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梁小民:对自由市场的信念从未动摇

本帖最后由 彼亦一是非 于 2009-11-17 21:24 编辑

文/唐骋华、杨震


  梁小民既是著名经济学家,也是经济学家中罕见的“畅销书作家”,他的《经济学是什么》《小民谈市场》《黑板上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纵横谈》《宏观经济学纵横谈》等著作,以轻松、通俗的文笔,诠释着一个又一个深刻的经济学原理。他还上过百家讲坛,面向更广大的观众,传播经济学知识。现年66岁的他,依然活跃着,关注金融风暴、关注中国经济,也继续致力于经济学普及工作,甚至想用悬疑小说,阐释经济学。

经济回暖,信念依旧
  在很多人印象里,经济学家总是说些模棱两可的话,满嘴“可能”“或许”“大概”。梁小民却不怕说“大白话”,在分析金融危机的现状和起源时,他立场坚定、逻辑清晰,毫不隐瞒观点。他所凸显的,不仅是经济学家的专业素养和专业信心,也是知识分子的良知。
  生活周刊:金融风暴爆发至今,您认为现在处于什么状况,见底了吗?对奥巴马的政策,争论很大。
  梁小民:应该说见底了,最近经济回升的势头是看得见的,标志就在美国,它对全世界影响最大。奥巴马上台后,金融秩序开始好转。但凯恩斯主义从来是不正确的,因为政府的行为是短期行为,注重短期效应,它对市场的干预反而会加大波动程度。当然,美国政府向企业注资,是为了帮助其渡过难关,不等于收购,危机过去就会撤资。现在国内很多媒体都在叫喊美国基本的市场经济理念和制度发生了变化,美国转向资本主义,特别是《环球日报》最左,纯粹是扯淡,
  生活周刊:这次金融风暴的缘起,很多人归咎于人性的贪婪,而许小年认为和政府干预市场有关,您怎么看?
  梁小民:我和许小年的观点完全一致。人的本性不是问题,也不可能改变,关键是制度制约。此次金融危机,和格林斯潘时代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密切相关。长期的低利率让货币过多,银行要放贷,而房利美、房地美有政府参股的,放贷门槛被强行降低,原来20%的首付不要了,大量放贷,结果贷款者到期还不出,造成巨额的呆账、坏账,形成次贷危机。这是行政机构想制造繁荣,运用政策工具刺激经济的典型事例。
  生活周刊:换言之,这次金融危机并没有动摇您对市场经济的信念。
  梁小民:对,按照哈耶克的观点,市场会自我调节,不会大起大落,市场本身会调整过度投资。而过分的行政干预,反而有副作用。

警惕通胀,注意保值
  话题转向国内,梁小民依旧不含糊,各项数据记得很清楚,言论纵横捭阖,赞美中国经济的表现,也提出了建议。同时,作为“大众经济学家”,他更为普通人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建设性方案。
  生活周刊:您怎么看待最近的“国进民退”?
  梁小民:绝对是倒退。企业兼并必须按照市场原则,以效率为标准,谁的效率低谁就被兼并,现在却不是这样,比如日照钢铁被兼并,我坚决反对。我举个例子,1978年之前美国的航空业是禁入的,开放后一时蹦出了288家航空公司。通过自由竞争,环球、泛美等大公司现在都没了,而从前的西南、达美凭2架飞机起家,因效率高成为大公司。民企当然也有问题,但不能因此消灭它,而是健全制度,建立淘汰、帮助机制。
  生活周刊:您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有何期许?
  梁小民:我们对金融危机应对及时,中央投入4万亿,对中国经济的前景非常看好。不过也要警惕。第一,投资过于集中在基础设施。美国高速公路才8万公里,我们就有7.8万公里,有些很偏僻的地方造了没用,等着折旧、磨损。还有机场,增加了70%,铁路也扩建太多。靠这个拉动GDP有副作用。第二,现在拉动经济还是主要靠投资,消费不足仍未解决。第三,货币量投入量有点大,今年前8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73万亿,GDP“保八”了,货币量却增加25%,是前者3倍。读过弗里德曼的都知道,货币决定物价水平,所以要警惕通胀风险,特别是经济复苏的时候,正是通胀的“拐弯”处。
  生活周刊:在金融危机尚未完全过去的情况下,普通人该怎样保值、升值?
  梁小民:无非几个方面,首先是股市,如果发生通胀,股市一般是跟着往上涨的。其次是房市,房子是最保值的,一战和二战后德国都出现过通胀,调查显示,有房子的人损失最小,所以有条件的,不妨多买几套。第三是黄金,这一阵涨得很快,从200元到两百三四十元,但长期来看,金价波动较小。第四外汇,虽然现在美元有点贬值,但总体上还是稳定的,全世界都不希望它贬值。第五个是人力资本投资,就是去学本事,有本事还怕什么?物价高,不如把钱用去读MBA,出来后获得更好的收入。

