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名原创首发]学论语,用论语^_^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

 

常常在街头看见在汽车倒后镜、大厦的茶色镜前偶一停留,凝视镜子的美女,她们看到镜子里自己依旧风采照人,便继续信心满怀的奔向目标。常人对自己的优点也是如此,总是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表露给别人看,对自己的弱点或过失则是极尽掩盖之能事,不但希望别人永远都不知道(特殊情况、别有目的例外),面对自己的不足和过错,很多时候我们故意假装患上遗忘症,将过往那些不愉快和烦心事统统忘掉;另一方面却对别人所犯此类过失无限放大,有些人更过分,还装出一副无辜和义愤的样子,仿佛自己永远正确一样。

夫子生活在春秋时代,身边这类人也不少见,于是他老人家非常不客气地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大致意思是君子用于直面自己的弱点和过失,能够勇敢的承认自己的不足,而小人面对自己的过失,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过着惨淡的人生,经受着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打击,就像歌词里唱得那样:“强悍的是命运。”将不幸的原因推给别人,虽然很容易安慰自己,理性的讲,实在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由之产生祥林嫂效应,让自己变成可怜、可悲的无用之人。

夫子对生活理智而且冷静,他的门人中,曾子这方面受益最深。在孔门弟子中,曾子的天赋并不是最高,但他的成就却很大,相传《中庸》就是曾子所作,里面的精义如日月星辰一般亘古永恒,扯得远了,还说求诸于己。曾子对自己要求很高,对别人则很宽容。在修身处世方面,他的态度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想想也是,生活中人要面对多少诱惑,金钱、美色、权力,稍有不慎,前面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而且一旦登上贼船,再想回头,实在非常困难,不然怎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曾子大概意识到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弱点,又没有达到夫子那样的修为,于是他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每天必做的功课是思考自己是不是忠于职守、诚信待人、学以致用,而且这种反思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论是道德修身,还是工作生活,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教训,待人忠厚诚恳,经常梳理旧学新知,这样的人即使没有获得世俗的功名利禄,起码也是一个值得信赖、受人尊敬的人。如果恰逢风云际会,他已经为成功作了充足的准备。

像孔子那样的圣人,仰之弥高,一般如你我的平庸之人很难达到其生命体人的境界,曾子不一样,他不是天才,只不过比常人多了份恒心,多了份勇敢,多了份努力。生活中常见有人抱怨命运待自己多么不同、做了很多活却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等等等等,却很少见人做自我批评、自我反思。譬如文革之后,除了巴金几个勇敢者出来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外,更多的是倾诉自己受到怎样的不公正待遇,对自己的过错则鲜少提及,也难怪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反省意识的民族!其实在古代,很多儒生非常注重反躬自省。清道光年间,京城有一个小小的学术圈子,唐鉴、倭仁、曾国藩、吴廷栋等人在一起探讨学问,每个人都要做一份省身日课,并在一起互相检讨自己的得失功过,不但自我监督还互相监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大学也曾有类似的修身小组。

这种修身活动能起多大作用,是否值得推广和提倡,不能一概而论,但这种反省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每当我们忍不住又要抱怨客观环境如何如何的时候,且先等等,检讨一下自己对工作是否尽职尽责,对人是否诚信耿直,对知识是否能够新旧兼顾,之后也许就不再抱怨了。

在万花筒一般的现代社会,各种诱惑、信息不断干扰我们,很多人因之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失败、失意、失衡,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不是我们的选择太少,而是信息太多;不是我们的时机不好,而是我们失去了方向。事实上,几千年前的经典里已经给我们提供解决方案:曾子以中等人的智商水平取得贤人的地位和成就,秘诀就在于他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和持之以恒的定立和坚持。

 

 

2、抱怨使郁闷更郁闷

不久前,看到《读者》上一篇文章,上面说中国人处在一种朝不保夕的焦虑感中,不管是在城市中,还是在乡村,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生活得很郁闷。认真分析起来,让我们生活郁闷的因素有很多,早晨上班,公交车上人巨多,几乎被挤成相片,偏偏还遇上大堵车。公交车像胖胖的虫子一样一寸一寸地往前挪,车上的乘客都没好气,售票员的脸拉得像长白山一样。好容易到了单位,已经迟到,当然要抱怨一下早晨的倒霉经历。晚上下班回家,照例要跟家人汇报一下一天的感受,堵车、拥挤、迟到、扣工资,唉,今天过得可真郁闷啊。怀着郁闷的心情,躺在床上,白天的不快一遍又一遍出现在眼前,这下可好,失眠了。

