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史上主要的冷兵器(连载)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9-7 20:20 编辑

受永德帖子的启发,想起来6年前写过一本书《金戈铁马》,其中大部分内容在网络上贴过,只有兵器部分觉得意思不大,没有上网。现在贴出来,大家随便看看。

还是过去的老规矩,一天一贴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9-6 22:10 编辑

在古代世界,战斗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士兵之间的格斗。“兵”这个字的原义就是这种格斗的器械,比如据中国第一本字书《说文解字》的解释,兵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械也”。

根据儒家经典《周礼》一书的说法,西周时期中国军队的制式兵器统称为“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后世没有这种统称,到了元代民间开始流行“十八般兵器”的说法,主要的一种说法称这18种兵器是:刀、枪、剑、戟、棍、棒、槊、镋、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

古代把各类武器按照有效距离的长短而笼统分为“长兵”和“短兵”,包括了格斗武器和射远武器。为了叙述的方便,格斗类兵器姑且按照格斗时的使用方法,分抡击类、啄击类、刺击类、砍击类这样几大类来介绍。

“棍打一片”——抡击类兵器

棍棒也许是人类最早用来攻击动物或同类的武器,因此这一印象长久留在了人类的记忆里。在多种人类文化中,由棍棒转化而来的“权杖”一直是权力的象征。欧洲的国王在王座上行使权力时,手里总是持着权杖。在太平洋各土著民族社会中,部落头领标志自己身份的也是一根“大头棒”。中国古代社会也是如此。表示父亲的“父”字,原型就是一只右手举一根权杖的象形,表示父亲的权力。《说文解字》解释:“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同一本书中表示长官的“尹”字,解释是“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直观的来看,握的也是一根棍棒。代表王权的“君”字,就是“父”和“尹”的扩大,但是加上了有权发布命令的“口”。“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棍棒本身以后也依旧是一种主要的武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殳”(shu),或者称“杵(chu)”、“杖”、“棒”、“梃”,是当时的“制式装备”。一般的殳只是一根硬木棍,是最下等的士兵的武器,比如“徒役”就是手持殳的一排徒步的步兵。而在湖北出土的7根春秋时期的曾侯用的殳,顶端有三棱状的铜头。在秦始皇陵出土的30根殳,可能是作为仪仗队的兵器,头部包有10厘米长的圆筒铜皮。



秦以后各代棍棒一般不再是正规军的制式武器,而农民在忍无可忍时举行起义,还会“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用棍棒武装自己。在正规军中,经过改良的棍棒武器只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有的前端加上了一些铁刺,号为“狼牙棒”(这曾经是蒙古重骑兵和长矛同样熟练使用的制式武器);有的顶部是个铁皮或硬木制作的球,称为“骨朵”或“蒜头”;有的用铁链将两段或三段棍棒连接起来,号为“铁连枷棒”;在棍棒上加上刀刃,称为“大棒”。明代名将戚继光在镇守北方边界时,为了对付蒙古骑兵,再次将大木棍作为制式武器,规格为7尺长、2寸粗,3斤8两重,并在大棍上加上一片长5寸的刀片,叫“加刀棍”。

金属制成的棍棒状武器一般称“锤”、“椎”。《史记》一书记载,公元前257年,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随行的勇士朱亥袖里藏一根40斤重的铁椎,见大将晋鄙怀疑兵符的真实性,抽出铁椎一下子就打碎了晋鄙的脑袋。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出巡,张良派出的刺客用一个120斤重的铁椎打碎了秦始皇的副车。《说唐》里有尉迟恭和秦琼“三鞭换两锏”的故事,鞭和锏就是铜或铁制的棍棒,圆形竹节状的称为鞭,四方形的称为锏。不过实际上这两位大将并不用鞭、锏,倒是南宋的岳云“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但后来的说书人把“椎”改成了“锤”,画像也画成了两个大圆球。北宋初年勇将王继勋,打仗时常用铁鞭、铁槊、铁楇,军中目为“王三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看连续剧
长知识了。
俺们女滴对这些兵器实在木兴趣,看老木匠研究得那么透彻,俺只有叹服的份儿。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9-6 22:15 编辑

戈啄一点——啄击类兵器

在汉字里,凡是表示战争或武装之类意思的字绝大多数都属于“戈”部首,而且后世往往以“干戈”来统指所有的兵器,或者以“兵戈”来指战争。可见戈至少在文字产生时就已经是一种标准武器,而且从古代文献和考古材料来看,戈也确实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军队的制式装备。


考古出土的石戈


出土的玉戈


銅玉結合的復合式戈


商朝的青銅戈


周時的戈

戈的基本结构是在木柄上横绑一片刃具。在作战时需要挥动木棒,以这片刃具啄击或勾击对方。所以后来把它归类为“啄兵器”或“勾兵器”。刃具最早采用的是石、骨、蚌壳之类的材料,以后改成青铜。发展的形式是将刃具与木棒结合的部位加长,沿木棒延伸的部分称为“胡”,刃具称为“援”,在刃具后部称为“内”。在胡与内上打有“穿”,以便用绳索捆绑在木柄“柲”上。而且胡与内也都可以磨削刃口,增加杀伤力。越是到后来,戈的胡越长,穿的数目越多,而援也做成弧形。按照《考工记》的记载,戈的标准规格是:宽2寸,内长4寸,胡长6寸,援长8寸,重1斤14两(约448克),柄长6尺6寸(周代8寸为1尺,每尺合今19.91厘米)。

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兵器。至今为止还没有在任何其他的古代文明遗迹中发现过类似的兵器。有人认为这是远古的猎人受到鸟喙或兽角的启发,也有的人认为是从农民的镰刀发展而来。不过无论如何戈的有效杀伤范围实在是有限,因此戈本身在秦汉以后的军队武库中就再也不见了踪影,只有它和矛的结合兵器“戟”保留了下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如果有图片那就更好了。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谨遵版主之令,在网络搜集一些图片,编辑重发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这个稿子写成多年,现在想想,断语还是下得太快。

石制的武器很沉重、很易碎,作为武器材料,完全缺乏韧性。在需要贯穿对方身体的作战中,现代人设想的戳刺、砍击,实际上很容易造成武器的破损。

早期石制武器中杀伤力最大的,实际上是手斧。使用挥击时,可以充分利用重力加速度,贯穿杀伤力要超过矛头。

这是5000多年前苏美尔人的石刻战士像,手捧的就是手斧


戈应该就是古代世界普遍使用的石制手斧的延续,而且将手斧的刃部改为尖首,便于洞穿对方身体。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枪挑一线”——刺击类兵器




