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信息第11期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10-10-18 06:39 编辑

日本奈良王寺高工就业率100% 重视生活品德教育   

2010年9月26日朝日新闻

儘管目前日本面临2008年秋季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不景气,但是奈良县立王寺工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达到100%,大企业公司每年均招募该校学生。

该校明年度应届毕业生206人中,有163人希望就业,迄8月23日止已有县内外341家企业公司徵求该校学生就职,所以该校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率超过100%,供不应求。毕业生半数以上是在丰田汽车及夏普公司等一流大企业就职。

负责赴该校招募学生的公司人事承办人表示,该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学生很有礼貌。一进入校门,遇到的学生都主动敬礼、打招呼,显示该校生活教育之成功,而不是仅限在就业面试时才刻意表现出来。

王寺高工以前是一所学生整天闹事的学校。为重整学校,从15年前开始实施辅导学生重视礼节。指导方式,就是在新生入学时彻底要求,例如,学生进入教师室或就业辅导室时,首先要敲门、报班级、姓名及事情,如果声音太小,教师会严格要求重複练习。

该校另具有一个特色,就是「社团活动」。由于年轻人经常换工作的情形逐渐增加,企业界招募学生时,特别重视「高中3年期间是否贯彻同一目标」,亦即在课外活动,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专注精神的养成,所以约有8成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该校「发电用风车研究社团」,于2008年的国际比赛中荣获第2名,该校的社团在「创造」领域方面有杰出表现。

另外学长留下的就职「参考资料」,极具参考价值。这些资料,包含学长就职经验的笔记,详细记录就职面试时之内容等。每位学生参加公司应徵考试后,需于记忆还深刻时,当天或隔天之内即需将考试内容做成纪录,这些纪录均陈列在升学就业阅?室中提供学弟妹们参考,纪录的内容有考题、面谈内容、面谈考官人数、会埸佈置等详细资料。
如何产生好公民? 泰国将从社会科著手   
http://www.bangkokpost.com/life/ ... il-responsibilities

最近, Dhurakij Pundit大学( DPU)与泰国社会科教师协会(Association of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in Thailand-ASSTT)共同主持「社会科教师在生产的好公民所扮演的角色」研讨会。数百名学者专家参加了此次盛会,会议中总理阿披习进行演说。

总理演说的主题为「产生好公民的程序」,总理承认,现行的教育制度迫使学生们彼此竞争以录取进好的大学,然而好学校名额有限。他指出,这种情况不会导致负面的成效,因学生在有压力下学习将协助渠等发展自己对未来的的方向之理念。

「我们必须灌输一些理念给我们的青年,让他们瞭解输赢并不代表一切。让他们了解,任何比赛都有其规则、法规和行为准则来管理参与者的行为」阿披习表示,「就因如此,社会科的教导变得非常重要,因为他奠定一个基础--那就是让学生瞭解他们不是存在社会以外的世界,而是属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国家以及全世界的一份子。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了解他们存在社会的目地以维护社会的和谐。」

他再补充说明,对自己的地方和国家遗产的认识是可从社会科中学习到的,例如历史可教导人们爱和珍惜自己的祖国。除此之外,社会科也可帮助学生在这因人权、贸易等多变的世界且全球化的环境中能和谐的生存。

他建议,社会科应教导之内容应包括道德、伦理但应以人民现行能实践为基础教学。学生应该做更多课堂外的学习,如与当地的学者学习及从事与地方社区和老年人的活动等。这种做法将让学生与他们的社会发展更密切的关系。

对学生灌输对民主的瞭解,阿披习总理表示,应办理一些可促进国家民主化的活动并应超越校内的选举,让人民瞭解,民主不仅仅是办理选举,而是要让学生们瞭解一个参选人需有自己的选民且尊重人民有权参与民主的过程。
美国国中小学科教育报告 学生STEM兴趣低落   
"Presidential advisors highlight plan for improvements in K-12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美国总统科技教育顾问委员会(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PCAST)于今年九月间向欧巴马总统提出提升美国中小学科技工数(STEM)教育之建言,该份报告名为(为美国未来培育及启发学前至中学科技工数学科教育(Prepare and Inspire: K-12 Education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STEM) Education for America's Future)

