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质疑施国英?我为什么质疑施国英?我为什么质疑施国英?
我为什么质疑施国英?我为什么质疑施国英?我为什么质疑施国英?
我为什么质疑施国英?我为什么质疑施国英?我为什么质疑施国英?

她的年龄是不用质疑的、她的经历也是不用质疑的,她的学识其实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她的阅读量,让常人产生嫉妒,让最近的机器人崩溃,让银河电子计算器容器崩盘~~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这是缘分啊,我能够有幸和施国英论坛聊天,有幸载入人类和外星不明种类物的史册~~~~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兮兮不要滑头,3千本是你计算出来的,记得你当时还有点不屑,觉得并不多。我自己没有统计过确切的数目。
读过三千本,这个没太多争执,小人书,我15岁前就读过不下两千本,现在我家里还收藏了一千多本哈。
问题是这个名著,就比较烦人。需要定义的是,什么是名著,不可能说,读过的每一本都算名著。
所以我相信施国英18岁前读过不下三千本的好作品,但是不信是三千本名著。
跃入我的海洋~~~
一年读300本书我觉得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那时一天看1-2本书是常有的。
举例,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很薄的一册,2,3小时就看完了。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半天就看完了。
18岁前读3000册连环画还是有可能的,俺小学二年级时一天就看了十几本呢。

俺不想那么娱乐。只说个人经历,最近四年来俺算得上手不释卷,足不出户读书,四年中有两年过年只在家一天,基本天天(在正常状态时)白天连着黑夜,一天一餐两日一眠,晚饭后一直读书到次日午后都是常事。俺一无感情生活可过二无俗务缠身,整月家中不下楼是平常事。好吧,就算是这样的强度,就算是后面三年阅读速度相当于从前数倍,俺也只敢说这几年通读过的哲学著作不超过百本,如果非要算上跳着没通读过的,那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五百本。这个阅读数量,约略能达到前面十年三倍的效率,也就是俺十五年来读过的书,最多最多也就是乘以二的数量了,事实上我知道肯定没到这个数。俺现在的阅读速度,非西哲类的向来一天一本,西哲类除极少数外的两天到一周一本,但如果要说到18岁前,那么文学类一天一本当然是没问题的,哲学类就够呛了,俺记得当年读《形而上学》,就读了大半年呢。施国英的18岁前三千本名著, 如果全是小说而且施女士和俺现在一样十几年来都树桩一样呆屋里的话,再加上可以把翻翻当成读的话,俺还是愿意相信的。

[ 本帖最后由 卓立 于 2009-2-27 15:36 编辑 ]
从小学3年级开始,我手里就有2张借书证,一张阅览证,几乎每天出入上海市的一个区级图书馆。每天放学后我去那里的阅览室看书,闭馆时间后在家里看外借的书,或在课堂上偷着看。我还经常去南京路的新华书店和福州路的上海书店买书。
我18岁前阅读的大致数目上次兮兮做过统计,约3千多本。
当然,名著的标准可能见仁见智。甲觉得需要读的名著可达3万本,乙觉得3千本差不多了,丙会认为精选3百本就够了。
原帖由 花间对影 于 2009-2-27 15:06 发表
俺脚得,这个帖子是在宣扬“读书无用论”,卖糕的,惨不忍睹~~~



如果不是做学问,读太多书确实无用。长点脑子懂点起码道理比什么都强。
原帖由 卓立 于 2009-2-27 15:31 发表
18岁前读3000册连环画还是有可能的,俺小学二年级时一天就看了十几本呢。

