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人大附中校长哽咽哭诉:奥数不是反革命

人大附中校长哽咽哭诉:奥数不是反革命
  当奥数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上周六召开教育实践报告会,校长刘彭芝在会上喊出了“奥数不是反革命”。她认为,由于家长望子成龙、一些培训机构漫天要价,加重了学生负担,以致于现在奥数被严重妖魔化了。但是数学是鉴别超常儿童的重要参照,奥数对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开发是有好处的。在会上,为回应社会质疑,人大附中揭开了其著名的“早培班”的神秘面纱,首次对外说明成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的目的及做法。
  人大附中惹了谁
  “‘早培班’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小升初无关,与中考、高考无关,更不是‘占坑’。不要一提‘早培’,就大棒相向!”在会上,刘彭芝几度哽咽,说自己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打击。
  这是记者第二次看到刘彭芝哭诉。第一次是2005年在“考试改革与教育公正”的教育沙龙会上。她用PPT文件向大家展示了人大附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几百种选修课,各种兴趣活动。没想到,遭致外地中学代表的反感,部分人抨击人大附中只是通过抢生源和政府投入多,才赢得了现在的业绩。
  刘校长猝不及防,声泪俱下。
  而现在,她推出的“早培班”是从小学五年级就在北京各校筛选智力超常的儿童,同样受到各方质疑,大家理所当然地猜测人大附中的目的仍然是“占坑”,在小升初之前先下手为强。
  在周六的会上,刘彭芝向与会人员展示了一份文件:去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委发文,批准人大附中与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合作成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每年在北京市小学五年级中选拔招生。去年8月,首批80名学生入学。可见,人大附中开办“早培班”是得到尚方宝剑的。据了解,刘彭芝另外一个头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员,她所参与的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组,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刘彭芝受到压力并不奇怪。去年,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提出“教改实验班先招,从高二学生中招生”,便遭到各方棒喝。最生气的当然是重点大学的校长们,他们认为这一招无疑是在抢生源!
  南方科技大还在筹建过程中,在百姓中没啥名气。而刘彭芝所拥有的,是一块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人大附中这艘巨型教育航母刚刚向祖国献礼,度过了50岁生日。所以,对刘彭芝的做法到底是实验还是掐尖的质疑,不可能平息。目前中国从小学到研究生的抢生源大战硝烟浓烈,她很难撇清自己,所以人大附中所推进的教育改革也必定不会一帆风顺。
  因材施教还是有教无类
  虽然受了不少打击和质疑,但人大附中出来的学生给刘彭芝争了气,家长们都削尖了脑袋要把孩子塞给她。
  俞颐超,第41届国际物理奥赛中获金牌第一名,同时获欧洲物理协会授予的创新优胜奖!这是我国选手首次获得该奖项。目前,该学生已经被麻省理工学院从北大抢走。
  马跃然,2010届文科生,却获得“丘成桐数学奖”银奖,同时被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宾夕法尼亚、哥伦比亚五大名校录取。
  赵博文,华大基因组研究员,今年17岁的他已经是项目负责人了。
  廉政,获得了国际健美操冠军。
  ……
  大家都说教育公平,到底什么是教育公平?不少老师推崇“有教无类”,而刘彭芝认为因材施教是更高境界的教育公平。人大附中选拔了一批批高智商的孩子,进行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方面刘彭芝无疑经验丰富,1985年,她就是人大附中第一届超常儿童班的班主任。
  不过,刘校长以北京八中少年班的实验说事儿,用4年完成小学五年级到高三8年的学业,“客观证明了超常儿童的存在”。
  在一次与美国伊利诺伊理科高中学生的对话中,刘彭芝问他们一天谁睡觉多。这些美国小天才们不是说自己一天睡四五个小时就是两三个小时,中午吃完饭半小时后就上数学课。大家以学习为乐,不知疲倦,“他们与众不同,必须摸索出一套符合这类人才发展的教育规律”。
  对于这类智力超常孩子,倡导教育公平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美国有《天才儿童教育法》,奥巴马上台后推出了力争上游计划。英国对成绩排在5%~10%的优秀学生实行“特别教育计划”。俄罗斯有“国家支持天才教育措施”。韩国则推出“天才教育法案”。
  这个世纪,人才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中国必须有一套完整成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在刘彭芝看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努力探索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一条龙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30多年来,人大附中一直在这方面不停地探索。
  “早培班”负责人、人大附中副校长高江涛介绍,在培养模式上,“早培班”半训半读,专家学者担任辅导导师,让学生到大学、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从事科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育机制上,改变评价机制,采用弹性学制,期望能实现与大学无缝衔接。
  “早培班”开设了11个系列的研修课程,包括阅读研究、英语研修、亲情教育、化学实验课、物理研修课、科学家讲座等。目前每周有半天进行研修,未来将扩充研修的比例,不排除“半天上课、半天研究”模式。
  据介绍,“早培班”将尝试打通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不同学科交叉融合,人文、理、工等学科齐头并进,每周还专门开设半天的研修活动。在初一年级基本课程上,“早培班”还增设了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生命教育、校本选修等课程,该班学生还尝鲜“历史地理课”、“音乐心理课”、设计技术课等跨学科课程。包括阅读、理化实验、亲情教育、篮球赛等内容都入围特色研修课。
  会上,公开了“早培班”的教师团队,当大屏幕出现这些教师名字时,台下一片惊呼。教师队伍包含了多名常年在高三、初三把关的人大附中名师。“早培班”实行“多导师制”,未来还将根据学生特长适时分流,与中科院以及高校联合培养人才。
  疯狂乎?执拗乎?一个怎样的女强人
  “这个女人不一般!”用这句戏词概括刘彭芝最合适不过。虽然爱哭,但推进起自己的意志来,从不含糊。
  在会上,她历数了自己所遭受的种种压力:
  北京人大代表联名签字反对奥数。
  接到恐吓信。
  高考成绩刚公布人大附中整体拔尖,就有人在网上造谣,说他们集体作弊。
  她家的门被人用胶糊上,无法出门。
  以及医生给她开列的十六种大病,时时可能要了她的命。
  但她已66岁了,仍然在坚守岗位。
  刘彭芝说自己喜欢海灯法师的话“历生无谤不英雄”。通过自己的经历,刘彭芝得出结论,成大才者,不全由智商决定,所以她一直坚持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奋进精神。她透露,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高教社杯”桥牌比赛中,人大附中队遭遇了中央领导与国手组成的专业队。没想到,这个由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组成的队伍竟奇迹般地赢得了比赛。最后,他们还超过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代表队捧回了冠军奖杯。在艰苦的学习之余,这些中学生还能锤炼出如此高超的桥牌技艺实在令人惊讶,但刘彭芝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就看我们如何开发。
  刘彭芝反复强调,人才成长不是空中楼阁,中国为什么回答不了钱学森之问?精英人才需要一块绿地进行试验培养。不要再打来打去,团结起来研究教育,不要将中国教育变成美国顶尖名校的生源“加工厂”。
当然不是反革命,是扼杀童真的刽子手!
太疯狂了,真不知道这些高智商孩子以后会怎么样,但她为了自己的成就和理念,用小孩子做试验品,太可怕了。感觉那眼泪像大灰狼的眼泪。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超常儿童确实存在,适当的挑选是必要的。
     可怕处在于个个家长以为自已的孩子超常,削尖脑袋要向这条路上挤。个个学校都想要在培养超常儿童上插手。
    中国是一个热爱“运动”的国家,即使不叫运动了,还是有着不叫运动的运动——发动者不是国家而是大家。
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没有学过奥数,到了高中突然对奥数感兴趣了,还参加了兴趣班,家长阻拦都无效,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好的方面是孩子自己感兴趣,学起来带劲;不利方面是影响了其他功课的平衡发展。
What is seen is temporary, what is unseen is forever.
我小学时参加过奥数比赛,但我直到快二十岁了才知道当年参加的是奥数比赛,
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位说哭就能当众“哭诉”的校长不是一般的厉害!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本帖最后由 李大苗 于 2011-1-26 01:11 编辑