该报告首先指出美国中小学在STEM学科教育的不足与缺失。美国的科技教育在世界各国比较中,表现多在中下,在美国全国教育测试(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中,不到3分之1的八年级学生在数学及科学学科不及格。隐忧尚不仅如此,学生对STEM学科兴趣低落,在少数族裔及女生方面,尤其明显,对STEM科目表现优异者也缺乏关注。美国在国际竞赛成绩落后,也要归咎美国中小学制度性的落后,美国中小学缺乏能启发学生对STEM学科兴趣的老师,教师也缺乏适当的支援,包括没有适当的专业发展及缺乏有兴趣的课程,学校也没有好的成绩评量方法,对表现优异学生也没有奖励,全国缺乏课程标准,也缺乏目标,学生老早就认为STEM学科无趣、困难、不喜欢。

但美国也有优势,美国STEM领域最活跃,有许多博物馆及科学中心,有2千万人具有STEM及健康照顾有关领域之学位。其次,美国研究机构也在探讨引发学生兴趣之教材及教学策略,美国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也已将这些研究整理并作出建议。第三,美国两政党在研修中小学教育法,也建立学生成绩资料的蒐集,欧巴马总统把教育列为施政重点,振兴法案提供许多教育经费, 各州也在为齐一STEM学科标准而努力。   

该报告认为,联邦要透由教育部及美国科学基金会,扮演推动STEM教育之关键角色。为要让美国在这些领域重新领先,建议联邦政府要採下列措施:

 1. 未来十年内招募及训练十万名可以教导及启发(prepare and inspire)学生之STEM教师。

 2. 以创组STEM 辅导教师团(STEM master teachers corps)方式,表彰及奖赏全国最优秀之前5%之STEM 教师。

 3. 未来十年开办1000所以STEM学科为重点之学校。

 4. 使用技术来引导创新,可成立一个以教育为主之高级研究计画办公室(an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该机构可参考著名的国防高级研究计画办公室(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5. 在课堂外,藉由个人及团队之经验,营造启发(inspiration)的机会。

 6. 支持目前由各州主导之统一各州数学与科学共同标准。

   该报告表示,这些建议的执行每年需要十亿美元,联邦现有经费即可支应,不须要联邦再增经费,且多数经费可来自私人基金会或企业。

资料来源:
"Presidential advisors highlight plan for improvements in K-12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education", September 16, 2010,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比尔盖兹基金会宣布对美国教育再挹注巨额奖助   

2010年9月8日,eSchoolNews

盖兹基金会(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近日表示,将在未来8年陆续投资2亿5千万美元,作为发展「下一世代教学工具」的经费,以协助各州政府与学区达成「共同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的设置。

该基金会已经是美国幼稚园到高中(K-12)及高等教育的主要赞助机构之一,同时也计划要资注以数据资料分析为基础的研究,以探讨如何修正「共同课程标准」及其评量方式,提升学生在课业及职场就业成功的机会。

由各州教育首长协会(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以及全美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共同倡议的「共同课程标准」,是一套K-12的英语与数学课程标准,各州都可以参考使用。初始的想法是基于全美各州标准不一,落差过大,不如统一制定各级学生应有的学习目标。

这套课程标准最终版本在今年初首次发表,截至目前为止,已有36个州与华府特区採用。

支持发展及採用这套课程标准,也是盖兹基金会在2009年的教育重要资助项目之一。据了解,该基金会在去年投注了3亿7,000多万美元在美国的教育,另外有1,900万美元则是用于图书馆。除此之外,还投资在提升教师素质以及改善教育资料系统。

儘管这个全球最大慈善机构对于教育贡献良多,但是仍有舆论对盖兹基金会有所批评,包括,资助决策过程神秘;基金会董事会不能广纳意见,似乎是少数人掌控过多资源等;也有声音建议该基金会将部份经费,关注沉寂多年的医疗健保体系。

