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COUNTERTENOR

引自魔术号角http://v7.wunderhorn.com/library/article.php?meta_id=2840
假声男高音(countertenor或者Alto)是男声演唱音域最高的一种男高音,他的音域甚至与女高音和女低音的重叠。这种演唱不像阉人歌唱家要借用到生理上的手术,而是靠特别的声乐训练,他们之间的音色是有差异的,但从中世纪以来的的歌唱型式中就一直存在着为这种角色写作的习惯。

早在公元367年劳第契阿会议之后,天主教剥夺了人民在宗教集会上歌唱的权利,交由受过训练的唱诗班负责包办,再加上“妇女在教堂必须保持缄默”的禁条,故唱诗班的高音部便以男童演唱。不过当他们声音成熟没几年,又得面临变声期的自然淘汰,因此就有教堂以“假声歌手”(Falsettist)来代替,然而音质总是有点不太自然,而且也只能达到女中音的音域。但来自西班牙的假声歌手却有秘诀,能够唱到女高音的音域,而后音乐学者发现他们其实就是阉人歌手(Castrato)。

阉人歌手以他们高超的声乐技巧占据了十六、十七世纪的歌剧舞台,但随着时代的递移,这种不人道方式注定成为历史的灰烬。 而在逐渐兴起古乐热潮的二十世纪后期,许多当年阉人歌手所演唱的乐曲,只好交由女中音或假声男高音来演唱;近年来由于古乐的研究,保留了阉人的发声技法,经由特殊的训练,假声男高音从回舞台,找回原有嗓音清亮,较无世俗气习的唱法;现在可以在许多的宗教或神剧音乐展现。近几年来也有作曲家将这种角色再度放进歌剧中。

也许你在唱片上看到假声男高音不同的名词,Alto或Countertenor,其实这两种写法都是指假声男高音。

Male Alto是中世纪曾盛行过的一种高的男声, 演唱者为成年男子,能用假声唱到女声的高度,音质比较柔弱 近似女声, 当时的教堂严尽女子唱诗,圣咏合唱的中音部(alto)由假声男高音或童声(boy\\’s voice) 演唱,后来才改用女声,假声男高音简称为alto。

Countertenor是中世纪至巴赫、韩德尔时期曾盛行的一种男声,演唱者为成年男子,在自然声的基础上,依靠自由移动至高处的喉头位置,和充份发挥头腔共鸣而唱到女声的高度;音质则始终保持男声的特点,高音区也不像女性alto那样柔弱,而是清澈、透亮。音域很宽,是因为常有人分不清这两者的差别。

假声男高音与所谓的早期音乐(early music)是分不开的 不过在1600年以前到巴洛克时期,以至十九世纪初都有得研究,格鲁克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斯》中的奥菲欧亦为ALTO的角色。一些较早期的牧歌中也不乏此类作品 如英国作曲家道兰、普赛尔等鲁特琴曲,为声乐曲目极重要的一部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1 16:58:16编辑过]

替采采卷耳运行一下代码:

假声男高音(countertenor或者Alto)是男声演唱音域最高的一种男高音,他的音域甚至与女高音和女低音的重叠。这种演唱不像阉人歌唱家要借用到生理上的手术,而是靠特别的声乐训练,他们之间的音色是有差异的,但从中世纪以来的的歌唱型式中就一直存在着为这种角色写作的习惯。

早在公元367年劳第契阿会议之后,天主教剥夺了人民在宗教集会上歌唱的权利,交由受过训练的唱诗班负责包办,再加上“妇女在教堂必须保持缄默”的禁条,故唱诗班的高音部便以男童演唱。不过当他们声音成熟没几年,又得面临变声期的自然淘汰,因此就有教堂以“假声歌手”(Falsettist)来代替,然而音质总是有点不太自然,而且也只能达到女中音的音域。但来自西班牙的假声歌手却有秘诀,能够唱到女高音的音域,而后音乐学者发现他们其实就是阉人歌手(Castrato)。

