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小学考试题

今天老妈去参加我侄子的家长会,带回了2套侄子的考试试卷,我很好奇,拿过来看了现在小学生的试卷后,我震惊了!这是什么狗屁教育?这样的教育有希望吗
  
  下面给大家详细说说我看到了什么!
  
  侄子在本市某著名小学读书,有这么几道题: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          ),(         )
  
我看到侄子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后面是一把大大的X,我就奇怪了,我也是想到的这2句。好奇的问侄子,这个不对??那答案是什么?侄子说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哎~这就奇怪了,因为是个春天的夜晚,就要是这句有春风的???要这个思念故乡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说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话的!!一个东北人春天思念故乡,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更准确。再扯远点,思念故乡,一千个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样的诗,这个也可以有标准答案的么?

接下来是默写,题目是:我们学过《桂林山水》一文,请将下面句子默写下来,然后就是整段的要默写,这有什么用?死记硬背别人的文字有什么用?

 还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
  
  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一把好大的X。
  
  但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教育部由脑残统治,难保孩子们不遭殃!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本帖最后由 ys1937 于 2010-5-17 22:05 编辑
教育部由脑残统治,难保孩子们不遭殃!
psyzjs 发表于 2010-5-17 19:08
**
    嘿嘿,教育部的人是不是脑残,俺不好说,也不想说。
    俺只想说,这种形式的问题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了它们的皮毛的结果。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考那根指挥棒吧,那时,选择,填空题并不多,中国人相信的还是论述题,自由发挥的余地多些。
    那时提倡向欧美学习它们的先进处,于是,选择、填空成了引进的重要形式,份量越来越重。要知道,它们可以用计算机批改的啊。
    很快,中国人发现了这种引进的好处了,批改起来多省事,标准答案做好,就只要打叉了,多简单,连脑残的都能批改滴。
    可以说,这是中西双方的杂交品种,不过,杂交的结果,不是各取所优,而是各取所劣。嘻嘻!
    类似地,俺们天朝大国的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学成西方的科学管理,却学会了它们的高工资。

    其实,出这种题也无不可,关键是答案太标准化了,标准得不容许任何“异议思想”了。
    另外,很多学校这类试卷是“外卖”的,连标准答案都是人家送来的,教师太省力了,也就变成脑残教师了,呵呵!
试题太机械了。非此不可、只能如此的单向、单一思维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这是学西方的成果,还是只学到皮毛的成果?
吃的是草,吐出来的也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