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中的岁月人生——记邓丽君的歌声

   如同许多中年在美华人一样,我家里也有一台卡拉OK两万首,若干支麦克风,除了逢年过节,很少有人唱。我和我的同龄人,大多唱起老歌摇头晃脑,跟着九十年代脍炙人口的一些流行歌曲也还勉为其难,听到近几年的新歌基本就一片茫然了。
   这个星期是感恩节,有一迭PARTY,十有八九要引吭狂嚎。出于对别人耳朵的尊重,我昨晚临阵磨枪,一面遛嗓子,一面做深情状。从《涛声依旧》到《心太软》,从《深秋的黎明》到《陪你到天亮》,嗓子遛着遛着却不知不觉回到了邓丽君: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大陆,邓丽君的歌声是一次巨大的文化冲击,是一代人青春的符号。后来文人曾指出,《月亮代表我的心》,《小村之恋》比朦胧诗更简单直接,因而也更普遍地带来了新的审美意识。有不止一人对我提起过,是听了邓丽君才开的情窦。我由于里比多发生较早,是因为情窦已开所以喜爱邓丽君。第一次听到《我心深处》时,正在单相思的季节,走火入魔地低唱:

   多少情感
   在我心深处
   直到今天
   从没有向你吐露

   二十七年后,这些歌词仍然连想都不想就能背出来。当年听邓丽君,是用砖头式录音机听的卡带。录音带自然多不是原版带,声音发闷,字音含混。这些歌词是要反复听很多次才听明白的,自然记得牢靠。有一句“翠湖带雨含烟”,是和老爸一道听了一晚才一字一字确定的,当时的欣悦,颇有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感觉。
   在歌声的重复里,我度过了十八岁的夏天。我独自住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在无眠的夏夜,我有时会去校园里逮几只萤火虫放在火柴盒里,然后再放出来让它们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

   那时,邓丽君的魅力是无远弗届的,并不仅限于年青一代。家父时已年过花甲,平素不免拿着学者与长者的范儿,却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时常光着上身,搧着大蒲扇,摇头眯眼地听邓丽君。因为邓丽君还属于腐蚀青少年的靡靡之音,他也就不多说,只管在家里听听。
   昨夜,《诗意》依旧让我感动。那儿有一种纯情,不知是属于她的歌声,还是属于我们的青春时代;也许,那仅仅是记忆编造的又一次幻境罢了。
 
   默默地
   在追寻
   追寻往事
   那段欢乐时光
   那段美丽的梦
 
(写于二零零六年十一月)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七十年代末邓丽君的歌,是从美国之音偷听的。

邓丽君的歌声像一枚多汁的果子,解渴,酸甜适口.令人怀念.

邓丽君及其歌声极具魅力,当时的老左们虽极力封杀,但根本无济于事,整个大陆很快就被邓丽君的歌声攻陷,可见老左们的虚弱。

翠湖寒

我曾在翠湖寒,
留下我的情感。
如诗如画,似梦似幻,
那是我,那是我的初恋。

朝朝暮暮怀念,
翠湖带雨含烟。
我心我情依旧,
人儿他,人儿他是否依然?

家里有人在放邓丽君:你说过两天来看我,一等就是一年多……

喜欢邓丽君的甜美长相,喜欢她唱的《小城故事》,而大多数的弃妇歌,我不爱听。

我女儿曾很喜欢邓丽君的歌。我是听到她放,也喜欢上的。
当年那位可以从邓丽君歌声里听出腐朽、反动的教授,好像现在还蛮红[em05]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以下是引用老木匠在2007-4-6 22:15:00的发言:
当年那位可以从邓丽君歌声里听出腐朽、反动的教授,好像现在还蛮红[em05]

还蛮红?打个拚音出来哦~~~
以下是引用老木匠在2007-4-6 22:15:00的发言:
当年那位可以从邓丽君歌声里听出腐朽、反动的教授,好像现在还蛮红[em05]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还“科学”地断言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呢,很久以前我看到一幅表语,上书: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这些人真幽默,就象酒鬼已经醉醺醺了,但他永远不会说自己醉了。