还有很多“爱国青年”,见不得别人过好日子似的,不管国内外有什么风吹吹草动,马上叫嚣说:“你怎么能够不愤怒。”拜托,愤怒如果仅仅是一种姿态,还有什么意义,你自己要郁闷,干吗让别人也不滋润。郁闷是一种传染性情绪,一个人的郁闷会传染给身边的人。胡适先生在回忆文章里说他最讨厌的人是动辄给人脸色看的人。想想也是,你微笑着跟人家打招呼,可能那人当时正郁闷着,翻个白眼给你,好了,郁闷病毒马上传染给你,“这小子怎么这样?”正嘀咕着,有人跟你打招呼,一个白眼过去,病毒继续扩散。

孔子有颗七窍玲珑心,他也发现郁闷会传染,而且发现郁闷常常与生活不幸(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联系在一起,他说: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意思很简单,人倒霉的时候不抱怨,那是非常困难的,人一有钱就拽起来,倒相当容易。可不咋的,只听过哭穷的,从来没听说过哭富的。香港女作家亦舒说:“淡泊名利,得是有名有利。”所以夫子从来不认为贫穷是产生美德的土壤,相反他认为人穷了,心情会很差。这也就是夫子为什么格外喜欢、推崇颜回的主要原因:颜回穷成那样,依然能够高高兴兴的过日子。不是他没心没肺,不想改善生活条件,也不是他脑子太笨,找不到好工作。在孔子看来,颜回在躬行“仁”的方面特别出色,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颜回的仁义不是做给老师看的,也不是一暴十寒的那种。历史上会做戏的假仁假义者如过江之鲫,最典型的是篡汉的王莽,唐人白居易作诗嘲讽这个伪君子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王莽在没成事的时候,天天装孙子,白天把自己打扮成道德楷模的样子,甚至对外宣传说为了救济受灾群众,自家连肉食也断了,宣传的结果是朝廷下诏强令他家吃肉!事实上,王莽和他老婆每天夜半时分背地里大吃大嚼,营养均衡着呢。《笑傲江湖》里面的岳不群,开始也把自己伴成行侠仗义的模范大侠,最后不也露馅乃至身败名裂。日久见人心,仁义不是摆个pose那么简单,尤其是在颜回那种境遇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称赞颜回,并不是因为颜回日子过得苦,而是因为他面对生活挫折时的态度,颜回从来不会为此郁闷,他不会因为别人过得比他好而折磨的神经;他也没有因为别人的官职比他大而给人翻白眼。孔子说颜回的另一项美德是不贰过,就是不会迁怒于人,即不会把郁闷的情绪传染给别人。以前年纪小,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现在不会这么想,想想我们是不是经常因为一点点不高兴,在家里、办公室或其他地方,不管有人没人就摔门摔东西?颜回不会,和这样的人相处一定很舒服,因为郁闷到他那里停止了。

颜回有大智慧,他懂得自己继续郁闷不能解决问题,传播郁闷还会给别人带来困扰,不管你多么郁闷,日子仍然要过下去不是?孔子多聪明啊,他那么多优秀的弟子,偏偏喜欢这个穷兮兮的颜回,还多次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如徒弟好。可见孔子也是希望弟子们向颜回学习,成为一个不被郁闷控制的人。

还在抱怨吗?独自抱怨会让你一遍又一遍重复伤害,没完没了向人倾诉还会使你失去朋友。亦舒说:找朋友倾倒感情垃圾的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是啊,一旦别人对你的抱怨审美疲劳后,别人就会把你当作笑话一样的祥林嫂,你想过那样的生活吗?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3、放弃是一种德性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丰富之后,为什么还是觉得生活很焦虑呢?大概是因为欲望太多而又不懂得放弃的道理吧。孔子认为,放弃是一种德性,所以他推崇放弃王位的伯夷、叔齐兄弟,后世之人喜欢跟风,伯夷、叔齐找不到其他能够果腹的食物,采摘蕨菜(即薇)过日子,蕨菜这种不值钱的野菜因此被赋予与众不同的文化含义,伯夷和叔齐的不幸成全了一种植物,想想真觉得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十分诡吊。

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不贪权位者是翩翩的贵公子——季札。季札出身好,他是吴王寿梦的小儿子。人们说起吴越地区,总是觉得这里是风雅文人聚集的地方,其实在春秋时候,吴越地区还是没开发出来的荒野。老百姓断发文身,好勇斗狠,文化很不发达,人们说起吴国,都说这里文化真落后啊,直到汉朝,就连博学多闻的司马迁都说:“如果不是延陵季子,我还以为这里是文化沙漠呢。”