考古出土的石制矛頭


用来刺杀野兽或敌人的锐器,也是远古时代人们最早的工具兼武器。开始时是用兽角或尖形的石器安装在木杆上,到了青铜时代,开始出现了尖锋两刃、后部开有安装木柄的“”的金属矛头。从考古资料中就可以知道,商代时长矛就已被作为主要的兵器,并发展出很多的种类。战国以后采用铁制矛头,杀伤力更大。



浙江東甌穗豐西周大墓出土的青銅矛頭


《周礼》“五兵”中的“酋矛”和“夷矛”,据《考工记》一书的记载,前者是步卒使用的,柄长二丈(约398厘米);后者是战车上的甲士使用的,柄长二丈四尺(约478厘米)。这样长的矛恐怕很难近战,只能向前直刺,属于冲击型的武器。后来的长矛达到这个长度的就算出奇了,比如《三国志·蜀·张飞传》记载张飞用的长矛“长丈八”,按照当时的东汉1尺合今23.04厘米计算,张飞的长矛长度是414.72厘米,还短于周代车用长矛。



秦國矛頭


汉唐时期一般的长矛标准长度是8尺,略长于普通成年男子的身高(当时一般以7尺为男子标准身高)。有的更短,供骑兵单手使用,叫做“手矛”。长度达到“丈八”的一般称“槊”(shuo),或叫“铍”(pi)、“矟”(shuo)。比如曹操征讨江南时,在军中“横槊赋诗”,手持的就是这种长矛。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马镫的普及,重甲骑兵可以稳坐在马镫上,手持这种4米左右长度的长矛发起冲击,敌人很难阻挡。不过和后来欧洲中世纪时期的骑士一样,在马上熟练使用槊是一门很难掌握的技艺,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也要有相当的天赋。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唐初名将尉迟敬德(即尉迟恭)、程知节(即程咬金)等都是以这种技艺闻名。比如《程知节传》称:“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尤其是尉迟敬德更是号为天下第一的马槊高手。《尉迟敬德传》称“敬德善解避槊,每单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能够躲避敌人的槊,而且还能够马上夺槊。齐王李元吉也善于马槊,要亲自和尉迟敬德比试马槊。尉迟敬德建议齐王的槊保留长矛矛头,自己使用的则去掉矛头。比试几个回合,齐王都无法刺中尉迟敬德。秦王李世民赞叹不已,问尉迟敬德:“是夺槊难还是避槊难?”尉迟敬德回答说是夺槊难。李世民就要他去夺齐王的槊。双方再次比试,才一会儿,尉迟敬德就三次夺得齐王的槊。齐王李元吉视此为奇耻大辱,埋伏下日后相害的伏笔。

唐宋时期长矛还成为“禁兵器”,只能由国家掌握,一般的百姓不得私藏长矛,尤其是矟。按照唐代法典《唐律疏议》的规定,家中私藏矛、矟,要判处一年半徒刑;私自制造的,加重一等处罚(判处两年徒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不对,老木匠还没说弓箭呢。那可是厉害的东东。古代远程杀伤就靠这玩意。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矛可以直刺,戈能够横击,两者结合的兵器必然是优势互补,这就是传奇式的兵器“戟”。最早的戟出土于河北藁城商代遗址,是简单地在长矛的矛头下绑上戈。而到西周时戟已是大为普及,最常见的是用青铜铸成的矛戈一体化的、呈现十字形状的戟。按照《考工记》的记载,戟的标准尺寸是宽1寸半,内为宽度的3倍,胡为宽度的4倍,援为宽度的5倍,刺长6寸,重14两。柄长16尺。铸造戈、戟的合金比例是“四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到了春秋时期,将戈绑在矛柄上的戟又再次流行,还出现在矛头下安两三个戈的两联装、三联装的戟。但到战国时期,随着钢铁铸造技术的进步,各国军队又开始大量装备矛戈一体化的戟。这时的戟的形制也逐渐脱离了原来戈矛的式样,内被取消,形成“卜”字形的戟体。



戟是战国秦汉时期军队的标准武器,史书里往往将“持戟”作为军队的代称。如《史记》记载平原君游说楚王,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狭义的“持戟”是指宫廷或将幕府的卫士。著名刺客聂政刺杀韩国相国侠累,侠累身边“持兵戟”的卫士众多,聂政直入案前,杀死侠累。韩信自称原来在项羽手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持戟”。

戟的杀伤力大,适合于单人作战,是秦汉时期将领们常用的武器。《史记》记载项羽亲自出战时“被甲持戟”。《汉书》记载西汉时“七国之乱”,灌夫的父亲被叛乱的吴王军队杀死,灌夫“被甲持戟”冲进吴军大营,一直杀到中军帐下后复出,以此“名冠三军”。《三国志》里有很多有关戟的传奇故事。比如董卓生性多疑,脾气暴躁,吕布为他部将时,偶尔为了一点小事惹了他生气,就将“手戟”(单手用的戟)扔将过去。曹操的大将张辽在逍遥津战役中“披甲持戟”亲自冲锋陷阵,孙权只得退到小高地上“以长戟自卫”。

历史上使用戟最出名的将领是曹操的部将典韦。典韦原来是个刺客,曾独自以匕首为人刺杀仇人,然后逃回所乘车辆,取出“刀、戟”和追兵“转战数里”而逃走。投奔曹操后有一次和吕布军队作战,他带了几十个人,穿上两重铠甲,不用盾牌,“但持长矛撩戟”。在对方逼近到五步左右时,“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平时他喜欢使用“大双戟与长刀”,军中号为“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大双戟”应该是指一矛两戈的两联装戟)。后来在张绣反戈时,他为掩护曹操,坚守中军帐,“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最后力竭被杀。

或许可能戟的制造成本比较高,或者是戟的横击作用不再受重视,南北朝时的军队一般已不再装备戟,只有在特殊场合下,才会使用这一武器。比如南陈将领章昭达率军进攻江陵,为破坏敌军运输军粮的索桥,“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之上,仰割其索”,终于断绝敌军粮道,得以攻破江陵城。有些将领还习惯用戟,如《旧唐书》记载唐代名将薛仁贵跟随唐太宗征高丽,安地城战役中他身穿白衣,手握长戟,腰挂劲弓,“大呼先入,所向无敌”。

