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九船城

幼儿教师资格包括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次《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托儿所、托班教师也在此列。

托班教学非普通话不代表排外,仅代表教育水准欠佳。


————————————————————————

宁波市民办幼儿园(托儿所)管理暂行规定

……
第十六条  园(所)应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保育和教育,必须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并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
我一个安徽人就不和你们争论这个问题了。
我在上海二十年,我自知道感恩。
俺一个上海人(其实原籍非上海,只是土生土长此地)也不参加你们的争论了。
俺在上海这么多年,对于在上海辛勤工作,付出汗水和劳动,为上海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九船城们,俺也知道感恩。
即使在地狱,也要把它变成天堂
俺经常发现,一些穷乡僻壤的乡人很高贵,所以也没啥好说的了~~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yp把地铁活生生弄了个硬卧出来,很强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上海这座城市,要说与别的城市有所区别,就是它似乎最应该远离地域歧视(现在的深圳也是这样),因为上海并没有悠久的历史,是一座缺乏历史感的移民城市,没有外来移民的涌入,上海不过仍然是个滩。今天的所谓上海人,类似移民中的二代三代。
另外,任何地方的人都一样,如果他只能把自己的自豪和荣誉感寄托在虚幻的集体上,那恰恰说明他缺乏自我的认知,他缺少单独立身的某些东西。如果一个人的个体意识发育健康,他会认为地域优越感乃是不可忍受之物,这方面的优越感越强,有时反而说明他某些地方越不对劲。
上海人排外情绪最强烈的时候,据我观察,也是那个他们整体活得最憋屈的时期。在今日上海,大概只有在那些尚未拆迁的老城厢地区,才维持着这类情绪。在上海的其他地区,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新上海人与老上海人差不多难分彼此了。
去深圳,要“特区证”的好哇,制度上就歧视外地人。
上海这座城市,要说与别的城市有所区别,就是它似乎最应该远离地域歧视(现在的深圳也是这样),因为上海并没有悠久的历史,是一座缺乏历史感的移民城市,没有外来移民的涌入,上海不过仍然是个滩。今天的所谓上海人 ...
周泽雄 发表于 2010-12-4 22:59
持平公允之论。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这也算“持平公允”?

说上海人不排外,全国人民都笑了。
上海人民只是没有比其他地方的人更排外。
上海人排外情绪最强烈的时候,据我观察,也是那个他们整体活得最憋屈的时期。在今日上海,大概只有在那些尚未拆迁的老城厢地区,才维持着这类情绪。

——————————————————

不独上海,恐怕整个世界都是这样。

生活艰辛、苦苦挣扎的,恐怕是排外情绪最强烈的人群。

生存压力大,不能向给自己制造压力的人发泄,只有朝比自己更弱的人发泄。

还有生存的恐惧,外来者显然是竞争对手。

自己活得都很严酷,很难有多余的善意可以释放给别人。

排外情绪的存在是必然,在各地的土著论坛多半都能找到些吐槽外地人的帖子。

只是我没想到贬义字眼会出现在各个地方人都有的燕谈上。
燕谈是个小众论坛,人也不多。燕友几乎是朋友般的存在。这使得那样的称呼分外刺眼。

或许是我自己过得太舒服,在燕谈眼见的多是生活顺利中年人,便忽视了小朋友的不容易。

算了。
本帖最后由 小讨厌 于 2010-12-5 22:22 编辑
上海人排外情绪最强烈的时候,据我观察,也是那个他们整体活得最憋屈的时期。在今日上海,大概只有在那些尚未拆迁的老城厢地区,才维持着这类情绪。

——————————————————

不独上海,恐怕整个 ...
ironland 发表于 2010-12-5 11:36
这张图片上的人是你么?不是你别硬往自己身上套yp
上海人说yp,多半指的就是这种人,还有在地铁上把孩子尿的,我前几天刚见过,差点上去指鼻子骂,到了车站就有厕所的,还要拉在地铁地上。
你一定要说燕友不是上海人的就是这种yp,我也没办法。非此即彼,不是我原来的意思,看看,词语传到最后越传越不像话,中国哦,还要言论自由,言到最后主体偏离到十万八千里去,这点上,我同意不要言论自由开放。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41# 小讨厌

不说这事了,好不?
41# 小讨厌  

不说这事了,好不?
九船城 发表于 2010-12-5 22:21
各么我们说的yp就是这种人,人家理解错误,不纠正怎么可以,还一定要往自己身上套,最终搞得人家想不通,万一跳楼跳河,或者动不动说不来燕谈玩了,我责任重大了。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各么我们说的yp就是这种人,人家理解错误,不纠正怎么可以,还一定要往自己身上套,最终搞得人家想不通,万一跳楼跳河,或者动不动说不来燕谈玩了,我责任重大了。
小讨厌 发表于 2010-12-5 22:24
不说了,成不。
不说了,成不。
九船城 发表于 2010-12-5 22:28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面对同样境况时的观感自然不同。
看到小讨厌上面的照片,我感到的是心疼。这个照片上睡的应该是个女子,她一定是累极了困极了才会不顾一切在大庭广众下酣睡,如果她有足够的钱她一定去住旅馆……可是她没有,她只好这样了。谁想被人轻视?谁不想更文明一些?