沉茹逸摘要
资料来源:2010年9月8日,eSchoolNews
纽约小学纷纷开设中文课程   

2010年9月27日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WSJ.com

在美国和中国政府共同推动下,大纽约地区有更多的学校开始提出甚至要求在小学阶段学习普通话。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ath (NEST+m)学校,在从幼儿员到5年级的课程中,以中文取代了西班牙文。布鲁克林区夕阳公员的PS-310等一些市立小学已经开设针对以中文为母语者的中文双语课程。而位于下东区的PS-20等其他学校则选择了双语课程,每班一半以上的学生英文流利,另一半则精通普通话。纽约市教育局发言人米顿索(Matthew Mittenthal)说,今年的课程是在市内25个已有双语课程计画项下新增的。

NEST+m的校长利凡尼斯(Olga Livanis)说,中文是象形文字,与我们的书面语差异极大。难度越大,孩子也就需要越早开始学习。NEST+m是纽约上东区一所涵盖从幼儿员到高中阶段教育的资优学校。

普通话课程的兴起,既是因为联邦政府加大了对这类课程的拨款,也是因为校方认识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日渐增强。中国也致力于在全球推广中文,提供了师资、教学资料以及前往中国进行修学访问方面的赞助。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一项中文老师计画的协调员哈维(Robin Harvey)说,截至2008学年底,纽约市约有50所公立学校和20多所私立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这个数字增长了5%-10%。

纽约市还新推出了几个中文教师认证学程,这些教师负责为中文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指导中文。哈维举例说,纽约大学过去3年就培养出了42名中文学程硕士毕业生。她说,纽约大学培养的中文教师,一毕业就能在纽约市区找到工作。

美国教育部认为中文是对美国国家安全十分重要的语言,并帮助同意教授中文的学校获得拨款。

中国的支持也有助于中文课程在全美的发展。美国的学校可以通过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的计画,引进由中国政府赞助经费的客座教师,为期两年。

资料来源:(1)2010年9月27日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WSJ.com)
                (2)2010年9月29日明报(news.mingpao.com)
美国教育被指埋没优秀年轻人   
2010年10月1日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 VOA)

美国一个政府顾问小组最近发表报告指出,美国的教育正在辜负美国很多出类拔萃的年轻人。负责针对科学和工程问题向国会和总统提供谘询的国家科学理事会表示,有潜力取得重大成就的年轻学生,在学校教室里经常被忽视埋没,或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

最近,欧巴马总统在费城发表开学演讲的时候,敦促学生们刻苦学习,即使是对他们自认为学不好的科目也要孜孜以求。

他说:「你今天不是最好,并不意味著你明天就不能出类拔萃。就算你不认为自己擅长数学或者科学,只要你愿意努力,你仍然能够在那些学科上表现出色。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从来都不曾梦想有过的才能。」

欧巴马总统的这些话,在国家科学理事会的报告中也得到了体现。报告题为「准备下一代的科技工程数学创新者:识别并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重点是探索如何鼓励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职业。

卡米拉·本堡是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教务长,也是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她说,发现并培养未来的创新者对于保持美国在知识推动的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她认为,在提高学生整体数学和科学成绩的努力中,那些最聪明的学生往往被忽视了。她表示,「他们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发掘培养。因此他们的潜能和贡献可能被浪费了。这就是我们发表这份报告的原因,希望我们也能重视这些人。」

卡米拉·本堡不认同学生学习好坏是天生的这种普遍的观念。她说,在整个学生群体中推进更加创新型的思维是可能的,但是需要大量艰苦的工作。

根据这份报告,美国最有才华的学生面临诸多成长障碍,有些仅仅是家庭出身问题。报告作者指出,一项全国性研究显示,一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中有72%来自高收入家庭。

卡米拉·本堡说:「只有28%的成绩优秀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这个统计数字令人吃惊。因此杰克·肯特·库克基金会预测说,甚至在我们开始教育之前,每年就已经失去了20万个有潜能的孩子。我认为这很不公平。」

