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中华文明五千年得到证明?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然)面对国外学者“中国文明到底够不够五千年”的疑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至今已开展十年有余。近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2012文明探源公众考古论坛”上表示,经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源头已初现轮廓。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指出,良渚遗址基本上已经将中华文明源头推至距今5000年的时段。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牛河梁、凌家滩等年代在距今5000年以前,但这一时段还没有把握确认已经形成了国家形态。再前推,考古研究已发现距今6000年前,中原、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出现社会的分化,文明进程呈现出加速度的状态。

  王巍介绍,良渚遗址2006年发现,确认了以莫角山为中心的良渚古城总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为目前国内发现的同时代最大的城址。对城北的调查中发现了大型人工水利工程遗址,年代距今约4800年左右,这将中国早期实物水利工程遗迹提早了约2000年。

  牛河梁、凌家滩等年代在距今5000年左右,随葬精美玉器的高等级贵族的大型墓葬和簋,规模宏大的祭祀遗迹的发现,反映出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一些地方的阶层分化已经相当严重,权贵阶层业已形成。“据此可以推测,当时已经出现了王权或其雏形,当时已经进入初期文明不无可能,这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并非虚言。”

  良渚、陶寺等遗址的巨型都邑、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了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王巍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往5000年前甚至5300年前推进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梦按:良渚遗址近日突然被炒热,中国社科院和北大都还是老套路。网上搜索了一下,学界竟然还有良渚——夏——商——周的提法。读了下面的转帖,我不禁想起了学兄叶文宪三十余年前就提出的良渚文化北上说。注意:当今学界都不想解释堆积在莫角山遗址上的黄沙。而当年学兄叶文宪就早已注意到了所有良渚文化遗址上都有一层淤泥层,他认为可能是因为洪水使得当地的良渚先民被迫北上。而莫角山遗址的黄沙再次证明叶兄的卓见。

莫角山遗址为什么被黄沙覆盖?

 杭州“良渚古城”中有一座赫赫有名的莫角山,虽然海拔高度才12米,却是“良渚文化”最重要的遗址之一。浙江考古所牟永抗研究员在《我的考古经历片断忆》中认真的记录了1992年莫角山遗址被一层厚厚的黄沙覆盖的情况,并且特别记载了“沙粒较粗并夹杂边角圆钝的小砾石,显然是经过长距离水流搬运冲刷的结果,但未见陶片等文化遗物。”。浙江考古所蒋卫东研究员2003年也在《东苕溪考古记》中谈到这层黄沙时说,牟永抗“不断问自己和我们:‘为什么这么高的土墩上面会有这么大量的沙?它是派什么用场的?”的1993年10月10日《中国文物报》发表浙江考古所杨楠、赵晔《余杭莫角山清理大型建筑基址》一文记录了这层黄沙夹泥“总厚度在50厘米左右,层数在9-13层之间。各层厚度并不一致,其变化似有一定的规律性……沙层中泥土成分极少,沙粒较粗,沙面上没有发现夯筑迹象。”为什么没有夯筑?就是因为这层9-13层的黄沙杂泥并非是良渚人5000年前搬运去的,而是南北朝以前,苕溪尚未改道后形成东苕溪,因而莫角山曾多次被洪水淹没后才形成的。这种水淹还形成过多次相对静止时期,也就是说曾经多次形成过湿地(湖泊---河渚----良渚)。

  苕溪唐代以后是经东苕溪入太湖,不入钱塘江了。这说明5000年前,“良渚古城”附近根本还没有什么东苕溪。但一部分良渚研究者都不愿意承认这个“古今苕溪不同”的事实,比如刘斌2007年12月5日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的《良渚遗址发现5000年古城》一文还持“良渚古城”防洪说。笔者认为,这也许是今天阻碍他们观察“良渚古城”叠压层究竟是何时形成的症结所在。

  牟永抗的“沙粒较粗并夹杂边角圆钝的小砾石,显然是经过长距离水流搬运冲刷的结果”,明显不是海相沉积,而是苕溪洪水自天目山冲击来的溪沙。
今天,我就是高瑜
沙发旁观。
边走边看
就是5000年了,也排不到世界第一

这主要是考古界文史界希望放些卫星来争取经费,实质和那个曹操墓差不多,所以完全都是利益的考量,结论都将与草木同朽

而朝廷也乐得乘机给读书人下点毛毛金雨,省得读书人怀黄巢之心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就是5000年了,也排不到世界第一


-----------------------------------------

那就搞成8000年,娲皇遗骨都能找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