历代的宫廷卫士仍然使用戟。戟也从作战武器逐渐变成一种仪仗用具,有“陛戟”、“棨(qi)戟”等等名目。北朝隋唐时期的军队已不装备戟,但三品以上官员的家门口,可以“列戟”12枝,显示府邸的威严气势。比如《旧唐书》记载唐初大臣张俭,兄弟三人几乎同时官至三品以上,三家宅院门前都树棨戟,人号“三戟张家”。开元时大臣崔琳与兄弟崔珪、崔瑤在东都洛阳私邸门口列戟,号“三戟崔家”。韦斌、韦陟、韦由、韦縚四兄弟先后官登三品,四家同时列戟,“衣冠之盛,罕有其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袁灿兴 于 2009-9-9 18:50 编辑

我认识的一个武林高手说,实战中,刀的威力反而不如棍子。棍子具有更加良好的操控性,挥洒自如,手可运作的空间更大。如“锤”、“椎”,这种武器,不同于刀,砍多了刃口会卷,但这种兵器又属于力量型兵器,所以适合勇力过人者使用。吴方言中,有“节棍”的说法,就是厉害哈,是不是和棍有关呢?

从手斧发展出来的战斧,很容易发力、威力强大。看一些电影,欧洲人、印第安人很喜欢使用战斧,这是战场上最有威力的武器之一,在电影《爱国者》中梅尔.吉布森就使用战斧。。

戈是三代和春秋时期的主兵器。这个时代推崇堂堂正正的正兵对战。整个战斗过程排演的如同华丽的战争剧一般——先布阵、再发表演说,最后交战。。。
阵布好之后,双方先派出一乘战车,做番口舌之战,难怪后世武将对战之时,总爱吆喝声:“来将通名,不宰无名之辈。口舌完了之后,如果彼此感觉不来电,则是亮出干戈,一番厮杀,这是“致师”了。
在双方各自的战阵布好之前,是不会先行开战的,这样的战争,既不华丽,违背贵族精神。这种贵族精神,到了战国就已经消散无踪了,剩下个推崇正兵交战的宋襄公,还常被后世引为愚笨执泥的代表。

这个时期,双方重视布阵,主要是由于良好的阵型利于战车展开。战车作战的基本战术原则是:舆侧接敌,左右旋转。
也就是两辆战车要尽可能靠近作战,而为了防止敌方的战车靠近作战,战车车轮中心都安置出很长的柱子,并在末端包上青铜使得更为坚固,以作为一种保护措施,防止敌方战车靠近。
这就不同于古代波斯的战车,在车轮两边安装的则是常常的利刃,用来从破敌阵;一个是防,一个是攻。
要想靠近敌车交战,就必须避开对方车轮上扯出来的柱子,在互相闪避、不断旋转中寻找战机。而为了创造最大的战机,靠近交战,将战车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各辆战车在旋转时,都能画出一个漂亮的半圆,保持配合,寻找最大的战机。一般战车队形保持的较好的一方,在战争中往往就是胜利的一方。
至于戈么,若是不能将敌人啄死,则是努力的寻找机会,把敌人勾过来,再用短兵器结果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嘴上有龙!


枪的原义就是指尖头木棒,应该也是一种极其古老的兵器。后世的枪和长矛相似,只是枪头比矛头要短小,枪竿一般仅等身长,比较轻便,利于格斗。战国时期步兵已开始使用枪,魏晋以后枪成为制式武器,既有步兵使用的枪,也有骑兵使用的枪。比如唐初名将秦琼,跟随李世民出征作战时,如果发现“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他就“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唐中叶名将哥舒翰也善于使枪。有一次与吐蕃的战役中,他一个人手持半截枪阻挡三队敌军,由此成名。他平时在追击战时往往把枪架到逃敌肩上,大喝一声,乘敌人回头时,“从而刺其喉”,然后顺势往上一挑,“皆剔高三五尺而堕,无不死者”。五代后梁名将王彦章,“常持铁枪冲坚陷阵”,号为“王铁枪”。据《宋史》记载,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也是使一杆“丈八铁枪”。

宋代枪已完全取代原来长矛的地位,成为最重要的兵器。宋代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称“阵所适用者,莫枪若也”。种类也发展到有十多种,有步兵专用于野战的素木枪、鵶项枪、四棱枪头的锥枪、枪头下有防夺短刃的太宁笔枪,专用于攻城的短刃枪、短锥枪、抓枪、蒺藜枪、拐枪,专用于守城的拐突枪、抓枪、拐刃枪、钩枪,有骑兵专用的单钩、双钩枪等等。总的特点是在刺杀为主的枪头侧面也加上各种刃具以防对方抓夺,并且也起到一定的杀伤作用。明代军队制式枪有长枪、铁钩枪、龙刀枪,比较简单。而清代军队装备的枪和宋代一样也有十多种之多。主要特点是结合戟的形式,突出枪的侧击作用。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9-13 09:44 编辑

鎲(tang)钯

明代的枪虽简单,但是却发展出一批多用途的刺杀类兵器,一般总称为鎲钯类。其主要用途是除了刺击外,还可以架开对方的兵器,是攻守兼备的兵器。



鎲钯是在对付倭寇侵扰时出现的。倭寇善于近战肉搏,为了挡开倭寇的快刀,明官军设计了这种带有分叉的兵器。标准的鎲钯总长7尺6寸(236.4厘米),重5斤(约3公斤),中锋与枪头相当,两侧的“横股”是四棱刃。略小型化的是鎲和马叉,后者是骑兵用的。还有一种叫“偒(yi)杷”,是五股直叉的步战兵器。



小说《西游记》里沙僧和猪八戒用的兵器也确实曾经是明代军队的制式武器,即“铲”和“扒”。前者是一种便于格斗的双头武器,一头是月牙状的刃具,一头是枪头;后者是在横木上安铁齿,是战船上用的兵器,用来勾抓敌船,跳帮作战。这倒是很切合猪八戒在天上掌管水军的“天蓬元帅”的身份。

将这类分叉型武器发展到极致的是“狼筅(xian)”。这是一种用毛竹制成的兵器,长度在1丈5尺(466.5厘米)以上,分叉最多的有9到11层。每层的竹枝都用火熨烫整形,有直有勾,灌以桐油使之坚韧,还要涂上毒药增加杀伤力。中间的竹尖安上铁枪头。作战时用来在对方阵势中推出缺口,使长枪、鎲钯、大刀可以发挥作用。最早是在正统年间(1444—1449)由叶宗留领导的浙江矿工起义军设计发明的,对付明朝官军。后来戚继光到浙江抗击倭寇,就采用这种兵器来对付倭寇的快刀和长枪,训练一些体格魁梧的士兵为狼筅兵,获得很大成功。

