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美国可以拒绝服兵役,在伦理、道德或者宗教信仰而反对战争的人员好像可以归为拒服兵役者。可以不服兵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也最好溜之乎也~
每个人都对战争说NO,这个世界就太平了~
坚决反战!
27# 金秋
先汇报:
昨晚太太告诉我“金秋的工作日记全部读完,一个不拉”,她是一个读书虫,这我知道。好书好文章,读起来很投入。口头语是人家一字一个字的敲,我就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说完又加了一句“金秋这人还真仗义”。
回到我的这个帖子,看到这么多人回帖,我倒不好意思了,答案是很简单的,我有点卖关子之嫌。
若愚不大智
愚民大叔,给你家大婶注册个马甲呗~这个可以有~

搬个小板凳,等答案~
33# 林夕依寒
大叔还真有这个意思,省得我到处代她言。
林夕女士不知,她是个计算机盲,逢人就讲看见机屏就头痛。
话也就在这儿讲,她看你的那个被删的帖子看到清晨2点,看全本的金秋的“工作日记”,一点儿没讲头痛。
若愚不大智
最好说说你拍的理由。

我再说明一下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会认为哪些事情对自己很重要,值得去追求。有些人生来就是美国公民,但他们几乎会反对美国政府参与的任何一场战争,因为他们的价值观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9-18 19:58
即使是反对所有战争的人,本身就是在为自己的价值观而战。战争,作为人类政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在大部分人的脑海中一直是理所当然的,相差的只是战斗的理由。
天寒尚可逢知己,道裂何曾见铁肩。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2-9-19 13:12 编辑

第一代移民无需为第二代移民烦恼,他们自然就选择

看看这个第二代移民的榜样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 ... hlight=%CD%AC%B0%FB

还有http://www.yantan.cc/bbs/viewthread.php?tid=87910&extra=&page=1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战争,作为人类政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在大部分人的脑海中一直是理所当然的,相差的只是战斗的理由。
诗韵新编 发表于 2012-9-18 22:26
不知道你从哪里得出这样的结论。战争,怎么可能是人类政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呢?只有通过政治解决的方法化解各种矛盾冲突与纠纷,最终获得双赢的局面才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政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

何谓政治解决,就是通过政治谈判取得共识,达成协议。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并不喜欢战争,我在绝大多数时候也反战。在我的价值观里,人权绝对高于主权,这也是当今文明世界的主流价值观,所以暴政关起门来残杀自己的人民是文明世界不可接受的。
如果谈判已不能制止众多无辜的生命每天死于暴力残杀,那战争作为阻止暴力的最后手段登场,我不反对,因为这样的战争是为了拯救生命。当然,在战争中还会死人,但这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不知道你从哪里得出这样的结论。战争,怎么可能是人类政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呢?只有通过政治解决的方法化解各种矛盾冲突与纠纷,最终获得双赢的局面才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政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

何谓政治解决,就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2-9-19 17:15
偶觉得施JJ往往是在做常识性的扫盲工作,辛苦了!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36# 老木匠
第一个链接打不开,正在读第二个的李中尉的故事,很好看,意外收获。
谢谢。
若愚不大智
不管你等谁,我来了!若如你所说,假设两国开战,主要看你儿情在何方。以我愚见“各为其主” 16# 愚民
36# 老木匠
第一个链接打不开,正在读第二个的李中尉的故事,很好看,意外收获。
谢谢。
愚民 发表于 2012-9-20 02:22
那个不长,重贴一次很方便

[转帖] “他同自己的同胞作战”
战史沙龙 > 中华战史 > 烽火朝鲜
原创:e2D网友

为敬仰美国阵亡士兵纪念日(Memorial Day),华盛顿邮报2010年5月30日刊登“同他自己的同胞作战”(The Marine Who Fought His Own People)的采访文章,介绍84岁的退役李少校,六十年前的李中尉(Lieutenant Chew-Een Lee)。美国国家博物馆频道(The Smithsonian Channel)也制作了一小时的文献节目“超常勇气:长津突围”(Uncommon Courage: Breakout at Chosin),专门介绍李。

李现在就住在华盛顿西北。本坛若干篇关于长津湖的文章中都提到过他。

如网友有兴趣,我有空会把该文翻译成中文。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052706101.html