季札连续几次谢绝国君之请,在他看来,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与自己的理念相悖,所以他坚持自己的主张,不管父亲多么希望他做国君,不管哥哥们怎么费尽心机,季札始终坚持不受。有人也许会说,这家伙怎么这么死脑精啊,你不是喜欢儒家理论吗,当了国君,有了权位,不是更能推行自己的理想。孟子说得好:“从来没见违背原则的人能够继续坚持原则的。”季札在权力追逐方面很潇洒,在做人处事方面却很坚持。

有一次,季札周游列国,为吴国办外交,路过徐国,和徐国国君聊天,两人谈得很投机。当时徐君看见季札的佩剑做工精良,十分喜欢。补充一点,吴国在铸剑方面当时是国际顶尖水准,身为贵族的季札自然用最好的宝剑,既显身份,又给国家长脸。季札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宝剑,不过没好意思说出来而已。但当时他有任务在身,必须佩带宝剑,所以也没说什么。季札完成外交任务回国的时候,路过徐国,徐君已死,季札到徐君墓前吊唁,把自己的宝剑摘下来挂在徐君墓前的树枝上。副官说:“人已经死了,您送剑他也不知道啊。”季札却说:“其实上次我就有心送剑给他,但当时公事在身,不能将宝剑赠人,从那时起,这柄剑就是他的了。我要遵从我的内心。”

这就是季札挂剑的故事,也是关于放弃的故事。季札放弃了宝剑,成全自己的内心,从实用主义角度来说,他可够傻的,但从心灵上说,季札这样做能求得心灵的宁静。心灵的宁静,很玄妙吗?一点也不,人们常常说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后悔药医什么,就是医心灵不安的呀。季札明白,这世上没有后悔药,要让心灵宁静,只有提前预防,怎么预防?放弃,放弃过多的贪欲,放弃会给自己带来祸患的机会,放弃那些梦寐以求却来路不明的美好。

禅说舍得,有舍才有得,这是大学问,亦是大智慧,还要有大定力。伯夷、叔齐放下之后,仍不免发发牢骚:“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与嗟徂兮,命之哀矣。”他们感到世上没有乐土,悲悲戚戚。季札不是,他心中有乐土,即使不快乐,还是能够依照自己的原则心平气和的过日子。

天桥上有一个乞丐,我掏出几个硬币放到他的钱桶里,不去想他是不是骗子或中产阶级,学学季札,放弃金钱是为了自己的内心,不要因为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坏了自己的心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 9:29:14编辑过]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活学活用之典型[em17][em17]

人与国一样,从发展讲,可以分掠夺型和生产型。

雅萍是典型的生产型,着重完善内部机制以抗外。

也有人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点什么来平衡内部矛盾滴。

如果为商之众,能皆若雅萍者,那么偶私下里就乐了,忒好混了!

向前望,谁知红叶有多少。
我一直想写篇文章,《孔子弟子你最喜欢谁》,一直懒着,哪天写写,肯定好玩。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平平论语讲得真好.不是拍MP,那个于老师的讲稿,同样是网上看的,但我觉得没平平这个吸引人.正如唱MM所说,"活学活用".看平平讲说,好像自己的生活一样真切亲近.

连博学多闻的司马迁都说:“不过不是延陵季子,我还以为这里是文化沙漠呢。”

这句是不是有笔误?

粥稀后坐,床窄先卧,耳聩爱高声,眼昏宜字大。

赶出来的东东,凑数的啦,本来想耿直地标明灌水,怕被批评,就没。

多谢介dd、唱老师和闲人兄的鼓励。

厚叔快点写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 9:35:15编辑过]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学习了。

再告诫自己N遍:心气要平,平~~

4、人生三戒

同学讲她怀孕的时候,觉得怀孕太累了,真想早点把孩子生出来,单位同事笑着说:“我现在想能把他吞回去就好了。”人一出生,快乐也有,麻烦更多。皇帝有皇帝的烦恼,乞丐有乞丐的忧伤,总而言之,在人生的问题方面,还真实现了人人平等。孔子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概括出我们会遇到的挑战:年轻的时候是被美色诱惑;中年的时候被权力诱惑;老了老了又会变得患得患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歌德说:“那个少年不怀春。”孟子也说:贪恋美色是人之常情。有人要说,年轻的时候谈恋爱,你老夫子没事jjww个什么劲,更何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就喜欢漂亮姑娘、帅气小伙,又怎么了,你老先生见了漂亮的南子,也不管人家是不是有老公,不也猛看吗,还好意思说别人。夫子那意思其实是你想看美女、喜欢帅小伙,多看几眼不伤大雅,但不要因为人家好看,就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稀里糊涂作了蠢事。很多家长反对孩子早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担心孩子谈了恋爱,忘了学业。话又说回来,据专家分析,恋爱时会分泌某种让人智商变低的化学物质,没这种物质,就没有销魂蚀骨的爱情。而所谓“戒”,则是一种理性的束缚,爱情来得那么急,老房子着了火一般,忍无可忍了,怎么办?夫子不谈爱情,估计他也没有好办法。这个先就糊涂着吧。各位看官自家看着办,夫子没交待,我也不好说。