清朝入关后仍然将这些分叉型的武器列为绿营兵的制式装备,不过加以了一些改进,简化了种类。狼筅则不再装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还没说到弓箭。。。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刀砍一面”——砍击类兵器



横向砍或劈的兵器也源于工具。人类最早的工具之一是石斧,利用加工后的石片的刃口砍树、打猎。青铜时代的人们开始制造铜斧,用于战争。

中国古代把大的铜斧称为“钺(yue)”,小的称为“斧”、“斤”、“戚”。从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铜钺来看,当时的钺制作相当精美。河北藁城出土的商朝青铜钺还有铁陨石的刃口。所以看来当时的青铜钺不大可能是实用的兵器。在历史文献里,钺都是作为王权的象征物出现的,是一种对罪犯施行砍头死刑的刑具。比如《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牧野战役中,“王左杖黃钺”发布誓师令。《国语•吴语》记载吴王率军准备与晋军决战,“王亲秉黄钺”。以后大将接受国王命令出征时往往由国王授予黄钺,表示在战区该大将有权代表国王诛杀罪犯。

汉代以后,开始出现战斧。三国的蜀汉,诸葛亮曾下令工部制造刀、斧供应军队。唐代军队装备有两种制式战斧:“长柯斧”与“凤头斧”。《旧唐书•李嗣业传》载安史之乱时,李嗣业率军在香积寺战役中就大量使用长柯斧,获得胜利。从《宋史》的记载来看,当时战斧主要用于对付敌军铁甲。如北宋初年大将曹利用平定岭南叛乱,见叛军以坚盾铁甲护身,就命令士兵“持巨斧长刀破盾”;南宋时韩世忠在大仪战役中,出动“背嵬军”,“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斫马足”;刘锜在顺昌战役中用“大斧”对付金军的重甲骑兵“铁浮图”;都大获全胜。宋代军队还装备攻城和守城战斗中专用的战斧。开挖地道用的有“蛾眉鑺(qu)”、“凤头斧”,守城时用来砍敌方攀登士兵的有“剉(cuo)子斧”。

蒙古骑兵也将战斧作为重要武器,有圆刃的锚斧,和唐宋凤头斧相似的镰斧。明清军队也装备有各种战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剑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兵器之一,在各种历史记载中有很多剑的传说,使剑不再是简单的一种兵器,而是一种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精神象征。

与大多数兵器由工具转化而来的情况不同,剑是在青铜时代才产生的专门兵器,而铜是非常名贵的,一般人很难拥有,因此剑从一开始时就具有贵族身份,以后也主要是贵族的武器。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剑是在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的,到了西周中期,剑的基本形制已经定型:握把部分称“柄”,柄与剑身的结合部有“格”分开,而格下的柄部称为“茎”,柄的最后部位为“首”,有环或突出的边防止脱手。剑身有凸起的脊,两侧的刃也称“锷”,剑尖为“末”,或称“锋”。

按照《周礼》的说法,剑也有上、中、下三等之分,剑身越是修长就越高贵。然而从实战的角度来看,剑过长不仅使用难度增加,而且也容易折断。从制造的角度来看,剑身越是修长也就越难制造,难于批量生产,价格也就更为昂贵。因此修长的剑主要是来显示身份的,并非实战的武器。

战国秦汉时期凡是士以上阶层的人都必定佩带长剑。《战国策•齐四》记载孟尝君豢养门客故事,冯諼“貧乏不能自存”前来投奔,仍然带着长剑,一有觉得招待不周,就弹着长剑发牢骚,要吃鱼,要坐车,还要孟尝君养他的老母亲。《史记•淮阴侯列传》写韩信穷困潦倒,以至于“寄食漂母”,但出门仍然必定要佩带长剑。

事实上在史籍中几乎找不到在战争中使用剑为主战武器的记载,多的倒是出剑暗杀(以至于《韩非子》把“私剑”与国法对称)、“伏剑”自裁。仅《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记载公元前521年新里战役是用剑的。当时宋国贵族叛乱,吴国出兵帮助叛军,晋国、齐国、卫国出兵帮助宋国国君。齐、宋联军打败吴军,但叛军打败了宋军,宋国国君已打算出逃。齐国将领乌枝鸣负责守卫新里,见叛军气势很高,说:“对方人多,要决一死战不如用剑。”于是带头拔剑冲击,击退了叛军。

从现在出土的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来看,当时的铸造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剑身一般是复合金属的,中脊部分含锡量低以增加韧性,而两侧刃部的锡含量较高以提高硬度。特别是剑的表面都经过化学处理。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剑身布满暗纹,有一层锡、铜、铁以及微量镍的合金镀层。秦始皇陵出土的剑至今闪着寒光,表面有一层极薄的含铬镀层,锋利得可以用来当作裁纸刀。

如此精美的剑价格当然也是极高的,故称“宝剑”。《左传•桓公十年》记载,虞国的贵族虞叔有宝玉,被国君虞公强求而被迫交出。后来虞公又要他的宝剑,虞叔说:“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于是在公元前702年,发动叛乱驱逐虞公。可见宝剑比宝玉更为珍贵。春秋战国到秦汉时的宝剑有贵至“百金”的(秦以20两黄金为一金,汉以16两黄金为一金。百金相当于当时10户中产家庭的财产总和)。如《史记》记载伍子胥的宝剑值“百金”,他用以答谢救他命的渔夫。西汉初年著名说客陆贾生前将财产平分给5个儿子,约定以后轮流到5家生活,如死在哪一家,哪个儿子就承担送终的责任,并可以得到他价值“百金”的宝剑。

既然宝剑这么贵,所以也就有专门鉴定宝剑的“相剑者”。《韩非子》里有这么个故事:有个叫曾从子的,是“善相剑者”。知道卫国国君怨恨吴王,他就向卫君献计,说是可以乘为吴王相剑时刺杀吴王。卫君回答说:“你是为了利益才如此的,吴国强而富,卫国弱而贫。我恐怕你到吴国就会向吴王献此计来杀我。”赶紧把他驱逐出境。

当时人的评论是好剑出自南方,《周礼》一书称:“郑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粵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春秋时著名的干将、莫邪、湛卢、鱼肠等宝剑是吴国工匠铸造的,太阿、龙泉等是楚国工匠制造的。《左传》记载莒国(今山东莒县)国君“虐而好劍”,喜欢亲自铸剑,并拿百姓来试剑。最后被百姓驱逐。

