2008年05月22日 10:1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5月14日,两名妇女在操场上找到遇难学生的遗体后悲伤不已。当天,在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体育馆前的塑胶操场上,许多家长前来认领自己孩子的遗体,场面令人痛心不已。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据香港明报报道,各地记者在四川地震后,第一时间走进灾区最前线直击采访,见尽生离死别的悲惨场面。有首批深入灾区采访的香港记者,便在回港后不自控地感到哀伤,不断发噩梦及食欲不振,主动向“生命热线”求助,经评估后相信已患上早期抑郁症。

    生命热线呼吁曾到灾区采访、救灾或亲历其境的人,若发现自己有相关情绪反应,不要掉以轻心,若发现情绪持续困扰,应找专业人士协助。

    消息指出,求助者是首批被派往地震灾区采访的香港记者,由于到川后仍未能完全掌握灾情,初时感到缺乏支持,晚上又要在灾区露宿。在采访过程中,该记者不断感受恐怖。

    该记者日前已经回港,获公司给予数天休息,但记者虽然已回到家中,但心情反而变得更坏,会无缘无故感到哀伤,初时记者并未为意情绪可能出现问题,但其后慢慢意识到自己由一个做事起劲的人,变得对什么事情也失去兴趣,更会有突如其来的惊恐感觉,晚上不断发噩梦,又食欲不振,未能控制情绪,故主动致电生命热线求助。

    5月13日,一名等待孩子消息的家长看到一名遇难学生的遗体被抬出后,奋力向前冲去。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据了解,辅导人员透过电话了解其情况后,发现其最少3项情绪反应与抑郁征状吻合,经评估后相信对方已患上早期的抑郁症。

    生命热线发言人指出,近日收到两个有关记者采访地震后情绪受困扰的求助电话,暂未清楚是否来自同一人。生命热线在得悉有关情况后,已告知对方可提供临床心理学家辅导服务,若情况严重,更可转介精神科医生。

    发言人说,一般发噩梦、失眠或惊醒等情绪反应,会在灾祸后三数天内逐渐消减,要过渡当中的情绪困扰,可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找人倾诉、参加康乐活动、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等。若发现情绪反应维持超过两星期,便需要找专业人士求助,切勿压抑情绪,令问题恶化,否则最终或会患上抑郁症。
不管怎么说,这篇报道,读到的人都会觉得很郁闷,这里面传达的抑郁和绝望是浓得化不开的,尤其是在那几天。我还是认为,不管能写出再好的文章,且不说文体,这家媒体让一个这么年轻的记者第一时间去现场是不对的。
我回来了.........


今天在豆瓣上发现有人贴出这篇东西。

于是看到了有下面的回复:

2008-05-20 15:24:21 fantasyhair     
足足两千万的人受灾
    记者所写的那只是一个缩影
    现在还有谁需要他人来强调这场灾难的惨烈???
    如果花了N天的时间克服那么多的困难只是拿出了这么一篇灾后REPO
    她实在不算是一个好记者!!不如让劫后逃生的中学生写一篇地回忆实录!
    那些抗议者难道是觉得你所看到的地震现场还不够触目惊心,不足以满足你对灾难的想象?
    
    PS:我觉得废墟现场子弟兵清理出来整齐排列用以认领的书包比残垣断壁尸横遍野要来的更触目惊心;生比死更夺人心魄;泪水比鲜血更触目惊心。


2008-05-20 16:53:43 无缺妈咪 (长沙)  
太过个人色彩在里面了。
  
  如果作为一篇个人游记的话,偶觉得不应该刊登出来。这样的报道会让中国老百姓人心惶惶。
  
  作为一名真正的记者,你应该明白自己的立场。报道的东西应该是中立的,而不应该是这样片面的。

2008-05-20 16:56:22 无缺妈咪 (长沙)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应该是要多多的鼓励国人,而不是这样兴风作浪。

2008-05-20 17:13:29 山影 (北京)  
太可怕了,看了楼上的那么多发言。
  对灾民的描述充满“人性”,对子弟兵的描述充满冷漠,这就是所谓的公正吗?也许你所描述的那个军人,在数小时以后就在行动中被山洪吞没。
  一群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人们,和一群即将进入灾难的军人,是需要沟通的。然而,这个冷漠的记者,纵容了这种隔阂。


2008-05-20 19:58:27 亚小未~四不象与四叶草 (北京)  
作为一个在现场的人,她参与的也是一个部分而已。
  不能用这一部分情况,来概括整个事件的性质。
  
  但是作为记者,在文字里确实不应该用太多个人感情色彩的评论文字,应该用直接的叙述就好了。
  
  其实,所有识字的人,都会被文字所牵动。
  我指的是,被动的向着作者所想要你理解的方向去思考。


2008-05-21 12:23:54 ammyleo   
如果作者只是强调灾难之悲惨,那可以理解。
  但政府总会有让人不满的地方存在。作为有影响力的媒体。过度片面的强调都不是一个职业记者该做的事。这样的文章对那些日夜奋战的救援者而言,是种侮辱。
  中国媒体在客观,公正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08-05-21 22:16:51 amani   
作者这篇文章文笔优美洗练,但对社会缺乏信心和热情。震灾是会把人变得仇恨、麻木、痛苦乃至绝望,但这来自于丧失亲人之痛。作者在文章中把这种情绪链接到政府、链接到救灾的主体身上,搜索偶然的家属情绪失控场景,推演到对整个救灾工作的否定。读起来有点鲁迅的《药》味?




