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gli 于 2008-5-23 09:15 发表
.........
.........
最后我想说几句和本主题完全无关的话。
由于懒惰和对写文章根深蒂固的讨厌,我以前基本没有在网络上发贴,不论别人怎么晓之以理(“年轻人看贴要回贴”)、诱之以利(“回贴就可以看到图片”)、甚至人身威胁和谩骂,我都不为所动。几个月前,一位我尊重的朋友使我知道了燕谈;两周前,我需要知道大家对北京奥运会的看法,就到这里发个贴问问,原因是燕谈是我唯一拥有ID的非技术类论坛,而且我觉得这里的人温和并且水平高;一周前,四川地震牵动了我的心,所以我就每天都在网络上到处遛,然后到这里跟跟贴。现在,我觉得自己近来在网络上浪费的时间太多了。那天,当我花了两个多小时发完贴后,这种感觉最为强烈。灾区人民快要开始从抢救生命转移到重建家园了,我的生活也必须重新回到原来的正常轨道。
所以,这贴子可以说是我的告别贴。但是,说是告别也不准确,因为以后我可能还会来看看,在某些情况下我甚至还可能发贴子,虽然频率很小。
我不开新贴说告别的原因:一是在抗灾期间,我不愿意开一个无关抗灾、无足轻重的主题去捣乱大家半天; 二是在本论坛上,除了我的朋友以外,没有人会认识和在意我; 更重要的是,事实上,我这个告别是说给自己听的,因为既然公开说了告别,我就不好意思违背了。
总之,我觉得在这里说告别对我自己很合适和方便,也就不去管大家特别是LZ同不同意了。即使LZ不同意,被我气得戟手大骂,我也不一定知道,所以骂我的效果也不大。不过,我要说声对不起!
谢谢、再见。
原帖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5-23 10:48 发表
认真的人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告别不好。
同感。

其实我看过Sgli 先生不少帖子。有他参与的帖子很多讨论都非常精彩。这还不大熟悉,却要告别,叫人心中怅然。
原帖由 梅茗 于 2008-5-23 12:25 发表
同感。

其实我看过Sgli 先生不少帖子。有他参与的帖子很多讨论都非常精彩。这还不大熟悉,却要告别,叫人心中怅然。
同梅茗姐姐。

看Sgli先生的文字,感受到了认真和善良。他39楼回帖里认认真真的“引用开始”“引用结束”,让我印象深刻。

回复 88楼 的帖子

S兄不要生气啦。常言说,不打不相识。怎么还不曾相识就说要走呢?
帖子么,有感想就发,发完就忘,没必要那么较真啦。假如觉得白白耗费生命的话,其实想想我们每个人的日子,究竟又有多少不是在白耗,而你又如何知道哪一秒是在白耗呢?可能今天你觉得这一小时是白费了,明天你又发现它的价值了。世界上的事情没有那么绝对的,不是吗?
欢迎回来!
既然都喜欢说“狠话”,那我也说句:

其实我根本就怀疑这位周记者去过现场,我怀疑他/她是在电脑键盘左边摊开了一本《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电脑屏幕上的另外几个窗口开着其他来自现场的文字和图片,然后,在现实与幻想的缝隙间挤出了这些文字。
嗯!·#¥

[ 本帖最后由 金丝铁线 于 2008-5-23 21:53 编辑 ]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我还怀疑周记者写这篇东西是拿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经费。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不好意思,转了这样篇文章,童先生的怀疑有道理.我查了资料,文章至少有部分是向壁虚构的.我因为被打动,转贴之前没有注意核实,向各位说抱歉了!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作者原文:
5月13日,聚源中学,活着的地狱

聚源中学计算机教师,老张,静静注视着篮球场。他身材瘦弱淡薄,带着大而圆的眼镜,坐在椅子上,这是他学生上课时用的椅子,后面还有编号,24号。我试图采访他,他就干坐着,对我的问题置若罔闻。许久,我要放弃的时候,他突然对着录音笔说:“能不能帮我们申请点吃的和水?我们需要一些棉被,还有更多的篷子……”之后是很长的沉默,他又说:“我们从昨天就没吃东西了,也没有水,楼都塌了,好久也没人来,我一直在组织大家抢救,但是太多了,太多了……”

照我原来的想象,在到处抢救,救援队顾不过来,领导也一时关心不到的地方,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在这天的聚源中学,恰恰不可能,因为这天总理到场,调来了全国最好的救险队,虽然没有救出太多的人,但电脑教师绝不会好意思说自己在组织指挥.总理到过了,这儿必然成为媒体焦点,绝不至于弄得没吃没喝要求助记者.
那天作者应该不在现场.