这些著名的宝剑可能已有用钢铁制造的。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铁剑已有1.4米长的,显示出技术的成熟。西汉时已普遍使用钢剑,剑身也越来越修长。更注重其装饰意义。《晋书•舆服志》称“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

历经魏晋南北朝,剑的形制也有所变化。唐代的剑的剑身比较宽,适合于劈砍,剑格和剑首一般做成云彩状。剑的主要用途仍然是仪式性的,并不作为战斗武器。宋代的剑虽然装饰纹样仍然是唐代的基本风格,可是剑身“厚脊短身”,似乎更适合实用。元代蒙古骑兵也用短剑,装饰很少,更为实用。

虽然明清小说中剑开始进一步被神化,但是当时的军队武库却已彻底地排斥了剑的存在。无论官兵,都不再佩剑。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长知识,谢木匠师父!
还没有说到
                   4$$-.   
                    4   ".
                    4    ^.
                    4     $
                    4     'b   
                    4      "b.  
                    4        $
                    4        $r
                    4        $F
         -$b========4========$b====*P=-
                    4       *$$F   
                    4        $$"   
                    4       .$F   
                    4       dP   
                    4      F   
                    4     @   
                    4    .   
                    J.     
                   '$$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楼上的有病,是“网络弓箭期待焦虑症”。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昨天补课看完了。
等今天的续~~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9-14 19:59 编辑



远古时代作为工具的刀是从石器刮削器发展而来的,中国境内目前出土的年代最久远的是在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红铜刀,距今已有4000多年。河南殷墟出土的商代青铜刀大多是弯背小型,不大可能是用做武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刀具是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的工具,以至于齐国等国家流通的青铜铸币都是刀状的“刀币”。不过当时的刀具主要用途是割削,因为青铜比重大而强度不够,青铜刀具还不能适用于劈砍,在文献记载中也找不到当时的军队使用刀为武器的记载。

随着炼铁技术的发展,钢铁刀具的制造技术逐渐成熟,汉代开始各种长短的刀才装备军队。另外由于汉代骑兵大盛,刀背厚实不会在劈砍时折断,因此刀成为骑兵的利器。如《汉书•匈奴传》说匈奴军队“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梃”。汉朝军队也广泛装备刀。《汉书》记载袁盎被即将反叛的吴王拘押,有个曾得到他恩惠的士兵为报答他,灌醉了卫兵,“引刀决帐”,带他脱离险境。汉代将军也往往佩刀代剑,飞将军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因所属部队迷途而失误战机,被告发受审。李广不愿受此侮辱,“引刀自刭”。苏武出使匈奴,匈奴首领强迫他投降,他“引佩刀自刺”。

汉代刀的流行式样是在刀柄有一个环,号为“环首刀”。在洛阳发现的西汉墓葬群,23座墓有陪葬的环首刀。东汉时出产一种刀面上有错金马纹的环首钢刀,号为“金马书刀”。这种刀由“三十炼(炼是指加热后折叠锤打)”、“五十炼”而成,最好的是“百炼”(也称“百辟”)。





东汉末年曹操命令有关部门为他制造宝刀,花了3年时间才制成5把,他自己保留两把,另外3把分别分给了3个儿子。曹植为此写了《宝刀赋》,称赞这把刀能够“陆断犀革,水断龙角”。除了这种贵族豪富的宝刀外,当时的朝廷也批量生产一般士兵用刀。如刘备曾命令蒲元一次造刀5000把。东吴、曹魏政权也往往一次制造成万把军刀。

刀是一种单手使用的“短兵”,步兵作战要全凭短刀就很困难。《汉书》记载李陵率步兵远征匈奴,箭矢用尽,仅凭“尺刀”无法打退匈奴进攻,最终失败。东汉末年开始将刀装在木柄上,便于双手把握,成为一种“长兵”,号为“长刀”。上文提到曹操的猛将典韦就好用这种长刀。十六国战乱时,割据陇西的军阀陈安本人就是著名猛将,当时人歌谣称他“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到了唐代长刀成为标准装备,又创一种双刃长刀,称为“陌刀”,是步兵武器。还设置专门的“陌刀将”。而唐代短刀并不完全是步兵武器,“仪刀”是禁卫皇宫的卫士的佩刀;“鄣刀”是官吏的佩刀。只有“横刀”才是装备步兵的武器。



刀在以后继续发展。宋代军队装备的长刀居然有7种之多,其中的屈刀、掩月刀、凤嘴刀都是传统的大刀片;而眉尖刀、笔刀则刀身修长;掉刀是唐陌刀的发展形式,是两刃尖刀,可刺可砍;戟刀则是将凹刃刀安装在长枪上,被后世小说家称之为“方天画戟”。而宋代军队装备的短刀只有“手刀”一种,柄后仅有很小的环。

戟刀

明清两代军队的长刀有所简化。明代《武备志》一书仅记载了两种长刀:钩镰刀和偃月刀,特点是刀背上都有钩刃,也许是想增加杀伤力。清代仅绿营兵仍装备长刀,有挑刀、宽刃刀、片刀、虎牙刀4种,形制相当简单。

短刀的形制在宋代以后发生很大的变化。元代蒙古骑兵开始用“环刀”,后来接受阿拉伯军队的影响,开始使用“回回刀”,即阿拉伯弯刀,曲背弧刃尖头,与中原地区传统短刀式样不同。而从北宋开始,日本向中国朝贡的主要贡品之一就是刀具,民间也已开始从日本进口刀具。明代日本仍然朝贡刀具。日本刀制作精良,对中国刀具生产也发生影响。

明代军队装备的短刀基本都是日本刀式样,刀身修长,略有弯曲。其中的“长刀”,刃长5尺(155.5厘米),刀柄长1尺5寸(46.6厘米),适合于双手把握劈砍,是步战利器。“腰刀”刃长3尺2寸(99.5厘米),刀弧较深,当时是藤牌兵的进攻武器。还有“短刀”是佩带用的。



清朝入关后军队的佩刀延续明军刀特点而又有发展。最常见的佩刀与明长刀相似,但略短(刃长2尺2寸)适合单手劈砍。其他的名目有云梯刀、长刃大刀、背刀、窝刀等等,都大同小异。而八旗前锋营用的“顺刀”和传统的剑相仿。绿营步兵则往往使用短柄刀,刀刃与传统的长刀相似,柄后也有小环,是回归传统的军刀。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射远武器



