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料] 曾国藩写的族谱序

湘乡黄田章氏族谱序---清·曾国藩
0


湘乡黄田章氏族谱序



清·曾国藩



岁壬辰,余与章君晓潭暨吉斋相见县城,既又旅食省门,数相晤语,爱其恂恂谨饬,雅异俗流。因就叩其家世,知为宋相郇公之裔。盖公本闽人,其后有讳某者卜居吾楚,子姓散居善化、湘潭间,与吾邑黄田之族支派相衍,其祠墓遗迹载在郡志可考也。嗣余以翰林系朝籍,遂不复见。今年春,章君邮书走京师,以族谱告成,乞余一言弁诸简首。

予惟郇公当宋宝元、康定、庆历间,跻位宰辅,先后七八年。其时西夏用兵,军书旁午,而契丹阴怀窥伺,有渝盟南侵之志。同朝名臣,若杜、范、韩、富诸公,或决策庙堂,或效力戎马,靡弗竭忠尽虑,奋不顾身,以赴国家之难。而郇公位平章、典枢密,独寂寂无所建白,一似优于德而绌于才者。然当韩、范更定法制之际,推诚相予,不为异同。迨诸公以蒙谗出政府,而郇公亦遂辞职以去,则其贤盖可知矣。史称公当庄献临朝,不与内侍交语,实以清忠为仁宗所褒叹。及在中书,畏远名势,姻族亲党,悉裁抑不使倖进。其始终大节,卓卓可诵,夫岂无本而致然者?士大夫搢笏朝端,必能轻势位,顾名义,绝攀援阿比之私,而后能杰然有以自立。若郇公之秉义不阿,岂非当官有职位所当奉为法守者哉。宜其后裔炽昌繁衍,代有达人。历今七八百年,而世泽之延未艾也。

今章君与其族某某,笃念前徽,慨然以敬宗收族为事,谱牒之修益备以详,可谓能继前人之志者矣。吾闻章氏子弟多材俊,英杰蔚起,彬彬有文学可观。章君倘能修礼教,明经术,诱后进而扩其器识,推述郇公之志事,使之知所效法,裕经纶之蕴,以备国家之用,则于兹谱其益光矣乎。予方系官于朝,去桑梓十余岁,其后进之秀者。予方系官于朝,去桑梓十余岁,其后进之秀者,吾不及见之矣。如有能继郇公而起者,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焉。章君尚以余意勉进之哉。(咸丰元年)
曾国藩的文章里显示出强烈的国家观念,而非王朝观念,可见其并非仅仅以匡扶满清王朝为己任的士大夫。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从中感觉宗族这种民间组织对于维系世道人心还是蛮有作用的。
“曾国藩的文章里显示出强烈的国家观念,而非王朝观念,可见其并非仅仅以匡扶满清王朝为己任的士大夫。”
这里有两个大问题:第一,曾国藩的文章里显示出强烈的国家观念,而非王朝观念,第二,可见其并非仅仅以匡扶满清王朝为己任的士大夫。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至今在我们的文化认同上,还是模糊的。
我感觉更像是忠于一种文化价值.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在中国貌似一直还没能普及~~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
楼上各位有提到对国家观念的质疑,但是都对国家观念加上一个形容词,冠之以“现代意义上”,如果从逻辑上去理解,既然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自然也会有非“现代意义上”的、或前“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吧?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章君倘能修礼教,明经术,诱后进而扩其器识,推述郇公之志事,使之知所效法,裕经纶之蕴,以备国家之用,则于兹谱其益光矣乎。
————————————————————————————————
修礼教,明经术。陆兄所说曾氏的“非”或“前”现代国家概念,就是一种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