俺不想那么娱乐。只说个人经历,最近四年来俺算得上手不释卷,足不出户读书,四年中有两年过年只在家一天,基本天天(在正常状态时)白天连着黑夜,一天一餐两日一眠,晚饭后一直读书到次日午后都是常事。俺一无感情生活可过二无俗务缠身,整月家中不下楼是平常事。好吧,就算是这样的强度,就算是后面三年阅读速度相当于从前数倍,俺也只敢说这几年通读过的哲学著作不超过百本,如果非要算上跳着没通读过的,那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五百本。这个阅读数量,约略能达到前面十年三倍的效率,也就是俺十五年来读过的书,最多最多也就是乘以二的数量了,事实上我知道肯定没到这个数。俺现在的阅读速度,非西哲类的向来一天一本,西哲类除极少数外的两天到一周一本,但如果要说到18岁前,那么文学类一天一本当然是没问题的,哲学类就够呛了,俺记得当年读《形而上学》,就读了大半年呢。施国英的18岁前三千本名著, 如果全是小说而且施女士和俺现在一样十几年来都树桩一样呆屋里的话,再加上可以把翻翻当成读的话,俺还是愿意相信的。
偶要坦白,哲学类的书我只读了50本不到。政治学类的反而更多一些。
读学术类我也不是一口气看完,状态好的时候读几个章节就放下,然后去读文学类的书。第二天再读几章。。。休谟的《人性论》加起来也读了近2周。
原帖由 永德 于 2009-2-27 15:22 发表
读过三千本,这个没太多争执,小人书,我15岁前就读过不下两千本,现在我家里还收藏了一千多本哈。
问题是这个名著,就比较烦人。需要定义的是,什么是名著,不可能说,读过的每一本都算名著。
所以我相信施国英18岁前读过不下三千本的好作品,但是不信是三千本名著。
是的,名著这个概念也容易发生歧见。我把主贴的标题改成好书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读剧本?莎士比亚的所有剧本偶都读过。契可夫的《海鸥》《樱桃园》《万尼亚舅舅》偶很喜欢。还有布莱希特,威廉姆-田纳西的剧本等等。
<形而上学>,
看见了这个名字就亲切,这就是那本让我爱上哲学的书,我前两页没读完就记了大约4000多字的读书笔记,印象(看书的印象,非书中内容的印象) 极深.
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本集智慧之大成的著作,他对古希腊各哲学流派的评价很启人心智。
我觉得,主题改成:你案头经年累月的书籍是?
可能更好.只有那些书,才是真我.的外化.其他的书籍,都是纸张而已.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好书。。。好像似乎比名著更难定义。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9-2-27 15:30 发表
一年读300本书我觉得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那时一天看1-2本书是常有的。
举例,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很薄的一册,2,3小时就看完了。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半天就看完了。
施女士读完书用什么时间来发呆呢?用什么时间来被感动?什么时间做白日梦?假如不做白日梦,而只读书的话。。。太可惜了。读书最美妙的时光是读完书做的白日梦。
小德子的书单貌似是俺给你吧。

听说商务又出版新的汉译名著了,重新翻译和点校,不过属于典藏版,估计俺是买不起了。
看书也有速度快慢的。速读也是一门技术活,也不是什么妖术,练练也就会了。不过还是佩服一下楼主,的确是早慧型。18岁前的岁月,我都用在打架赌博踢球上去了。偶尔看几本书,还都是看不懂的。初二时图书馆借到一本米歇尔·布托的《变》,楞是没看懂。等到很久以后才发现此公乃是新小说派干将之一。汗汗。

回复 48楼 的帖子

大三的时候为了赶文学史的书单,偶也练过速度技术,我还记得是皮蓝德娄的几个现代主义剧本,结果发现很痛苦,像练短跑一样,读完什么都忘了。后来就放弃这个努力了,书单只完成了一半不到。
主帖的“读”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搞懂“读”的含义,这个话题属于典型的鸡鸭对讲,除了热闹和浪费一些时间以外,神马也不剩下。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我读书很慢,一本专业书断断续续的一般要读2个月左右,而且还会翻来覆去的读。读完后,一般书里写满了感想。
这是我理解的读书。
远远的见你在夕阳那端
拿着一只细花令箭
晚风吹开了你的乱发
才看清你的手里
不过是一根鸡毛
原帖由 兮兮 于 2009-2-27 22:05 发表
我觉得,主题改成:你案头经年累月的书籍是?
可能更好.只有那些书,才是真我.的外化.其他的书籍,都是纸张而已.
现在流行电子书啦,节省空间。
原帖由 emmer 于 2009-2-27 22:44 发表
好书。。。好像似乎比名著更难定义。
有道理,好书的定义更私人化些。
原帖由 emmer 于 2009-2-27 22:53 发表