阉人歌手以他们高超的声乐技巧占据了十六、十七世纪的歌剧舞台,但随着时代的递移,这种不人道方式注定成为历史的灰烬。 而在逐渐兴起古乐热潮的二十世纪后期,许多当年阉人歌手所演唱的乐曲,只好交由女中音或假声男高音来演唱;近年来由于古乐的研究,保留了阉人的发声技法,经由特殊的训练,假声男高音从回舞台,找回原有嗓音清亮,较无世俗气习的唱法;现在可以在许多的宗教或神剧音乐展现。近几年来也有作曲家将这种角色再度放进歌剧中。

也许你在唱片上看到假声男高音不同的名词,Alto或Countertenor,其实这两种写法都是指假声男高音。

Male Alto是中世纪曾盛行过的一种高的男声, 演唱者为成年男子,能用假声唱到女声的高度,音质比较柔弱 近似女声, 当时的教堂严尽女子唱诗,圣咏合唱的中音部(alto)由假声男高音或童声(boy\\’s voice) 演唱,后来才改用女声,假声男高音简称为alto。

Countertenor是中世纪至巴赫、韩德尔时期曾盛行的一种男声,演唱者为成年男子,在自然声的基础上,依靠自由移动至高处的喉头位置,和充份发挥头腔共鸣而唱到女声的高度;音质则始终保持男声的特点,高音区也不像女性alto那样柔弱,而是清澈、透亮。音域很宽,是因为常有人分不清这两者的差别。

假声男高音与所谓的早期音乐(early music)是分不开的 不过在1600年以前到巴洛克时期,以至十九世纪初都有得研究,格鲁克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斯》中的奥菲欧亦为ALTO的角色。一些较早期的牧歌中也不乏此类作品 如英国作曲家道兰、普赛尔等鲁特琴曲,为声乐曲目极重要的一部份。

谢谢紫壶,是文中所言的"阉人歌手"一词让我震撼.与中国的太监相比是一等一的残酷.

粘贴我和W博士的交流:

W博士: 与中国传统相似,欧洲18世纪以前是不欢迎女性上台表演的.尤其是当时艺术的主要"赞助商"教权机构,是绝对禁止女性表演的,高音部分由童男和假声男高音担任.我想象,宫廷的假声男高音是"阉人歌手",教堂的假声男高音是一些修士或"洋居士".随着人文主义的推广,新教的发展,皇权的消弱,资本主义萌芽形成的新意识,女性逐步可以上台演唱了.因为假声男高音有着不可替代的音色(如我最听的一个在巴黎圣母院录制的巴赫b小调弥撒dvd中,假声男高音犹如宝石的高光),高贵,沁人心肺,所以历代艺术家一直在演唱研究假声男高音.
我想,不是所有的古代假声男高音都要先练葵花宝典,现代的就更不用了.
指挥家Michel Corboz就唱过COUNTERTENOR,演唱的是陪个莱西的圣母哀悼在十字架下.

采采: 博士,我很恐惧"假声男高音犹如宝石的高光,高贵,沁人心肺"..我看到的画面好象是一个被复制成一个个引吭高歌者苍白面容,是受难者的形象,如同我看见一群裹脚在出演一场洗足盛会.

W博士: 我国京剧旦角早期也只能由男性表演。外国人接受梅兰芳的艺术,是否与"假声男高音”的传统有关呢?

采采:

是啊,男旦,假声男高音,裹脚,太监这些过去包含很多社会内容的标志物,我们转身再一看就成了木乃伊,只是越来越感觉它的惊心动魄.

采采:

——————————

女人讨男人的喜欢造就了裹脚,臣子驯服君王才会有太监,阉人歌手仅仅是因为追求类似的女声忍受阉割?

——————————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77495155[/lastedittime]编辑过]

后面的对话呢?现在还有阉人歌手?这世界太畸形了吧?
W博士还没有回话,故暂时无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