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编余琐记

http://www.jintian.net/today/?action-viewnews-itemid-2325
编余琐记(之一)

赵一凡先生病逝后,我从他那里承继过来的《今天》资料已历经二十余载,《今天》杂志也即将迎来三十周年纪念日。这堆经年的纸片已然成为古董,而研究《今天》的人日见其多,积年累月,来自各国各地的近百位学者行色匆匆地到我这里,翻检出各自所需的资料,潜心去做他们的课题。除去那年潇潇女士向我索要岳重(根子)的诗歌抄稿被我婉拒(因受多多之托代为保管),扪心自问,未曾亏待过任何来访者。渐渐的,这些纸片泛黄变脆,不堪抚弄,时光也将我磨蚀得像个旧货市场的老摊主,冷眼观察着这些匆匆过客,内心里仍在企盼遇到有识之士,能将这些零散资料拿去梳理成章,以飨后人;渐渐的,猛然发现自己也到了一凡逝去的那个年龄,这才着起慌来,拾掇起一台朋友淘汰的旧电脑,再一次做起不是我这个外行人应该管的事来。

回想当年的《今天》,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这些打杂的“工作人员”就甭提了,那些如日中天的作者们,某一天在76号受到某位来访者质询各自的职业,如实作答后,竟也面面相觑,最后只好自我解嘲道:“《今天》是劳动者写给知识分子们看的。”

文字录入和勘校是个苦差事,可比起当年,一字字地刻版、打字,一页页地油印、装订,如今轻点键盘和鼠标,即可复制出漂亮的文本,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各地。当初印芒克的诗集《心事》时,我们很想把其中的插图印成像立陶宛诗人梅热拉伊蒂斯的诗集《人》中那种黑底白线条的样式,但用手工批量油印是极难实现的,木版刷印又不能重现那流畅飘逸的线条;即便十年之后,田晓青在他开办的印刷所承印我们为多多的《里程》设计的封面时,仍 在向我抱怨黑色块印刷之难。而今天在屏幕上使用电脑软件的“反相”功能,便可轻而易举地欣赏到它的效果。

于是,干起活来也不觉其苦,我成了这世上最散淡的人,独自玩味着今日文坛大腕们当年“涂抹的一片又一片 / 蓝”(江河)。

作品按体裁分门别类,竟然浑然天成,寥寥可数的九期杂志,稍加整理即成为个人诗集或专辑,甚至序或跋亦可取自其中。这首先得益于《今天》的作品积蓄了十年之久,浓缩了整个一个历史时期,得益于《今天》当年力排众议,坚守同人刊物的风格,不做政治的附庸,不搞兼收并蓄的大杂烩。

始终让我心中不安的,是当年那些用自己菲薄的薪金,购买和订阅《今天》杂志的朋友们,《今天》被迫停刊后未能退还余款,也从无人索取(北大的订阅读者除外,当年在北大就读的《今天》成员王捷负责分送每一期杂志,停刊后用自己的薪金退清余款,数年后我才周郿英那里知晓)。《今天》是靠读者的订阅款才能得以正常运作,是他们宗教般的虔诚成就了这本杂志。这深情厚德无以回报,我将尽所能,将资料整理成电子文本,以光盘或网页的形式奉献给他们。当后世的研究者们使用这些资料时,请感谢当年那些可敬的读者们。

编者  2008.10
http://www.jintian.net/today/?action-viewnews-itemid-2324
编余琐记(之二)

1975年初,文化大革命进入最凶险的阶段,赵一凡先生因受公安部立案的“第四国际”反革命组织大案牵涉,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入狱,关押近两年之久。1976年底,以“知情未举……交换、搜集、扩散反动文章”的罪名,“教育释放”。时隔三年之后,由市局“予以平反,恢复名誉”(详见“平反结论”手抄稿)。

这份搜查清单是1975年1月28日深夜,公安人员在家中将赵一凡先生逮捕后,对他个人物品(文稿、书籍、报纸等)的查抄记录。因物品繁多(据目击者讲:“整整拉了两辆130卡车”),清单的签收时间已是1月29日。

估计是在1978年12月19日正式平反前不久(不可能在“教育释放”之后至文革尚未结束之前),所抄物品悉数归还。

这一年秋季,北岛自费印发了他的第一本诗集(手工油印),赠书给芒克的日期是9月3日。当时,他们还没有笔名,他们现在使用的笔名是三个月之后《今天》创刊时,互相赠予的。
北岛鼓动芒克也印发自己的诗集,但因长期居无定所,芒克手头的诗稿竟凑不出一本诗集,应该是在这一时期,北岛从一凡那里得到从归还的查抄物品中找出的芒克诗抄稿,开始油印他的第一本诗集《心事》,这项工作因《今天》创刊被打断,我是第二年春节后加入《今天》,看到的是一大摞散页,需要送人时现装订。

