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基建融资万亿美元“补课”计划

本帖最后由 suv 于 2010-8-29 16:18 编辑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让世界很头疼。
本月初,印度规划委员会副主席Montek Singh Ahluwalia称,为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需求,印度将考虑设立总计达100亿美元的基建项目债务基金。不仅仅如此。为补足这一巨大的短板,印度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在其“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到2017年3月)中,对基建投资的规模预计将达到1万亿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使印度备受诟病的话题,很可能即将迎来变革。
针对印度基建融资的困境与方向,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印度最大银行,同时也是印度基建融资领域的领头者——印度国家银行孟买中心项目融资租赁战略部总经理Rajan Srinivasan,以及印度联合银行北京分行首席代表S. Sakthivel。
76和28的背后
   根据2009-201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印度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排名位列第76。然而在同一份报告中,印度的商业复杂性和创新性领域的排名是第28位,远远领先于许多发达国家。这一巨大落差可谓印度基础建设不足的真实写照。
印度央行最新的研究报告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少得可怜的公共投资阻碍了印度基础建设的发展,使得基础建设不能跟上国家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而且很明显,不提高对基础建设的投资,总体的增长水平最好也不过是平平而已。”印度央行大声疾呼,“基础设施建设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将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S. Sakthivel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基建已经影响到印度的经济发展,他告诉记者:“现在大部分人担心,缺乏充足的基础建设会影响印度实际GDP的持续增长。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糟糕和不充分的基础建设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资金生产力,腐蚀了印度生产领域的竞争能力。”
目前,印度为基础建设提供的资金仍小于实际需要的资金。根据印度央行的测算,印度每年将大约6%的GDP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与预算之间仍然有巨大的资金缺口。央行预算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基建缺口资金为73.4亿美元,2008到2009年年度缺口资金为73.1亿美元,2009到2010年缺口资金为76.1亿美元,数字还在持续增加,预计到2012年,资金缺口总额将达到406.2亿美元。
不过,Rajan Srinivasan表示,“基建融资正在快速增长,国内银行和各种机构(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目前对支持具有可行性的基建项目很积极,因此这类项目没有资金不足的问题。”
显而易见的是,银行向基建投资的贷款水平在逐年快速增加,有印度经济部统计数据为证:2000年3月,银行向基础建设提供的总贷款为2601.6亿卢比,占工业贷款总量的13%,而2009年的同期基础建设贷款量为35236亿卢比,占工业贷款量的33.4%。2000年后,银行向基础建设的贷款以每年至少13%以上的速度增长,9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4%,其中2004-2005年度的贷款增长量为47%。这其中包括了对大、中、小规模的企业、石油、电力、电信、道路交通、矿业等项目的贷款。
Rajan Srinivasan说:“印度政府正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一个优先位置上。根据从2007年4月到2012年3月的印度‘十一五规划’,将投资5140亿美元来发展基础建设,这一数字在‘十二五规划’中还将翻倍,达到1万亿美元。”
融资渠道拆解
正如印度五彩的纱丽,这个国家从来不缺乏多样性和特色。
以印度国家银行这家商业银行中基建融资项目的领头羊为例,Rajan Srinivasan介绍:“我们有卢比定期贷款、次级卢比定期贷款、外汇贷款和产权融资等方式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所发行的票据数量巨大,是市场的主导者。” 而S. Sakthivel告诉我们,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至少有6种不同方式,比如为基础建设提供的稳健性缺口基金、债务和延展性商业借款等等,此外,印度的不同银行有各种各样的针对基础建设的项目,如到2010年3月31日为止,印度联合银行在基础建设领域,以基建基金形式的融资约602.2 亿卢比,非基建基金形式的融资为87.55亿卢比。
在采访中,两位银行家均提到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但都把政府预算和国营部门的资金列在来源首位,而将银行信贷列在了来源末尾。这意味着,印度基础建设的资金仍以国有资金或国有部门投入的资金为主。
