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历史记忆:台湾地区殖民教育

台湾地区殖民教育

1809年日本发生经济危机,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斗争,日本统治阶级为转移群众斗争的目标,大大增加了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的野心。1894年(甲午年),日本在美英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侵略中国、朝鲜的战争。中国战败后,签定了卖国的《马关条约》。在这个条约中,(二)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彭湖列岛给日本。

  皇民化"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台湾推行殖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民族奴化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建立"南进基地"的需要,以保证其殖民统治与掠夺而制定的。

  日本帝国主义推行"皇民化"政策蓄谋已久,早在1890年日本明治天皇的教育 语中就写到以"国体之精华"、"亿兆一心"就把中国台湾的3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和3百多万中国人民划归日本天皇德化的统治下,成为忠诚的臣民。注定了"内台一元化"。

  语言是民族属性的最重要基本的特征,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后,首先把推行日本语作为文化侵略的桥梁,以便推行政令,消灭中华民族,达到同化的目的,日本民政长官後藤新平在1896年12月讲话中说:"统治之根基,在国语之普及与国民性之涵养;故加速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制度,强迫入学,根本上施以同化,为最要紧之事件"
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进行的教育,一是"皇民化"一是殖民化。特别是后期在社会教育中加强"皇民化"教育。七七事变后大力推行社会教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全面开展更进一步驱使台湾同胞"日本人化"。同时强迫台湾人民接受日本式的风俗和生活训练。成立各种同风会、风俗改良会、同化会、户主会、主妇会、青年会、处女会、敦风会、敦俗会、同仁会、矫风会、兴风会、进光会、尚风会、文化会、振兴会、进新会、同光会、共荣会、向阳会等。各地名称不一,并有联合组织、分州、郡、市、街、庄各级。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同化教育。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把台湾称之为"准内地"、"第二内地"。特别是由于兵源业已枯竭,于1942、1943年公布陆、海军特别志愿兵制,征用台湾同胞去华南及南洋一带作战充当炮灰。

现在的台湾师范大学旧址是在1922年为日本人子弟升学而设的台北高等学校。李登辉以日本皇民的身份在这所学校接受皇民化教育成为皇民化教育的典型

 


日本帝国主义把普及日语作为将台湾人同化为“日本帝国臣民”的重要手段。图为日本总督俯国语学校学务部。

日本侵台初期台北第二师范学校学生授课的情景,当时的学生还穿者清朝的服装梳着长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