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满大街的棚子,和偶尔从棚子里探出的脑袋提醒我,这里还有活人。
  “干嘛不回家去?”我问其中一个脑袋。
“脑袋“!!亏她用得出这种字眼!!!!!!!
不想多说什么!
这种时候,神经崩溃的人多了去了,不必在这种时候把她的崩溃告诉全世界。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一切,但唯一不需要颓废。
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正在听聚源中学幸存学生和老师的录音,他们的状态很好,即便是劫后余生,也有完全的信心。只能说,脆弱的人看见脆弱,坚强的人看见坚强,乐观的人看见乐观。
我想问的是这家媒体为什么把一个才24岁,没有任何采访写作经验的女记者派到灾区第一线?别的人都到哪里去了?这个小姑娘万一遇到什么危险,或者留下心理问题,谁来为她负责?
我不知道除了一个叫宋勇的人,她还采访过谁?有录音,有笔记吗?大量主观描述和推测,还有小说笔法,这是新闻写作吗?记者和文艺女青年不是一回事情。
请不要老用同一句话来回答所有问题,否则视为电脑设置自动回复。
也许我不够冷静客观全面写实,但是对死者来说,还需要仔细描述他们的骸骨是怎样陈列的吗?

回复 39楼 的帖子

S兄好好休息啦。加班加点熬夜通宵赶稿子赶版面的事情还是让媒体记者编辑去做吧。
多谢月MM!
最近经常被雷到,被人称兄已经很雷了,现在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自虐和自鄙倾向。
抱歉我不能像S兄一样熬夜来回帖,因为前两天差不多已经无夜可熬了。

突感哀伤噩梦连连 赴川香港记者患早期抑郁

2008年05月22日 10:1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5月14日,两名妇女在操场上找到遇难学生的遗体后悲伤不已。当天,在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体育馆前的塑胶操场上,许多家长前来认领自己孩子的遗体,场面令人痛心不已。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据香港明报报道,各地记者在四川地震后,第一时间走进灾区最前线直击采访,见尽生离死别的悲惨场面。有首批深入灾区采访的香港记者,便在回港后不自控地感到哀伤,不断发噩梦及食欲不振,主动向“生命热线”求助,经评估后相信已患上早期抑郁症。

    生命热线呼吁曾到灾区采访、救灾或亲历其境的人,若发现自己有相关情绪反应,不要掉以轻心,若发现情绪持续困扰,应找专业人士协助。

    消息指出,求助者是首批被派往地震灾区采访的香港记者,由于到川后仍未能完全掌握灾情,初时感到缺乏支持,晚上又要在灾区露宿。在采访过程中,该记者不断感受恐怖。

    该记者日前已经回港,获公司给予数天休息,但记者虽然已回到家中,但心情反而变得更坏,会无缘无故感到哀伤,初时记者并未为意情绪可能出现问题,但其后慢慢意识到自己由一个做事起劲的人,变得对什么事情也失去兴趣,更会有突如其来的惊恐感觉,晚上不断发噩梦,又食欲不振,未能控制情绪,故主动致电生命热线求助。

    5月13日,一名等待孩子消息的家长看到一名遇难学生的遗体被抬出后,奋力向前冲去。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据了解,辅导人员透过电话了解其情况后,发现其最少3项情绪反应与抑郁征状吻合,经评估后相信对方已患上早期的抑郁症。

    生命热线发言人指出,近日收到两个有关记者采访地震后情绪受困扰的求助电话,暂未清楚是否来自同一人。生命热线在得悉有关情况后,已告知对方可提供临床心理学家辅导服务,若情况严重,更可转介精神科医生。

    发言人说,一般发噩梦、失眠或惊醒等情绪反应,会在灾祸后三数天内逐渐消减,要过渡当中的情绪困扰,可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找人倾诉、参加康乐活动、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等。若发现情绪反应维持超过两星期,便需要找专业人士求助,切勿压抑情绪,令问题恶化,否则最终或会患上抑郁症。
不管怎么说,这篇报道,读到的人都会觉得很郁闷,这里面传达的抑郁和绝望是浓得化不开的,尤其是在那几天。我还是认为,不管能写出再好的文章,且不说文体,这家媒体让一个这么年轻的记者第一时间去现场是不对的。
原帖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5-22 22:27 发表
也许北海月会反驳,她是专业记者,写的是正式的稿子,我是普通网友,写出来只是给论坛网友随便看看,所以是不一样的,那我就没话了。
zou先生实在是替月MM想得周全,这句话一语道出了症结。资深媒体人极力推荐,将要发表在纸质媒体上,当然影响和后果是不一样的。网络可以自由传达个人情绪,媒体却必须要为读者负责。
另外似乎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常常情不自禁赋予某些词语本来没有的涵义,比如说“不同声音”,比如说“非主流”,好像只要“不同”必定是“好”的,就好像我们常说美女通常无脑,所以丑女就一定内秀,其实美丑智愚的分配都是天然的,比例大致相当。
开头第一段,殡仪馆,哪里的殡仪馆都有尸体,这很正常,放着第一现场聚源中学的操场不去,跑殡仪馆去干嘛?这一段可以删掉。
第二段,学校被封锁,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长时间?既然被封锁,为什么里面还有家长跑来跑去?作为记者,悲伤,哭,都是正常的反应,受惊吓算是怎么回事情?还被跑来跑去的家长吓。
下面一段,拿着录音笔站在那里不说话,不知道该干什么,还要家长主动跑来打招呼。。。。
“一个侏儒蹲在火盆边烧纸”,“侏儒”用语不当。
(连续一星期熬夜加班通宵,现在头很疼,暂时先写第一节吧)
原帖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5-22 23:26 发表