一凡去世后,我从他的遗物中找到这本诗集,赠书日期是1979年1月12日。

1988年7月8日,赵一凡先生因病去世,徐晓通知我去他家中拣取属于《今天》的资料。一凡的父母先后亡故,弟弟一家早已移居美国,这一产权属于其父单位的居所竟无人承继,留守的是两位从家乡雇佣多年的保姆,她们有权处置遗留的物品,然后也只得离开这里。好在我平日去一凡家对她们很客气,允许我在那里整整翻找了两天,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初夏时节,那年代家中只有电扇,在屋内翻腾这些陈年旧物烟尘刺鼻,我只好搬到酷热的阳台上。她们来自浙江农村,对我当宝贝拣出的零碎纸片和印制粗糙的《今天》杂志不屑一顾,这些既不能当旧书本买也不能增加多少废纸的重量。但每当我翻动纸堆时露出一角像样的或具有一定重量的书刊时,便笑眯眯地让我拿给她们看看,然后很懂行地放在她们一边。我也乐得她们高兴,每翻到一本一凡校对过的精美书刊,便主动递送过去,以求得能多呆一天。

终于她们有些不耐烦了,我只得知趣的停止了翻找,最后看了一眼一凡的毕生心血,明天就要变为废品或纸浆,我心中五味杂陈,汗水、泪水和着灰尘淌下。

这些历经浩劫还能完璧归赵的珍贵资料,在改革大潮初起的时代竟成了劫后余灰。

从一凡遗物中找到的这份完整的搜查记录,名符其实的成了一份记录。尤其是手抄文稿部分只剩下十几页残缺不全的纸片,我相信这些文稿并未丢失。一凡不是那种悭吝的收藏家,他肯定是将文稿归还给作者本人(比如芒克和北岛的诗稿),或者是需要这些资料的朋友。我见过一凡的藏书目录,绝大多数都漂流在外,却也避免了化为纸浆的厄运。

文稿中诗歌部分共82种,从题目上辨认,北岛和芒克的诗占一半左右,其中有一部分是他们从未发表过的早期诗作。

搜查记录原件请进入“文档扫描”栏目。
不知哪位朋友费心,我最近几年一直可以收到寄自香港的《今天》。
实际上,过去的《今天》我从未见到过,但它却一直存在于我的内心。
从北岛的文章中知道这本杂志,后来好像《黄河》杂志上有一篇介绍《今天》的文章,一直很好奇
我年初还读了赵先生的《美国文化批评集》呢。

赵一凡简介:

1950年8月出生。籍贯江苏盐城。1968年下乡插队。1970年进入安徽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1973年留校任教。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1年公派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86年回国工作。
  
先后获得文学硕士(1981)、史学硕士(1984)、哲学博士(1989)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强调学术思想性,关注理论创新与批评,提倡跨学科交叉研究,讲究文风文体。著有论文集《美国文化批评》、《欧美新学赏析》,主持翻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国历史文献》、《爱默生文集》、《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等。

[ 本帖最后由 网事情缘 于 2008-11-10 00:49 编辑 ]
怎么感觉是两个赵一凡的?
可以根据链接找到那里,因为我估计这里有想看的人们。
那里正在陆续把老《今天》的作品整理发表(大约一个星期更新一次)。上个月帮助通看了一遍,忽然觉得,有的作品还不过时,感叹。
网事情缘:的确,《今天》的赵一凡不是你找到的那个。你可以在徐晓的文章里看到他的经历。

今天视野:http://www.jintian.net/today/
今天资料库:http://www.jintian.net/today/?action-category-catid-2

回复 6楼 的帖子

网事兄,此赵一凡非彼赵一凡。
另一位赵一凡,是与《今天》相始终的。徐晓的《半生为人》里提到过他,对于关心《今天》的人,这个赵一凡至少同样有名。
致读者
         《今天》编辑部

    历史终于给了我们机会,使我们这代人能够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声唱出来,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处罚。我们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为历史已经前进了。
    马克思指出:“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唯一许可的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就是只准精神具有一种存在形式,即虚伪的形式;只准文坛上开一种花朵,即黑色的花朵。而今天,在血泊中升起黎明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五彩缤纷的花朵,需要的是真正属于大自然的花朵,需要的是开放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花朵。
    过去,老一代作家们曾以血和笔写下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在我国“五•四”以来的文学史上立下了功勋。但是,在今天,作为一代人来讲,他们落伍了。而反映新时代精神的艰巨任务,已经落在我们这代人的肩上。
    “四•五”运动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一时代必将确立每个人生存的意义,并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自由精神的理解;我们文明古国的现代更新,也必将重新确立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我们的文学艺术,则必须反映出这一深刻的本质来。
    今天,当人们重新抬起眼睛的时候,不再仅仅用一种纵的眼光停留在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上,而开始用一种横的眼光来环视周围的地平线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地了解自己的价值,从而避免可笑的妄自尊大或可悲的自暴自弃。
    我们的今天,植根于过去古老的沃土里,植根于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信念中。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

                                       1978,12
大概在1979年里,见到过一次当时发行的《今天》,好像是第2期,薄薄的一本,打字油印的,封面设计很前卫。因为不好文学,也看不懂诗,翻阅了一下,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不过在同学里,很有几个是这本杂志的爱好者。

应该重新全部出版,搞个影印版的,配上排印文字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回复 11楼 的帖子

那时也看到过几册,因为看到主要是诗作,就不怎么感兴趣,虽然当时对这种“地下”刊物都会有油然而生的敬意。那几个爱好者可是有读到了掩面而泣的地步的,几次在教室里被掩面状吓着了,又想问候,又不敢打搅,更不敢嗤笑,只好故作深刻地表示理解。
德方大姐,前些天刚收到鄂兄的电邮,不想今天在这里也看到这两篇文章。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我从他那里要来了地址,否则,光看“琐记”,不了解那时事情的人容易糊涂。
我想,对那时的《今天》,在这里可以提供一些更全的资料,尽量配套吧。
这个也是连载哟,德方姐姐也谈谈自己参与编辑的感受和趣事呀。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哈,在他们那里,我几乎连字都没法写。你看,老鄂,那时的总管,没几个人知道他也能写——一看他在写,我就边边儿去了。

