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网友发帖展示儿子被判错误考题 质问答案标准化

日前,网友zhangyx看到儿子的小学考试卷后对老师判错的很多题表示强烈不解,并且一怒之下上网发帖质问:为什么小学语文会有那么的“标准”,就连题目要求“写你最喜欢的一句话”都是固定答案!该帖出来后很快被置顶,也引发了网上关于考试“标准答案”是否科学的大讨论。
http://news.sohu.com/20110126/n279087159.shtml
  【题目重现】

  1“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网友zhangyx儿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师给了一个×。

  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觉得这道题很奇怪,难道就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答案就要是这句有春风的吗?要这个思念故乡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一个东北人春天思念故乡,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准确。再扯远点,思念故乡,一千个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样的诗,这个也可以有标准答案的吗?”对此,网友zhangyx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zhangyx儿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但后面又是一个好大的×。

  标准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zhangyx表达更强烈的质疑:“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吗?我觉得这个题目应改成:"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3“请用一句话说明"π"的含义。”

  zhangyx儿子回答的是:π的含义是圆周率。

  标准答案是:“π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

  “没想到老师竟然打的又是×,这就奇怪了,正好我老婆大学读的是理科,我马上问她,π是什么意思,她说圆周率啊。两个人狂汗,问了儿子半天,他也没说明白。”zhangyx非常难受地说。



  标准答案:对也?错也?[今天老妈去参加我侄子的家长会,看了现在小学生的试卷,我震惊了!]

  
这才叫统治!
1“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网友zhangyx儿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师给了一个×。

  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觉得这道题很奇怪,难道就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答案就要是这句有春风的吗?要这个思念故乡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一个东北人春天思念故乡,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准确。再扯远点,思念故乡,一千个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样的诗,这个也可以有标准答案的吗?”对此,网友zhangyx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老李写的是秋天吧~~~~
老师笨呗。

出这种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简直是坑人坑己。
我觉得老师的标准答案都是正确的。
第一题: 疑是地上霜,告诉我们一定不是春天.

第三题,圆周率,是派,不是n 吧.

第二题: 印象最深的一句: 我们侃侃原文: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的疑问是,为什么许多人上来就说答案的不是呢?
**

    1、 填空、选择题,早已有的。但是,以“标准化”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是改革开放后从美国佬那里学来的。
    2、 中国多年的用“叙述性”题作为考试的手段,有其合理性,但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同样一篇作文,有人可给一百分,换了个阅卷老师,也可能给鸭蛋。
    3、 标准化考卷,也有其好处——形式上的公平合理,不带阅卷者的主观判定。但形式上的“公平”,也未必是真正的公平,以标准化作为唯一选拔的手段,其实并不合理。
    4、 标准化考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1) 让老师变“懒”,从外面“拿来”一些选择题,批起来极快,省去好多心思。而且形式上的合理,让学生、家长“无话可说”。
    (2) 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出选择题时,往往思路只考虑自已的想法,而没有考虑多种可能,于是,单一性的选择题会出现多种选择的可能(主帖所说的就是一例),这只能说是命题人不负责任,而不是“标准化”的问题,正如中国传统的“叙述性”命题也不能保证命题一定正确一样。
    因此,俺以为,主帖的事,不必小题大做,由此全盘否定标准化,也是一种偏面性。
第三题,圆周率,是派,不是n 吧.

赞成!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1-1-29 10:32 编辑

我也喜欢这句: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个字用得好,随后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有惊心动魄的感觉,抓心。
第三题,圆周率,是派,不是n 吧.

赞成!
水笺 发表于 2011-1-29 10:26
**

    从标准答案看,应是“派”。
    俺以为,答“圆周率”是对的,标准答案也是答的,所以说是出题人不负责任,阅卷人也不负责任。
第二题‘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这样的答案不应该只有一或二,所以标准答案的确有统一思想的意思
3“请用一句话说明"π"的含义。”

第三题,圆周率,是派,不是n 吧.

"π"=n?

这2个字母不一样吧?
主帖里的π(派}没有写错?那先是远眺妹妹看错了,随后我也觉得错了,π和n混了。
主帖里的π(派}没有写错?那先是远眺妹妹看错了,随后我也觉得错了,π和n混了。
水笺 发表于 2011-1-29 22:52
hh
是我看错了.派和n 弄混了.