义务教育是动用公共资源提供的社会教育,首先,乃至唯一的准则就是提供公平平等的教育。

特长教育是不平等公平的教育,可以搞,但不得动用公共资源,不得由国家机器插手,由私人投资或赞助可以。即使回溯到北洋时期,北大等搞这些东西也是很有不公平的法律麻烦,但诸如南开这样的私立学校特招一些奇材怪才,别人没有置喙的资格,因为是私权利而已。

人大附中是个怪胎,如广东这两天正晒的那些幼儿园一样,享有另类的财政配给的特权。
严重同意,是扼杀童真的刽子手!

一个校长,说哭就能哭出来,太厉害了,当演员去可能更合适。 2# 老程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义务教育是动用公共资源提供的社会教育,首先,乃至唯一的准则就是提供公平平等的教育。

特长教育是不平等公平的教育,可以搞,但不得动用公共资源,不得由国家机器插手,
李大苗 发表于 2011-1-26 01:09
**

    “提供公平平等的教育”,不等于要让每个人都享受同样的教育。
    不然,就谈不上“因材施教”了,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所受到的“资源”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不过,赞成“特长教育不得动用公共资源、不得由国家机器插手”。有个但书:这里所指的特长教育,是指“普通教育”以外的教育。理由:普通教育里其实也不能完全排除特长教育。例如,某生舞跳得特别好,你就不能排除让美术老师给他开小灶。又如,学校里建立兴趣小组,那当然要有老师用“公共资源”进行辅导的。
    再举个例,记得好像是吴晗吧,数学零分取清华,这其实里面有不平等,他挤掉了本应录取的高分学生(当然,那个年代可能谈不上挤掉之说)。

    对人大附中的情况不熟,不敢插嘴,上面是就一般情况而说的。
不论什么事情,都能看出中国“举国”特点的蛛丝马迹~~~
呵呵,都是利益群体在作怪啊。那个什么校长就指着奥数呢。
“历生无谤不英雄”,一将功成万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