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大到某某大的人生

这几天打开电视,银屏上总是闪耀着神采飞扬的播音员,以高亢激动的声音播送大会的消息。

大会,是中国百姓社会生活的大事。

再想一想,我自己的人生几乎也可以概括为从某大到某某大的几个阶段。

据说,就在我出生的两天后,召开了一个叫做“八大”的大会,通过了一个不提某某某思想的章程,报告也没有提阶级斗争。后来才知道,这是在北方的一个“二十大”精神的影响之下的大会。

这个大会与我关系不大。因为从读小学开始,就“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了。到了小学三年级,史无前例的运动就开始了。闹哄哄了几年。

记得有一次在街上拾到了一张传单,标题极醒目:“一切为了九大”,落款是一个什么战斗队。当时还看不懂那下面的大文章,总是觉得这个标题很新鲜,难道史无前例的运动只是为了保证这个大会的多数票?没几天,就听说那个传单的作者,一个本区的中学生在审查中上了吊。这是我第一次对这样的会议具有了深刻印象。

小学毕业前夕,有一天被召集起来参加大游行,那个大会召开了!满街的红旗和人头,高音喇叭里排山倒海般的口号声,轰轰烈烈了整整一天。

又过了一些日子,组织观看了一个大型纪录片,就是这个大会的。只记得主席台上和主席台下,一大半是穿绿军装的。有一些代表到台上去和主席台前列的人一一握手,有个穿军装的握一个手就扭过身来高喊万岁,很好玩。看上去总是愁眉苦脸的副统帅在做报告,满面春风的统帅扳着手指在说什么。

就在中学毕业的时候,十大又召开了。这次不要我们去游行了。可是一到单位报到,就集中起来学习一个星期。这是第一次学习文件了,自然就是全部通读一遍,印象里那个报告里主要都是批判前副统帅的。文件是铅印的小册子,有很多照片。但其中领导人的近景有的拍得很糟糕,两个人一张,有的表情很奇怪的样子。只有那个做党章报告的,按现在的标准仍然是个大帅哥。

在满师的那一年,伟大领袖没有了,好在立刻就有了英明领袖。第二年夏天,在单位里被组织起来收听广播,是十一大了,是英明领袖的报告。印象最深的,报告里宣布文革终于结束了,不过接下去有一句说过七八年还要来一次。

才过了一个月,再来一次就不大可能了,因为突然宣布要恢复高考了,这可是文革全面否定的十七年黑线回来了。于是自己也打算去试试看,不料居然还真的考上了。

大学毕业后正在研究生报到的那几天里,广播里宣布十二大召开了。报到后同样有学习,不过听了些什么,都已经忘记。好像唯一的印象是那位英明领袖已经不在最高位置上了。

毕业留校教书,先病假了一年多,几乎不出门。到了第二年才开始上课,刚上课不久,又有十三大了。照旧组织学习,印象里最深刻的是,原来我们还只是在初级阶段。

再以后,每5年一届的大会,就是政治生活的大事,而和我这样的小百姓日常生活联系都没有直接的影响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最后一句说倒了吧?每五年开一次会,每五年统一一次口径。不行了,就变成每五年增加一点不得随便言论的词,还不行,就开始拿网民开刀,总之,以后,开会了,就要封网,把女排的天安门城墙精神发扬到怎么堵老百姓的口这项专项工作上来,TNND! 从前怕不会说好,所以统一口径;现在是怕说不好,干脆科学封口,影响到网民的网常生活,大了去了。这样的大头鬼开会,还是不要开的好!
除了当年高考时可能考到多少大,其他的都没关心过,直接影响人生的更没有。
昨天和朋友吃饭,闲谈到她打电话给一个出版局的熟人A,本想两个女人聊聊家常,结果A问她有没有看十七大报告,然后大谈报告有多好,给了什么指导方向云云。晕死!
男人热衷这些话题还可以理解,而女人热衷谈政治就太不可爱了。(这句话有点找砸,但这是俺那个女性朋友总结的)

[ 本帖最后由 老实和尚 于 2007-10-18 11:36 编辑 ]
ID已送人
都很经验哈呵呵

我是后来的,晚些,却不怎么理会政治上的事情。昨天同学们有问会议情况的,我说我不怎么理会这事情。呵呵,我想我该写个思想交代书呵呵
俺在公交車上看到“盛況”,才知道開了。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大约从12大开始,我有些懂事了 。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我记得九大,当时街上有彩车的,像国庆那样。还有一首勒令小孩子唱的儿歌,歌词大概是:九大喜讯哎,传呀传过来呀,咚锵咚锵咚锵,小朋友,乐开怀,乐呀乐开怀,咚锵咚锵咚锵。
回头想想,俺这半辈子,就被这么“咚锵咚锵”地忽悠着,套用一句沪语,真叫“娘个冬采”。
最近翻看报纸,很有时光快速倒流的感觉。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原帖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07-10-18 10:50 发表
最后一句说倒了吧?
倒写倒看就行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如此说来,某大类于旧时纪年,如光绪几年,宣统元年,其功能就是时间计算啊 。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我到是很关心这些几大几大的,盼望着能听到新的声音。
每次大转折都不是大会,而是前面的全会、工作会议做出的。

而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一大一大的等待中过去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九大我还记得,保密保到夜里,广播里宣布九大已经开了,俺们小学生先赶到学校,然后一起敲锣打鼓到人民广场庆祝,好长的路,走去走来,到家都过半夜了,日子很好记,69年4月1日,愚人节。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哦,昨天有位朋友看南方周末上的相关报道,一直在挑看有没有不合文法的病句
呵呵,某某大的内容暂不说,仅看围绕这“大”的评论,俺的总结就是“肉麻”,如若哪天得了食气,腹胀难受了,看一看,保证会吐个痛快。


躬逢盛会,天下一统,我D乌拉呜呜拉

[ 本帖最后由 歪哥 于 2007-10-19 20:0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顶歪猪兄,乌拉乌呼!
电视上新闻回放了七大记录短片,突然觉得那时的人们多么活泼生动,人物表情松弛,乐观,开怀大笑,从这些人身上,很难不被感染,不被他们魅力信服,虽然他们穿着粗朴.
后来就不一样了,还能够看到那生动,自信,发自内心的笑容吗?
也许,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