施女士读完书用什么时间来发呆呢?用什么时间来被感动?什么时间做白日梦?假如不做白日梦,而只读书的话。。。太可惜了。读书最美妙的时光是读完书做的白日梦。
书里的世界就是我的梦境。
原帖由 迅弟儿 于 2009-2-28 03:47 发表
我读书很慢,一本专业书断断续续的一般要读2个月左右,而且还会翻来覆去的读。读完后,一般书里写满了感想。
这是我理解的读书。
呵呵,你是正规军。偶是游击队。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9-2-27 15:09 发表
可对我人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是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和《邓肯自传》。
对我的价值观形成有大影响的是卢梭,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的著作。
能够提起某些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长期盘旋于头脑之中的书,那才比较有点意思。因为对好书与并不太好的书很难评判,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而且人也在进步,有些书青少时代看与中年时代看,也自别有一番不同的意会。

所以建议各位不妨说一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书,顺便介绍自己的大体学术专攻。

惭愧的是本人专攻是历史,现在基本不看小说。并不是说“事实比小说更精彩”,而是目前中国的作家很少具有丰富学识的,或者学识有些偏,对中国了解的,却对世界知之甚少,所以知识含量和视野都不够宽。——对此,也许有异议,但如蒙介绍一二,也许会去读。

其他哲学、史学、社会学方面的书都愿意阅读。曾经印象比较深刻的书是: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弗兰克《白银资本》,章太炎《政论集》、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等。

[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09-2-28 18:02 编辑 ]
原帖由 施国英 于 2009-2-28 15:08 发表

书里的世界就是我的梦境。
呵呵。书里世界是我的避秦桃源。
俺大概只有羡慕施MM的份了。
一般说起来,好书的标准倒是难定的,而名著的标准相对好定,名著,另一个说法就是经典,而经典的形成,通常离不开历代专家相对一致的认可及读者的广泛接受,没有多少歧义空间的。
好书,怎么讲呢?很可能是纯个人化的。对我来说,《欧阳海之歌》就给予我很多积极影响,它是我读过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我十来岁时它就告诉我,原来文字也可以叙述故事。但是,除非特把自己当回事,否则,是不适宜在公开场合谈论作为一本好书的《欧阳海之歌》。
名著或经典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另外,既然说到名著,一般也就对应出一种态度,像排字工人那样只是把字从头到尾数了一遍,有愧名著的地位,也很难算是读过。以文学名著为例,越是伟大的名著,其认知难度和内嵌的复杂性、矛盾性也越高,对阅读的要求也相应越高,它们会要求读者阅读两遍乃至四五遍。
伟大的名著是一种伴随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它既是一种读物,又超越了读物。在此意义上,再结合生年不满百的生命限制,普通人穷其一生能够与十几二十本名著长相厮守,已经算成效斐然了。太多的名著,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弄得不好,还未必有好的效果。继续食粮的比喻,我们谁也不可能一顿饭吞下一条牛。
大概说起来,在任何一个领域,精研过五十本相关名著的人,足称专家;精研过一百本相关名著,距大师也就“虽不中,亦不远”了。以这样的标准,询之今日中国,又有几人可以达到?
泽兄所说,非常赞同!杂七杂八的书,自幼也读了不少,不过比起楼主来,相差太远。大学专业是俄语,结果循俄国文学史按图索骥,囫囵吞枣地读了一百多部。现在从事另外一个领域,感觉重要的是读经典,要反复读,就那么几十本,足够一生受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