虽然在演义小说中的作战描写大多是将对将、兵对兵的格斗,但实际上这种作战方式远非普遍现象。大多数的古代作战是依靠射远武器进行的,贴身肉搏只是在作战的最后关头采用。古代军队装备的射远武器主要可分为弓、弩、投枪、砲几大类。

弓箭

弓箭是远古人类的伟大发明,中国境内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箭镞是在山西峙峪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已有两万八千多年。由于在这个遗址发现了至少120匹野马和88匹野驴的遗骸,所以考古学家们把这里的古人类称之为“猎马人”。可见原始弓箭已足以使古人可以猎杀飞奔的野马、野驴。弓箭使我们的祖先掌握了一种不仰仗大自然的工具,大大增强了人类的自信,这在“后羿射日”的著名神话里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弓箭以后一直是中国军队的主要射远武器。据儒家经典《周礼》的说法,西周时期的弓箭已经有了很多种类。“王弓”和“弧弓”,是用来作战的,可以射穿皮甲;“夾弓”、“庾弓”,是用来打猎的;“唐弓”、“大弓”是以来学射的。箭也分成6种:“枉矢”、“絜矢”是可以带火种的火箭,用来守城和车战;“杀矢”、“鍭矢”是用来打猎的;“矰矢”、“茀矢”可以“弋射”(在箭后拖一根细绳),用来射鸟的;“恒矢”、“痺矢”是多用途的箭。而当时的弓是一种复合弓。据《考工记》,当时的制造弓的工艺很复杂,材料要用干、角、筋、胶、丝、漆“六材”。弓身基本材料为干,也有7种可供选择,最好的是用柘木,其次可以用檍、桑,最差的是竹片。制作时,冬天采干,春天浸角,夏天治筋,秋天用胶将这3种材料合成弓身(弓身中部为干,两头用牛角加强,外附以牛筋),然后再上漆。最好的弓这个过程要多次反复,“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据说当时的弓分成3种尺寸,上制为6尺6寸,中制为6尺3寸,下制为6尺。





从商周遗址出土的大量的箭镞实物来看,也确实证明上述记载不虚。出土的箭镞形制多样,绝大多数都是青铜铸造,刃口锋利。而从史籍记载的古代战争情况来看,弓箭的杀伤力是第一位的。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攻进王宫后,亲自射了已自杀身亡的纣王3箭,然后用大钺砍下纣王脑袋,悬在大白旗上示众。在《左传》所记载的春秋时期的战争中,有大量伤亡情况是箭矢造成的。




历史上的名将大多是以骑射而出名。西汉时号为“飞将军”的李广,《汉书》记载他身材高大,手臂又长,以“善射”闻名天下。平时与人喝酒,“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作战时“见敌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在被罢官后有一次夜间醉酒,见林中大石以为是老虎,一箭射去,箭头居然射进了大石。远征匈奴建立战功的霍去病也是以善于骑射而从军。东汉末年著名猛将吕布据《三国志》,也是“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如著名的“辕门射戟”的故事:吕布为帮助刘备免于袁术的兼并,叫手下在辕门外举戟,他一箭射中戟的“小支”(即横出的原来的戈刃),由此要两家讲和。东晋名将刘牢之,家传善射。历史上著名的英武之君唐太宗,也是以善射闻名,据说有一次在打猎时,遇到一群野猪的袭击,唐太宗迅速“引弓四发”,接连射死4头野猪。


弓要依靠臂力拉开,古代弓制成后用重物悬吊使弓张开,以此测量弓的强度,因此有几斤弓、几石弓的说法。南梁名将羊侃,《梁书》上说他“臂力绝人,所用弓至十二石,马上用六石弓”。1石为120斤,按照梁代衡制标准,羊侃拉开步战用弓的力量达320多公斤。而一般“弓贯六钧”(30斤为1钧)就号为良弓了,这种弓射出的箭矢射程可以达到300米以上。南宋名将岳飞和韩世忠,都以能拉开300斤的硬弓而著称。根据《天工开物》一书的记载,明代军队装备的弓分3种规格,弓身的基本材料恰恰是《考工记》认为最次的竹片,其他的用料仍然是角和胶。120斤的弓装备“上力”,“中力”的士兵配备的是不满百斤的弓,“下力”士兵的弓仅有60斤左右。

强弓射出的箭矢射程远,贯穿力强,但是需要射手经过长久的锻炼。而且大力拉开弓的同时还要瞄准,对于射手的要求相当高。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射手,比如唐初名将侯君集,从小“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后来就只好“以武勇自称”。传说中好射手可以“百步穿杨”(古代一般以5尺为1步,百步约合130米左右),但即使是李广那样可以将箭射入石头的射手,但在作战时却还是尽量在几十步距离内发射,以求射击精度。


弓箭在古代战场上一直起着主角作用。尤其是北方狩猎以及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等民族,民众自小就练习骑射,进入青壮年后就是熟练的士兵,因此在对汉民族的作战中有相当的胜面。尤其是蒙古骑兵精于骑射,每人都装备称之为“马克打”或“卡蛮”的复合弓,这种弓西方人称“基斯泰”弓,尺寸不大,适合于在马上发射,据西方史料记载其拉力一般为166磅(75.6公斤),射程可达200米。满族八旗军队也以善于骑射为看家本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朝廷还孜孜不倦的要求八旗子弟练习骑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9-16 17:02 编辑

弩箭


弩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弓,它的特点是将弓箭的张弓动作和瞄准发射动作分离。在弓的中央装一个“臂”,臂上开放置箭矢的槽;把弦拉到弩臂后部的“弩机”,用“牙”挂住,瞄准后扣动“悬刀”(相当于现在步枪的扳机),箭矢就发射出去了。




由于弩在拉弦的时候不必顾及瞄准,还可以用腰腹力量拉弦,因此弩的弓身可以很硬,保证具有足够的射程和贯穿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优点,掌握射弩的技巧要比弓容易得多,任何普通人稍加训练就可以上阵发挥足够的战斗力。



根据现有资料,中国是弩的故乡。传说弩是由楚国人琴氏发明的,而成书战国的儒家经典《周礼》一书则称西周军队已装备了4种弩:夾弩、庾弩是用于攻城以及守城战斗的,唐弩、大弩则利于车战和野战。