卡米拉·本堡指出,学校有责任让所有的学生取得进步。这不一定意味著要有更多的资金。相反,更好地协调配置现有资源,让拔尖学生能够灵活掌握所学课程和进度,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她说,「否则的话,顶尖的学生会感到很无聊。这些孩子成绩好。如果他们没有机会接触更深的课程,学习适合他们水准的课程,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热情和兴趣,失去激情。」

本堡说,报告提出3个基本建议:第一,用跳级课程和更高水准的学习机会来激励顶尖的学生。

第二,学校要识别和培养天才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性别、种族、种族或者经济状况,但要致力于平等和多元化。

第三,学校要创造一种氛围,鼓励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本堡表示,把国家科学理事会的建议变成现实,需要艰苦的工作和坚定的政治意愿,要意识到国家的未来有赖于此。这就是欧巴马总统在费城对高中生发表演讲时所强调的。

他说:「你受教育程度越高,你的生活就越有前途。在一个其他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我们竞争的时代;在中国北京或者印度班加罗尔等世界各地的学生,正在比以往更用功读书、比以往成绩更好的时代,你们在学校取得的成功就不仅仅决定你们自己的成功,而是将决定美国在21世纪的成功。」
美最贵大学 1年开销近6万   

(1)2010年10月4日富比世(Forbes.com)

「富比世」杂志指出,现在的大学生经常一毕业就背负几万元学生贷款债务,就业市场却非常黯淡,可是在美国最昂贵的大学就读1年的花费已接近6万美元。

美国所有私立大学院校今年学费比去年提高4.5%。纽约州布朗士维尔(Bronxville)的莎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本学年大学部学生的学杂费和食宿费共要5万7,556元,成为全美最贵的大学。

这还不包括书籍、个人花费,以及学校对意外和健康保险收取的1,780元保费。不过这所学校的学生约有65%获得奖助学金。

学生与老师比率低是小型文理学院的一种优点,而这种学校有好几所名列最昂贵大学榜,包括位于纽约州哈德逊河流域的Bard学院(5万4,275元)、康州哈特福的Trinity学院(5万3,380元),以及缅因州的Bates学院(5万3,300元)。

但是,一些著名的大学校收费也不低。常春藤盟校中收费最昂贵的哥伦比亚大学,仅学杂费就要4万3,815元,食宿费要1万572元,更别提住在纽约市的昂贵生活费。唸芝加哥大学估计一年要5万6,640元,包括书籍费和个人开支,但不包括2,220元的健康保险。

美国许多收费昂贵的大学对提供奖助学金都很大方。例如,加州克列蒙的Harvey Mudd学院,就读一年约需5万3,600元,可是8成学生拥有补助,3成有奖学金。

康州蜜豆镇的卫斯理阳大学(Wesleyan)一年学费将近5万4,000元,可是今年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3,500元至5万4,000元补助。Bard学院一些合乎资格的学生,只须缴付与就读本州公立大学同洋的学费。

值得注意的是,「富比世」8月间公布的美国最佳大学名单,前25名只有4所学校名列昂贵大学榜:哥大、卫斯理阳、芝加哥大学和Harvey Mudd。

资料来源:(1)2010年10月4日富比世(Forbes.com)
                (2)2010年10月5日世界日报(World Journal)
《给富人的平权行动》新书:美大学偏好录取校友的孩子   
2010年9月30日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 VOA)

美国最新研究显示,校友的孩子获大学录取的比率比较高。教育专家批评这是高等教育的世袭现象,相对将会剥夺其他社会经济地位较差的孩子上大学的机会。

世纪基金会(Century Foundation)出版新书《给富人的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 for the Rich)。书中发现,大学偏好录取自己校友的孩子,校友的孩子通常佔顶尖大学全部学生的10%到25%,而这个比例在这10年间大致是维持不变的。

这本书的主编卡兰伯格指出,父母是校友能为学生在申请入学时带来优势,相当于为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加了160分。

卡兰伯格说:「他们为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每1分增加了20%的录取机会。如果一个人根据他的成绩原来有30%的机会进入大学,那他现在就有50%的机会。」