Rajan Srinivasan称,基础建设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三。第一是每年的政府预算,包括中央政府的和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第二是国营部门的内部资金,主要来自于这些部门通过运营获得的盈利。第三是私营部门的贡献,比如从国家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建金融公司,以及外部的商业银行
数据显示,在印度的基础建设总投资中,公共部门的相关投资占70%,而私营投资占30%,这一数据在“十五规划”时为80%和20%。若细分到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可以看出州政府预算资金中对基建的投入最大,基建资金占到预算资金的66.3%,而中央政府和私营部门则主要通过向市场借贷的方式筹集,这种方式分别占到其基建总投入的51.7%和70%。
印度目前的主要贷款方式有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养老保险公司和外部商业借贷四种,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政府主导的专业机构起到绝对的主导作用。数据显示,根据预算,从2007年8月到2011年12月,国有商业银行将提供可能贷款中的51.3%,而其他三种贷款方式提供的贷款比例分别为27.1%、0.06%和14.8%。
正如Rajan Srinivasan所说,国有商业银行在基建资金来源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专业化的金融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提供了具有长期期限的延展贷款,外部商业借贷和养老保险公司也有所参与,但后两者不过刚刚起步。
补上最短的那块板
S. Sakthivel认为:“基建融资的有限渠道、不发达的公司债券市场,以及价格基准点的缺失都是印度基建融资不充足的原因。”对此,印度许多人士已有共识,印度央行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尝试。
通过银行和金融机构为基础建设融资有三大常规问题,其一是长期债务和短期存款的匹配问题。银行所提供的贷款多为长期,而获得的存款则是短期,存在流动性风险,其次是利率波动及匹配风险。最后,银行和金融机构难以对许多项目进行贷款评估,因为银行不是唯一甚至也不是为这些项目提供资金的主导方。
对于第一个问题,印度政府对金融系统改革的尝试包括,从中介机构获得外部商业贷款、外资直投等方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基础建设专业机构——1997年成立的基础建设发展金融公司(IDFC)和2006年成立的印度基础建设金融有限公司(IIFCL)。
IDFC和IIFCC都为基建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缺口基金,但又各有特色。IDFC项目携手印度反馈型风投公司,发起基建创新性项目(III),在印度全国范围内来确定基建项目,并且运营和推动公私合营项目的发展,如为私营部门投资基础建设提供政策咨询等。
运用私营部门的力量来发展基础建设,很可能是印度政府未来发展基础建设的方向。
政府通过一系列项目,鼓励公私合营,比如“稳健缺口基金”在2005年正式运营,通过延伸信用和补贴,来降低项目的资本消耗,以吸引私营部门参与。S. Sakthivel告诉记者“基于此,印度政府明确表示,要突破这一瓶颈,并且在这一背景下突出公有和私有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印度基础建设金融公司则通过贷款,特别是为合格项目提供长期直接专项基金贷款,或者给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再融资,用来补充其基建方面的资金需求。
S. Sakthivel认为,“IDFC是提供长期资金的一只有力臂膀”,而Rajan Srinivasan则表示,“IIFC以不错的利率水平为基建项目提供长期贷款,同时为银行提供的基建贷款进行再融资,相当于提供了一个‘消解融资’的机制,使得银行可以为基建项目提供长期贷款。”
总体而言,这些专业化的基建融资机构是已有融资方式的有力补充。Rajan Srinivasan说:“设立专业化的基建融资机构,比如IDFC和IIFC,有助于基建融资市场的发展和深化。IDFC、IIFC、国家银行,以及其他基建融资公司互为补充,共同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
此外,印度央行正在计划建设债券市场、让养老和保险基金参与基建领域,也这是众多银行家的希望。
“债券市场一旦建好,将在基建融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采访中,Rajan Srinivasan认为,“目前银行和机构在基建融资方面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我们希望保险及养老基金可以加快他们对这一领域支持的步伐。而从国际投资者如国外养老保险基金、国外主权基金等流入的长期资金,将有助于扩充基建项目的融资渠道。发展国内债券市场也将推动资金向基建部门流入。”不过,他表示,这仅是其个人观点,不代表银行。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去年中国的GDP总量大约是4.9万亿美元,大概相当于全球GDP的8%,稍微多一点。但是,中国大约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8%,钢铁44%,水泥53%。
==============================
印度的短板正是中国的强项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