俺最喜欢她的<忘记他>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以下是引用兮兮在2007-4-7 9:29:00的发言:
俺最喜欢她的<忘记他>

俺喜欢她唱的《遇见你》。

[em05]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邓丽君有一首《十八姑娘一朵花》,我印象极深,那旋律听两遍就会哼了。可惜歌词太俗不可耐,什么“无钱的小伙儿她不爱呀她不爱,有钱的老头儿她不想呀她不想”,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可也怪,也许是那旋律哼唱起来太顺口,我没事时老哼哼,而且还就这句“无钱的小伙儿她不爱呀她不爱,有钱的老头儿她不想呀她不想”记得最牢,唱得最多,真是见鬼。
俺是灭绝师太

喜欢邓丽君的歌已经许多许多年了,现在我就一边码着这个回贴一边听着她的一首首动人的歌声。

邓丽君的歌是靡靡之音,可我就是喜欢,喜欢她那歌声中飘出来的清亮、缠绵、悠长,从年少时偷偷地听一直到现在已经步入中年用着“梵高”惬意地欣赏,说来话长呀……

知道并听到邓丽君的歌声应该是从敌台开始的。俺家有一台老大的电子管收音机,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富有”的标志吧,反正邻居、同学家没有过。所以俺大小就喜欢听广播。改革开放之前,俺曾经趁家人都不在的时候把波段调到短波,吱溜吱溜地调着,很偶尔地能听到海峡对岸电台中女声播报着数码字,那一定是密码电报,是和潜伏在大陆的特务联系、下达任务的。在那个年代俺小小的年纪都懂。但好像没有听到过邓丽君的歌声记忆。

改革开放之初,中美关系解冻,大陆对美国之音等敌台开始不怎么封锁干扰了,在大家借着美国之音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慢慢地通过美国之音、澳洲广播电台、台湾的电台听到了与大陆截然不同的流行歌曲,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听到邓丽君的歌声的。但那个时候,我们这方面把她的歌声定位在靡靡之音,是黄色歌曲,是腐蚀青少年心灵的反动歌曲。所以听也是偷偷地听。再后来对海外侨胞回乡政策的放宽,大陆与港台交流的增多,从港台流入的邓丽君歌曲渠道大大地增多。再到后来随着大陆越来越开放,特别是随着家用电器的开始生产普及,时髦年轻人大背头、喇叭裤,一手拎着大大的收录机,把邓丽君的歌声带到大街小巷,人们开始逐步对她的歌声有些习惯了。直到九十年代初曾经盛传大路想邀请邓丽君回大陆开演唱会,那可是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可惜台湾怕大陆统战没放她过来,这成了大陆歌迷的一大憾事,也成了邓丽君本人的终身憾事。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都刚刚经历过文革,声嘶力竭后邓丽君清婉的歌声真如靡靡之音,一点错都没有,就是靡靡之音,但却如久旱荒田滴进了清凉雨,那感觉真是没敢言说不好言说(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不敢告诉别人我喜欢邓丽君的歌,很多人都是处于地下状态的)。大革命、大批判、大怒吼后的疲劳,突然来了邓丽君这样的靡靡之音,让我们这些从那个年代里滋养出来的心灵被撞击了一般,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样缠绵情丽的歌声,原来人们的心灵还有这些与我们往昔思想格格不入的东西。这歌声虽然“软绵绵”的,可怎么就那么狠狠地容不得你反应就轻易地渗入心田,轻轻地敲击,重重地生发开来……无论社会上如何地想堵住这股“亡国之音”、“洪水猛兽”,一旦久旱的田野尝到了一点点雨露,渴望的心会更加渴望,于是,再也堵不住了,七色花再次开在人们的心田里。

我喜欢听邓丽君的歌,也喜欢唱她的歌,越来越喜欢……

谢谢大兴兄让我又回忆起这些往事,今儿就说这些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8 13:58:28编辑过]

紫壶 俺就知道你们喜欢邓MM

平头百姓大非  (伸出大拇指) 

笑笑书 小弟也喜欢

笑笑书 温柔的女生 

平头百姓大非  (捂着嘴哈哈哈)

紫壶 全世界都是怨妇弃妇,你们就开心死了

平头百姓大非 此话怎讲??????