这种趋势在过去20年间更为明显。这本书举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为例,2009年,普林斯顿大学录取了41.7%校友的孩子,是非校友孩子的4.5倍。但在1992年,这个比例只有2.8倍。

书中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在顶尖大学看得到,在宗教型大学也很普遍。像是印第安纳州知名的圣母大学,大约4分之1学生的父母都是校友。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父母为校友的学生只佔全部学生的1.5%。

偏好校友、偏好白人

最重要的是,大学这种校友偏好实质上是白人偏好,导致弱势族裔唸大学的机会大为减少。书中的研究发现,即便同样是校友的孩子,大学录取白人校友的孩子多过黑人、拉美裔校友的孩子。

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向来是指给少数族裔特殊照顾的政策,大学的校友偏好却成了给有钱人的平权行动。本书另一名作者、华盛顿特区大学法律系教授布蓝登批评说:「校友偏好是今天全国最大的平权行动项目,因为受惠于校友身份的人比受惠于种族考虑的人要多。」

大学偏好校友是为了募款

一般认为,大学偏好录取校友的孩子是因为这样有助于大学募款。然而本书作者之一考夫曼反驳说:「我们严重怀疑大学的校友偏好,有财政上的正当理由,以及成为顶尖大学财政来源的程度。」

考夫曼研究了美国排名前百的顶尖大学,将有校友偏好的大学和没有校友偏好的大学相比,结果发现平均每名校友的捐款是差不多的。他还表示,一些大学在放弃校友偏好后,校友捐款也没有变少,这证明校友偏好和提高募款没有关系。

呼吁政府重视正当性

世纪基金会在日前举办新书发布会,许多学者都在会中呼吁政府检讨大学录取学生时的校友偏好现象,是否对其他弱势族裔造成不公平对待。法律学者夏德温认为:「州立机构的校友偏好明显是违宪的。」

还有人质疑,学校偏好录取校友的小孩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是校友,而是因为家世背景好的学生通常成绩比较好。前乔治华盛顿大学校长崔顿伯格则表示,申请入学的过程複杂,大学是综合评估每个申请人的,父母的校友身份不会是大学的唯一考量。
后美国世界的美国商学院   

摘译至2010年9月10日高等教育论坛报

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在他2008年的畅销书, <后美国世界> (The post-American World)中认为,21世纪的特色不是美国的衰落和其对世界的影响,而是「其他势力的掘起」 他写道,接下来十几年,美国很可能仍占军事力量的主导地位,然而,在经济、外交和文化方面,一个多元世界已经出现。许多力量正在寻求发展替代不符合他们的长远需要的旧美国模式和价值观念。高等教育,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是美国经济一个重要的部分。 然而对于自己感到自豪并以「世界羡慕的对象」自居的美国学术机构来说,「其他势力的掘起」代表什麽意思呢?

在20世纪美国的背景下,专业学校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寻在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及其他和商业学科有关的工作,并且获得成功,因为他们符合持续扩张的二次大战后经济需求。 世界各国对经济发展有兴趣的领导人,派出了优秀的学生到这类学校就读。 美国商学院做为培育优秀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在1990年代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垄断势力。在那些日子裡,美国排名第一的商学院继续扩大招募国际学生,大多来自精英、西化、讲英语的家庭。 这些学生能够应付高学业的期望和美国学位所带来的压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也能适应美国同学间以及校园内的学术和社会常规。

在接近20世纪,越来越多的美国商学院试图找寻方法追求在美国外的影响和收入。 负责体制资源分配的学术领导人急切地听取他们的招生管理人员和外部顾问的意见。对于美国式的商学院学位的需求,专家们皆认为是活跃和不断上升的。早期的採用者在人口最多的稳定的市场裡建立自己的地位。商业课程,尤其是像MBA或EMBA,的确在像是新加坡和香港以及 阿拉伯联合大公国被移植。

