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父亲的回忆

父亲的回忆



今天是父亲节,我应该为父亲写点什么。

父亲去世后,有好几次,我试图写点文字回忆这位和我关系最密切、于我影响最深远的男人,但都是刚刚写了个开头,就实在写不下去了。

我知道,父亲是我的一块心病。我害怕回忆父亲。多年以来,我甚至不敢提父亲这两个字。我知道,当我面对父亲,实际上就是面对自己的赤裸裸的灵魂。这让我觉得恐怖。

在1988年父亲主持重修的《孙氏族谱》中,记有父亲(姓孙讳立功)的一段自述。我刚才把它找出来了。其中有云:“功生于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二日,一九四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公安员、生产队长、支部书记。功秉性耿直,目光敏锐,坚持真理,能言善辩,终生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种田能手,懂农业技术。” 我清晰得记得,这段话可是父亲一字一句斟酌后命我写上去的,他当时紧缩眉头的那种神态至今如在目前。1993年父亲因癌症离世,这段话应该算得上他的“盖棺定论”了。


其他的回忆,我还是写不出来,虽然心里浮现出来的父亲的点点滴滴有很多很多。

刚才我还翻出了也许是父亲一生中唯一购买的一本书:伊曼努尔 · 康德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定价0.45元。父亲仅读过半年私塾,写字有困难,但读书看报没有问题。父亲买的这本书可是我少年时代的幻想之源。在康德的这本名著中,关于宇宙的形成、地球的运行以及外星人是否存在等问题都有详细的描绘,现在看来这些描绘也许是不科学的,但康德的那些猜测性的文字及其异国情调,特别是书中不时引用的诗人对于宇宙的那些赞美性词句,曾经给予少年时代的我多么广阔的想象空间啊!而更加奇怪的是,1986年我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外国哲学史的研究生,研究方向选择的就是康德哲学!

父亲给予我的可谓多矣!但我回报给父亲的却少之又少,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回报什么,他老人家就离开这个世界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哉斯言!


我无法再写下去,姑且以此纪念父亲的在天之灵。



2007年6月17日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2083356[/lastedittime]编辑过]

日新其德,止于至善 (http://library.crtvu.edu.cn/sfw/index.asp)
面对父亲为什么等于面对自己的灵魂?不明白,请楼主分析分析这种心态。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可能是父辈承受了太多的苦难的缘故?

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哉斯言!
痛哉斯忆。痛哉斯文。[em39]

为啥是心病?为啥恐怖?也许是慢慢才能梳理得清的事了。

以下是引用花间对影在2007-06-17 21:15:23的发言:
面对父亲为什么等于面对自己的灵魂?不明白,请楼主分析分析这种心态。

谢谢你对此文的关注!父亲是个一辈子命运多舛的人,作为一个农民,他的物质生活的贫困不必说了,他的婚姻,他参与的那场革命,他如此地渴望知识而不得,以及由此而导致的那么峻急而暴烈的性格,晚年的一场失败的诉讼,抚养儿女的艰辛,他所患的病症和医病的全过程、最后的撒手人寰和殡葬的诸多细节,以及目前我们家族中的那些悲剧——如此的一切一切,我一旦回忆起来,就感到阵阵的心痛!我经常想,我现在是“逃”出那个家庭了,但过去仍然像一个梦魇和阴影似的缠绕着我,前些天,我又一次梦见了母亲,我又一次在梦里嚎啕大哭,以至于哭醒了——这就是我说“当我面对父亲,实际上就是面对自己的赤裸裸的灵魂”的原因,那的确是一件恐怖的事。
日新其德,止于至善 (http://library.crtvu.edu.cn/sfw/index.asp)
以下是引用采采卷耳在2007-06-17 21:29:37的发言:
可能是父辈承受了太多的苦难的缘故?

是啊,父辈承载的苦难实在是太多了!我的父亲眼看去世15年了,他的苦难我至今不敢完全正视,而我现在越来越认识到,我的所有的思想,其根源无不和父亲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也许哪一天,我真该坐下来,好好地反思一下父亲的一生,尽管这将绝对是一个“撕心裂肺”的过程......

