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孟母堂课程规划

孟母堂课程规划
    
    

    一、人才培养目标
    
    努力向学 蔚为国用 承传文化 调和四方
    
    二、宗 旨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育亚圣 万世名
    
    今孟母 效先贤 树母德 立母仪 教诸子 有义方
    
    读经典 尊孔孟 颂莎翁 演数理 赏雅乐 怡性情
    
    诗书画 皆游娱 炼筋骨 强体魄 德智体 美劳全
    
    孟母堂 德为宗 兴教育 报家国
    
    三、组成
    
     孟母堂是由家长们自愿组成的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由家长代表延请教师授课。
    
    四、课 程 计 划
    
    1、德育:德行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反复。讲述、反省、讨论、操练、落实相结合。
    
    2、礼仪:中华民族素称礼仪之邦,许多人生重要的仪轨均被淡忘,学校将聘请研究《周礼》的专家传
    
     授人生十礼:如开笔礼,弱冠礼(成人礼)等。
    
    日常交往的礼节也十分重要,同学们也学习日常生活交往的礼节及相关的国际礼仪。
    
    3、中文:第一部分:背诵,背诵“读经”系列教材;义务教育课程
    
    第二部分:阅读,国学必读书目200种;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
    
     第三部分:讲座,聘请专家讲经,开设讲座
    
    第四部分:创作
    
    4、英文:第一部分:背诵,背诵“读经”系列教材;义务教育课程
    
    第二部分:阅读,阅读西方经典30种,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
    
     第三部分:观摩优秀英文影视作品
    
    第四部分:实际操练
    
    第五部分:中英文互译
    
    第五部分:运用
    
    5、数理化:根据读经教育的观念,重组教材,编排数理化课程,礼聘经验丰富的老师授课,7周岁起开设数理课,大约六年,可以完成小学、初、高中课程。
    
    6、体能:根据中医养生理论,依照四季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起居、锻炼。
    
    聘请专业教练教授网球、篮球等;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7、武术:太极
    
    8、艺术:开设书法和歌唱两门公共课,乐器学习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学习则因人而异。
    
    9、棋类:开设围棋、中国象棋课。
    
    10、其他:参观博物馆等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教育基地,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生存是一种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歌德《浮士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依我看,这孟母堂并非不现代,而是可能威胁到那些垄断教育资源的部门和人们.
生存是一种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歌德《浮士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转帖:举几个身边的例子,说说旧式教育培养的人才:
  吴门古琴宗师吴兆基先生,是东吴大学化学专业,以后在大学教授数学和物理,他同时又是太极拳大师,通英语,能作画,字优秀.
  
  吴门古琴传人孙小青,业余研究甲骨文,是青年书法家,同时还是律师,又涉足翻译领域.
  
  当今国学界的无冕之王,隐居苏州的朱季海先生,是章太炎的关门弟子,学如天人,又精通英、德、日语,其书法造诣和赵朴初、启功齐名,今年四月,我带他去上海博物馆参观王羲之的"真迹"展览,他瞧了瞧就说:我来写也比这个好,这个是假的.....
  
  .........
  .........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吴门琴学研究所所长汪铎先生最近出版<<丝桐讲习>>.笔者获赠一本:里面收入的一些精美字画,全部出自琴家之手.当今所谓音乐学院的懂美术吗?美术学院的通音乐吗?音乐学院的学生可能连正体字都看不懂,高中时靠"特长"进入大学,美术学院的可能90%以上分不清古琴和古筝的区别,高中时以"艺术生"进入大学......
  
  这就是现实:还需要继续说下去吗?中文系的有几个会写文章的?历史系的有几个知道历史真相的?政治系的有几个有政治头脑?管理系的有几个可以管理?还有莫名其妙的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明朝的时候就有报纸了,谁进过传播学院?徐静蕾没有进过大学的编剧、导演专业,不是照样可以自编自导自演么?
  
  所有的这一切说明了什么?根本不对,方向错误.中国的基础教育简直就是胡闹,孩子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学习的是什么"王二小放牛"、"猴子掰玉米""皇帝的新装"....
  我们的孩子用了6年时间,学习了150万字的庸俗教材,他们仅仅会读2000个汉字,人文素养:一无所有.
  在我们的孩子还没入学的时候,5岁的夏完淳就能讲"五经"了,在我们的孩子为造句发愁的时候,9岁的夏完淳出版了<<代乳集>>,当我们的孩子沉迷于琼瑶、汪国真的时候,十几岁的夏完淳领兵打仗去了...
  
  夏完淳是谁?这里肯定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进入大学中文系开始学习他17岁就义时候写的诗......
  
  苏州出了109个院士,为什么?
  想想苏州的文化底蕴吧?
  
  中国共有8人获得诺贝尔奖,党国为什么不好意思宣传?
  因为没有一人是他们的学校培养的!
生存是一种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歌德《浮士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如果没有教学大纲和课时列表,这个孟母堂,看起来也就是个欺世盗名的东西了。

再有拿某些智力超常的儿童做模板来克隆,比照当年科技大学的“超常班”,我没办法相信这种教育的有效性。

天高地厚所转过来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呢?没有军校教育背景的人还当元帅了呢,全世界把军校都关了不久成了?

上海教育局关闭孟母堂的理由是它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在于我们怎么理解义务教育法。

每个孩子都必须受教育,乌龙茶说了:儿童一定要受教育。但是,是不是一定要到指定的地方受教育?比如我们结婚办结婚证,一定要有大头照,但是不是一定要到民政局指定的照相馆去拍这张大头照?

义务教育和强制教育是不是有点区别?事实上孟母堂的孩子都是有钱人家的,他们根本是在那里接受一种贵族教育。我们丢开一些社会对这个阶层的看法,单说具体的教育,应该说孟母堂的教育综合起来,比普通小学要好很多。

但是,乌龙茶说了:儿童一定要受由教育者精心设计的教育。这话就有意思了,什么叫“由教育者精心设计的教育”?上海教育局还有个理由是,孟母堂的孩子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不知道这一点,是不是能和乌龙茶的说法相互发明。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乌龙茶是专家,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只好笑笑。  

     从转帖的这个规划我才知道,原来孟母堂也有数理化课程,不过,大苗说得对,规划不等于教学大纲(现在叫课程标准)。现代教育是制度化教育,不仅体现在学制上,还体现在课程体系以及教学的一整套规范上。

     这个西凤酒,曲解我的意思了,我是问:儿童一定要受教育者精心设计的教育吗?不过,如果孟母堂被禁是因为没有爱国主义教育,这就有趣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吗?我看了一下,真正的问题应该是,课程里没有安排政治课,这还得了?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

厚叔是力挺孟母堂,大苗只能坚决反对。

我是中间动摇派,看看孟母堂的课程规划,似乎也有合理之处,从我个人经历来看,似乎离开了学校自修的东西就是孟母堂中的教学规划,公立学校确实有庸俗的东西,大量误人子弟的东西,所以,孟母堂的东西看起来不错,是否欺世盗名,还要看一看他们的实践。

其实让其自生自灭,如果确实好的话,又未尝不可。

参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