Emmer 也替我想的很周全,呵呵。

可惜我不太认同,emmer 似乎把网络排除在媒体之外,事实上,网络现在成了最重要的媒体,我们只要想一下关于地震的信息有多少来自网络。有多少来自纸质媒体就知道了。事实上那个记者写的东西,很可能只是在网络流传。即使印在了纸媒上,看到的人也不如网上看到的人多,除非出现在“主流”大媒体上。
网络确实是新媒体,现在信息流量很大,但不是所有帖子都会引起足够的点击率和转载量的。网络信息因为缺少核实,在公信力上要打一个折扣。新浪新闻频道,主要摘引的还是传统平媒还有电视媒体的报道。而反之,假如一家传统媒体要摘引论坛上的消息,一般来说是要求找到当事人重新采访核实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传统媒体由于各种弊病不总是能做到核实的。但传统纸媒的信誉度,还是有口碑的,读者一般也知道哪些媒体信誉度比较高。传统媒体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会有很多限制或者不透明,但不能因此就说网络上的消息比传统媒体更可信。
好像有点扯远了。不过也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和网络对受众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原帖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5-22 23:36 发表
emmer如果是主编,有权改文字,还有权批评她:拿着录音笔愣在那里干嘛,想偷懒啊?
是啊。你说对了,偶不是主编,没资格批评。为此我要感谢网络,否则这些文字大概上不了版面的,版面是有限制的,因为纸张是有限的,油墨也是有限的,印刷机耗电量很大。


“侏儒”用词不当-----她真的是个侏儒,那该怎么写呢?

----------------------------------------------------
一个身材不高的女性
原帖由 吹笛在湖北 于 2008-5-23 00:10 发表
楼主转来的文章,有欧美新闻特写的风格,很不简单,文笔非凡。中国记者跟在后边爬吧。
呵呵。这个俺就不多讲了。

回复 88楼 的帖子

S兄不要生气啦。常言说,不打不相识。怎么还不曾相识就说要走呢?
帖子么,有感想就发,发完就忘,没必要那么较真啦。假如觉得白白耗费生命的话,其实想想我们每个人的日子,究竟又有多少不是在白耗,而你又如何知道哪一秒是在白耗呢?可能今天你觉得这一小时是白费了,明天你又发现它的价值了。世界上的事情没有那么绝对的,不是吗?
欢迎回来!
这可以算是一篇很不错的纪实类习作了,但可能算不上新闻稿。假如要说她写得好的话,只能蒙着眼睛瞎说了。其实我们也许都太苛刻了。就拿我自己来说,并没有写出过什么值得称道的好稿件,版面上也常常上一些烂稿。
可能她采访的人物太少,也没有到达第一现场。但说这篇文章是编造的,或者没有去现场,也许有点过了。但记者的第一职责是到达第一现场,封锁其实并不少见,记者常常要做到常人做不到的,寻找一切的可能,才能到达常规情况下到不了的现场。到达第一现场,拿到第一手资料,才是最重要的,文笔怎样倒在其次。
作者不应该得出在与自然的战争中,人类常常看似胜利在望,最终却要一败涂地的结论,尤其是在那样危急险要的时刻。这个结论,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但文中的资料,根本无法支撑这个结论。假如内容无法支撑结论,就不应该放在那里。因为它传达出的信息是,做什么都没用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再做什么了。
我和聚源中学的几个幸存者通过电话,他们的精神状态都还不错,有个女老师还能跟我开开玩笑。当然他们只是一些特别幸运的人,当然我没有去现场,我的同事也不是第一时间到的现场。
还有就是,关于这场灾难,并不是除了描写绝望,就是一味歌功颂德,还有一些其他的。人和人之间的东西。
邹先生说得没错,我同意。
不过这里没有普利策风格,周记者写的也不是新闻,这是一篇灰色调子的副刊文章。
还有,新华社风格也不代表新华社记者的真实水平,他们其实写得出特别有水准的稿件的。
还有就是,这篇稿件确实让人读了一肚子火。
奇怪。有链接吗?
好像也是转贴的,原来的链接是网易上一个叫ydinging的人发的。真是见鬼了,怎么跟我的邮箱名字那么像?不过肯定不是我。
转贴的人搞错了吧,Sgli没可能是这篇文章的编辑啊。很奇怪的,这篇文章一会儿说是《生活》杂志记者写的,一会儿说要发在《周末画报》上。
不管怎么说,这篇文章肯定发表不了的,所以不存在编辑是谁的问题吧。
原帖由 Sgli 于 2008-5-20 16:29 发表
很感谢金丝铁线兄带来这么好的一片文章