单位里的骨干和精英一般都是中青年,在江湖里打滚好几年,厚黑也研究的好几遍,时时刻刻准备登上事业的更高峰。踌躇满志的时候,老夫子又说话了,“朋友啊,要和谐,少争斗。”全副武装的斗士们谁会理他?这老头,多事,不成年轻时候打基础,要等到啥时候?因为觉得生活在没有保障的不安全感中,大多数人都努力以朝保夕:今天吃点苦,等老了以后就能过好日子了。为了这个朴素的理想,大家都在与天斗与人斗,还发明了一个漂亮的词语,叫做竞争,引用了一个通俗的理论,叫做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说白了,不就是攀比嘛,你一个月赚五千块,我怎么也得挣五千一百块;你家有一辆富康车,我怎么也得让老婆开桑塔纳出门。比来比去,人就老了,多可怜,这一辈子都是为别人活着。

还有些人为了目的不折手段,俗话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一时意气之下,与原来的朋友翻脸,弄来一堆敌人,最后落下个孤家寡人的下场,还把大好光阴蹉跎,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老了要看开,该退休就退休,该放权就放权,历史上有多少因为贪婪权势和地位的人遭受厄运,比如李斯,全家人被绑赴刑场的时候,泪眼婆娑地对儿子说:“小子,如今想在老家打兔子都不行了。”孔子虽然教导大家要尊重老人,也不是让我们一味傻傻的崇敬占着位子不办事的老头子。尤其是现代社会中,技术发展的这么快,依仗经验万事亨通的时代已经过去,很多人在接受新知方面十分差劲,尤其是过去获得过一些成就的人。当成就成为人生的绊脚石时,生命的分值便只能倒扣了。比如明代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继位之初,他冷静地将魏忠贤一党除掉,活干得非常漂亮。然而也因此他把自己看作天纵英主,变得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而且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人老了,多半会倚老卖老,这也是老年人不招人待见的主要原因。所以孔子告诫老年人,不要因为比别人多吃了几年饭,多走了几年路,就停滞不前,总是背着过去的成就活着,不但自己累,还讨别人嫌,何必。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两千多年前的成功学

很多畅销书都与如何成功和成功人士怎样成功有关,凡成功者,不但要有天时,还要有地利,关键在于人和,这是战国时侯孟柯先生的成功学,对照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嘿,还真是那样。没有努力不会获得成功,没有良好的机遇,再怎么勤奋也是白搭。孔夫子知道人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年代,也不能选择出生的家庭和地方,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了。夫子别看生活在遥远的古代,对思维学说一无所知,可是在他的成功学中,广义的思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信你看: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用白话翻译过来十分罗嗦,大意是,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因为他既能看到事物发展的大局,又能观照局部的细节;既能听到称赞的话语,也很留意反对的声音;交际场上和颜悦色、彬彬有礼;穿戴整齐,从来不会穿着拖鞋参加酒会;说话有一是一,诚诚恳恳;做事家踏实地、有条不紊;遇有疑问,能跟人及时沟通;遇到别人对不起自己的时候会想到别人的难处,做到理解万岁;该得的才得,不会接受来路不明的财物。

这九条看起来很容易,说起来也不怎么费事,做起来可就难了。尤其是“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两条。爱得越深、关系越好,一旦生了嫌隙,恨的感情就越强烈,关系也会越来越僵。原来如何做,如今都是错。比如两口子过不下去,闹离婚,能够稍微想到对方的好处,就算不错了。经常见的例子是双方互相揭短,费尽心机把婚姻的过错推给对方,多份财产,少尽义务。如果这个时候其中一人能够体谅一下对方的难处和无奈,稍微做一点让步,二人的关系可能会有所缓和。古诗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可不是吗,开始创业的时候,事事都好说。合作不下去,彼此拆伙的时候,合作伙伴大大小小的失误、过错、缺陷便会被夸张的扩大:总是觉得自己的贡献大,投入的财力精力更多,吃了更多亏,对方呢,不劳而获占便宜。就这样,曾经亲密无间的创业伙伴变成陌路人甚至冷酷无情的背叛者和敌对者。芸芸人海中,能够相识相知的有几个,佛曰:百年修得同船渡,与金钱、房子、权力相比,人的情谊和做人的良知更加可贵。有钱有权固然不错,有情有义更加难得。