[ 本帖最后由 金丝铁线 于 2008-5-24 03:15 编辑 ]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南方周末 国家救援队怒批豆腐渣工程:根本不是钢筋
报记者 朱红军 发自四川绵竹
  
  
  
  地震暴发后两小时,154名一线救援队员径直在北京南苑机场集结,两个小时内,物资、人员和设备装载妥当,空军运输机直抵成都太平寺机场,目标震中汶川。
  
  当夜,受阻都江堰的温家宝在聚源中学,躬下身子,从断瓦残垣里扒出孩子的书包和鞋子,双眼湿润。他向待救的孩子们承诺:“最好的救援队正在赶来。”
  
  13日凌晨,在都江堰收费站,接到总理新的指示,因为汶川道路中断,救援队就近奔赴都江堰中医院,以及聚源中学。
  
  2001年4月,中国国家地震灾难紧急救援队正式成立,正是温家宝授旗。这支由工兵团某部救援队员、地震局专家、现场应急队员、武警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200人队伍,是目前中国最精锐、最有经验的地震救援队。
  
  过去几年中,他们多次代表中国实行国际人道援助。作为唯一国字号地震救援队,设备和经验水平为国内最高。至今七年里,国家救援队先后参与巴基斯坦地震、伊朗地震、印尼海啸等灾难国际救援工作。
  
  天下着大雨,作业条件恶劣,在聚源中学,求救的家属们在废墟上匍匐,救援旋即展开,可惜楼层已经垮塌成一堆碎石,再专业的设备也需要缝隙和空间。
  
  这支中国最优秀、装备最优良的地震救援队,只能用最原始的双手在学校的废墟上刨挖,结果只能救出两名学生。
  
  “简直就是豆腐渣工程!”一位救援队员出离愤怒,“混凝土里全是铁丝,根本不是什么钢筋!”
  
  这是一座建于1994年的建筑,后来者在其基础上拼接楼房,地震来袭,周遭楼房安然无事,而独独它轰然倒塌。十七个班的学生被埋其下。
  
  第一个小女孩获救花去了6个小时,救援队员将一处狭小的缝隙用气垫撑开、固定,队员钻进缝隙,掏挖其间的碎石和泥土,为幸存者排除求生的路障。倘若此时遇及余震,缝隙闭合,则施救者也难幸免。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5月13日,一名等待孩子消息的家长看到一名遇难学生的遗体被抬出后,奋力向前冲去。当天,救援人员继续在四川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冒雨进行救援工作,虽然地震造成大量伤亡,但仍有迹象表明废墟中有幸存者。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http://www.cnhubei.com/xwzt/2008zt/5ydz/tpbd/200805/t311155.shtml

这与文章描写明显不匹配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抢救持续到15日零时26分,作者文中说24小时前,孩子们还都在上课。她到场应该是13日下午,大约就是照片的时候,那儿人山人海,没有什么静静的篮球场.

[ 本帖最后由 金丝铁线 于 2008-5-24 03:14 编辑 ]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5月13日,救援人员继续在四川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冒雨进行救援工作,虽然地震造成大量伤亡,但仍有迹象表明废墟中有幸存者。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 本帖最后由 金丝铁线 于 2008-5-24 03:09 编辑 ]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http://vsearch.cctv.com/play_plg ... me_20080514_6267391
温总理到聚源中学视频

不好意思,误导大家了,再一次说抱歉!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金丝铁线这么认真地对比资料和道歉,让人很感动。

我又回去看了一下原文,13号那天,聚源中学确实是焦点,但是作者说了,救援现场是封闭的,那个开放的篮球场是暂时放尸体的地方,当时大量学生都被埋了,挖出来的并不是很多,有些已经送到火葬场了。大量焦急的家长都在封锁线外,那个篮球场反而显得比较安静。上面的照片都是新华社记者拍的,估计一般媒体记者都没法进入救援现场。

那张母亲要冲出封锁线的照片,显然摄影记者是在封锁线里面,才能拍到这么生动的照片,如果记者没法进入封锁线,那只能拍到一些背影和后脑勺,还有伸长的脖子。

一方面封锁线进不去,一方面这位记者似乎刻意回避了那些热闹的地方,去关注一些不被人关注的地方和人物,所以她去了相对安静的篮球场,然后写了那个张蕾的父亲,那个失去孩子的侏儒。

如果她没有到达救援队和温家宝所在的现场,然后说武警战士是如何勇敢救人,温家宝是如何指挥,如何感人,那才是不负责任的编造。

难道非要写如何成功救出人来,温家宝如何动情落泪,如何嗓子沙哑声嘶力竭,救援队员如何救别人而不去找亲人,人们如何团结互助,如何感激党和政府,如何对未来充满希望,然后空喊两句“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这样的记者才是好记者?才算很CCTV?很新华?

