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夫——青春之歌

本帖最后由 猪头猪智慧 于 2010-9-25 12:02 编辑


王国斌  2007作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青春之歌》表现了一场六七十年代山西窑洞前的中国特色的婚礼。在那个难忘的年代,这种婚礼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和样板戏一样屡见不鲜。但是婚姻抛弃了金钱,爱情哭泣着追求贫穷。不相称的只能是阶级出身。在这幅作品中,新郎穿着新布鞋和褪色的粗布棉衣,脸色黝黑苍老,手指粗大扭曲,笑得合不拢嘴。他拥有当时最为崇高的贫下中农的阶级身份。知青新娘的眼神和坐姿则透出了她的无限委屈、忧伤和无奈。她已经无家可归,慈祥的父母也许身陷牛棚或遭不测。她脚边的旅行包
是她的全部嫁妆。标语、牧羊铲和角落的胶鞋说明了新娘是个放羊改造的知青。她脚上穿的一双红色绣花鞋与她浆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是那样的不和谐。这或许证明了她嫁给了村干部的老光棍儿子,屈服了在革命的宏大叙事中被推上祭台的个体的悲剧命运。上山下乡不仅是一代人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我们的历史决不能忘记的,需要正视和反思的惨痛的记忆。这幅《青春之歌》是一首关于青春理想破灭的挽歌,2007年首都博物馆“融合与创造2007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展出时曾引起几个参观的老知青当场泪流满面,是观众留言最多的作品。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 ... d=33&id=6457303
好在是前夫,这段婚姻终于成为历史。
俺是灭绝师太
接受再教育
这个横批够绝的
这个年代的尾声我赶上了,说实在的,没那么严重。特别是像女主人公的这种打扮,一定是家庭背景超凡的,不可能随便下嫁给农民。知识分子的后代一般不是这种打扮,走投无路的也毕竟是少数,他们是宁肯饿死也不会下嫁给农民的。这是个戏剧性的场面。鉴定完毕。
嫁人嫁得是否太急了?

那一代的知青,除了少数几个外,都是1968年底以后下乡插队的。林彪事件后,戴像章就已经不再了。算起来,不过三年多的时间,就不得不嫁人?比较搞,虽然衬托出了一种震动。
据画家说,是真人真事,画展那天,这个女人还去了,但没找着原型的照片。
"新郎穿着新布鞋和褪色的粗布棉衣,脸色黝黑苍老,手指粗大扭曲,笑得合不拢嘴。他拥有当时最为崇高的贫下中农的阶级身份。"
----------------------
这一段很犀利.


"上山下乡不仅是一代人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我们的历史决不能忘记的,需要正视和反思的惨痛的记忆。"
-------------------------------
岂止是上山下乡啊,反右,大跃进,大饥荒,文革...都需要.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作为艺术作品创作,这个内容也不是子虚乌有。

但如果这是表现一个女人,我觉得会有一些疑问。如她的鞋子(绣花鞋好象四旧的东西?),她所嫁的对象(一般来说女知青嫁农民必是当时很优秀的青年)等等,记得遇罗绵的一个什么自传,她父亲为了安置她,好象是说只要男方是一个工人(有养活她的意思)什么的就可以了。
而我看过另一种资料,去边疆扎根的女知青有要嫁藏族人的,领导不主张,不支持,原因是怕民俗习惯不同引起的冲突,一个女人嫁给藏族男性等于就是嫁给他全家的兄弟。
现在很多美女要嫁有钱人,从精神上来说我觉得如出一辙。呵呵~~
创作的味道很浓,那个女知青虽然穿那个时代的衣裳,但人的神韵是现在的,像一张合成的照片。
我们公社有百余名北京知青,都是68年去的,除10余名高中生外都是和我一样初中生,以67届为主。这些人中只有一人嫁给了当地青年农民。
他们那个知青点内步矛盾严重,一年后这名出生在高知家庭的女孩和弟弟一起搬到小队长家去住。那女生的弟弟常年在外“出站勤”(那时代政府低价征用农村劳力修水利或公路),她一人在队长家住久了稀里糊涂地和队长的小儿子有了身孕,再加上回城无望就和那个青年结婚了。80年代末北京知青开始大量返回,到了90年代那女生毅然和丈夫离了婚回到北京。他们共有4个儿子,长子留给父亲其余三个和她一起回到北京。前几年从熟悉她的人那得知,她回京后凭自己的努力干得不错,留在农村的长子也回到她身边,她的前夫则成了孤家寡人。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0-10-2 10:01 编辑
创作的味道很浓,那个女知青虽然穿那个时代的衣裳,但人的神韵是现在的,像一张合成的照片。
去意无边 发表于 2010-10-2 08:58
太对了