先把目录放在这里吧。

目录 (按作者)
阿  丹          心,总是那一颗(诗一首)                    《第六期》
          忠诚与遗弃(诗一首)                   《第六期》

阿  蛮      老人与伤兵(小说)                   《第七期》

阿  鸣      记《今天》编辑部的一次诗歌朗诵会(报道)《第四期》

艾  虹(史文)    克罗齐美学的启示(文艺理论研究)  《第五期》

艾 珊         冷酷的希望 (诗一首)                   《第二期》
         波动(中篇小说连载)                    《第四期》
         波动(中篇小说连载)                   《第五期》
         波动(中篇小说连载)                    《第六期》
         旋律(小说)                           《第七期》

白  日         梦之岛(诗一首)                           《第八期》

白  夜      画廊(组诗)                          《资料之三》

北 岛(诗歌)回答                               《第一期》
             微笑•雪花•星星                      《第一期》
             一束                               《第一期》
             黄昏•丁家滩                         《第一期》
             眼睛                               《第二期》
             你好,百花山                        《第二期》
             星光                                《第二期》
             太阳城札记                           《第三期》
             小木房里的歌                           《第三期》
             云啊,云                           《第三期》
             一切                                   《第三期》
             走吧                                《第三期》
             雨夜                                 《第四期》
             陌生的海滩                           《第四期》
             睡吧,山谷                           《第五期》
             是的,昨天                           《第五期》
             日子                                《第五期》
             候鸟之歌                                 《第六期》
             岸                                  《第六期》
             无题                                   《第八期》
             橘子熟了                           《第八期》
             红帆船                           《第八期》
             习惯                                        《第八期》
             迷途                                      《第八期》
             宣告                                   《第八期》
             无题                                   《第八期》
             结局或开始                                《第九期》
             港口的梦                            《第九期》
             和弦(诗一首)                      《资料之一》
             住所(诗一首)                      《资料之一》
             枫树和七颗星星(诗一首)             《资料之三》
             无题(诗一首)                      《资料之三》

毕  捷          评《思绪》的思想性(随笔)             《第五期》

冰  洋 (译)  步入永恒【美】小库尔特 冯尼格特        《第九期》

晨  漠          永动机患者(小说)                   《第七期》

晨  生           梦幻曲(木刻)                           《第五期》

晨  星          人生(诗一首)                           《第八期》

程建立  (译)       谈废墟文学[德] 亨利希•标尔       《第一期》
       (编译)     西德“四•七社”简介               《第二期》
               夜晚 (诗一首)                  《第八期》
              早晨好 (诗一首)                《第八期》

崔  燕    路口(小说)                          《第二期》

迪  星   瘦弱的人(小说)                        《第一期》

棣  子    相会(小说)                          《资料之二》

方  芳  (译)    纯真(短篇小说)[英]格雷厄姆•格林      《第一期》

方 含(诗歌)生日                                      《第二期》
            孤独                                《第二期》
            人民                                   《第三期》
            在路上                           《第三期》
            无题                                   《第三期》
            谣曲                               《第六期》
            海边的歌儿                             《第八期》
            印象                                   《第八期》

方 思         三十年代的文艺论争和文艺民主(评论)             《第二期》

飞  沙(诗)夜晚                                  《第六期》
           为了                                   《第八期》
           颜色(选自组诗《土地》)                   《第八期》

歌  还 (译)       鸡神[苏]叶甫根尼•叶甫图申科        《第二期》

弓  长          关于摄影作品《秋之魂》                  《第四期》

顾  城(诗歌) 山影                                   《第八期》
              海岸                                   《第八期》
              暂停                                   《第八期》
              雪人                                   《第八期》
              赠别                               《资料之一》
              小巷                               《资料之一》
              简历                               《资料之三》

洪  荒           观象台(诗一首)                     《第九期》
            新诗——一个转折吗?(文学评论)      《资料之三》

江 河 (诗歌) 纪念碑(组诗选)                    《第三期》
               祖国呵、祖国(选自组诗《纪念碑》)   《第四期》
               没有写完的诗                        《第五期》
               星                                 《第八期》
               星星变奏曲                          《第八期》
               从这里开始                          《第八期》
               向日葵(组诗)                    《资料之一》
               诗四首(假如、歌、车站、冬)       《资料之三》

金  水         没有太阳的角落(小说)             《第七期》

静之哗         问……(随笔)                              《第二期》

韭  民        二十小时的《星星》美展                   《第六期》
              《今天》短篇小说浅谈(随笔)       《第九期》

老 广    星光,从黑暗和血泊中升起                                   
               ——读《波动》随想录             《资料之二》

李枫林   抉择 (小说)                           《第一期》

林  露         哑吧姑娘(小说)                          《第二期》

林  中    评《醒来吧,弟弟》(评论)                   《第一期》

凌  冰         给你(诗一首)                          《第四期》
          星(小说)                          《第七期》
          自画像(诗一首)                          《第八期》
          希望(诗一首)                          《第八期》

