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哥德堡号档案

 

 261年前,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来到广州,揭开了中瑞贸易史的第一页,261年后,“哥德堡”号仿古船重回故地,再度从中国的南大门广州,踏上他们的神洲之旅(7月19日《新京报》)。世界注目“哥德堡”号,它撞响的其实是历史之钟。
  
  时间如果回到261年前,我们就可以惊人地发现,“哥德堡”号初访广州时,那还是乾隆初年,当时的造物主,并没有给予瑞典以更多的厚爱。仅“哥德堡”号的触礁之旅,一船所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等物,货值就高达200万至250万西班牙银元,相当于瑞典当年全部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泱泱的大清王朝,能不把锁国的政策做到封海的地步,已属万幸。在当时广东一位参与外事的官员眼里,“海外诸国,皆奉正朔,惟红毛一种,奸宄莫测,其中有英圭黎(即英吉利)诸国,种族难分,声气则一”。据说,这代表了道光以前中国官员最丰富的国际知识。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几乎没人知道世上还有个叫瑞典的国家。作为堪称清朝最有出息的皇帝,乾隆在1793年就拒绝了英国特例马戛尔尼勋爵几乎所有关于开放更多口岸、减低税率、给予租界和派遣公使长驻中国的要求,只留下一句贻笑天下的名言:“天朝无所不有,原不籍外洋货物以通有无。”当人口仅900万的瑞典,成为雄冠全球的北欧富国,以制造业生产效率世界第一、全球科技创新指数第一、国际竞争力仅次于芬兰和美国的业绩,举世瞩目的时候,“哥德堡”号再度造访,除了友谊与商贸,也让人看到了痛失历史机遇的沉重与苍凉。
  
  “哥德堡”号,只是一艘总长不足60米的商船,在它撞响的钟声里,人们不禁想起600年前,明朝永乐大帝时期,那船队人数多达2.7万的“郑和下西洋”。一艘“哥德堡”号,载重不过千吨,走一趟,就载走了相当于瑞典当时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货物;郑和走了七趟,一艘船的载重就多达2万吨,又带回了什么呢?去的路上,虽然也有商贸,但更多的是“宣诏赏赐”;来的船上,虽然也有异域珍品,但更多的是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宣诏”也好,“朝贡”也罢,图的不过是天朝之仪、是宗主国之威。所谓“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宋·石介《中国论》),炫耀完了,虚荣完了,郑和留下的实在没有别的。要是在郑和下过西洋以后的几百年里,海不禁,关不闭,国不锁,民不愚……在“哥德堡”号重返广州的时候,我们似乎更有理由修一艘“郑和宝船”,再下一下西洋。只是历史跟中国开了个玩笑,“哥德堡”号撞响的钟声里,“郑和宝船”不免有些蒙羞。
  
  好在历史不能重写,但历史是可以新写的。“哥德堡号”的重建,所以能吸引瑞典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耗资3000多万美元、耗时10年,令许多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感觉值得为它慷慨解囊,就因为中国不再是永乐的明朝,也不是乾隆的清朝,中国正以勃发的生机和强盛的增势,让世界一切有志于和平、发展、合作的人们,都感到了不可轻弃的商机。所以,“哥德堡”号来了,开放的中国以开放的胸襟,接纳了久违261年的“哥德堡”号。所有沉重的过去,但愿像沉没的旧船一样,留给历史吧。只要打捞上的古茶,还能泡出沁人的清香,这“哥德堡”号撞响的历史之钟,就会有几份悦耳的

 

动听。


[此贴子已经被朱屹于2006-8-22 22:57:46编辑过]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据中国上海门户网8月15日消息:拥有传奇历史的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月底将驶抵它全球航行的最后一站———上海,届时市民不但能目睹这艘18世纪最大最美丽的三桅帆船,还可以在家门口领略多个国家的航海文化。

    500米长临时人造沙滩

    记者昨日从主办方获悉,当“哥德堡号”本月底扬帆而至时,迎接它的北外滩高阳路至旅顺路沿线码头将被打扮一新。一条长达500米的临时人造沙滩将出现在世人面前,在黄浦江畔营造出“海”的感觉。其中还将设置部分沙雕作品供游客观赏。

    “哥德堡号”逗留上海的两个月内,名为“哥德堡号·仁虎海洋文化节”的大型展览也将同期在北外滩码头举行,届时主办方将设立瑞典、西班牙、巴西等6个国家馆,展示这些沿途国家的航海文化。

    据悉,这些展馆每一个都会有自己的主题,譬如南非馆将引入“钻石秀”,而西班牙馆则会有弗拉明戈舞表演和当地大餐。同时,航海互动馆内还会模拟出逼真的航海氛围,市民可以像水手一样攀爬长长的桅杆、齐心协力升帆、打水手结和旗语,从中感受到航海乐趣。

    200名白领报名当“水手”

    “哥德堡号”计划于本月18日从广州出发,预计10天后抵沪。据主办方透露,对市中心300多位年轻人的调查显示,“哥德堡号”在市民中的知晓度为67.9%,其中近八成参与调查者希望能够登船一观。

    记者昨日了解到,“哥德堡号”在沪招募水手的工作也于日前结束,两名沪上白领幸运地成为入选者。据悉,有将近200位市民参与竞选“大力水手”,大部分为白领,最年轻的竟然是一位年仅14岁的初中生。

    此次入选的两名“水手”一位是经营电子设备的商人包骥迅,一位是服饰设计师董一晶,这一男一女将于今天飞赴广州,接受为期三天的航海基本培训,然后随“哥德堡号”来沪。在海上,他们将同其他水手一样,从事清洗甲板、系桅绳、?望、帮厨等各种航海考验,并代表上海拍摄电视纪实系列片《我是水手》。

想要我请你吃鸡,先放我出去!
上海这地方没有蓝天和蓝色的海水,估计官方照片拍出来也是要通过后期ps,把天的颜色和黄浦江的水搞搞蓝的。[em01][em01][em01]
想要我请你吃鸡,先放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