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真名原创首发]我们的精神生活

从形式上看,没有人比我们的精神生活更为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是正餐,是稻粱米饭、鱼肉菜蔬;而他人的只不过是饭后水果,想吃时吃一点,不想吃也没有人强迫。

小时候吃不动饭,母亲就会拿筷子敲我的头。我以为这一幕只会在饭桌上发生,想不到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筷子时时悬在我头上。究其原因,大概是居支配地位的人都过于自信、盲从。将他们传授、转授的观点、话语,当作了金科玉律、稻粱米饭。他们推销思想,不象沿街叫卖的小贩,以货物的实效性诱人,讲究心甘情愿;倒象强制推行的住房公积金,手段上先卡住你的命门——工资,逼你就范,效果上又要你凭“证”申请,没房时贷不到,有房时不必要。他们的形式无疑有拒人的味道,但是他们的本意,也许是好的。因为他们就在你我身边,同我们息息相关。

上学时,他们是师长。语文课上、班会课上,他们苦口婆心,讲述一些英雄事迹,教育激励我们,要我们积极向上;帮我们树立远大理想,牢记许多清规戒律,人生信条。我认为这都没有错。帮人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向上,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关键是不能骗我们,不然一切都会失真。雷锋是一个好人,但他说过那么多优美深邃的话吗?刘文彩是个地主,但他真那么罪大恶极吗?为什么好人就要好得毫无瑕疵,坏人就要坏得全无是处?为什么要将一切归因于阶级矛盾,远大理想?我们身边有的是好人好事,他们做好事只是出于纯良本性,而不是什么强烈的爱和恨,或者什么责任感;他们不是完人,没有远大理想,但他们做过好事,肯做好事。为什么不能切实可行一点,向他们学习?善良有缺点的小人物要远比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更有说服力。芸芸众生,任谁也无法成为精神上崇高、思想上纯粹的人,因为我们都要吃、喝、拉、撒,干些人间常事。我们的脚既然坚实地踏在这大地上,思想就不可能高挂在云端。然而教育者不肯承认这一点。因为纯粹、崇高,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要条件。没有了纯粹、崇高,也就没有了远大理想。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这世上有纯粹、崇高的人,向他们学习,在自己也拥有他们那样的神性之前,先反复强调我们对远大理想的态度。不仅嘴上相信,还要纸上承认。我们要反复填履历表,表明思想上的纯粹,精神上的服从。这一切都要归入学生档案,作为我们有没有资格继续接受教育的重要依据。还能想些什么?为了前途,为了稻粱米饭,为了鱼肉菜蔬,一切异端都被我们打入另册。我们被植入沉重的黄金翅膀,去做飞翔梦。这是整个民族的梦想。为了远大理想,要放弃个人的梦想,或者在它的卵翼下衍生梦想,宛若大树上长出许多枝杈。一切都已被设定,我们是建设祖国的栋梁。而不是一棵小树,有自己青涩的荫影,有小鸟在枝头歌唱。

以后的生命历程中,我们会被陆续砍去芜杂的思想枝叶,打磨抛光,这是栋梁才有的待遇。如果足够幸运,我们会常常遭遇会议,学习文件,继续我们的精神生活。相比学生时代,我们更加驯服和温顺。因为我们深知,唯有精神上的盲从,才会换来舒适的物质生活。或许有人会私下议论,发发牢骚,但是在公众场合,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我们是如此滑头,一面说着冠冕堂皇的话,一面却在嗤嗤暗笑。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演出,但是谁也不说破。许多人演着演着,慢慢就会失去本真。这不难理解,既然一个人的一生都在演戏,那么这戏本身,也就是他的生活。个别人会荣升为导演,根据剧情,招募演员,演出戏剧。戏剧的场景是东南西北,斗转星移,演员是天南地北,前赴后继,剧情则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远大理想,终极目标。

如果远大理想触手可及,如果我们真能个个成为栋梁。那也不妨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遗憾的是,远大理想遥不可及;许多时候我们也成不了栋梁,反而有变做烂木头的嫌疑。一帆风顺的人毕竟少数,大部分人会中途辍学,或者不被分配工作。我们走上社会,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我们的思想被打磨成屠龙技,而现实只需要杀猪刀。我们所经历的精神生活,很少告诉我们一些实际的情况。我们不曾被告知,人的思想,有如此具体而微的阴影。我们的敌人,常常不是大奸大恶,而只不过是小错小过。我们不曾想过,整体对个体的要求如此之多,关注却如此之少。它似乎只关心个体是否足够纯洁,而忽略了其能否生存。如果当初我们被设定为小树,那么也将顽强地生长。然而我们早已被教育者的轮锯伐做了圆木。我们需要采撷思想的阳光,保持我们的干燥;或者扎根于自由的土壤,痛苦而努力地向大地伸出新的根须。但是,放眼周边,阳光之下,哪里又有什么新鲜的事物?电视上,报纸中,书店内,到处是整齐划一的步伐,单调沉闷的声浪。所以,假如生活的梅雨笼罩了我们,而我们的思想恰好又不够丰富坚强,那也唯有凄凉地霉烂。我们都是些温驯的沉默者,不会抱怨,只是无限忧伤。祖国啊,您本来可以成为一片浓荫,为什么要选择做伐木场?

