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走马坦克博物馆

本帖最后由 袁灿兴 于 2009-7-30 22:55 编辑

走马坦克博物馆

来北京一个月了,作为伪军事迷的俺,一直想去看看几个军事博物馆。一查,昌平就有两个——航空博物馆和坦克博物馆,决定走马一观。第一个走马的是航空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离俺住的地方最近,公交一会就到。谁晓得公交下来后,还得走近半个小时的路程,气喘吁吁的跑到门口,一看里面在搞工程,几个大兵在门口赶游人回去。同行的一个老头,带了两个孙子来看飞机,一看这模样,气愤难当,不停嘀咕:“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博物馆真不是东西,再怎么也的在门口竖个牌子:“本馆搞工程,不对外开放么。”

随后就转车去看坦克博物馆了。约莫一个小时才到,一到门口,立即就激动起来了。坦克博物馆门口,立着两个苏联的T34坦克。一直以来,俺只是在图片、电影中看到你们,今日,总算亲自一睹风采了。要知道,在探索频道评选的世界有史以来十佳坦克排行榜上,它的排名可是第一。T34是苏联红军二战中的主力,特点是方便造、容易开,产量大。这种坦克总计造了近五万多辆,也有数量颇多的流入我朝,并在我朝服役好多年,至今在古巴、朝鲜等国仍可以看到这位老将的风姿。从正面看,T34的炮塔成一个三角形,这样构成了一个良好的避弹效果,炮弹打过来容易跳开之外,而三角形的装甲防护能力强于平面装甲。T34的坦克炮威力较大、存弹量也颇为可观,二战中德国的豹式坦克,就是模仿它而来。

真到了T34坦克面前,才发现它比我想象中的更高大、强悍。看二战电影,常见到步兵拿几颗手雷去砸坦克,估计非得仍中要害才能奏效。在这个铁甲怪兽的大炮和机枪面前,估计只有玩急了的步兵才会拿手榴弹去和它对抗吧。二战中集团作战的坦克的威力颇是惊人,想象下成百上千辆的坦克一起行动,就是在震撼大地了。面对这样的钢铁怪兽,能对抗它的也只能是同样的钢铁猛兽。

博物馆门票18元,可以接受。进去后首先看到的我朝装备的最先进的坦克,五十周年阅兵的压轴戏99式。这坦克改变了我朝一贯沿袭苏联坦克乌龟壳式的模样,炮塔外形更近于西方,但是底盘一看还是沿袭苏式路线,换头不换身哈。我朝一贯喜欢翻新,今年六十周年大庆的陆地主角肯定是更新式的坦克了。洋人的坦克,如德国的豹、美国的M1A2坦克定型后,几十年内,外形大体不变,顶多是加装改进电子设备。我朝三十年来,从80、85、96、99,新式坦克不断出现,脸孔不断翻新,可是主力仍然是几十年前仿制的苏式坦克。山寨惯了,自主创新,颇是为难人。

过了这坦克,背后就是一个展厅,钻进去一看,爱国主义基地,弄了堆怪模怪样的蜡人在那儿。没兴趣,直接走人。随后进了坦克展馆。这个展馆中藏品以苏制坦克为主,还有几辆美制坦克及比较稀少的二战日军坦克。苏式坦克的印象,真是名如其人,傻大黑粗,外形低矮,炮塔摸上去手感就颇是粗糙。钻入一辆苏军的T54坦克,才能体会到苏联人为什么挑选矮个儿做坦克手。在战场上,高大的坦克容易被敌人先发现攻击,故而低矮一贯是苏军坦克的风格。钻入这个坦克,1.76米的我立刻觉得,再没有太大的空间可以伸展,且这还是在坦克内的弹药被取出来的情况之下。坦克内部,随处可见的是矿泉水瓶,不晓得国人何日才能改去这个习惯。

这里还收藏了几辆二战末期鼎鼎大名的IS2型(斯大林式)坦克,这是当时坦克炮口径最大、装甲最厚的坦克,专门用来对付德国的虎王。可惜生不逢时,刚造出来,二战就结束了。这坦克长得太丑了,故而在军事迷中一直不受追捧。它的潜对手虎王,可是备受热评,连动画大师宫崎骏也是它的粉丝,特意画了个《泥泞中的老虎》。