陆  石    诗歌、小说插图                          《第五期》

芒 克 (诗歌)天空                              《第一期》
              冻土地                            《第一期》
              我是诗人                          《第一期》
              十月的献诗                           《第二期》
              心事                                    《第三期》
              太阳落了                          《第三期》
              写给珊珊的纪念册                  《第三期》
              自画像                          《第三期》
              秋天                                  《第四期》
              我有一块土地                       《第四期》
              献诗:1972-1973                       《第五期》
              路上的月亮                            《第六期》
              海岸、海风、船                          《第八期》
              城市                                  《第八期》
              给                                  《第八期》
              葡萄园                             《第九期》
              致渔家兄弟                        《资料之一》
              茫茫的田野                        《资料之一》
              画                               《资料之三》
              天快要亮了                        《资料之三》

萌  萌        红气球(小说)                            《第七期》

南  荻        生命之音        (诗一首)                   《第八期》

齐 云(诗歌)  巴黎公社                           《第三期》
               长安街                           《第三期》
               无题                           《第三期》
               你好,哀愁                           《第三期》

乔 加(诗歌) 风景画                             《第一期》
              给                                 《第一期》
              思念                               《第一期》

山  风        秋之魂(摄影作品)                                    《第二期》

石  默       在废墟上(小说)                      《第一期》
             归来的陌生人(小说)                  《第二期》
             稿纸上的月亮(小说)                  《第九期》

史  文            评《伤痕》的社会意义(评论)          《第四期》
             克罗齐美学的启示(文艺理论研究)      《第五期》

食 指(诗歌) 相信未来                            《第二期》
              命运                               《第二期》
              疯狗                               《第二期》
              鱼群三部曲                           《第三期》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第四期》
              烟                                      《第五期》
              还是干脆忘掉她吧                   《第八期》
              酒                                   《第八期》
              愤怒                             《资料之一》

舒  升          小公园里(小说)                            《第六期》

舒 婷(诗歌)致橡树                              《第一期》
             呵,母亲                            《第一期》
             中秋夜                              《第三期》
             四月的黄昏                          《第三期》
             小窗之歌                            《第八期》
             也许                                《第八期》
             归梦                              《资料之一》
舒 婷       教堂里的琴声(小说)                  《第五期》

铁  冰           墙(小说)                           《第四期》

天  然           原谅我、兄弟(小说)                   《第四期》
            聚会(小说)                         《第六期》

万 之(短篇小说)瓷像                            《第二期》
             雪雨交加之间                           《第四期》
             开阔地                           《第五期》
             远方——雪                             《第七期》
             城市之光                           《第九期》
             噩耗                                   《第九期》
             谜                                《资料之二》
             沙                                《资料之二》
             自鸣钟下                          《资料之二》

吴歌川        西班牙诗人卫尚•亚历山大(作家介绍)  《第一期》

吴  铭         船(诗一首)                          《第五期》

夏  歌          假面舞会(小说)                          《第九期》

夏 朴     大自然的歌声(随笔)                            《第一期》
          采一束鲜花献给春天(画评)                            《第二期》

肖  迪         一个孩子死了(小说)                  《第九期》

小  青 (诗歌)   带我走吧,风                  《第八期》
                 无题                          《第八期》
                 虚构                          《第九期》
                 歌手                         《资料之一》
                 海                           《资料之三》

晓  晴     诗歌、小说插图                        《第二期》

辛  锋          试论《今天》的诗歌                  《第六期》

徐敬亚      奇异的光(文学评论)                  《第九期》

徐  晓      带星星的睡袍(短篇小说)            《资料之一》

严  力 (诗歌)   穷人                        《第八期》
                 我是雪                        《第八期》
                 歌                        《第八期》
                 蘑菇                        《第八期》
                 离别之后(诗一首)          《资料之一》

杨  炼(诗歌)夜晚(诗一首)                   《第六期》
             我们从自己的脚印上…(诗一首)    《第九期》
             蓝色狂想曲(诗一首)           《资料之一》
            乌篷船(组诗)                  《资料之三》

易  名          仿佛        (诗一首)                 《第八期》

伊  恕         圆号(小说)                        《第五期》
          仇恨(小说)                        《第七期》

英  子    欢乐(诗一首)                     《资料之一》

咏 喻         动物篇(寓言)                        《第一期》

支  波  (编译)     俄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亚•布洛克     《第二期》

钟长鸣  (译)       诗三首[西班亚]卫尚•亚历山大    《第一期》

钟  城         《自然、社会、人》巡礼(随笔)        《第四期》

答复(诗人谈诗)《第九期》        芒克、凌冰、北岛、杨炼、小青

答复(诗人谈诗)《资料之一       江河、食指、顾城
谢谢德方大姐和泽兄。有时候年龄上小几岁,恍然就是两个时代,德方大姐16楼的名单里,只有三分之一是知道的。汗的厉害。
网事情缘:这里的一些人,如果换成本名,恐怕就又有你熟悉的名字了。当然了,也有后来没有再出现的人。(我没有被授权,所以不能“揭发”)

其实,我当年也不是冲着作品去的。打动我的就是《发刊词》里的这句话——“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唯一许可的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看见D的老祖宗早都扇了D们一耳光了,于是,觉得自己也该做点儿什么。这就是我那时的水平——我还相信D的老祖宗。
我不算喜欢现代诗的人,觉得自己很难被他们打动。许多年以后,看了芒克的《野事》,才忽然觉得他是个诗人。是我被调理的麻木了,习惯了“口号”……
谢谢德方大姐的直白相告。