见得思义有点像西方政治学的“程序正义”原则。儒家非常注重程序正义,如果是不仁不义的情景,孔子就说:“富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不是奉献一切的纯粹利他主义者,君子也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和品位享受,此外,真正的成功者不会为了财物和权力忘记仁义。人心在诱惑面前非常脆弱,前几天的报纸上还有一个人为了五毛钱而锒铛入狱。虽然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很多走向堕落、变成贪官的家伙不都是从获得非法(即不义)收入开始的吗?当利益与做人的底线发生冲突的时候,你守的住吗?

孔子的成功学,没交给我们如何厚黑地获得利益,也不是三十六计般给你全程指导,仅仅是一些听起来让人犯困的老话。不过,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就在伸手的那一刹那,这些话一个机灵出现在脑海,忍痛割爱眼前的心爱之物,避免以后四处遍寻不到后悔药,这就是圣人教诲的伟大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15:23:02编辑过]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写得活灵活现!好!
风吹掉了我的帽子,太阳却照样升起
曾子大概意识到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弱点,又没有达到夫子那样的修为,于是他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国先贤的一些高论,大多有着经不起推敲的特点,因为一旦推敲,有可能随之傻眼。曾子的高论也有类似情况。

一个人,如果素性诚挚,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早已自然形成“忠”“信”习惯,那么,他根本不需“日三省吾身”,就像一个人如果早已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他不可能询问“晨起刷牙乎”。同样,当他一有时间即读书,温故而知新已成为他每天的例行公事,那么,他也无需每日三次地自问“传不习乎”。

按照常理,只有那些屡教不改、视背叛朋友为家常便饭的人,才有必要“日三省吾身”。这类“日三省”,已经接近于对强迫症患者的治疗了。比如,拿根橡皮筋绑在手上,每当自己又有了辜负朋友的念头,则拿它猛弹自己的手腕。

毕竟,“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样的事,并非小和尚守食色二戒,原本不需要日日戒惕的。假如有个朋友对我说,他天天提醒自己,不要做对不起朋友的事,我的第一感恐怕是:早点与他绝交吧,否则,早晚会被他暗算。

瞎说一气,平平毋怪。

读泽兄回帖很有启发。我读论语时也觉出古人有时过于重文字之齐整,对仗,有时硬凑些并不合逻辑和事实的东西,以一种毋庸置疑的权威口吻说出,而中国人历来述而不作的传统,鲜有反思,以至谬种流传。
生存是一种义务,哪怕只有一刹那。——歌德《浮士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偶没有讲清楚,三并不是一天三次,应该是三个方面,日应该是虚指。律己严、待人宽的毕竟是少数,从这个意义上说,曾子的反省功夫很有价值的说。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平平的活学活用很好,我看就这么写下去,让我们也好好学学.我买了本微型<论语>,天天揣在包里,皮都磨破了,也没耐着性子学完,还是学你这种轻松些.

8、旷达的人生态度

《西藏生死书》里写道:“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庄子至乐篇》一个人诞生,他的烦恼跟着一起诞生。有些人活得越久,会变得越愚蠢,因为他为了逃避不可避免的死亡,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虑。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有些人一生都在异想天开,痴人说梦,渴望能够长生不老,这种观念使得他无法活在当下。

孔子对生死的态度没有那么超然,似乎还有点故意回避的意思,《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当学生问死亡是怎么回事时,孔子不冷不热地说:“不知生,焉知死。”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季路打发了,就这么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经常听见人抱怨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终极关怀,孔子觉得生活中本来就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实在顾不上思考死后情形如何,既然佛陀和耶稣都已经包办了,何必为难夫子呢?

夫子也很忙啊,要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政治理想,要观察弟子,以便因材施教,还得学习音乐娱乐身心,他的生活如此充实,以至于不愿考虑死亡的问题。佛陀认真思考过,世界文化中,佛教对死亡及死后世界的描述非常具体而生动,尤其是那个慈悲的地藏王菩萨,亲自到十八层地狱做调查研究,将其所见写成文字,告诫世人多做好事,免受轮回之苦。

