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中国不需要太多大学生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李铁   又一年的高考结束了,不过今年的气氛有点不太一样,数据显示,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的降幅甚至超过了10%。持续30年的高考热似乎出现了拐点。与此相对应的是这样的数据:去年尚有10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今年又将新增600多万毕业生。或许正是大学生就业的惨状使得很多人开始计算,我真的要去读大学吗?   可能很多人会说,读大学这事不能光算经济账,素质和尊严是无价的。这种说法或许对于伊顿公学的子弟适用,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的中国家庭,衡量自己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与产出还是第一位需要考虑的。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人读大学都不存在计算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因为大学生身份是一项人人都渴求的绝对福利,在计划体制色彩浓郁的时代,有了这一身份你才能参与更高层次的利益分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生与非大学生之间的机会鸿沟,如天险般难以跨越。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未来还将持续甚至加深,因为从中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   而如今显然大不同了,当大多数中学生都能享有这一机会,当我们的利益分配已经远离行政级别的配给的时候,读大学不再是一项只赚不赔的投资,投入与产出的计算就开始了。   在此,我想给这些正在从事计算的人发出一个预警,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未来还将持续甚至加深,因为从中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   对于国家而言,教育是一项投资,必须寻找一个投入与产出的最佳结合点,这个结合点最终由本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来确定。比如德国和韩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大学生的比例会比其他同等发达国家要低得多。一般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 45%,而德国只有28%,尽管在德国念大学是免费的。在韩国,据2004年度的统计,初中毕业生中的64.5%进入普通高中,35.5%进入职业高中。这与美国和英国就有很大的区别,美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早在1971年就达到了50%,英国也在上世纪90年代实现了这一目标,而且在校研究生的比例,英美也比德法等国高出60%以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在于,德国等制造业大国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更多,而美英两国一直走在全世界科技创新的前沿,高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也更高,因此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更多一些。   再回到我们中国的情况,尽管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希望能通过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来延长对产业生产链条的控制。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在这一点上取得的进步微乎其微。产业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更多的简单劳动力被解放出来进入服务业,可数据显示,这些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居然在连续下降:2004年为40.7%,2005年为39.9%,2006年为 39.5%,2007年则降至39.1%。   很显然,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们具有实在竞争力的还是只有产业链的最低端的那一环,完全靠廉价劳动力的肉搏,在产业链的上游,需要拼管理与技术的环节,我们没有竞争力。这也符合我在境外生活多年的观察,中国的体力劳动者,比如货车司机,劳动水平与香港美国等地没有什么差距,但是收入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很显然,他们很有竞争力。再往产业链上游走呢,比如高端服务业,坦白说,尽管中国白领的薪水比境外的低很多,但是工作的水平更低,性价比更低。丁学良教授曾经说过,内地的多数著名经济学家在香港的大学谋个教职的资格都没有。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因为个体的水平低,而在于产业链越往上走,越是依靠制度和文化的竞争,中国最差的就是这一环。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没有竞争力的这一环自然就会萎缩,中国在产业链的高端没有竞争力,这个环节就只能是洋人占据,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总是做不起自己的品牌,只能从事产业链最低端的代工的原因。   这样一个洋葱形而非橄榄形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们对大学生的需求量,这些年,大学生的供给在疯狂增加,而服务业的需求反而在萎缩,就业不难才怪呢。或许有人会说,大学生数量的增多,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这话没错,但产业升级一个最核心的要件就是宏观制度和法治环境的完善,现在似乎还是没影的事。   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技工荒,教育结构与产业机构需求不匹配已经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据教育部统计,到2007年, 全国共有1168所高职院校, 而美国的职业学校的数量则在2000所以上。过去搞高校“211工程”时,争得打破头,现在要搞高职“211工程”时, 各地竟报不出来了!或许,我们真应该从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来算算,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专业。(李铁,香港浸会大学博士)
如果像发达国家那样,大学生也普及了,那么就不会有大学生的太多太少的问题了。而且并不是说大学生就不能做蓝领,社会发展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大学教育,岂不好事?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09-7-3 10:29 编辑

文章举了很多教育统计数字,要是列一个比较表就好读了。总的印象是作者对数据列举不详,说明不够。日本文部省公布的[教育指标国际比较]2006年)对各主要国家高等教育数据统计如下:

年度                      国家                      高等教育正规学生百分比

2004                      韩国          98.8%
2002                      英国          63.1%
2005                      日本          52.3%
2001                      美国          48.9%
2003                     法国          41%
2002                     德国          38.4%

各国教育统计年度不一,上列数据年度略有不同,但也能看出大概。


1)韩国日本均世界制造大国,其高等教育学生就学率高居第一第三。作者只提到韩国初中35.5%的学生进职业高中,但没有注意到98.8%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另外,德国的就学率为38.4%,比作者所说高出10%。所谓“比如德国和韩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大学生的比例会比其他同等发达国家要低得多”的说法不成立。


2)英国2002年高等教育学生就学率为63.1%,但1985年为22.9%。就学率的增长和最近20年的成人教育政策有关。美国高中职业教育极少,大学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提供职业教育训练。“美英两国一直走在全世界科技创新的前沿,高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也更高,因此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更多一些。”这种简单地把高等教育就学率和培养高端人才联系起来的看法,有点勉强。英国是否还是走在世界科技创新的前沿也值得怀疑。  

文章最后对大陆白领、经济学家等的议论,也几乎和标题无关。
请教楼上。

“2005 日本   52.3%”——这个数据的含义是什么?好像日本已经做到全民高等教育了,由于少子化,一些民办的大学几乎招不到学生,甚至一些老头老太都上大学了,为什么数据却是52.3%呢?
据日本文部省公布的[教育指标国际比较](2006年),2005年为止日本普通高等教育进学率为52.3%,包括函授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日本称为专修学校)在内进学率为77.7%。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09-7-4 01:13 编辑

刚才有事出去,答复略显仓促。各国统计方法不一,日本文部省是以下列标准对各国发表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后得出百分比的。

就学率 = 该年度高等教育入学学生总数(包括标准年龄以外入学学生) ÷ 该年度标准入学年龄人口总数 
上述国家标准高等教育入学年龄大多为18岁,只有德国是19岁。

日本就学率计算为:2005年大学入学总人数(包括年龄18岁以上入学学生) ÷ 2005年日本18岁年龄总人数。

其它国家百分比用同样方法得出。

还有另一种算法为在学率。

在学率 = 高等教育大学生总数 ÷ 标准年龄段人口总数 

上述国家一般标准年龄段为18岁至21岁。德国为19岁至22岁。英国为18岁至20岁。统计数据这里就不再一一列出了。
没有那么多大学生,如何支撑起教育产业?
无论从教育思维还是“产业”思维而言,中国绝对不是不需要更多的大学生,而是多多益善。但是,中国承受不住成本越来越高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生,从产业成本和教育成本来讲都是那样----教育的成本太高了(相对而言),产业结构太“科学发展观”了,形成为令人窝心的尖锐矛盾,难以消受。
“或许,我们真应该从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来算算,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专业。”

不知是否真有人能做出这样的计算。这等于把过去的计划经济引进到教育领域,实行计划教育。有朝一日又有人会说高中生太多,形成就业难。以此类推,中学生,小学生太多都是问题。最后的结论就只能是计划生育没有搞好了。
大学生多多益善,大材小用不足挂齿。
能用就不错了。大才小用根本谈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