可能因为年龄小他们一点的缘故,知道他们的时候已经是阅读他们作品的时候了。比如白岛、舒婷、顾城、欧阳江河、杨炼等等。

那时我们年轻,逆反心理比较重,对社会既抱着一些希望,也不太相信什么。对诗歌的认识比较感性,或者说更注重诗的历史性,当然,也喜欢诗里那些回肠荡气的句子。

后来发现自己连做一个诗歌的爱好者都不够格,就逃了出来,心里,留下了他们的名字。
看来,好像周泽雄比别的人知道的多些,更清楚这段事儿了,也没想到大兴也在新《今天》那里凑热闹。因为对那段事儿大家都不太动笔,所以徐晓的文章就成了窗口。挑了一段,贴在这里,也算是对《编余琐记》作者老鄂的介绍了吧。

徐晓:荒芜青春路(节选)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38963_22729.html
http://vip.book.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0:00

    没有北岛、芒克、黄锐等人就没有《今天》,这是事实;没有北岛的《回答》,没有芒克的《天空》,没有郭路生的《相信未来》,没有江河的《纪念碑》,就没有《今天》在中国现代诗历史中的地位,这也是事实。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已经被足够多的人评说并记住。他们被接纳被认可,首先是因为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在国内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代青年崇拜的偶像,在国际受到盛情欢迎。他们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据说北岛不止一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芒克的作品也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版。作为诗人,他们虽然有长于常人的想象力,但是,当他们穿着破旧的大衣,顶着凛冽的寒风,提着糨糊桶在北京的街头张贴《今天》时;当他们面对父母亲友的劝说和叮咛时;当他们放弃每个中国人赖以安身立命的职业时,绝对想象不到日后的功名和与之相随的困境。即使是像振开、芒克被戴上了诗人的冠冕,也是个荆冠,谁也没有看到他们被荆棘刺破的伤口和他们流血的内心。所以,相对于文学成就来说,更应该张扬的,首先是《今天》所代表的精神。而要真正理解所谓《今天》精神,就不能不了解它的追随者们。
    使用“追随者”这一词也许并不准确,因为对于《今天》来说,他们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这些幕后者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是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的。作为文学同仁刊物,北岛、芒克、万之等撰稿人是非凡的,惟一的,不可替代的,是很多人想做而做不来的。而鄂复明、周郿英、王捷、李南、桂桂、小英……他们的可贵和可爱之处正在于,他们所做的,是很多人都能做而没有做,想做而不敢做的。如果说,一些人经受的磨难已被他们的文学成就抵消了,而那些根本没有文学梦想的,动力何在呢?
    比如桂桂,严格地说,她甚至算不上一个文学爱好者,她的职业是护士。当年,她手持一本天蓝色的《今天》与振开在大街上接头,被领进一间毫无浪漫色彩的破房子,以她那纤弱的手臂印刷、装订没有她署名的杂志。至今她仍然是一名普通的护士,与文学无涉,但因为那段历史却少有了普通人的安宁。
    我在以上提到的振开家的聚会中与周郿英邂逅。郿英在西单墙看到《今天》的当晚,像每天一样,在他那间临街的办公室里向朋友们发布了这条要闻,并评论说:“如果这个刊物能坚持下去,其影响将意义深远。”当时郿英找遍了整个刊物没有发现通信地址,只有刊物的末尾留有一张空白页,便把姓名和电话写在上面。第二天,李南和王捷紧随其后,也留下了自己的姓名。那张白纸向他们昭示了某种莫名的希望,使他们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我想这绝不是偶然的,他,也包括李南、王捷等人,始终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物,所以,与其说吸引他们的是那些诗句,不如说是那杂志所象征的创造精神和叛逆精神。老周以其年长,以其稳健,以其善解人意在编辑部备受尊重,成为全体同仁亲敬可赖的兄长。一九九四年他死于疾病,振开以杂志社的名义发来唁电:“作为编委,以多病之身日夜操劳,做了大量默默无闻的工作,特别是在手工作坊式的出版与印刷过程中,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大家敬重他,他是《今天》的老大哥。老周,你的一生简朴、自重、宽宏、始终如一,你在提醒一个道德沦丧的年代的到来。”朋友们在悼词中这样写道:“在世界各地的你的朋友,都因失去你,心存一块难以弥补的空缺,又因你的精神永在而感恩于命运慷慨的馈赠。”
    提起《今天》,就不能不提鄂复明,大家都习惯地叫他“老鄂”,而那时他也只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他在内蒙牧区插队多年,一九七九年初回北京的第三天就被李南拉着来到了编辑部,从此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可能许多人难以把一根手指永远嵌着黑色机油的汽车修理工和一份纯文学刊物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他却是《今天》存亡的真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如果说《今天》是一个大家庭,他就是管家;如果说《今天》是一个机关,他就是后勤部兼财务部部长;如果说《今天》是一个杂志社,他就是总编室、办公室主任兼会计、编务、校对。他操持对内对外的每一件事,他关心男男女女每一个人。有了他的勤奋,杂志始终和几百个读者保持通畅的联络,几乎每一封来信他都亲笔回复。田晓青感慨地说,当年他收到的回信是他有生以来最让人激动的文字。他记录每一笔开支和收入,小至五毛钱一本卖出的杂志收入,大至购买三百多元一台的手摇油印机的支出。有了他的细致,使得《今天》在经费奇缺的情况下得以坚持和发展。芒克被工厂除名之后,编辑部每月发给他三十元,老鄂怕他没计划,每月分成两次发;编辑部所有信件、稿件、订单、账目他都细致分类后妥善保存着。可能除了他,很少有人至今还保存着一套完整的《今天》。现在,不管是谁,都要在他的监护下阅读,毫不夸张地说,比他个人的财产更加宝贵。
    我无法列举他做的一切,因为那实在是太琐碎太细微了,对于一个将被载入史册的杂志,那也许是不值一提的,但对于一个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存下来的民办刊物,那实在又是不能忽略的。
    日后这些人都承受了种种来自家庭的,来自舆论的,善意的和非善意的压力,但没有谁被压垮,他们从不发牢骚、泄私愤,一如既往地生活着,承担着为人妻、为人夫、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在接人待物的每一个细节中,一以贯之地坚守着自己的人格信念,绝不在精神的层面上降低生活的标准。像初来《今天》时一样,他们远离文学创作,远离政治,远离《今天》的光环,惟独无法远离的,是特定的档案给他们带来的麻烦。
    一九九〇年以后,振开在欧洲恢复《今天》,以后又迁到美国,曾有人对此表示不平,好像《今天》是一棵结满了鲜桃的果树,所有浇过水、铲过土、剪过枝的人都应该平分秋色。有趣的是,这种议论在局外人中搞得沸沸扬扬,《今天》国内的人却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一事实。躺在病床上的周郿英对李南说:“《今天》的事,芒克和老鄂不说话,别人谁还有资格说话?”事后,李南对刘迪转述此话,刘迪说:“老周都认为除了芒克和老鄂,别人没资格,谁还能再说什么?”我是想说,《今天》的名声,对于这些人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他们不会因自己曾是《今天》的一员而骄傲,但是《今天》完全有理由因为有了他们而骄傲。我相信,因《今天》脱颖而出的人们,谁都不会遗忘他们。
    所以我说,他们是一些真正的精神贵族,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理想主义不是创造神话,而是身体力行地试图将神话变为现实。如果谁有幸感受这样的生活状态,有幸在这样的氛围中被熏陶,有幸在这种群体中被点燃,他可能仍然是平凡的、贫穷的,但他不会庸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展示的是一种境界、一种姿态、一种生存方式、一种人文精神,所以可以穿过昨天而历久弥坚。
老《今天》当年我买过至少五、六期,现在还在北京旧居某处沉睡。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刚从FB杂谈那里抽身,跑来照看自己的这一分地,才发现顶了顶帽子,汗!
“今天资料库”更新了内容,却没有新“琐记”,要命!
看了大兴的帖子,知道还有关心的,就冲那“买过至少五、六期”,好像还得说什么,这回真叫“赶鸭子上架”了。