2008-05-22 15:34:35 北~ Bless,我西边的人民 (北京)  
言论自由不就是每个人的意见都自由地代表自身吗?
  那么容许我代表一下自己身为一个失去家乡的都江堰人的意见。
  
  我对这篇文章感到出离愤怒,对我曾经非常欣赏的许知远,这位以精英自居的知识分子面对人类灾难和苦难的冷静感到非常失望。
  
  知识分子有作为知识分子对人类社会应当承担的职责。
  但最起码的一个前提是,在一个知识分子的生存之上,更基本的是作为一个人的生存。
  抛却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身份,把自己隔离在对人类苦难的悲悯之外,我不需要一个这样的知识分子和新闻记者来替我监督社会、来替我申张没有根基的正义……
  
  在这篇文章里,我只看到悲,没有看到悯。只看到人类面对灾难的渺小无奈,没有看到人类即使这样也在不断做出的努力。只看到不断滚下山的大石,没有看到西绪福斯。
  而我知道西绪福斯存在,就在现在,在都江堰、在映秀,我的同学有的去救人后到现在都还顾不上联系,有的已经当了十天的志愿者,因为余震整夜整夜地站岗,还没有打算离开。
  
  我不想追问许和周还做了什么,因为我知道有很多没有发出的声音仍在努力。可是就我目前能够知道的,许和周却只让我看到了这个。


2008-05-22 15:48:21 eliza (北京)  
这文写的太小资了!
  还有,不少自认为会独立思考的人们一是喜欢赞与主流媒体不同的声音(不管实质,只要是非主流的就是真实的)二是喜欢意淫,以个人想象去判断,只有灾区人民悲痛了他们就满意了那些“善心”,就可以发泄了,灾区人民振奋精神了他们觉得失落了,爱心还没表完呢。
  悲伤都会有,但悲伤过后呢?要永远的悲伤下去么?我们要的是希望,这希望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发自内心,我们重生了,我们的生活要走下去。


2008-05-22 16:14:40 Lang (上海)  
可笑,地震的悲惨需要记者来告诉我们么?
  至少我没在这篇文章里找到客观。
  
  那个提起cnn的同学。你不知道cnn是什么东西么?

2008-05-22 16:23:43 eliza (北京)  
感觉作者和CCTV一样,都在刻意夸大自己的主张,以起到诱导民众的意淫目的。当大家是傻子呀。

2008-05-22 18:01:46 北~ Bless,我西边的人民 (北京)  
生活的稿费不是付给我们的,这有什么值得可惜?
  
  有企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企图。因为意识犯的错,远远赶不上潜意识那么多。
  
  他人的确不应由我们来代其自省和愤怒。但是自身的自省和愤怒,已经足够了吗?
纪行[travel notes;travel diary]
DR.EYE上的解释是:1.travel notes; notes on a trip
指记载旅游路上的所见所闻的文字形式可为口记,笔记行为旅行记述旅行见闻。


纪行的风格介于报告文学和散文之间,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求被当作报道一样对待?



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7444

大家可以看看后面的评论

看看更多理性的声音。而那些自诩为理性的人在干嘛?他们好像反而显得太感性了呢。

[ 本帖最后由 北海月 于 2008-5-22 22:11 编辑 ]
看见大家继续在为主贴争论,忍不住再说两句。

北海月的主要观点就是,这样的文字太小资,太文青,太自我,不适合拿出来给大家看,至少是现在不适合。或者说,和抗震救灾的大环境不和谐。

我记得的北海月在地震后也写了一个帖子,在我看来也是很感性很自我,很文青小资,记得她写到前男友对她的关心,写到石久让的音乐,写到自己没有爱情,照样可以过得很好。我觉得写得很好,这个帖子也被加精了,说明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主贴的作者无非更深入震灾中心,看到的东西更残酷和无奈,描写的东西更惨烈更血腥,用文青小资笔调写出来,对比更强烈些。

我不是特别喜欢小资风格,但是也不反对小资,关键是不能双重标准。

也许北海月会反驳,她是专业记者,写的是正式的稿子,我是普通网友,写出来只是给论坛网友随便看看,所以是不一样的,那我就没话了。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谢谢emmer:)

我就说怎么美女被人归到了男同胞阵营里了呢?  原来可能是S先生一时激动犯的错。。。。。。


谢谢童前辈:)

终于有前辈的肯定了,嘿嘿,我会尽量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多酝酿点温情在里面的,免得被一些文学老前辈说不够文学,不够文艺。不过我还是会杜绝渲染和臆想。
zoufeng1234

故意混淆一谈,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有起码理性的成年人应该做的事情。


我标题就是:这两天来的回忆

既不是报道,又不是纪实文学,为什么就不能写个人的经历和遭遇呢?并且我没有要求每个人把我所写的当作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的境况去看待。

我没有去灾区现场,没有死一个人,也没看到一个伤者,也就是说没有看到任何血腥的场面,我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的幸存而庆幸呢?而我和我们这些在成都的人,想的就是如何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眼下的任务,去抓紧时间思考要思考的问题,抓紧时间做该做的事情。这又有什么不对?


如果我去的是灾区,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就我对自己的了解,我会完全将自己投入到群体之中,我只是一个记录者,我会尽量真实客观地、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倾向地去记录事实。

我的风格是一致的:抵制刻意制造的消极颓废和绝望情绪,追求生活的希望。


在安全的地方,我们就要努力生活,快乐生活,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在灾区,我们就要帮助灾区人民,鼓舞他们,帮助他们,真实记录,轻轻埋葬那些残忍,而不是总是力图挖出来反复刺痛那些需要安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