战国时期的军队已大规模的使用弩为主要武器。最著名的战例就是公元前341年孙膑设计在马陵伏击庞涓率领的魏军,“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夜间出击,万弩俱发,庞涓智穷兵败,自杀身亡。一支军队能够装备万件弩,可见弩已成当时军队的主要射远兵器。据说魏国挑选“武卒”,要求能够穿上盔甲,“操十二石之弩”,并且带上50枝箭和3天的口粮,扛着戈、佩上剑,全副武装,一天内能急行军100里。《史记》记载公元前310年,秦国的将领樗里疾率领百乘战车进西周,西设置军队仪仗迎接。与秦国争雄的楚国为此责备西周君。西周的大臣腾解释说这是为了防备秦军突袭,所以排列阵势,“长戟在前,強弩在后”。而说客苏代游说燕昭王时也说,军队出战时“强弩在前,錟戈在后”。看来当时弩已是军队作战战术的重要因素,取代了原来弓的地位。显然无须经过长时间训练的弩更适合当时全面征兵制下服役的普通农民士兵使用。

张弩的拉力普遍远远高于一般的弓。战国时期威力最大的弩是韩国的制造并装备的。《史记》记载说苏秦游说韩王,说是天下的“强弓劲弩皆从韩出”,并提到韩国有“谿子”、“少府”、“時力”、“距来”等劲弩,“皆射六百步之外”。而且韩国士兵射技高强,可以接连发射一百箭,射穿敌人的胸口。由此韩国军队天下闻名。

战国晚期还出现了巨型的弩。《战国策》提到当时有“之弩”,即使这是夸张之语,打掉一点折扣的话,那么至少当时已经有了张弓拉力在1000公斤以上的弩《墨子·备高临》讲到,守城可用“连弩之车”,并说它有“两轴三轮”,有着一个可以转移发射阵地的车架。并又说它是以辘轳张弓,箭矢长“十尺”。箭矢上还连系绳索,如同弋射,可以用辘轳把箭矢回收回来。《六韬·军用》也记有“绞车连弩”,应是同性质的武器。所谓“连弩”,看来就是指这种弩的箭矢上系有绳索,可以回收。这很可能是因为这种超大型的箭矢制造成本很高,不可轻易浪费,射空的话就要回收以供再次装填发射。《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受方士蛊惑,误以为数次派人入海求仙不遇,都是因为海里的大鲛鱼阻挡,于是亲自带了军队到至莱州的之罘海边,用这种“连弩”射击海中巨鱼,射中一条大鱼。这倒是很象今天的捕鲸船装备的捕鲸炮。

秦汉时期弩仍然是军队的标准作战武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派遣“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甚至建造坟墓时,还要在墓道内安装了“机弩”,“有所穿近者辄射之”。西安的兵马俑有一些蹲着的士兵塑像,就是准备发射弩箭的士兵。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与项羽长期在成皋(今河南汜水西北)、广武(今河南荥阳北)一带对峙,公元前203年,项羽在阵前单挑刘邦决斗,可是刘邦却历数项羽十项大罪,说是不屑于和这样的罪人决斗。项羽大怒,要埋伏的弩手射击,一箭射中刘邦的胸口,刘邦强忍疼痛,低下身子摸着脚说:“这家伙竟然射中了我的脚”。为此军心没有动摇。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亲自率军攻击匈奴,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贸然出击,结果在白登被匈奴包围。汉高祖只得施缓兵之计,与匈奴谈判。陷入包围的第7天,天降大雾,派出去的谈判代表往来双方阵地之间,居然没有被匈奴发现。陈平建议赶紧突围。士兵们持“强弩”,张弩装上箭矢,同时手里准备好第二枝箭,随时准备连射,以密集队形开道,才侥幸回到平城,脱离险境。

张弩时是用脚踏弩身,以全身力量往后拉,所以也叫“蹶张”。操作的士兵也叫“材官”。西汉初年的丞相申屠嘉就是“材官蹶张”出身。汉代军队有“材官”,以及“强弩都尉”、“强弩将军”的编制。

汉朝与匈奴的长期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汉军的弩与匈奴的弓对决。公元前89年,李陵率5000步兵出征,与匈奴单于带领的主力遭遇。李陵下令以大车结为军营,出战时“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当匈奴军逼近时,“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获得首战胜利。匈奴调集援军,连续进攻,李陵以“连弩”(应该是远射程的强弩)射单于,使单于差点中箭。最后匈奴将汉军围困于山谷,万箭齐发,一天之内发射了50万枝箭。而汉军矢尽粮绝,无法有效还击。李陵感叹说,如果再有几十枝箭也就能够突围了。结果全军覆没,李陵被俘。

三国时蜀汉的诸葛亮发明称为“元戎”的连发弩。据说是在弩臂上安装箭盒,可以安放10枝箭,每次射击只需张弦,不用安箭。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出击祁山,就是集中这种连发弩,射死了曹魏的大将张郃。不过总的来说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步兵作战中使用弩的记载不多。相反,在阵地战中使用巨型强弩的记载却越来越多。东汉已经有“车张”之弩,陈球在坚守零陵的战役中,使用可以发射“矛矢(安有尾羽的长矛)”,可以“远射千余步”。南朝也有“神弩(或称“万钧神弩)”,用来打击敌方的船舰。1960年在南京出土的一件南朝铜弩机,构造和汉代弩机差不多,而有将近40厘米长,30厘米高。以此推算,这个大弩机的弩臂要有两米多长。而北朝在边境地区的每座据点设置“强弩十三床”,每一床强弩配给牛六头,可见也是一种巨型弩。

唐宋时期仍然延续这一趋势,巨弩被广泛用于阵地作战。这种巨弩要用绞车张开,称“绞车弩”或“车弩”,同时射出7枝箭矢,中间是长3尺5寸、粗5寸的巨型箭矢,两旁各3枝略小的箭矢。据说可以摧毁城垒和舰船。宋代进一步发展,巨弩通称“床弩”或“床子弩”,往往联装两张弓或三张弓,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北宋的《武经总要》记载了多种多弓床弩,其中最为强劲的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需要70多人绞轴张弦。发射的箭矢称“一枪三剑箭”,射程有两三百步。床弩还可发射“踏橛箭”,可以把箭矢成排成行地钉在城墙上,让攻城兵士可以攀缘爬称。据《宋史》记载,北宋初年魏丕曾将床弩的射程提高到了“千步”。1004年宋辽澶渊之战,宋军在城头安设床子弩,守弩兵士惊慌失措,辽军还没有大举攻城,就匆忙发射,恰巧命中辽军阵内的主将萧挞览。辽军军心动摇,无心恋战,于是和宋朝议和。



