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fwfq 于 2012-2-15 19:27 编辑

矮油喂,把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人当神一样看待什么错误都不能犯的人不知是被什么踢过了?人们给韩寒戴上一堆堆的高帽子现在又要一顶顶地全部摘下来,他可真是全国人民的超级大玩具。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燕苗 于 2012-2-15 21:22 编辑

韩寒先是说2000万悬赏是开玩笑,然后又是从普陀撤诉,韩寒将在金山区人民法院继续起诉方舟子。而中国青年报致电金山区人民法院对外宣传部门后了解到,截至记者发稿,韩寒律师尚未向金山区人民法院递交新的起诉材料。
——————————————
当事人已经撑不住了,大败而归,韩粉还有什么趣?
关于韩寒有无代笔的争论,已持续了个把月。方舟子和韩寒都出示了各自的“证据”,网络上的挺韩派和倒韩派也纷纷并充分表达了各自的解读。本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靠证据说话。但现在,很多网民对证据的认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2-12 11:06
施国英女士的冷静、客观和睿智,特别是其冷静与客观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效仿 。
施国英女士的冷静、客观和睿智,特别是其冷静与客观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效仿 。
金枫吟 发表于 2012-2-16 02:08
谢金医生。问题是,冷静客观的文章就会很无趣。
40# 杨林

顶杨林兄!

对方韩之争不感兴趣,象是一场闹剧.很多围观者(不是指燕谈)表现出来的那种类似于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心态,莫名兴奋,甚至幸灾乐祸,令人摇头.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到现在这个时候,已经很难说服谁不带感情色彩讨论这件事了,虽然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无比客观,包括我自己在内。那么还不如干脆回到感情的立场上,或者说不回避感情。我是从这件事开始后才看清韩寒长什么样,以前电视看过一眼,早忘记了。方舟子是这次才看见摸样。说心里话,电视上的韩寒不太招人喜欢,挺乏味,尽管很多人觉得挺帅;电视上的方舟子也不怎么讨人喜欢,但就形象而言,也不说就是叫人很讨厌。

我之所以厌恶方舟子,原因是他一出来就俨然一真理代言人,科学理性的化身。他质疑韩寒的第一篇博文其实就已经得出结论,宣布了结果。如果我没记错,他上来盯住的是韩寒悬赏所说的“一个字”“一句话”,以为有这样的把柄在手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确实是这样,假如最后韩寒证实了所有作品都没问题,可是原来说的大话还是不能收回,方舟子是不会被打败的。起码表面看,方舟子是从一个迹近无聊的起点上,开始了这次倒韩的征程。至于他与韩寒此前的恩怨,如果有的话,也就是助燃剂而已。预设的前提是一个人写的文章不可能一个字都不经人改,发展到后来,怎么看起来这个人的所有文章都是有人代笔的,还有比这个结果更能令方舟子兴奋的吗?我们很多人也在跟着方舟子兴奋。

理性通常是一个对自己最好的免费肯定。站在方舟子一边,似乎就站在了理性一边。是的,韩寒一开始就失去了理智,这从他回击麦田的博文可以清楚看到。我对韩寒自以为得计的那些漫骂麦田的话非常反感,直到现在我也觉得麦田不失为君子,质疑有的放矢,收回也是光明磊落。对比麦田,我不能不对方舟子的行为产生反感。由于反感,我看到的是方舟子的行为完全丧失了理性;由于反感,我看到的是挺方团队也完全丧失了理性。

如果仅仅是娱乐一下,不妨站一下队。就像我现在看到的,有人已经开始欢呼雀跃,庆祝偶像的坍塌。且不管韩寒官司的输赢,也不管韩寒发出的那些声音(包括韩三篇)有无价值,偶像倒掉总是令人欢欣鼓舞。可问题来了,除了少数几个人,多数人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很可疑,燕谈有多少人承认韩寒曾是自己心中的偶像?包括号称铁杆韩粉的人。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韩寒对于我们以前是作为一个符号存在的,这个符号像一只没有禁忌的小喇叭,常常会说出我们自己想说但说不出来的话,心有灵犀应该是个不错的比喻。我自忖不是韩粉,因为一个标准的粉丝必须是无条件的,盲目而坚定的,以此为标准,大概燕谈找不出半只。把韩寒作为一个“意见”符号,现在依旧喜欢的人还有几个?看起来寥若晨星了。

是什么东西这么快使我们由哈韩变成倒韩的,我现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我说了句看客心态,有人不愿听。可如果不是站在方舟子的立场上,为什么这么多人现在已经认为韩寒有人代笔已成铁定事实。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请别再跟我说理性,这种心态之下真的不配。其实我想说的是有些人持有的是一种幸灾乐祸心态,这会更叫人接受不了,可我还是说了,言责自负。我的理由充分且简单:一切还没结束,真相还不清楚。即使当看客,也要把良心找出来。
杨林 发表于 2012-2-12 23:13
这些文字很有营养价值,值得仔细品味。做跟贴太可惜了。我擅自分了一些段落,便网民阅读,原文太密密码码了。
道前子提供的资料,完全符合悬赏邀约。这已经不是方舟子所谓“推理”范围了。4000万,稳拿无疑。

可怜范爷,炒作不成,落身骚。
我忙着打麻将了,否则早就领到4000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