但是答圆周率或者一个常数好像都不全面.

派还是个希腊字母...hh
3“请用一句话说明"π"的含义。”

第三题,圆周率,是派,不是n 吧.

"π"=n?

这2个字母不一样吧?
童志刚 发表于 2011-1-29 22:23
您怎么把派打上去的(不用 word 文档下)..hh
是不一样.
第二题‘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这样的答案不应该只有一或二,所以标准答案的确有统一思想的意思
水笺 发表于 2011-1-29 15:04
这道题出的不好。hh
本帖最后由 ys1937 于 2011-1-30 07:22 编辑

**

    π

    1、 查百度百科“圆周率”条:圆周率,一般以π来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它定义为圆形之周长与直径之比。它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在分析学上,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 = 0的最小正实数x。
    2、再查“数学物理常数π”条:无法找到相关词条。

    周不通的解答:π
    1、 一种文字的字母。
    2、 希腊字母中的一个字母。
    3、 数学中的连乘符号,如 πABCD = A*B*C*D
    4、 代表圆周率,近似数是 3.1415926535897932384626……
    5、 一种数学物理常数。
    6、 一个符号,任何人可用来表示任何数字。
    7、 俄文字母中的一个。
**

    π

    1、 查百度百科“圆周率”条:圆周率,一般以π来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它定义为圆形之周长与直径之比。它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 ...
ys1937 发表于 2011-1-30 07:20
这个解释很具体...赞!
我觉得老师的标准答案都是正确的。
第一题: 疑是地上霜,告诉我们一定不是春天.

第三题,圆周率,是派,不是n 吧.

第二题: 印象最深的一句: 我们侃侃原文:
远眺云海 发表于 2011-1-29 00:46
你觉得“漫天飞柳絮,疑是鹅毛雪”告诉你的一定不是春天?
你觉得“漫天飞柳絮,疑是鹅毛雪”告诉你的一定不是春天?
童志刚 发表于 2011-1-31 00:38
六月还有雪呢.
就是,春天还有霜呢,你凭什么说“一定不是春天”?
就是,春天还有霜呢,你凭什么说“一定不是春天”?
童志刚 发表于 2011-1-31 00:49
童大哥, hhh
这么称呼您接受吧?

我的根据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 所以是秋天所做的
其余的得鉴赏可以百度搜索静夜思 进百度文库里看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4245224.html
我不会喊你小妹,你也不必叫什么大哥。

“疑是地上霜,告诉我们一定不是春天。”这个才是你的根据。旧历9月15的扬州既不是冬天也不会下霜。
本帖最后由 远眺云海 于 2011-1-31 01:09 编辑
我不会喊你小妹,你也不必叫什么大哥。

“疑是地上霜,告诉我们一定不是春天。”这个才是你的根据。旧历9月15的扬州既不是冬天也不会下霜。
童志刚 发表于 2011-1-31 01:02
叫您童大哥,是想问您,是不是老糊涂了........当然 ,也不乏尊敬之意. 如果您觉得这种尊敬,您不稀罕, 全当我没有说过.

hhh
你还以为我想和您套套近乎,以求得您言语上的谦让????

我还不至于如此吧. 哈哈


如果 我根据的百度有了问题. 那我的责任是没有住在扬州.
我是老糊涂了——竟然跟你对话,真是糊涂大发了。
**

    要过年了,闷声发才;恭喜恭喜,少生闲气!
    ——给童超版和远眺MM
本帖最后由 远眺云海 于 2011-1-31 22:26 编辑
我是老糊涂了——竟然跟你对话,真是糊涂大发了。
童志刚 发表于 2011-1-31 08:47
hhh, 得罪了童斑竹....

大过年的, 开个玩笑,不要生气啊, 我给您赔礼道歉: 我口不择言,敬请谅解!

真的真的很抱歉!


希望您新的一年里,万事顺意!
**

    要过年了,闷声发才;恭喜恭喜,少生闲气!
    ——给童超版和远眺MM
ys1937 发表于 2011-1-31 08:55
恩,我相信,童斑竹会原谅我滴...

也谢谢您. 祝您新年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