在华盛顿西北一座雅致公寓的前厅里,坐着这位陆战队老兵。深色带纹西装,格子衬衫,红蓝相间领带,金色领带夹。胸前戴满奖章,黑皮鞋憎亮。

他84岁了。他努力保持着镇定。

“一想到这些事我就会动感情,” 李。科特。楚恩 (Kurt Chew-Een Lee,李周恩)少校用严峻的声调说。他闭上了黑眼睛,“只要一想起,一说起这些。”



李是文献片“超常勇气:长津突围”的主角。这部一小时的节目于阵亡士兵纪念日在国家博物馆频道开映。这部片子讲述陆战队最光耀的一段历史。几千名陆战队员被数量占绝对优势的中国和北朝鲜军队包围。但陆战队带领联合国部队从长津水库旁的死亡陷阱中冲出,打回到海岸,打回到安全。

在那1950年冬天的战斗中,李是一位矮小消瘦的年轻中尉。他对中国人的机枪阵地展开过单人攻击。他又在手臂受伤折断的情况下带领了500人的队伍于零下30度的暴风雪夜中跋涉八公里去解救增援另一处阵地。这以后他再次中枪伤而被撤出。战斗是如此激烈,他所在步兵连伤亡达到百分之九十。他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

“他很勇猛,” 约瑟夫欧文中尉说。欧文曾与李并肩作战,并也是战斗的幸存者。

文献片集中讲述李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位华裔军官。而那正是对亚裔美国人充满偏见的时期。他的同事们回忆起当时听到种族蔑视和侮辱言行。但李自己却礼貌地称这种事是“过份和可笑”。(他说,“那种人还是没有哪些偏见的好;他们没好报。”)

片子也细述当时的战斗和战局。这些细节在美国历史的讨论中经常是一笔带过。

“朝战就像是阿富汗战争搬到了50年,而从那个意义说,朝战对今天的现实也有共鸣”, 国家博物馆频道副主管大卫罗易尔说。“那些战斗细节与今天在印度-克什山脉打仗的士兵所见没什么不同。”

李身高大约1米70体重大概60公斤。他谈起朝战简短精炼并带些尖刻。军方大多数作战计划都很“差劲”。在他那即英勇又几乎无法完成的跋涉当夜,他的上级下达的指令“愚蠢至极”,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执行。

他说:“当然我并不害怕。 中国人大概都是宿命者。 我没指望能在朝战中存活下来。所以我一定要死得容光,死得漂亮。”

采访是在华盛顿的一个阴雨天下午进行的。他后来到陆战队总部任职,就在华盛顿定居下来。采访中,他并不愿意多谈文献片里的故事和他的事迹。

他想谈的却是另一件事。此时公寓巨大的前厅因外面的天气而变得阴暗,打扫卫生的人员进进出出,吸尘器不时地轰响。他说起65年前的一个下午。他赴朝鲜作战则是更后来的事了。

那天他告诉他母亲他报名参加陆战队了。现在他觉得他那时太冷酷了。他等到离家的还剩一天才告诉母亲。

“我告诉她时,她什么也没说。 没一个字。 但我能看出她伤心死了。”

他一家都是中国人。但他和他父亲一样,出生于夏威夷。在他十几岁时,他家搬到了萨克拉门托(加州首府)。这时二战正酣。他父亲是一位菜农,产品卖给附近的店家。他父亲为中国和美国而自豪。他母亲抚养家里的孩子,并且是“邻里最漂亮的女人。”

李“完全认同”陆战队的第一个投入战斗的名声。他参加陆战队就是要一改亚洲人软弱,顺从,平庸的印象。

在告诉他母亲的第二天,他母亲为他做了“宴会般的”一顿饭,都是他喜欢吃的。当全家都在吃时,他母亲就坐着,没有一句话。后来她去了自己的卧室,坐在床沿。他跟进去,站在母亲身边。

“我谢谢她给烧了好饭。我说我得走了。她就抱住我的腰,先是抽泣,后来放声哭起来。她始终没说一句话。”

自从那个下午以后,他一生经历了很多。战争的残酷,军人生涯有成,两次婚姻。离开陆战队后,他在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做了七年的新雇员主管,以后又在“全国农业电力合作协会”做了仅二十年的协调员,负责条例遵守检查。他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有一个继女。 继女是他“最亲近的人”。