所以,我没有感到她的素质多差,而是觉得我们国家亏待了很多人,才会让她睡在路边。同时我也能理解有些人对此的不理解。因为生活的经历和环境不一样。
而我,因为有农村生活经验,也有城市生活经验,有很多农村的亲戚,也有很多城市亲人,所以,我都能了解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
我是光,是爱,是生命的喜悦。
在网上看到的一张图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谁是谁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现状。社会在急速发展,农村和城市都收到极大冲击,各种乱象矛盾都会涌现,我想大家需要的是多一份体贴和宽容以及实实在在的帮助。

农村人初次来到城市,真得不知道东西南北,更不懂规则……肯定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这就不是他们的错。他们要生存,城市也需要他们。应该有一颗接纳的心态,慢慢地他们会改变。
我是光,是爱,是生命的喜悦。
本帖最后由 shen 于 2010-12-5 23:57 编辑

很无聊,大家都说外地人,今天就说说上海人,谈谈一个外地人对上海土著的看法

我对上海人本来多有好感,对上海的很多特点也不象外地人那么排斥,比如说上海人喜欢搞AA制,我觉得很好啊,象我们那小地方,人与人之间表面上很客气,今天我请明天你请客的,表面上很宽宏的,但总还是有不少小心眼的人计较的,所以在我看来AA挺好,很公平的。

都说上海人太势利,我觉得内地人也势利啊,内地经济不太行,所以大多想当官的,个个看了官老爷都一副媚相的。内地人因为发展机会少,所以在内斗和算计方面,实在没有太多资格说上海土著的。

不过在上海呆长了,对上海土著的某些特点也是习惯了,上海人爱吹,当然内地人也爱吹,但内地人吹牛多少有些自知知明,上海人就不一样了,上海人吹牛很物质很露骨,比如说我那同班同学,一年级和我说得了IBM全球精英博士前三名,IBM强令他去参观IBM,以后有可能去美国IBM总部,二年级和我说他一个同学三年发了十几篇国际顶级文章,我靠,你当人家是论坛可以灌水啊,三年级和我说德国某大学要请他去当老师,我靠,如今经济危机,在人家那里教师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位置啊。四年级和我说准备技术入股某IT公司,还说什么要买下公司云云。我可不信他说的那一套,但他吹得象真的一样,我发现不少上海人的确爱吹,而且吹得能让自己都相信。我觉得可能他本身就是生活在虚幻中,这种虚幻,如同大上海夜晚的霓虹灯,发些空幻的光芒,却没有什么热度。

上海人的劣根性和上海本身的特点相关,首先,上海是一个以经济为主的城市,并发展了多年,所以很多市民习惯了以经济利益作为交际目的,从而形成了一种理性的势利,你说他是势利吧,可能贬低了他,你说理性吧,又抬举了他,还是说理性的势利比较好,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势利,但这种势利,加入了一种利益得失的算计,但无论如何算计,都摆脱不了鼠目寸光这一现实。

上海人的爱吹牛,和上海受到的特殊优惠相关,很多人,从小生活在优越感中,到了成年,仍然需要维持这种空虚优越感,在若有若无中,为了在精神上充实这种优越感,就追求些虚幻的东西来完善。
例如我那位同学,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就将自己吹得有点离谱了,多少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梦幻,居说上海自恋的女人比较多,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无论是上海人还是广东人还是内地人,都摆脱不了一个现实,他们都是在几千年来文化浸润下,以及在相同的大环境大气候下的形成的性格特点。自恋本质上源于一种保守,将价值更多的体现为自我认同,势利又根本上源于短视,而保守和短视,又恰恰是中国人在长期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中形成的普遍缺点,这一点上,上海人和内地人,完全一样,不同的只是环境造就表象的不同。
土著?
土著是我们这些上海郊县的农民,土著是很正宗的,但是说上海的土著,也有一点争议,最早的上海是青浦崧泽一个遗址,据说现在的上海以及浦东还是海水,所以,只能把青浦当作上海的发源地。所谓出现春申君,是楚国时代,春申君黄姓,所以上海一带黄姓的人群算得上正宗上海人,但是,春申君时代,徐家汇还在海里。唐宋期间上海的前身叫华亭县,元朝时划出了上海县,后来浦东又慢慢长出来了,据说上海县没有城墙,这样县城的领地边界不清,后来上海有外国人来贸易办厂,外国造的租借新城与老的上海县城不是一个地方,而27民国政府的大上海计划又以江湾一带为中心,不过抗战后没有实现,民国时期,松江府是江苏省的,而郊县又是属于松江府的,随后,所谓的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又包括了十个郊县,由于城乡户籍制度,虽同属上海,但是城乡壁垒森严,市区不承认郊县人为上海人。后来,改革开放后期,郊县中的川沙南汇消失变成上海浦东新区。

这样一看,谁也不是正宗土著,都是YP。
参加交流
“土著”这个词在上海是有故事的。就去年的事,《新民晚报》,曾经登录过一篇署名“李大伟”的文章,文中说到:说上海话的本地人是红蕃是土著。很多上海人在网上组织抵制《新民晚报》的运动。《新民晚报》在上海的地位大家都知道。据说,这事还惊动了中国的最高层领导。
上海人这次很团结。我后来看过晚报上这篇文章的
本帖最后由 九船城 于 2010-12-6 12:06 编辑

http://bbs.xinmin.cn/viewthread. ... =no&extra=page%3D23

我随便找的一个链接,大家看看吧。

http://xueshe8.com/viewthread.php?tid=14261&extra=page%3D16
理性的燕友,就不要回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