至于美军的M3轻型坦克,它外观和鼎鼎大名的美军坦克M4比较象,难怪在《兄弟连》中,当咬着雪茄的坦克手,站在M3坦克外面操作机枪,为美军步兵提供火力援助时,兴奋的美军士兵,都嚷嚷喊错它的名字:sherman! 这个坦克性能可靠、速度快,缺点是火炮威力弱、防护不够。二战中美军根据租借法案转交了些这种坦克给中华民国,在后来的内战中被一方大量缴获。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展馆的几辆M3坦克,不是缴获自国军,而是来自中印战争,估计和印军和国军的这种坦克都是来自美国人当初的援助。

馆里的两辆日军轻型坦克,一辆是二战日军的主力97式,一辆是仅重3.45吨的94式超轻型坦克。97式这种坦克在战争片中是经常可见的,看了下它的数据,威力、防护按照二战末期的标准是很差的。但按照1937年的标准,却是相当的先进了。57毫米炮、两挺轻机枪、机动性,这些都不落后于当时欧洲强国的任何坦克。而94式轻型坦克的来历,却是很有趣。1937年,国军在和日军交战中,这辆负责运输弹药的轻型坦克,过河时掉入河底,一沉多年。到建国后,根据一些知情人的报料,方才打捞出水,在此展览。因为这是全世界仅有的一辆,故而弥足珍贵,特意用玻璃罩起来保护。

室外展馆,大多数是我朝现装备的武器。也有些值得一看的,那就是美军海军陆战队二战中装备的水牛两栖坦克。看到美国人的坦克,才知道什么叫做大气。高大宽敞,个头比一般的苏制坦克高出半个头。做工精良,不像苏制坦克那般粗糙。一起看的一个中年人说,这坦克虽然粗大,但是它的机动性,绝对强于苏军坦克。从坦克的介绍上看,这辆坦克主要用于太平洋岛屿作战,想来此言不虚。

博物馆内部的灯光、维护、管理,颇是让人遗憾。展馆外部的一辆辆坦克,常被淹没在灰尘和雨之中锈蚀。馆内既没解说员、也没有更多的参与互动,只是一个静态的坦克展示。来这里,只能是走马坦克了,故而题名走马坦克博物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嘴上有龙!
发图发的两眼发晕,以此贴为未来的走马版祝贺~!
嘴上有龙!
这里最适合小男生了,TIAN兄的儿子来这里一定很喜欢哈。
嘴上有龙!
图发得辛苦,慰问,字码得太多别字,看得累。
今天,我就是高瑜
图发得辛苦,慰问,字码得太多别字,看得累。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7-30 22:45
回党魁,改进版了哈。
嘴上有龙!
再赞过,俺童心未泯,很喜欢的,但是肯定不及木匠,木匠是老牌的军火迷,等着他来掺合几句。
今天,我就是高瑜
那个航空馆是在航空学院的那个?我去过的,飞机不算很多。
院子里有一架破烂不堪的伊尔14,当年的周恩来专机。
只有苏制及中国仿制的苏式战斗机,都很破。
室内有很多的文字图片栏。

中国的博物馆实在是东西太少。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俺不是军事迷,借灿兴兄的帖子,长长见识。
这个坦克馆倒是没有进去过。有点货色。好像和航空馆一样,也仅仅局限于曾经俘获或引进的一些品种。

保养不佳是普遍现象。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再赞过,俺童心未泯,很喜欢的,但是肯定不及木匠,木匠是老牌的军火迷,等着他来掺合几句。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09-7-30 23:03
老兄过奖过奖,俺对军火只是知道一点点的皮毛,谈不上迷。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东西是好东西,博物馆是发展中国家水平。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7# 老木匠 木匠师傅好像搞错了,航空馆应该是小汤山那个,特别大,有一连串机库做展厅,里面的展品和介绍都蛮好的
那个好像是M3的改进型M5吧……看正面装甲能看出来 兄弟连里面的那个不是M3,是M4,两个体型差距非常大 1# 袁灿兴
说的我有空也想去瞧瞧啦。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再来些图。。。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跃入我的海洋~~~
在来几张。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跃入我的海洋~~~
7# 老木匠  木匠师傅好像搞错了,航空馆应该是小汤山那个,特别大,有一连串机库做展厅,里面的展品和介绍都蛮好的
帅先村君 发表于 2009-7-31 14:44
是吗?我过去看的就是航空学院的,那么现在这个是新的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