一周来,我看了很多的关于地震的文章。由于这类文章实在太多了,我往往只能匆匆浏览,这篇文章吸引着我细细地看。
这证明Sgli不是这篇文章的编辑。

回复 146楼 的帖子

完全同意,一点也不尖刻。
不过,我有时候在想,现在你还有热血,会不会过了三年五年,被许多很重复,很琐碎,很日常的东西消磨掉呢?我想无论如何,在主流媒体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是站在外面貌似自由独立,却其实隔山打牛的人做不到的。但是,这些东西如何表达出来,为人所知呢?还是根本不需要为人所知?
假如要有一点东西的积淀,也许这样的等待要花上十年二十年的等待,做许多繁琐枯燥的功夫,这些热情最终奔向何方呢?有多少人在做这样的事情?也许有吧,比如说吴晓波,但是他能说出来的,又占他所知的多少?是与不是,怎么样来估量呢?
一些不成篇章的思绪,请热血兄指教。希望以后能常常看到热血兄的帖子。
原帖由 鲁阿丁 于 2008-5-28 23:24 发表
欢迎热血,是位MM啊。

晕菜!哪里看出来是MM的啊?

回复158楼的帖子

当然,在英国的新闻法中,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媒体能够证明,某篇文章是记者经过了深入调查,也就是说记者已经尽力去了解事实之后写出来的,即使文章是失实的也无所谓(法官还有判错案的时候呢)。可是,我觉得这篇报道应该不在此种特例之内吧?
我想热血兄已经回答过楼上的问题了。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叫手,有一样东西叫手指头,还有一样东西叫拳头。你看见一根手指不能说它是手,它有可能是断指;你看拳头的时候看不见手指,但你能说它不是手吗?
终于读到了许知远去了灾区现场以后写的文字,和主帖差不多的调调,当然理性得多,也有学问得多。
有些人是天才,水平极高,不过是站在山顶上居高临下看人间的。
叹息一下,不再回这个帖了。
原帖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5-30 00:27 发表
好像涉及到了两个话题
1. 真善美,到底那个是更重要的。在我看来,从新闻的角度,“真”是绝对第一位的。

2. 即使是“对于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的灾区人民,对于那些第一时间赶赴了前线的军人们,对于那些已经坚守了许多日子的白衣天使们”,如果我们把他们看成是理智健全的人的话,他们依然有选择的权利,作为媒体也不能替他们做选择和过滤,尽管这种选择和过滤是善意的。
大哥啊,
1. 已经大家都认可了这篇稿子不是新闻稿;
2. 媒体是目标受众服务的,媒体选稿的标准是他们一贯的风格、理念和他们想象中的目标受众需要什么,媒体在选稿时作的判断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但由于事先不可能知道,只能是根据经验来判断。媒体当然要选稿,否则就是一堆材料,当然论坛除外,论坛的选择体现在点击率和回帖量上,所以可以包罗万象,因为受众自己会选择的。而传统媒体包括门户网站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不能不替受众事先选择。而受众的选择是体现在他们买不买这份刊物,或者看不看这个频道。当然这都是在理想状态下。媒体选稿错误的直接后果是发行量下滑,信誉度受损,广告量下降,市场以此来规范媒体的编辑思路。

[ 本帖最后由 emmer 于 2008-5-30 01:10 编辑 ]
我要是灾民肯定除了什么时候还要地震,哪里有食物和安全,哪里能找到亲人和朋友,以及别的受灾的人怎么样了之外,什么都不想看。我要灾区的人,哪里有兴趣知道一个从灾区外面来的人什么心情啊。
原帖由 zoufeng_1234 于 2008-5-30 07:16 发表
同意,所以北海月最早的愤怒和质疑:她敢把这篇东西给灾区人民看吗?其实是多余的。

而当他们生活平静下来后,更加有权利看各种类型的文章。
北海月本人就是灾区人民啊!
都说不是新闻了,怎么写都没关系,假如是新闻稿,一般不出现“侏儒”这样的词的。实在不行的话,具体点说一下她的身高到底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