避开热闹的场面,记录小人物的悲苦,绝望和无奈,就是太小资,不合谐,太普利策?甚至是臆想和编造?

马勒格彼得

[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5-24 09:44 编辑 ]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嗯,马勒格彼得


给Sgli留言:
    论坛是个大杂烩,把这里当成说话发泄学东西的地方就好了,生活中遇到不同意见很少会吵架,在这里却没有办法,学会忽视很重要。我觉得这里每个人都被一部分人喜欢同时也被另一部分人讨厌,我喜欢的和讨厌的甚至每天都在变,但是人在生活中的和网络上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不能用生活的态度和经验去对待网络。BBS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言语很谨慎,就像给朋友写信似的,这种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谁都知道如今的BBS是一个大众舞台,你冷眼旁观或者参与其中,只要有乐趣就好,其他的目的都可以放弃了。
     想想自己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赞赏,也要承认自己有时候确实会令人不快,自己受到的伤害也并非全是误解。哪么,每个人也没有义务对他人的不快负责,老油条们是不会熬夜回帖的,想来就来吧,说实话你的开局竟然得到了那么多赞美,太有才了


我理解Sgli,他和城骁有点像,就是特别认真。他们对自己的每个字都很负责,对对方的论点也认真地辨析。结果遇上了乱拳式的论坛对掐,他门觉得自己的认真得不到对方同样认真的对待,所以觉得很伤心,很无奈,最后选择了告别。

比较巧合的是,Sgli和城骁都正好遇上了法律工作者,而且还是那种会令对手生畏的优秀的法律工作者,所以结局也有点像。

我开始也比较认真,只是后来很快也学会了乱拳,所以至今没有告别。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原帖由 金丝铁线 于 2008-5-24 02:33 发表
作者原文:
5月13日,聚源中学,活着的地狱

…….但在这天的聚源中学,恰恰不可能,因为这天总理到场,调来了全国最好的救险队,虽然没有救出太多的人,但电脑教师绝不会好意思说自己在组织指挥.总理到过了,这儿必然成为媒体焦点,绝不至于弄得没吃没喝要求助记者.
那天作者应该不在现场.
浏览了这楼的帖子,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怀疑这记者报道的真实性。我看电视、新闻不多(最惨痛的照片都是在这里看到的),但记得地震初期曾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温总理在帐篷里看望一对母女,他拉着女孩的手伤痛地说:“我知道你饿,救援很快就来,再等一等,就要有吃的了。”“再等一等”的话他说了不止一遍。当时想,总理对女孩说出这样的话,可见灾难何其严重、救援何其困难。这等大灾,仓惶混乱、无序无效是难免的。我个人是相信这组报道的,也认同“这场战争中,人类一直看似胜利在望,最终却一败涂地”的文章主旨,这同努力应对灾难的积极态度也并不抵牾。

说说我为什么怀疑

第一,此前章星球跟几位曾经怀疑过一副照片,并且说怀疑不需要举证,我想也实践一下,发扬下很多人反复推荐的怀疑精神,并且我也没准备起诉这位记者,所以,我可以只负责怀疑而无须举证的。

第二,事实上我确实有点怀疑。这篇文字,作为一篇现场见闻,我感觉缺少了一些与W有关的东西,而那些东西是可以强化其文字的真实性的。比如她是什么时间到达灾区都江堰的,去的是哪个殡仪馆,来到聚源中学的具体时间,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否会有那么多统一颜色的袋子供大家使用(“上百具尸体塞在白色的袋子里”),等等等等,

所以,我有我的怀疑:1,周记者不在现场;2,周记者到了现场,但许多内容并非亲眼所见;3,周记者疏于观察,记述中想像内容偏多;……。下面我还会继续列举一些疑点,供大家分析。

一些具体对照

“上百具尸体塞在白色的袋子里。”——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否会有那么多统一颜色的袋子供大家使用?