宋代步兵使用的弩称踏张弩,有黑漆、黄桦、白桦等等多种名号,但结构几乎完全相同。1068年李宏改造踏张弩,将弩的尺寸略微加大,发射仅几寸长的“木羽箭”(由于弩的箭矢会与滑轨摩擦,轻而长的箭杆阻力大,而且会在飞行中抖动,增加阻力,因此弩的箭矢一般都比较短),射程达340步左右(约500米),可以将一半的箭杆射入榆木。由此得名“神臂弓”,广泛用于实战。南宋时韩世忠创一种“克敌弓”,也能在百步内射穿重甲。




由于弩算是当时重武器,因此唐宋的法律严禁私人拥有弩。法律规定有1张弩的要判两年半徒刑,有弩5张就是死罪。私造的更要加罪一等。


和汉族军队依靠弩为主要射远兵器的情况不同,惯于骑射的蒙古军队并不装备弩。入主中原后蒙古军队也开始制造装备各种弩。据说元军的“神风弩”射程有800步。但是总的来说,弩不是主要装备。明初军队还装备两种弩,号“神臂弩”、“克敌弩”,但据《天工开物》,其射程最远不过50步,但在射程内的穿透力强于弓,主要用于守城,野战时仅用弓。巨型弩也已大大简化。

由于火器的登场,明朝军队以后不再装备弩,弩往往只是民间的打猎工具。清朝军队则一直没有弩的装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投枪


投掷尖头木棍可能很早就是打猎的方式。以后投枪也成为武器。西周的贵族在饮酒时有“投壶礼”,大家用小型标枪投入壶口助兴,或许就是由作战时投枪发展而来。不过在宋代以前中国军队并没有投枪的装备。



    宋代是一个大力发展射远武器的时期,军队将投枪作为制式兵器,称“梭枪”。蒙古军队装备的长投枪长一丈,两头都有刃,也可以用于肉搏;短投枪是三尾标枪,长四五尺。


    明代步兵用的投枪叫标枪,水师战船用的叫“镖”,有犁头镖和小镖。主要的特点是枪头较重,枪杆长7尺左右,用较软的木杆或细竹制作,可以投二、三十步远。清朝的水师装备了几种镖,有手镖、犁头镖、铁斗镖等名目,尺寸较小。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剑是百兵之君,棍是百病之祖,枪是百兵之贼。顶贴。。。



砲的字义原来就是“抛”,是用抛掷石块打击敌方,所以部首是石。和古罗马军队普遍装备以筋腱扭力发射的抛石机的情况不同,中国军队较晚装备这种重型武器。史籍记载中首次明确提到在战争中使用抛石机,是公元200年官渡战役中曹操的军队以“霹雳车”发射大石块,摧毁袁绍军队的“橹楼”(阵地战中用以向敌方阵营发射矢石的塔楼)。据说这种抛石机抛射的石块发出呼啸声,因此称霹雳车。






在南北朝时期的史书记载中,使用抛石机战例的记载很多。当时将抛石机称为“拍车”,可见是一种装在车上的抛石机。573年,南陈将领黄法抃率领陈军进攻北齐据点历阳(今安徽和县),这支军队装备有很多的拍车,到了历阳城下,“竖拍”,猛烈发射石块,破坏了历阳城楼,得以攻下这座重要据点。南北朝对峙,很多战事是在江河地区展开的,主要的作战装备为“拍舰”,把抛石机装在船上攻击对方船舰。567年南陈大将吴明彻进攻叛变的湘州刺史华皎和后梁的联军,双方在洞庭湖决战,南陈军先派小战船逼近,等对方的石块消耗殆尽,乘机出动大船巨拍,将对方的主力拍舰全部击沉。







抛石机在唐代仍然是为完成特殊任务才装备的武器。639年侯君集率军远征高昌,为此征募了山东地方的“善为攻城器械者”。先后以巨型“抛车”攻击柳谷城,“抛车石击其城中,其所当者无不糜碎”,以至守军无法上城墙守卫,很快攻下该城。再攻击高昌都城,仍然以抛车为主要武器,迫使高昌国王投降。“安史之乱”时,李光弼坚守太原,在城中设置“大礮”发射巨石,打击叛军集群,一发石块打死二、三十个,叛军为之胆寒,不敢迫近作业。







中国古代的抛石机主要依靠人力拉动一根巨型长木杆,木杆下方有轴,利用杠杆原理和离心力将放置在木杆梢头皮袋里的石块甩出去。宋代军队普遍装备抛石机,并且定名为“砲”。《武经总要》称:“凡砲,军中之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当时军队装备的砲有十多种,小的“手砲”,发石半斤,两人操作,是近距离作战兵器。中型的单捎、双捎、旋风、虎蹲等砲,使用40—100人拉砲绳,可以将最大25斤的石块发射到50—80步(约78—125米)的距离。巨型大砲要几百人拉砲绳,发射的石块可达上百斤。不过这种巨型大砲是固定式的,一般只用于攻城或守城,战役结束就拆除,并不是常备武器。



襄阳砲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抛石机是1273年元军围攻襄阳城时使用的“襄阳砲”。这是一种新式的抛石机,是在抛石长杆原来靠人力拉动的部位安装一个巨大的平衡重锤,安上石块或铁块,利用重力使长杆竖起甩出砲石,基本原理与打水的桔槔相同。这种抛石机使用人力不多,但抛射距离远、抛射重量大,而且发射速度快。当时襄阳攻守战已经进行了4年,元军久攻不克,回回人亦思马因献计,制造了这种大砲来攻城。据说它发射的石块重达150斤,飞越城墙后,“入地七尺”。宋军的防守工事纷纷被打破。宋军苦等援军不至,守将吕文焕最后被迫投降。



襄阳砲的力学分析



利用重力发射的“襄阳砲”以后成为元军攻城夺寨的重要装备,并且传播到了欧洲。据欧洲史料记载,巨型的“襄阳砲”使用的平衡重锤可达10吨重,能够将200—300磅(约90—140公斤)的石块抛射100米远。而在中国,这种抛石机却逐渐消失。元末战争中使用的大砲,大多还是中国传统式样的人力抛石机。据《明史·兵志》记载,明初朝廷兵仗局还有制造“襄阳砲”的任务,不过是排列在“火器”的标题下,可能并不是抛石机。随着在战场上火器运用的普及,明朝军队不再装备各种抛石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楼上的有病,是“网络弓箭期待焦虑症”。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09-9-14 09:57
你才有病!弓箭在冷兵器里是最厉害的战略战术武器了!

不学无术!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楼上的,别忙着给别人诊断,先搞搞清楚弓箭到底是战术武器还是战略武器再说。

你弄了个“战略战术武器”的概念出来,那AK-47是不是也算其中之一?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