悬疑小说阐释经济学
  梁小民被称作“平民经济学家”“大众经济学家”,他的文章轻松、独特,不经意间传递了经济学知识。如从《红楼梦》的“探春改革失败”这段故事,梁小民领悟到:贾府是一个经济单位,爱情、斗争都以经济为基础。贾府的繁华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贾府的衰落是经济转型失败的结果。
  生活周刊:您长期从事经济学普及工作,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向大众传播经济学知识,您的初衷是什么?
  梁小民:富民才能强国,这是我向来的观点,我一直说,解决就业重于经济增长。而富民,就要让大众懂经济学。我是在美国学习的时候起这个念头的。搞经济要数学基础,可由于教育原因我没法赶了,不能搞尖端课题。写一般文章,登专业刊物上,没人看,我不愿意。中国的经济学太落后,我是这个专业,知识面又比较广,就想做点普及工作。正好十多年前,看到张五常的《卖橘者言》,很震撼啊,原来经济学还能这么写。于是开始写专栏,用活泼通俗的方式阐释经济学原理。
  生活周刊:您的随笔还和其他经济学家很不同,会用经济学眼光阐释《红楼梦》等名著,您读的书似乎不止专业著作?
  梁小民:我酷爱阅读,范围很广。文革中我读到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和吉拉斯的《新阶级》,很震撼,想通了很多问题。奥威尔的《1984》、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对我影响也很深。我至今保持每个月10本书的阅读量,今年我坐了100多次飞机,候机和坐飞机是最好的读书时间。有好书我会写书评,但我的原则是,必须是好书,我愿意写,我不能为了稿费就写是不是,那变成卖身了(笑)。
  生活周刊:您觉得目前中国的经济学普及做得怎样,您怎么看当下流行的如《货币战争》之类的读物?
  梁小民:普及做得还很不够,这是因为第一,很多经济学家不屑于写“低级的”文章;第二,经济学家的知识面太窄,不能结合有趣的社会现象写。而现在有些所谓的经济学专栏,都是外行在写。好的经济学专栏还是很需要的。《货币战争》我也看了,垃圾,但别当真,就把它当《鬼吹灯》《盗墓笔记》那样的畅销书看。你说《鬼吹灯》会成为文学经典吗?不可能嘛,我把这种书称为“流行性感冒”,但可以看看,好玩呗。
  生活周刊:从北京工商大学退休后近况如何,听说打算用悬疑小说阐释经济学?
  梁小民:对,国外有不少作家,用悬疑小说阐释经济学原理,所以我也想用经济学原理写一个破案小说,写了个开头,但太忙了,暂时搁下了。我现在一个是讲课,在7所学校教EMBA,还给政府、企业人员开讲座。第二是有3个专栏,最近还要写一本关于中国商帮文化的书。第三当然是看书了,各种各样的都看,最近看《大秦帝国》,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源在秦朝,我想了解一下它是如何形成、发展的。


梁小民论当代中国经济学家
  张维迎:非常有为,很有水平,我们的基本观点一致。过去我批评过他,是觉得他一度为特殊群体说话多了些,但并不影响我对他的总体评价。张维迎的国企改革、产权研究都不错。他们那群经济学家,包括樊纲、周其仁都很优秀,像周其仁功底扎实,也很低调,这在中国更容易被接受。
  茅于轼:先生非常好,尽管专业水准相比张维迎、周其仁未必更高(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但比较敢说话,而且说话公道。只是有点追求轰动效应,比如上次提出“廉租房不用建厕所”,他本意是别把廉租房造得太豪华,以至吸引有钱人,抬高房租,但他那么一表达容易产生歧义,引发争论。当然,茅先生和吴敬琏先生我都很敬佩,他是最有责任感的经济学家。
  温铁军:他主要搞农村经济和改革的,我们的基本观点不一致,但他能脚踏实地地做调研,对农村比较了解,还是很好的。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毛的脖子骑不得。
彼兄是杨震?


温铁军:他主要搞农村经济和改革的,我们的基本观点不一致,但他能脚踏实地地做调研,对农村比较了解,还是很好的。


许多人以为,温到处跑,是去农村基层搞调研,我因为接待过他,对此深表怀疑。他来我们这里,点名要找市委书记谈,副的还不行,说是掉价,市委书记恰好没空,最后派市长接待他,安排他到尚湖边望虞台喝茶,陪他聊了两个多小时,然后吃饭,吃完饭又派专车送他去上海坐飞机返京,他既没有去农村基层看看,也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所谓“脚踏实地地做调研”,忽悠人的吧。
回旧苗兄,“彼兄”的“排名”在杨震前面,哈哈哈。谢谢旧苗兄提供的切身案例,梁小民对温铁军可能不够了解,接触不多,加之他本人比较温和,所以评论时比较留情。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毛的脖子骑不得。
原来是骋华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