不过,并非一切都按照美国最完美的计划来进行。 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美国商学院仍发现校园条件是难以複製的。尤其是当有提供MBA课程时,同样困难的是在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dvanced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的认可限制范围内运作。在中东,波斯湾战争以及后来入侵伊拉克都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其阿拉伯管理者产生摩擦的因素。

很显然,即便是在有利的条件以及可找到本地的合作伙伴的情况下,人口和文化是美国商学院是否成功移植海外的限制。 从 80年代到90年代后期,招生管理专家明白了几件事情。 美国企业的需求度确实相当活跃且不断上升。 但专家们并没有考虑(也可能不明白)新市场的性质。

无论是在中东,亚洲或拉丁美洲,精英的儿女仍继续寻找机会进入排名第一的美国商学院就读。 2001年的911事件,使来自回教国家的学生申请签证较为困难,但大体来说格局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可以依靠家人或政府得到财政支持的优秀年轻人仍能进入以学术课程和出名校友闻名的美国商学院就读。

但是,总体来说,境外複製的美国商学院吸引了显著不同的学生团体,而想进入美国商学院的这些新的学生群不容易达到入学门槛的标准,如SAT和GMAT的要求。 也并非所有的申请人都准备好接受全英语授课、或是接受西方对学生与教职员关系的看法、对抄袭或缴交期限的定义。先撇开这些问题不谈,美国 AACSB认证的商学院无法提供中等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可以负担的学费价格。在拥有大量学生群、资源却有限而基础设施不足的环境下,套用美国的标准模式是行不通的。

此外,由于课程和入学人数的需求攀升,文化和政治因素开始干预。 在一些国家,对于美国的商业知识和专业网络的渴望并不代表对美国的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全盘接受。例如,在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研究生提到,即便他们在学习西方的财政原理,他们仍需要运用伊斯兰金融原则。 在中国,MBA学生质疑美国教学材料的实用性,因其并没有提及管理中国企业会面临的挑战。 在印度,一般亲美商业新闻则质疑为什麽美国的商业学校将重心摆在私营部门的问题和案例研究,而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毕业生很可能在工作生涯中注定会在公和私营部门来回移动。

中国的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南韩的延世大学,都正在努力向西方取经,并追求创新以反映当地的本土价值系统。这些学校们都体现「其他势力的掘起」的现象。 他们不完全是反美或反西方情绪的温床。情况恰恰相反。除少数例外,他们的领导者是接受过美国教育训练的男女。 他们知道教学和研究的品质很重要。 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他们的毕业生将在一个在美国主导的规则下的全球市场经济下竞争。但他们相信,他们必须找到自己的走向成功的道路。在巴西,中国,墨西哥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领导人大多都承认,美国高等教育的知识基础和组织原则,包括对学术自由和同侪评价的坚持,仍将是未来几十年全球的黄金标准。美国以外的这些领导者还认为,本世纪的主要挑战是使大学教育普及到大量的学生。

为了维持在全球的主要地位,美国商学院以及大学将必须证明他们理解其他势力是为什麽以及如何把这些问题搬上檯面。 这意味著倾听、观察和学习。 最重要的,这意味著全球都加入发展替代过去数百年由西欧以及美国发展的模式。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在政治和学术上为不可动摇的领导者。然而,现在美国必须学习如何以新的方式重新定义和追求相同的目标。
日本私立大学改制为公立 报考人数大增   
2010年9月9日读卖新闻

日本首例由私立大学改制为公立大学之高知工科大学,改制后由高知县政府经营,学生及家长对学校较为安心,学费大幅降低,就学人数增加,解除改制前招生不足的危机。

高知工科大学原由高知县政府出资,于1997年设立,成立后交由民间学校法人经营。惟该大学只有工学院,校区距市中心有40分钟之车程,交通不便,2006年度开始发生招生不足现象,2008年虽增设经营学院,扩展学校教内容,仍未见好转,该校遂与县政府研议改制为公立大学,经报请文部科学省同意,于去年4月改制为县立大学。由于改制后接受文部科学省及县政府之经费补助,学费由原本之94~124万日圆降至53万日圆,在不景气的环境中,去年报考人数增加至5,800人,录取率从62.5%大降至8%。