让他一直感到愧憾的还是离家那天没有安慰母亲的情感。

他说:“我那时多少是个无知的小傻瓜。”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还是很高兴后来有大概20年来弥补对她的过失。她是一位出色的女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41# 老木匠
深谢木匠先生。
我想我刨的这个坑该填了。
容我一点时间,下午出了个车祸,不是我的错。其他两车相撞殃及了我,车要大修,人没事。
若愚不大智
本帖最后由 愚民 于 2012-9-20 20:54 编辑

1# 愚民
多谢各位的帖子。其实,把您们的看法加在一起,和我的结论也就差不多了。
再加一点背景:
举家来美的目的是为医治儿子的伤眼。他的右眼球被剪刀刺破,在20多年前的国内已无计可施了,致视力全无,斜视。到美时,他11岁,应该也算第一代移民了吧。我老母安在,为回国方便,我还持中国护照。

我填坑的土是:
履行公民义务;坚决反战;甘愿坐牢,以牢狱顶罪。 出狱后,他的后半生日子会很不好过,认了。
这只是我说的,我想儿子的决定不会相差太远。

有燕友讲,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中国式老子的问题。但在这里,至少在我认识的中国人圈子里,这是一个谁都不愿谈的事。参加了这么多的聚会,没人说。在这个圈子里,几乎所有人都已入籍。

要指出的是,如老西安先生说,“吃人家粮还砸人家锅?”。遗憾的是,这里大有人在。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
认识多年的一个中国人,来美交流,到期不归,现已全家入籍。儿子念完了哈佛又念耶鲁,总要感恩吧?哪怕一点,全无。聚会上必谈中美关系,而且必骂美国。自称,我对美国的给与比得到的大得多。

还有一位,逢美必反,自称呆在美国为的就是要看资本主义如何灭亡。这几年消停了,女儿要念医科,家庭背景很重要,闭嘴了。也是全家入籍。

不知这些人怎么看我的问题。

再次感谢燕友。
若愚不大智
43# 愚民
换个角度问个问题。
你家公子出生于北京,赴美前已经记事,入籍后也回来探亲数次,你目前仍然持中国护照。
假如你的假设不幸成真,美国军方是否会把你家公子招收入伍参与美中大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少入籍的日裔美国人遭到过集中囚禁。
44# 老程
一般战争,如朝战,越战,伊战等,美国都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而是以各种理由的参战。这种情况下美国还是义务服兵役,参不参军由你自己决定。一旦宣战,就由不得你了,征召到你就得去。
二战对日正式宣战,我不了解当时对日裔青年征兵的情况。把日裔人(已入籍)圈进集中营,这是事实了,我住的亚利桑那州至今还有集中营的遗址,当时这里关了不少日本人。
一两年前,美国刚对此事道歉,听说还有赔款。
美中若宣战,美国是否会重来一遍?不好说了,没准我得撒丫子了。
若愚不大智
44# 老程
一般战争,如朝战,越战,伊战等,美国都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而是以各种理由的参战。这种情况下美国还是义务服兵役,参不参军由你自己决定。一旦宣战,就由不得你了,征召到你就得去。
二战对日正式宣 ...
愚民 发表于 2012-9-20 22:45
二战时的日裔后来还是有很多参军的,集中组织了一个日裔部队(团级规模为止),投入欧洲战场作战。是在意大利战场,报道不多。

愚民的儿子应该不符合征兵条件吧。

现在美国已经实行志愿兵制了吧,不再普遍征兵,改为招募。不是说很多华人为了获得入籍资格甘冒参军作战风险,有几个战死的,也有被兵营里的老兵欺负上了吊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41# 老木匠
深谢木匠先生。
我想我刨的这个坑该填了。
容我一点时间,下午出了个车祸,不是我的错。其他两车相撞殃及了我,车要大修,人没事。
愚民 发表于 2012-9-20 10:58
好险,人没事就上上大吉啦!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47# 老木匠
谢谢问候。
我还真不知道他符不符合征兵条件,我只是借题发挥啦。
不少华人青年在伊战,在阿富汗,有的是为了入籍。
若愚不大智
呆在原地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