日新其德,止于至善 (http://library.crtvu.edu.cn/sfw/index.asp)
以下是引用梅茗在2007-06-17 21:31:28的发言:

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哉斯言!
痛哉斯忆。痛哉斯文。[em39]

为啥是心病?为啥恐怖?也许是慢慢才能梳理得清的事了。

谢谢理解!这的确是一件“慢慢才能梳理得清的事”。

日新其德,止于至善 (http://library.crtvu.edu.cn/sfw/index.asp)
父辈生于中国最动荡、最多难的时期,他们经历的事的确一言难尽。
轻听夜雨 水绵绵 琴隐隐  
仰望星空 光灿灿 月悠悠
龙象兄应该把你对父亲的回忆鼓足勇气写下去,虽然这无疑是一个撕心裂肺的痛苦过程,但写出来也许就像我们撕心裂肺地痛哭了一场,这样反而会好受一些。
http://http://blog.zmw.cn/user1/42/index.html我行我诉

谢谢悠悠兄的理解!真的是一言难尽!常常是“欲说还休”啊......况且苦难,谁愿意时刻面对呢?我老婆就特别反对回忆苦难,我还是有点正视的勇气的,但有时也在回避......而且,有些苦难,你根本没有规避的可能,而自己的亲人就在其中......

日新其德,止于至善 (http://library.crtvu.edu.cn/sfw/index.asp)
为老一辈的不幸哀叹一声,虽然对他们可能没有任何帮助,就算是对在世者的安慰吧,人生路,即使是血迹斑斑,也要一直往前走。。。。。。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谢谢杜兄!

以下是引用杜进明在2007-06-18 17:10:03的发言:
龙象兄应该把你对父亲的回忆鼓足勇气写下去,虽然这无疑是一个撕心裂肺的痛苦过程,但写出来也许就像我们撕心裂肺地痛哭了一场,这样反而会好受一些。

我有时想,我老爹的经历甚至可以作为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一个个案。

老爹是一个农民,仅仅上了半年学,日后靠着自学,居然能读书读报,这不是很很了不起吗?而这一切又是和革命联系在一起的。解放战争时期,他还是一个少年就入了党,虽然没有去参军打仗,但后来的土改、统购统销、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等运动,差不多全参加了,还有后来的“大包干”等等。我1982年上大学,思想开始躁动不安,回家时经常和父亲“吵架”,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当时究竟是在“吵”什么呢?在老爹患上癌症的头一年,他倡议并主持了重修族谱之事,并坚持在族谱乙本上写了总结自己一生的那几段话,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些反思起来,都是有文化涵义或者思想史的涵义的。

日新其德,止于至善 (http://library.crtvu.edu.cn/sfw/index.asp)

主帖是简单了些,读龙象兄的回帖,意识到其中还大有不简单处。

从“日新其德,止于至善”的要求出发,看来,还是应该写下来。写,是一种煎熬;不写,仍是一种熬煎,既如此,还是写罢。毕竟,一旦父辈的坎坷遭际得到记录,记录本身就不再是一种仪式,文字会自行获得意义。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7-06-18 22:22:01的发言:

主帖是简单了些,读龙象兄的回帖,意识到其中还大有不简单处。

从“日新其德,止于至善”的要求出发,看来,还是应该写下来。写,是一种煎熬;不写,仍是一种熬煎,既如此,还是写罢。毕竟,一旦父辈的坎坷遭际得到记录,记录本身就不再是一种仪式,文字会自行获得意义。

谢谢周兄的鼓励!有可能的话,我会写出来的吧,虽然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父辈的这笔遗产总是要继承的,不管它是否沉重,也不管它是否有益于当世,但对于我本人来说,则无论如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也许不一定采取这种纪实的形式,这样做的约束性太大,其他的文学形式也许更自如一些。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2183731[/lastedittime]编辑过]

日新其德,止于至善 (http://library.crtvu.edu.cn/sfw/index.asp)
那本书,冥冥之中,成为父亲给儿子终身的精神礼物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一个农民,仅仅上了半年学,全靠自学来读书认字,后来居然买了伊曼努尔 · 康德的《宇宙发展史概论》。

龙象的父亲真是不简单啊!

轻听夜雨 水绵绵 琴隐隐  
仰望星空 光灿灿 月悠悠

其实有的时候将心里的这些阴影写出来的过程,也是一个疗伤的过程,也许写完了,也就走出那个阴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