“我蹲在地上拍了张照片。”——还没看到这张周记者亲自拍的照片,不知道那家发表此文的《画报》用了这张照片没有,如果发了,可以看出上一句的描写是否真实。

“我到达聚源中学的时候,它已经面目全非。半边教学楼完全垮塌。”——据其他报道,该校6层(4层3层?)教学楼整体跨塌,只剩下部分楼梯,这个“半边教学楼完全垮塌”的描写似乎证明周记者还看见有另外“半边教学楼”没有“完全跨塌”。

“一个爆竹的碎屑炸在我身上,右腿被灼烧得炙热,但是我一动没动,面对如此多的死亡,我还能为什么所动呢?炸在我身上的爆竹叫升天炮,”——当时周记者在棚子里,有人在棚子里放“升天炮”?

“他又说:‘我们从昨天就没吃东西了,也没有水,楼都塌了,好久也没人来,我一直在组织大家抢救……’”——另外一篇报道(记者魏丽英/张强/罗向明/彭永生//摄影张剑/姚远)的记述与此有很大冲突:“地震发生后不到十分钟,当地政府部门和消防就赶赴现场展开营救,并用校车将前期营救出来的20余名伤情较轻者送往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救治。下午3时许,成都市120指挥中心立即调派了新津、蒲江、金堂等区(市)县的20余辆救护车百余名医护人员赶往现场救治和转运伤者,并火速将药品送到现场,在现场进行简单的清创处理。下午4时许,数百名武警官兵赶赴现场展开营救,参与此次地震大营救的人员达到千余人。”

既然都喜欢说“狠话”,那我也说句:谁说鸡毛不能飞上天?

“上百具尸体塞在白色的袋子里。”——都江堰市没有去过,按照前边的“狠话”,估计它是一个很小很小、人口很少的乡下小镇。

“我蹲在地上拍了张照片。”——还没看到这张周记者亲自拍的照片,不知道那家发表此文的《画报》用了这张照片没有,如果发了,可以看出上一句的描写是否真实。——这句话最“狠”,狠在哪里?狠在这话很“狠”。谁说鸡毛不能飞上天?

“我到达聚源中学的时候,它已经面目全非。半边教学楼完全垮塌。”——据其他报道,该校6层(4层3层?)教学楼整体跨塌,只剩下部分楼梯,这个“半边教学楼完全垮塌”的描写似乎证明周记者还看见有另外“半边教学楼”没有“完全跨塌”。——“2,周记者到了现场,但许多内容并非亲眼所见;”——2,周记者到了现场,但许多所说内容并非按我们“据其他报道”角度所见;

......(忽然怀疑老童在拿叫真的人混点,不玩了。昨夜值班,俺觉觉去...)

说说我为什么怀疑

第一,此前童志刚说章星球跟几位曾经怀疑过一副照片,并且说怀疑不需要举证,我想也实践一下,发扬下很多人反复推荐的怀疑精神,并且我也没准备起诉这位老童者,所以,我可以只负责怀疑而无须举证的。

第二,事实上我确实有点怀疑。老童这篇文字,作为一篇上班现场抽烟上厕所时间的见闻,我感觉缺少了一些与WC有关的东西,而那些东西是可以强化其“狠话”的真实性的。比如他是什么时间用鼠标到达灾区都江堰主帖下的,去的是哪个楼,来到聚源中学那一层的具体时间,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否会有那么多好心情供大家使用(“上百层楼的狠话塞在“白色的袋子里”捣来捣去),等等等等,
四川地震救援纪实]国家救援队怒批聚源中学豆腐渣工程:根本不是钢筋全是铁丝!2008-05-22 18:12
本报记者 朱红军 发自四川绵竹   震后第三夜,雨停了,月亮照着呜咽的官河支流。百年绵竹汉旺镇,已是空城。
  东汽(东方汽轮厂实验外语学校)中学里,生与死间隔着一道浅浅的溪水,这一夜流淌着残碎的书包、作业本,家长在这边,孩子在那边;生者在外面,死者在里面。
  中国国家地震灾难紧急救援队(以下简称国家救援队),已在此坚持了一天一夜,时间窗的关闭,留下的生存希望日渐渺茫。
  这一夜,所有人都在企盼生的奇迹。