《西藏生死书》的作者认为人们由于不懂得死亡,所以才挥霍生命,才会迷失,才会恣意妄为。牟宗三先生对现代生活也有类似的批评,他说:可惜入民国以来,这歪曲的遗毒,仍然在蔓延,而不知悔,且借口于科学以加深其蔓延。人们只知研究外在的对象为学问,并不认生命处亦有学问。人只知以科学言词、科学程序所得的外延真理(extensional truth)为真理,而不知生命处的内容真理(intensional truth)为真理。所以生命处无学问、无真理,只是盲爽发狂之冲动而已。心思愈只注意外在的对象,零零碎碎的外在材料,自家生命就愈四分五裂,盲爽发狂,而陷于漆黑一团之境。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下,我们凭什么要求科学?我们凭什么要求民主建国?然而追求科学真理,要求民主建国,却是民族尽性之大业。而“尽性”是生命上的事,是靠一种生命学问来恢弘其内容的。我们的思想界并未在这里建立其纲维,以端正学术之方向,清醒并凝聚我们的民族生命的。”

说的具体一点,我们现在处于被邻居决定的被动状态。《读者》上有一个故事,有人在富人区买了一套房子,高高兴兴搬进去,没几个月就闹着要搬出来。因为她不管怎么努力,总会被邻居比下去,结果把自己搞得非常郁闷。这位女士之所以活得不快乐,是因为她把人生幸福的尺度定位在物质生活优于别人。她可能没有意识到,她在某些时候也是与同侪不快乐的源泉。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俗的社会,但是如果因此心灵完全被世俗和物质占领,也得不到多少快乐和幸福。

孔子不是整天忧国忧民的愤青,看看他的人生理想,发现他有时候真的非常小资。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孔子提议大家说说各自的人生追求。急性子的子路没等老师说完话,第一站起来说,我的理想是当大国的政府首脑,使得国家国富民强。孔子对此不以为然。冉有比较含蓄,说要做个教育部长;公西华也希望到政府部门任职,管理礼仪。只有曾皙没发言,孔子问他,他说比起那三位,我的理想实在拿不出手,孔子鼓励他:“这里又没外人,说说看说说看。”曾皙不慌不忙地说:“我希望在春夏之交的晴好日子,脱去厚重的棉衣,换上舒服的夏装,呼朋唤友,到河边洗澡。然后唱唱卡拉ok,尽兴而归。”孔子听完,感叹道:“我也想过这样的日子。”钱穆先生分析说,孔子骤闻曾皙之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而叹也”。

孔子没有鼓励大家天天加班做劳模,对怀天下万民疾苦的“伟大胸怀”报以“哂之”(嘲笑)的态度,也不是某些环保人士认为的爱好大自然的环保斗士,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资情调。郊游、踏青、运动、k歌,还要交上一大帮人,大概是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吧。孔子喜欢热闹,不像那些孤僻的哲学家,经常一个人沉思。他走到哪里,都跟着一大帮人。

这个老夫子更看重个人的社会交往,他知道人不可能独处,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进步并获取快乐。于是他的郊游不是一个人的旅行,而是集体行动。他生活在群体中,整天过得忙碌而充实,生死、鬼神这样玄妙的问题也就懒得考虑了。

从不好意思说起的小事中得到快乐,这样的人生才是旷达的人生,如此生活,才会从物欲中解脱出来,体会自己碗里饭菜的香味,而不去艳羡别人锅里的肉羹。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9、孔子说:音乐也是分阶级的

美国电影《费城故事》中有一个镜头,患病的安德鲁忘情的听着歌剧,甚至留下了眼泪;乔显然对歌剧没有什么感觉,他被安德鲁的忘情所打动。电影中两个律师生活方式不同,不过他们都很有正义感。品味有时候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越是炫耀,越掉价。木心先生说俗有两种,一种是可耐之俗,另一种是恶俗。孔子乃大俗大雅之人,他的生活中不仅仅有政治、有工作,还有很多业余爱好。历史上的孔子身材高大,会驾车,射箭的技术也不坏,还曾跟当时的音乐巨匠师襄学过音乐。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学音乐,不单单要了解它的旋律,还要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体会作曲人的心境,层层深入,达到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艺术与思想和学术不同,更多时候需要用心灵去体悟和感受。其中最高境界大概就是达到忘我的境界吧。孔子在齐国听到上古的雅乐《韶》,心情难以平复,以至暂时忘记自己最喜欢的肉的美味。他认为《韶》“尽美尽善。”看孔子看来,这首乐曲可以让人联想到虞舜之政的完美,上古生活的自然和谐。

音乐能够传递情感,有的音乐听了让人振奋,有的让人快活,有的则让你在不经意间流下泪来,很多恐怖片也是靠音乐来烘托未知、陷阱和生死难料的担忧。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年龄段常在耳边的音乐也不一样,孔子看来音乐也是分阶级的。他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在品位方面,至少在欣赏音乐角度,孔子非常挑剔,他认为作为国君,为政和为人都不能苟且,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音乐的选择特别重要。

现代社会讲究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分离,不太在乎个人的喜好,不管你的爱好多么上不了台面,只要不耽误正事就行了。在孔子的年代,还没有这种观念。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代将礼乐并称,可见乐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非常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乐经》毁于秦火,孔门弟子能够传承孔子的言论,却很少继承孔子的艺术能力,为什么没有学者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呢?