平头百姓大非 (作疑惑、头晕状)

  

平头百姓大非 妹子怎么突然生出这种感慨????

紫壶 她唱的歌,大多是等情郎等不来,被人弃无人怜之类的

平头百姓大非 (窃笑)

紫壶 被她烦死,好在长相甜美

平头百姓大非 那倒是

笑笑书 哈哈

平头百姓大非  (捂着嘴还笑出声来) 

笑笑书 她等不来,我等着她又不知道,最烦恼的就是这个

平头百姓大非 MM跟紫壶不是一路人呀 

紫壶 为啥喜欢宋词?也因为弃妇哀怨得令你心疼

平头百姓大非 是滴是滴 

笑笑书 是的是的

笑笑书 男人都有这心

紫壶 反正她在那里低吟浅唱,你们就全当是唱给你们听的,等的也是你们,哼哼

平头百姓大非 哈哈哈~~~

紫壶 再看席慕蓉的诗,也都是错过错过,一百个不情不愿的错过,结果呢,她自己老早就心有归属,就是欺骗一下男人的感情,让你们还以为自己有什么机会呢。 

紫壶

玩了几千年这样的小情调,腻了。

 

湘西妹子 (露出太阳般的小脸)

紫壶 雅琼好

平头百姓大非 雅琼好

平头百姓大非 低吟浅唱俺喜欢,可俺家那口子老不耐烦滴,和紫壶一样

 湘西妹子 琼瑶不也一个大骗子!

笑笑书 没骗我,她的书我压根不看

湘西妹子  好好好,大家好!

平头百姓大非 那是女人的最爱,男人并不喜欢

紫壶 眼泪滴滴,把个大非骗得发昏

笑笑书 要了亲命了

湘西妹子 我也烦看一切琼瑶

湘西妹子 但我喜欢三毛

平头百姓大非 偶也喜欢

紫壶 琼瑶我一本也没看过,席幕蓉的诗倒是喜欢的

笑笑书 我看林心如演戏,要了亲命,整天眼泪汪汪

湘西妹子 喜欢她的野跑

笑笑书 我喜欢龙应台妹子的

笑笑书 女作家

紫壶 龙应台俺也喜欢

平头百姓大非 龙某偶现在不喜欢了

湘西妹子 眼泪最多的实际那个什么刘雪华,看她那样子我就想打她!

湘西妹子 西西,告诉你,我以前年轻的时候人家说得最多的就是我有点长得像邓妹妹和董文华 (捂嘴笑)

湘西妹子 哈哈,有个浙江网友硬说我像邓妹妹,我说不像的,他不信,去年冬天出差来我这里,特意看我像不像,我问其:看到活的了,不像吧?人家说:神态还是有点像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8 14:39:59编辑过]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邓丽君的长相和歌声都符合中国的传统审美标准,甜美,喜气,而圆润。
刀子嘴  豆腐心  丫丫我是土家人
   我的博客http://yaoyaqiong.blog.tianya.cn/
   我的网站http://bingge.16789.net/

哈哈,让俺来猜一猜男人喜欢邓丽君的理由:

1,“大众情人”:邓丽君的歌曲,在当时的年代里,属于黄色小调,为大众的浪漫情结补助了红色主旋律下静悄悄的“小资”情调。(哪个男人不动情?)

2,都市情谣:那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情歌?邓丽君的一些痴情歌曲特别容易学唱,容易上口和记忆,大多数人的乐感属于脑后腔共鸣,不太在乎别人耳朵的舒服,所以,自得意满的哼哼,还是心理上相当爽的。

3,永恒的童心:邓丽君长着一脸娃娃相,说话也童声腔调,再加上有情人没婚姻,也没有什麽负面新闻。这种心理纯真的生活状态与她擅长演绎的情歌意境相当吻合,让人心安理得的欣赏。(后期,邓丽君求变,求性感的卷发看上去相当陌生。)

其它,女人不喜欢邓丽君的原因,除了“嫉妒”之外,就是缺乏音乐细胞的缘故了。

糜糜之音!

我喜欢。

贵在用情真挚却还能清澈,不一味于呻吟之苦。

向前望,谁知红叶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