日子过的飞快,马上就要给“今天”过30岁的生日了。
记得在给“今天”过5岁生日时,是在猴子(芒克)家,那天喝倒了不止一位,猴子忒高兴:“没关系没关系,我这里醉倒过无数英雄好汉……”英雄好汉的最新记录是刘迪,四五时的小平头。
过10岁生日时,老木头(北岛)回北京了。那天在我的“打工地点”聚会,挺大的屋子,满满的人,墙上贴着一凡的照片,还录了相。有朋友从头到尾看过录相,问,你呢?我才恍然大遗憾:打灯光……过了好多年,我才知道,那天,便衣们在门外冻着,虽然有几块毫无遮拦的大玻璃窗,但哈气腾腾,什么也看不见。事后,派出所把老板叫去,问他那天怎么回事,他硬是把这事儿自己扛了——这事儿与他什么关系也没有,而那时,他正出差在外!从此,他的生意一落千丈……
15岁生日,在王捷家过的。老木头不能回国。王捷订了一个蓝色的生日蛋糕,用白奶油写着“今天15岁”。凑热闹的章立凡西装笔挺,刚露面就引起一片哄笑:脱下!脱下……席间,老陶家楷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护心镜……”满堂惊叹——这才是原版!后来,王捷被国安步步紧跟,时间长了,就从门外看管渐渐变成了门内对弈……
德方大姐的回复里故事真多~
谢谢梅MM,我的动作慢,看见你跟的那么快,赶快缩了缩脚后跟。

其实,老鄂后来(当然了,我知道的基本都属于“过去时”)说,他年年与猴子给“今天”过生日——那天,他到猴子家,喝点酒,坐一坐……
我们则是过大生日的时候才大聚一聚的。
http://www.jintian.net/today/?action-viewnews-itemid-2448
编余琐记(之三)——回忆76号

我到《今天》时,已经开始在印第二期了。

创刊号是李南从北京寄来的,那时我还在内蒙草原上消磨最后的时光。同时寄来的还有《探索》、《北京之春》等政论刊物,我已年届三十,不会再有热情和冲动,再说,读过《新阶级》之后,对本已淡漠的政治,只剩下了厌恶。说实话,看过《今天》创刊号后,并没有什么感觉,尤其对北岛和芒克这两个不见经传的笔名,怪怪的,也不知是何方尤物。