与知识学习不同,艺术感受能力需很高的天分,大概孔门弟子中除点外,其余这方面的资质平平,再加上春秋战国权力运行模式的转变,从容、优雅、和谐的雅音无奈的推出中国文化,代之以铁、血、阴谋和兵戎。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喜欢严肃音乐还是摇滚爵士,和政治扯不上关系,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流行音乐、流行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社会、群众的社会心理。比如厚黑学流行,说明这个时代很多人关注如何把自己变成厚脸皮;三十六计流行,说明商战中还有很多不信誉、不市场的因素起着作用;潜规则流行,说明我们离法制的公民社会还有不断的距离;国学开始流行,说明国人传统底蕴的薄弱。西方文化学曾把文化文分雅文化和俗文化,在中国,这两者并非截然分立,俗话说大俗即大雅,可惜多数人在品位方面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半吊子,对此,夫子也只能无奈的叹道:“我死之后,我的学说无人继承。”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0、不要被流行风吹感冒

常有人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以此来加强自己观点的可靠性,可是我们回头想想,群众的眼睛真的靠谱吗?如果群众的眼睛靠谱,那么雅典的公民就不会通过投票的方式,杀死当时雅典最智慧的苏格拉底,因为苏格拉地批评平民的暴政,为雅典战士担忧,结果他得到的是一杯毒酒。中世纪火刑柱上的的英雄,没有几个得到当时群众的怜悯。中国的情况同样如此。明末,崇祯皇帝中皇太极的反间计,要处死前方抗清得力的主帅袁崇焕,而且是用非常残忍的剐刑,可悲的是北京的老百姓也不分是非,以为尽忠职守的袁大将军是通敌叛国的大恶人,行刑当天,北京街头,人情汹汹,老百姓们将这位英雄的肉拿回家吃掉!鲁迅先生的《药》里也写过类似的故事,在是非、品鉴方面,群众常常是非常靠不住的。所以当渔夫劝屈原随波逐流的时候,屈原坚持自己的原则,清清白白的做人。

当弟子就此事问及孔子时,孔子的态度同样如此,有人也许会说,这老头怎么这么不相信群众啊,孔子不是不相信群众,他是有选择的相信。请看这段,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贡向孔子询问品鉴的标准是不是一大家都喜欢为原则,孔子不以为然,他说众人中有操守有品位的那个人的观点更可靠些;相反,大家都不喜欢的也不一定就不好,不过如果是操守差、品位差的人讨厌的东西,可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

某些人肯定生气地说,这个老头是个精英主义者,什么都选择权威人士的话,真真糊涂。且慢着急,恐怕讨厌精英主义的人才是糊涂蛋哩。现代社会,信息泛滥,人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作决定的时候总是要找些参考。比如你请朋友到饭店吃饭,会先在网上找找附近哪有口碑好的饭店,这是相信群众的眼光。有时候,这个地方果然气氛好、饭菜味道佳、服务也很周到;也有这样的情况,兴冲冲到了某个地方,发现这里不过尔尔。法国人编了一本《米其林美食指南》,因为是权威人士实地考察后精心编制,所以深受大众喜欢。相信精英的话,往往会让你节约很多时间,非常符合经济学原则。

西方有一种说法,由于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大众文化将成为主流。善恶是非的评判必须掌握充分的事实证据,还要掌握一定的评判知识。大众常常在这两方面都有缺陷。虽然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世界上似乎再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是还要注意虽然没有秘密,但还有故意伪造和不经意伪造的假消息、哗众取宠的假新闻、不值一钱的假权威。面对铺天盖地的判断、是非、说辞,到底该怎么办?