德岛县籍的2年级学生表示,如果学费仍像以前私立学校之标准的话,学费太贵不可能来就读,现在学费大减才来报考该校。

类似由县政府出资成立,后交由民间经营之大学另有冲绳县名樱大学及?冈县静冈文化艺术大学,本年也改制为县立大学,改制后报考人数亦大增,但改制后也产生新问题,由于报考人数增加,录取率降低,当地学生录取率也从二分之一降至四分之一,未能完全彰显原本规划提供县内学生就学机会的设立目的。
注重分数的教师绩效责任制 在美引激辩   
2010年9月16日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 VOA)

在美国公立学校秋季开学之际,一场关于教师绩效责任制的辩论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一些地方的学校当局实行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指标的教师绩效责任制。但持反对态度的教师工会负责人表示,不要逼教师为了自己的工作考核分数而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

不久前,洛杉矶时报网路版公布了对洛杉矶地区470所公立小学和大约6,000名教师所做的教学工作考核情况和根据考核所作的分析。该报表示,之所以将有关资讯公诸于众,是因为这些资讯关系到提供重要服务的公立学校僱员的工作表现,同时该报也认为,学生家长和公众有知情权。

给洛杉矶地区公立小学教师「打分」的考核资讯上网公布以后,在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有关各方就这个针对教师工作表现的绩效责任制展开了讨论。8月25号,教育部长邓肯呼吁全美各地学区公布教师的教学考核情况,并且强调了教师绩效责任制的必要性。

教师工会领袖反对分数主义

代表4万5,000名当地教师的洛杉矶地区教师团结工会主席达菲则呼吁抵制洛杉矶时报,并且表示反对实行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教师绩效责任制。他说,这种考核本身有缺陷,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

达菲说:「一年和另一年的考试分数相比有20%的变数。这就意味著,今年表现最棒的教师下一年度可能成为最差的。这个绩效责任制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我们作为洛杉矶地区教师工会的代表,须要跟学区当局协商,拟出一个比较好的教师考核方法,现在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

这位教师工会领袖强调,要公平、客观、全面地考核教师,不能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估,否则将会导致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忽略全面发展、只为考试而学习的庸才。

他说:「须要有管理者,须要有教师,有学生,有家长,须要有学区当局,也要对学区当局的作为和不作为进行绩效责任,来帮助教育和教室里的教学工作。」

多数家长支援教师绩效责任制

首都华盛顿的学区早在洛杉矶时报公佈上述教师考核情况分析之前1年前就开始实行了教师绩效责任制。今年暑期,华盛顿学区解聘了100多名考核分数落后的教师,主要是根据各学校校长和其他教师所作的评估以及学生考试成绩。

华盛顿学区师资部门的负责人杰森.卡姆拉斯表示,大多数学生家长支援教师绩效责任制。他认为,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教师绩效责任制考核方法能够衡量1个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所发挥的作用,是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最公平方法之1:「它帮助明确各方对教师的期望,帮助教师改进工作表现。」

卡姆拉斯还表示,教师如果教学工作表现不好就会遭到解雇,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品质。他相信,随著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会因为学校对教师实行了绩效责任制而受益。

移民家庭众多区取得高分有难处

不过,在北加州1所公立学校工作的华裔资深教员何老师表示,在某些地方可以实行的教师绩效责任制、尤其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考核方法,在移民家庭众多的地方不一定合适,也不太现实。

何老师说:「因为我们这裡,像我那班上80%孩子的母语都不是英语,家长也不会英语。所以,要把成绩提高,确实非常困难。如果说你就是凭他的考试成绩来评老师的话,那老师也就不教课了,整天就是test, teach to test (考试,为考试而教学) 。就是应付考试。」

纽约时报9月1号的1篇报道指出,许多教育改革者对于公佈教师考核分数怀有矛盾的想法。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这些公佈出来的资讯可以把教师分出优劣,评出等级,因此指明了一个透明、公开的绩效责任制的方向,不管怎样这都将是一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