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官员腐败仁慈,就是对民众疾苦残忍

对官员腐败仁慈,就是对民众疾苦残忍
    人有时候会糊涂。
    但糊涂,有真糊涂、假糊涂、装糊涂,一时糊涂、一直糊涂,以及大事糊涂小事不糊涂、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之分。个中情形,千姿百态,难以描述,侃大山只能往大的上面侃。
    晋书载,天下荒乱时,很多百姓饿死。晋惠帝闻之诧异,问身边朝官,百姓“何不食肉?”其糊涂之状,叫人在痛恨中隐隐产生怜悯——帝王之家竟培养出这样一个白痴龙种。
    毛泽东就不糊涂,他面对现实,在三年人祸大饥荒中断然提倡“瓜菜代”,进而明确提出“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的填肚方针,显然与晋惠帝不可同日而语。
    说到大事不糊涂,人们当然都知道“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话。
    《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故而,吕端因大事不糊涂当了宰相。
    吕端的大事不糊涂,有两件。
  一是安抚李继迁。李继迁叛宋,在与宋军交战中他的母亲被俘。太宗想处死李母,以惩敌。吕端说陛下杀李母,只能坚定他的反叛之心。太宗从善如流,妥善安置李母,后李继迁儿子归顺宋朝。
    二是平息了一场宫廷政变。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宦官王继恩串通皇后,图谋拥立楚王赵元佐(太宗的长子)。太宗故,皇后召吕端人宫,吕端将传旨宦官王继恩扣押,入宫晋见。皇后见谋变关键人物王继恩被擒,顿时失措。吕端率大臣共保太子(真宗)继位。平息了宫廷争端,确保了政权稳固。
    吕端之不糊涂,是对社稷黎民负责。
    如今,环球时报开始糊涂,竟然发表社评说“中国适度腐败,民众要理解”。
    要求中国民众理解适度的腐败,这可不是一般的糊涂!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
    环球时报是在对谁负责?
    依我看,是对腐败的社会现象和腐败分子们负责。
    这篇时评就是要将腐败合法化,鼓励党和政府的官员们应该大胆腐败。实质是把党和政府放在炉子上烤,巴不得党和政府内的腐败分子们把腐败进行到底。
    否则,哪有在党和政府正在打击贪污腐败的时候,出台这么一篇时评?
    环球时报说,“中国显然处于腐败的高发期,彻底根治腐败的条件目前不具备”,“亚洲有很多‘民主国家’,如印尼、菲律宾、印度等,腐败都比中国严重得多。”,“腐败在任何国家都无法‘根治’”,“但民间也要在大道理上理解中国无法在现阶段彻底压制腐败的现实性和客观性”,“然而我们认为,反腐败不完全是能够“反”出来的,也不完全是能够“改”出来的,它同时需要“发展”帮助解决。”
    这还需要驳斥吗?这还是人话吗?
    须知,《环球时报》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份时事新闻媒体,怎么日起人民来,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公然袒护腐败,可以“砍头只当风吹帽”地视死如归!  
    这已经不是糊涂,这完全是无耻。
    对官员腐败仁慈,就是对民众的疾苦残忍。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已经不是传说的今天,环球时报出来这么一个时评,是坑爹坑娘坑人民,坑官坑政坑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