那年头的人都有好凑热闹的毛病,当年李南一定是说那里有点活儿,让去帮帮忙。于是,在办回北京的第三天,我就跟她去了76号。



有关这个地址和它的主人刘氏兄弟,多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然而于我却有一份抹不掉的世俗的辛酸记忆,长久地萦绕在心头,这也是我三十年后来写《今天》琐记的缘由。

76号在北京并不算是最破旧的大杂院,但院落极深,格局又不像官邸或宅门。直到某一天,偶遇房管部门的人来查房,他在翻找图纸时嘟囔了一声“慧照寺后门”,我才恍悟,原来是庙宇!它的多重院落跨越两条胡同,前院的大殿早已拆掉盖楼,辟为小学校,后院存留的旧房应是僧舍。某位外省来京的造访者听到这段掌故后,大发思古之幽情,喟然叹道:“昔日僧侣们劳作和诵经之余的憩息所在,如今成了当代诗歌的滥觞之地……”。

大批的知青返城,使早已紧张的居民住房雪上加霜,这个院落里,没有比这更破旧的房屋了,京城俗谚云:“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即便如此,这一间半东厢房,对于当年大批的未婚知青们亦是弥足珍贵了。哥哥刘清的户口和工作单位都在外地,弟弟刘念春从山西插队恢复高考后就读北京师范大学,76号是他们寡居的老母亲栖身之所,她把房子让给了已成家的刘念春,自己住到女儿家中。我想,即便是在今日,对于老年人也是无奈之举吧。

李波是刘念春的元配妻子,回族。据我所知天方教人是很忌讳本族的女性和外族通婚的,据说她父亲还曾担任位置较高的教职,为此父女反目,她毅然嫁给了念春。我到76号时,不知何故,念春和她的关系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但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念春作主把他们的家让给了民刊使用。这个刚强的女人,为了维系这个家庭,居然在南城又收拾出一处居所,我曾到过那里,房屋更小更破,显然是那种“私搭乱建”的,我至今记不清那棵大槐树是在屋内还是屋外,但比76号更像个家庭,很温馨,还自制了当时很时髦的简易沙发,但还是没能唤回念春的心。

李波很少到76号来,所以大多数来客在高谈阔论时,是不会想到这里还有女主人的。我也只见过她两三次,待人挺和善,至少没给过我们这些人“脸子”看,在料理完私事后并不急着走,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别人谈论,有时还问上一两句。总之,我没看到通常离婚中的那些“前奏曲”,更没有让我们这些“闯入者”感到过难堪。

一年半后,空气萧索,在长驻于此的芒克搬离一个多月后,约好时间让我去76号找李波取一批信件。短短的几十天,一切又恢复了常态,我像走进一所陌生的院落,轻轻敲开那间熟悉的小屋,只有她自己在家,满脸洋溢着她那个民族特有的健康和眼神。落座后,她交给我一沓信件,那是《今天》的最后一批读者来信,是李波收存的。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起她帮助接待的最后一些来访者,那热烈的情绪使我暗暗吃惊,她丝毫没有流露出个人的哀怨,其实这与她毫不相干的一切,正该是她企盼尽早结束的噩梦。

在这间又复原为家庭的整洁的小屋里,我如坐针毡,我满面羞惭,耳根发烧,渐至听不清她讲些什么,我深深地垂下了头,我想对她说,替《今天》所有的人说:“大姐,对不起……”。

但我始终鼓不起勇气来,最后找了个借口,像个贼似的逃离了这个曾经轰轰烈烈的大院。

一两年后,我们也都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小窝,我至今无法想像,自己能有勇气把它托付给凶险的波涛。

李波长我几岁,如今应该是六十开外的老年人了。我无从知道更无法想象她日后的景况,只有在心中默祷她能回归自己的民族。我不谙天方教义,但我想像真主是仁慈的,她应该得到谅解和宽恕。《今天》的朋友们应该记住她。

当年《今天》的通讯地址使用刘念春的实名,是因为去邮局取邮购款要出示有效证件,却曾经引起过许多读者的遐想,他们在来信中猜测:是为了规避个人麻烦?是对文学前途的憧憬而杜撰的假名……无论如何,这个名字也的确不符合国人取名时的用字习惯。

念春原名念椿。古代父母以两种最平凡的植物椿(树)和萱(草),作为自己的谦称,但念椿至今仍叫念春,恐怕是当初户籍人员或他自己的疏忽所致。念春的父亲在任民国时期美国驻华使馆高级雇员时,英年早逝,遗下子女(四人?),念春恐怕还在襁褓之中,故名念椿。其时正逢政权更迭,从他们母亲后来蜗居的这处小屋,和弟兄们的流离失所,可以想见这个家庭所遭受的一切。

我见过他们的母亲,她举止端庄高贵,总是默默无语,那是一种教养和磨难的集成。

晚年时,她曾获准出国探望子女,据说她有可能以前使馆雇员遗孀的身份移居国外,但她却依然回到了这块自她成年后便没有得到过安生的土地。



如前所述,我最初是以“帮工”的身份去76号凑热闹的,所以对76号的最初印象不可能带有一般文学爱好者的那种“朝圣”心理,也没有我的其他朋友所经历过的类似地下工作者接头般的神秘感,因为此时《今天》的活动已完全公开化了。多年以后,重读人们对76号的种种描述,感觉到越来越像一张渐渐变得模糊的老照片,惟有天津张小海那封来信,每次展读,76号的当年便清晰地跃然纸上,那感觉不是我能写出来的。这封信写成一篇散文,题目《讶》,署名:肖海。我曾把它编入《今天》十周年纪念册,但当时印刷条件所限,字迹模糊不清,无法卒读,现再次将其剪贴如下:



淋着五月强烈的阳光,迎着燥热的风,我又踏上了北京的大街。今天我回来了,只是为了《今天》。活动一下搭乘卡车时坐麻了的双脚,沿着宽阔的长街向汽车站走去。不,不是去会情人,也不是去王府井采购新鲜商品,可是心却为等待将临的那一刻而紧张地跳动。

我和B君还是初次见面,虽然他的诗歌、小说好久以来,深深地打动着我的灵魂。和我想象中的B君一样:修长的身材,清秀但有些衰弱。眼角和鼻翼布撒了一些细碎的皱纹,显得苍白而深沉。一双与面貌不相称的手,结实、粗糙,紧握时一股凉意把含蓄的情感透入我的心中。没有热烈的言辞,也不用庸俗的客套,却有一种魅力牢牢地抓住了我━━信赖!我即刻被打动了。

在B君的引领下,我来到尽人皆知的《今天》编辑部,所有不同角度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公开地址。但我却是第一次到这里,一种神秘的感觉――就像童年去参加小学招生考试时那样――莫名其妙地安慰自己:“不要紧……”

下午时分非常安静的小街,几乎没有行人。在这街上的那个大杂院,少说也住有十几户人家。烈日当空的白天却静得像深夜似的。一个老妇人坐在阴影里剥着蒜苔(蒜薹),那青绿的梗子折断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我的耳鼓。

这是北京最普通的四合院。拥挤着低矮的随意搭建起来的住房、厨户及盛杂物的小篷(棚),形成了狭窄的小巷。三步右拐、两步左拐,迎面而来的掺合着厨房味、陈朽味及开水浇过的便盆味,使人不能忘记:这里有生命;这里运转着生活的中国人精神。

B君领我到深院里的东厢房。外面看去房子已经老朽不堪。灰皮斑斑驳驳,油漆剥落怡(殆)尽,露出了灰黄色的窗棂和门扇。我跨了进去。

这儿就是当今文学青年、大学生及部分老一代文艺家感到震动的编辑部,一间被隔成两间的简陋住宅:这儿就是阿波罗和他的九缪斯所恩宠的小屋,我梦中见到的神秘的“森林小屋”。一张旧八仙桌,一只难看的老柜子,柜的高头摞着的棉被几乎触到了房顶。就在这儿,几个青年人开辟出了一条新大路。被一幅自己用染(颜)料涂成窗帘遮得幽暗的里间,一叠叠纸张、印刷品规则地堆放着,空间散发出新鲜的油墨气味。垢迹浸蚀的窗帘,由红、黄、蓝、白组成抽象的图案,有三角形、箭头形的等等,把外面强烈的阳光筛成五彩的色块,唤起人的感官以生命的感觉。这所古老的小屋在凝固的外壳里面,有着怎样的生机呀!

M回来了。这就是那位用诗歌使人的灵魂震颤、骚乱的象征大师吗?高高的个子,一张生动的脸。不,他绝不是那种头发长披、神情颓丧的诗人,也不是那种戴着厚度眼镜的白面书生。你瞧,那两颗光洁的眼睛,啊,这双健壮的手;还有泼辣、豪侠的运动家气派,粗直的谈吐,这是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我们的诗人……

在这样人的中间,你会情不自禁地激动,假如你有一个厚厚的矜持的外壳,也会被这潮水般的感情打碎,何况你又是个年轻人。但是,我却要离开了。时间,这个严厉的法官就是这样宣判的:告别……

我离开北京时已是暮色苍茫。鲜艳的晚霞像一面镶着金边的红帷幕,斜挂在天际。灰蒙蒙的大地上,自行车的铁流涌进城里,我却告别了,告别了我出生、成长的古城。整齐排列的大杨树像绿色的屏障,树叶上闪着最后的金星隔断了我的视线。再见!我昨天和今天的城市,我的朋友,明天,那里的天是否还蓝?

80年5月26日 初草
    6月 5日 二稿
谢谢德方大姐的更新。
从私人角度来看,这些“琐记”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文本。虽然从未去过76号,感觉上却与它非常近。
写得非常平实,倒是作者引用的那篇《讶》,有一股子浓烈的文青味——虽然也蛮可爱。
真的感谢德方大姐给我们说这样的故事。80年,我15岁,那还只是个懵懂的少年呢,唉,可真是个脱臼的年龄,上下不靠。

给德方大姐抱拳打躬了。
周泽雄:你好,我是手里空空,不好意思多露面的——好不容易有了老鄂的文字,赶快拿来显摆显摆。我知道你肯定喜欢这种内容,就投其所好来了
我喜欢老鄂的文字。与“讶”的看法与你完全一致,绝大多数的文学青年有这毛病。

网事情缘:有喜欢听的,才有接着讲的,谢谢你的鼓励呀!
也喜欢听,德方大姐不要偷懒呀。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谢谢德方大姐转载鄂兄文章,我最早似乎是在西单民主墙看到《今天》,后来在马德生(当时我不知道他是谁)那里买的。
对于我,《今天》和《探索》、《沃土》连在一起,是令人难忘的民间呼声,而对之镇压的严厉,也同样令人难忘。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