亲爱的祖国,我的母亲,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无论是栋梁,还是朽烂的圆木,我们都是您懵懂无知的孩子,我们爱您,敬您。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的将来,请收起您的筷子,热一热您的米饭,增加一点菜肴的花样。那样,也许我们将在您的注视下,幸福地进餐,幸福地成长,幸福地生活。

写的很好啊!只是___可能很早就写出来了吧?

<<读者>>上应该转载一下.

谢谢老村斑竹!这是我一个星期前写的,只在单位的局域网发过,然后就是《真名网》。

不知道斑竹这句“可能很早就写出来了吧”是什么意思,能详细指教吗?

富有激情的思想,仿佛冷峻的思想也受到了感染,变得温热起来。

“一帆风顺的人毕竟少数,大部分人会中途辍学,或者不被分配工作。”——事实上我认为,一帆风顺,往往预示着某种不祥,或者,一帆风顺本身就是“挫折”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倒不是呼应孟子“天将降大任……”之类,而是尊重一种事实。何况,我还发现,认为别人一帆风顺,也可能是旁人的一种错觉。

“我们的思想被打磨成屠龙技,而现实只需要杀猪刀。”

——这句话很沉痛,也很妙。

应该转到“百年树人”版。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6-8-7 21:22:00的发言:

富有激情的思想,仿佛冷峻的思想也受到了感染,变得温热起来。

“一帆风顺的人毕竟少数,大部分人会中途辍学,或者不被分配工作。”——事实上我认为,一帆风顺,往往预示着某种不祥,或者,一帆风顺本身就是“挫折”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倒不是呼应孟子“天将降大任……”之类,而是尊重一种事实。何况,我还发现,认为别人一帆风顺,也可能是旁人的一种错觉。

“我们的思想被打磨成屠龙技,而现实只需要杀猪刀。”

——这句话很沉痛,也很妙。

周先生好像不喜欢客气话,可惜这个“兄”字我总惴惴然地不能出口。^_^

这篇文章,我追求的是一种温和的力量,想从巨掌之中哀求得一些什么吧。所以难免带了一点抒情,不知道是好是坏。

“一帆风顺的人毕竟少数,大部分人会中途辍学,或者不被分配工作。”这句话周先生有妙解,但我的本意只是将人分了流。

谢谢周先生的留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7 22:25:31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猪头猪智慧在2006-8-7 21:37:00的发言:
应该转到“百年树人”版。

谢谢朋友跟贴留言!

以下是引用陌生的朋友在2006-8-7 21:41:00的发言:

、、、 

谢谢周先生的留言。既然你能够容忍批评,那么也希望你能坦然地接受称赞。因为这两者需要同样的气量、、、

陌兄:

学你一把。你可以坦然接受称赞,但也要能够容忍批评,虽然这两者需要的气量并不相同。

嘿嘿[em05]!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以下是引用心中有刀在2006-8-7 21:5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陌生的朋友在2006-8-7 21:41:00的发言:

、、、 

谢谢周先生的留言。既然你能够容忍批评,那么也希望你能坦然地接受称赞。因为这两者需要同样的气量、、、

陌兄:

学你一把。你可以坦然接受称赞,但也要能够容忍批评,虽然这两者需要的气量并不相同。

嘿嘿[em05]!

呵呵,我非常欢迎批评。^_^因为我深知自己浅陋无知。^_^但是我好像还只看到了狐疑,可能是批评太高深了,我看不懂吧。^_^

不过刀兄这句我懂了:我应该改成“这两者同样需要气量”。这样行吗?嘿嘿。。。。。。
^_^……
大人用筷子敲头逼着孩子吃饭的比喻写得真好。这样的孩子只会越来越没有食欲,怎么能健康成长呢?所以教育也是一样。成功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食欲,大人只注意引导、注意营养搭配,而不是逼着孩子吃东西。
俺是灭绝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