聚源中学在5.12地震中成为一片废墟

  “根本不是什么钢筋!”
  入夜十二点,东汽小学的塑胶操场上,尸体数停留在110具,接近半数的身份栏上写着“初中生”、“高中生”。
  这只是十里东汽厂区里两处临时的存尸点之一。十米开外,正是国家救援队临时宿营地,数十辆军用卡车沿道排开,白天运载物资的车厢,夜晚是队员们睡觉的地方,司机则蜷缩在驾驶室内。

  这是国家救援队入川两天内第二个施救地区。
  地震暴发后两小时,154名一线救援队员径直在北京南苑机场集结,两个小时内,物资、人员和设备装载妥当,空军运输机直抵成都太平寺机场,目标震中汶川。
  当夜,受阻都江堰的温家宝在聚源中学,躬下身子,从断瓦残垣里扒出孩子的书包和鞋子,双眼湿润。他向待救的孩子们承诺:“最好的救援队正在赶来。”
  13日凌晨,在都江堰收费站,接到总理新的指示,因为汶川道路中断,救援队就近奔赴都江堰中医院,以及聚源中学。

聚源中学在5.12地震中遇难者遗体

  2001年4月,中国国家地震灾难紧急救援队正式成立,正是温家宝授旗。这支由工兵团某部救援队员、地震局专家、现场应急队员、武警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200人队伍,是目前中国最精锐、最有经验的地震救援队。
  过去几年中,他们多次代表中国实行国际人道援助。作为唯一国字号地震救援队,设备和经验水平为国内最高。至今七年里,国家救援队先后参与巴基斯坦地震、伊朗地震、印尼海啸等灾难国际救援工作。
  天下着大雨,作业条件恶劣,在聚源中学,求救的家属们在废墟上匍匐,救援旋即展开,可惜楼层已经垮塌成一堆碎石,再专业的设备也需要缝隙和空间。
  这支中国最优秀、装备最优良的地震救援队,只能用最原始的双手在学校的废墟上刨挖,结果只能救出两名学生。
  “简直就是豆腐渣工程!”一位救援队员异常愤怒,“混凝土里全是铁丝,根本不是什么钢筋!”

聚源中学在5.12地震中成为一片废墟

  这是一座建于1994年的建筑,后来者在其基础上拼接楼房,地震来袭,周遭楼房安然无事,而独独它轰然倒塌。十七个班的学生被埋其下
  第一个小女孩获救花去了6个小时,救援队员将一处狭小的缝隙用气垫撑开、固定,队员钻进缝隙,掏挖其间的碎石和泥土,为幸存者排除求生的路障。倘若此时遇及余震,缝隙闭合,则施救者也难幸免。
  在都江堰中医院和新建小学,情形略好,同是垮塌,但横亘的楼板、混凝土块在肆意夺命的同时,总会留有求生的空间,几位学生就困在废墟下的墙角处,顺利复生。



[ 本帖最后由 柴大官人 于 2008-5-25 09:00 编辑 ]
主题:都江堰聚源中学18个班学生被埋 死伤人数不详 阅读 134 回复 0   [回复]  [[url=]编辑[/url]]
中国,加油!
在爱中继续前行














查看原图 来源:


2008年5月12日都江堰聚源中学垮塌,众多学生被埋。

查看原图 来源:


5月12日,人们正在抢救聚源中学学生。

查看原图 来源:


都江堰聚源中学垮塌,众多学生被埋。

  四川都江堰一中学教学楼塌 已有4人死亡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邻近的四川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发生教学楼垮塌。记者从学校获悉,学校共有师生1800人左右,震垮的这座教学楼有初二、初三两个年级18个班,目前伤亡人数不详,抢救正在紧张进行。新华社记者陈燮摄   

说明

即便我要“拿叫真的人混点”,其中也肯定不包括这位在湖北吹笛子的。特此说明。
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否会有那么多统一颜色的袋子供大家使用?——回童先生,那些袋子应该是殡仪馆中常用备品。那种地方,每年要按城市自然死亡率定下指标,规模常在数千之多。每天也是有“量”的。
童先生提出的其他质疑也许不无道理,不过我还是觉得对其是否到过现场的怀疑未免严重了。对其措辞或可斟酌,又何必轻易疑人。希望能看到此报道的其他相关信息。

我给这篇文章加几张图片(图文无关)

编辑说明:比较笨,这一楼贴的图都看不到,删除。到楼下的楼下看吧。

[ 本帖最后由 初十 于 2008-5-25 19:24 编辑 ]
初十贴的照片全看不到,是百度专用的。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重新贴图片

第一张是都江堰,第二至第八张是聚源中学,最后两张是新建小学
尽是催断肝肠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