大陆人在60、70年代很少有这样的表露情感的面容。只要翻一下80年代初最早的服装广告,就可以看到那时的模特表情都非常僵硬、木然,更不要说是一般的百姓了

正好看见网上有一对1969年的夫妻照,转来给大家比照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那年头,能穿上这身军装的,都不用寻求保护,农民弄不到这样的军装,好像还是四个口袋的,更难到手~~~
呵呵,木匠师傅转帖的照片上那个孩子大概年龄跟我差不多。照片上的夫妻估计应该是城里人,或者就是北京人,那时除了大串联,农村人上一趟北京可真跟做梦一样,倘美梦成这张照片,那就太令人神往了。
http://http://blog.zmw.cn/user1/42/index.html我行我诉
题材和构思还是很不错的,只是细节的破绽不少,那女知青的发型,还要纹过的眉毛,不象是那个年代的。

我姐姐是69届一片红,我妈不同意她去新疆内蒙东北这些地方上山下乡,就让她在家呆了一年多。居委会三天两头上门做工作,后来只好想了个“自找出路”的办法,去我们的祖籍宁波鄞县(现名鄞州区)插队落户,可要在那里落户口,还是要和当地人结婚。经办此事的我婶婶先斩后奏,把我姐姐许配给了村干部的儿子,可那一家人都非常忠厚善良,家境也富裕,我姐夫长得又帅,1米9的个头,我姐姐自己也喜欢,俩人还谈恋爱来着。我妈反对了一阵,最后也只好同意。
我姐结婚时,有一幢新盖的两层小楼独住,流水酒席摆了3天。我还记得他们新婚之夜,我哭着吵着要和姐姐一起睡觉,我那时5,6岁吧,大人说今天晚上绝对不行,我就在新房里一直哭,一直闹,后来自己睡着了,被人抱出了新房。后来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我姐姐姐夫至今还是夫妻,他们有两个女儿,还有两个外孙女。所以我是外婆级别的。
题材和构思还是很不错的,只是细节的破绽不少,那女知青的发型,还要纹过的眉毛,不象是那个年代的。

我姐姐是69届一片红,我妈不同意她去新疆内蒙东北这些地方上山下乡,就让她在家呆了一年多。居委会三天两头上 ...
施国英 发表于 2010-10-2 11:41
施美眉观察仔细,那个年代女知青的发型都是梳着两条辫子的,没有在后面扎成一束的马尾。
施大姐一直在农村做农民么?没有回城?很好奇的。
俺是灭绝师太
施美眉观察仔细,那个年代女知青的发型都是梳着两条辫子的,没有在后面扎成一束的马尾。
施大姐一直在农村做农民么?没有回城?很好奇的。
金秋 发表于 2010-10-2 11:51
我姐自己选择不回上海,她的一个女儿替她回沪。她好像没做过几年农民,以前在乡镇企业上班,现在也享受老知青的待遇,每月领一份退休金。我姐夫一直做点小生意,家里的地都租给别人种。还盖了几间房收房租。
她的日子不比上海人差,她住的地方现在是城郊结合部,离市中心才15分钟的车程,房价也超过一万多一平方。
施MM浙江鄞县人?同乡啊!可惜我只有填表时才与鄞县发生一两秒钟的关系,从没去过,连我父亲也没去过,只记得老家在“潘家边”(宁波音,不知是不是这三个字)。不晓得现在有没有这个地名。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
本帖最后由 施国英 于 2010-10-2 13:35 编辑
施MM浙江鄞县人?同乡啊!可惜我只有填表时才与鄞县发生一两秒钟的关系,从没去过,连我父亲也没去过,只记得老家在“潘家边”(宁波音,不知是不是这三个字)。不晓得现在有没有这个地名。
邱晓云 发表于 2010-10-2 12:45
鄞县是我父亲的出生地,我祖父和父亲很早来上海做生意,但我祖父去世得早,49年之前就不在了。我祖母一直在乡下,所以我小时候经常去那里的。
“潘家边”没印象了。我们那个地方叫“上施村”,都是姓施的族人。70年代有部电影《难忘的战斗》就在一个叫“望春桥”的小镇取景,距离我们的村口“新桥”仅五里地。
那里是鱼米之乡。只要勤劳,日子一直都不错。我还记得那时女人都在家编织草帽,卖给供销社,还是外贸产品。
呵呵,知青叙旧,老乡连亲。老木匠那张照片是老木匠一家人吧?
呵呵,知青叙旧,老乡连亲。老木匠那张照片是老木匠一家人吧?
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0-10-2 16:41
笛子看贴太不仔细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