2003年非典的时候,民间兴起无数防非典偏方,那个时候,大家似乎没有什么理性可言,别人吃什么药,我也吃什么药,药店门口排队的不光是普通文化程度的市民,还有高校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山西某村,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红纸条,因为大家都这样做,如果就一家不做,村民就会把这家人看作另类。事后,人们都觉得自己的行为很可笑,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似乎只有随大流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把自己的思考托付给不可靠的流行思潮,回想起来都觉得非常可怕。记得当时专家也曾告诫群众不要胡乱吃药,我们也看到了专家的意见,但还是买了一些防止咳嗽的板蓝根和另外一种咳嗽药,板蓝根还好,都喝了,另外那种药后来过期扔掉了。

很多人都意识到盲目赶流行很不经济,于是纷纷想到找专家权威征求正确意见。于是专家权威答疑解惑也开始风行起来,报刊、杂志、网络,漫天遍野,处处可见专家忙碌的身姿。而这些专家是否真的既了解事实,又具有判断的能力,就要打个问号了。西方人一直在呼吁公共知识分子,到头来,基本称职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真不知道我们的那些专家是如何被认证的。

您也许有些不高兴了,你前面说要相信精英主义,后面怎么又对专家挑三拣四起来?您先别急,孔子生活的年代,人口少,而且子贡的问题非常具体,一个乡里,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张三是什么样的人,李四有些什么问题,乡人心里都有数。这个时候,遇到问题的时候,公议的结果可能比不上乡间德高望重、明智通达之士的见解。同样,乡里的恶霸们头痛的条例和举措,倒是可以积极推广。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想想也是,古往今来有多少大众,文明的进步常常靠少数杰出的头脑来完成。虽然有些灰心,有点沮丧,还是要承认那些思想敏锐、一针见血的精英确实厉害。当然了,即便有了这样的认知,还是不够。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你还要学会分清真精英和假精英。孔子提供了一条简单的原则:“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1、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

五四以来批评礼教孝道最起劲的吴虞先生其实是个大孝子,他为什么对传统的孝道如此抨击,其实也不能怨他,儒学发展到后来变得越来越不近人情,与夫子的说法差了很多。吴虞抨击的礼教其实是歪曲了人性的儒学,他反感的孝道是残忍的孝道。

《论语》中有很多地方讲到孝顺父母,孔子说孝顺父母“色难”,物质上的供给很容易做到,但在态度上恐怕就很难说了。两代之间因为生活经验和个性原因,即使是至亲骨肉,也会有隔膜,人们称之为代沟。网上流传很多婆媳过招、女婿对付丈母娘的段子,可见这问题流传了几千年都没解决。

老话说,人都偏心,对子女千好万好,对父母就不好说了。自己孩子的生日,阴历阳历都记得,父母的生日常常因为“工作忙”、“事情多”被遗忘,时光荏苒,光阴易逝,我们自己在慢慢变老,常常忽略比我们更老的父母。孔子说:“一定要常常想想父母一年一年变老了,一面为自己耳边还有人不停唠叨而感到开心,一方面也要为父母一年年年纪大了,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提前做好准备。”生活中有些爱因为太习惯,便不去珍惜。父母打来电话,说这说那,这边其实已经听到耳朵起茧,心想怎么没完没了地说这些啊。如果有一天这些叮咛停止之后,父母亲与我们阴阳相隔,那时候多想再听父母的声音,回想起自己对父母的不耐烦,即使当时你有多少借口,生死两茫茫之际,也会有无数后悔之情涌上心头。

曾子事父至孝,不但能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而且让父母过得很开心。人上了年级后,不但身体机能衰退,思维和心理年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睿智的老人不多见,蛮不讲理的倒是很多。人们常说老小孩老小孩,老人常常需要哄,但他们又饱经风霜,比哄小孩的难度要大很多。孔子的建议是:“对长辈要恭恭敬敬,不要顶撞他们,父母年纪大了之后会变得非常敏感,所以即使你做了很多事,也不要抱怨,说自己做了多少多少。如果因为工作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一定要到外地,那也应该先安顿好父母的生活在启程。”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家庭关系说,认为父子之间不要讲究正义原则,关键是亲情和爱。至亲骨肉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为不幸的呢?文革中,父子夫妻决裂,互相拆台,时过境迁,该有多么懊悔啊。

有人说儒家的“亲亲互隐”违反现代法律的正义原则,如果正义原则是以违背人伦为基准,那这个所谓的正义原则真要打个问号了。作为社会伦理的底线原则,家人的爱应该是最珍贵,却又最容易忽略的。

人心哟,为什么总是在失去之后才能体会到美好呢?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珍惜你的亲情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11:50:19编辑过]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常常在街头看见在汽车倒后镜、大厦的茶色镜前偶一停留,凝视镜子的美女,她们看到镜子里自己依旧风采照人,便继续信心满怀的奔向目标。”

----------------

平平这个观察角度,明显暴露了自己美色的心理缺乏,可怜呀!

用真名讲真话。。。我怀疑 用马甲玩丑话。。。我理解 用真名说慌话。。。我见证 以真理的名义。。。我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