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11-2-14 20:40 编辑

30# kemingqian

虎妈只是“纸老虎”(转帖)
     华裔美国人蔡美儿(Amy Chua)出版了一本书《虎妈战歌》,主张教育孩子采用中国“填鸭”式,因此在美国引起轰动,也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还引爆了教育孩子的全世界大讨论,究竟是中国“圈养”方式好?还是西方“放养”方式好?蔡美儿因此留下“虎妈”绰号。另外她生肖属虎。
     这本书介绍“虎妈”运用中国教育方法管教她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她自认为她的两个女儿成长得很优秀,很成功,所以她觉得自己也很成功。经验就是“填鸭”式强迫教育模式。

    “虎妈”的教育方法没什么奇特,甚至没打过孩子,所以我说她是“纸老虎。若是和中国“虎妈”比她是小猫儿,不值一提。中国真“虎妈”多得是,强迫方法也不仅仅是辱骂,不准吃饭,还有体罚、铁链栓住、毒打、用烙铁烫。“虎妈”之所以名声大振是因为她有特殊背景,她是中菲混血儿,在美国出生,哈佛大学毕业,又是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还嫁给了美国犹太裔的耶鲁法学教授杰德(Jed Rubenfeld)。

       特别是“虎妈”教育孩子的地点发生在美国,那是一个非常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国度,而且是在耶鲁大学附近,那是世界著名的大学,世界大学排名第二,与剑桥、牛津大学并列。

“虎妈”一声吼,广受批评的中国教育制度似乎看到希望了,像快要淹死的人得到一块儿木板那样兴奋,赶紧抓住它大做文章:老师们都说:“连美国耶鲁教授都力挺中国教育模式了!正说明中国教育模式是对的,应当继续加强。”

      究竟是中国“圈养”方式好?还是西方“放养”方式好?答案其实很简单。“圈养”长大的青年人温顺,乖巧,听话,同时也刻板,拘谨、缺乏活力、更缺乏创造力;“放养”长大的青年人活泼,独立,自由,奔放,尤其是富有创造力。

       这两种教育方式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圈养”长大的青年人以老师和父母为尊荣和榜样,很难超越老师和父母,很难走在时代的前列。“放养”长大的青年人既尊重老师和父母,更敢于挑战老师和父母,因为他们在跟老师学习的同时,又涉猎了大量的社会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可能是老师和父母都不知道的。“放养”长大的青年人往往走在时代的前列,有的人还能引领时代前进。

     更糟糕的是,在中国“圈养”教育方式中,还有一种填鸭式教育。学校通过考试,将文化、历史、哲学、政治一类的教材内容硬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就像喂填鸭一样。这些学生看上去知识很多,其实都没什么用,反而有害。就像“填鸭”虽然长得很快,个头大,份量重,能卖好价钱,买的人却不喜欢填鸭的一肚子油水,剔除后倒进垃圾桶一样。

     最糟糕的是,在中国“圈养”教育方式中,中国父母成为老师的帮凶,里应外合逼迫自己的孩子。中国不仅有许多“虎妈”,更有许多“虎爹”。两只“老虎”对付弱小的,生活不能独立的孩子。不学习轻则骂,重则打。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对着一群青年问,没被父母打过的请举手,结果只有一人,不到50分之1。

      更有残忍的“虎爹”为了让孩子所谓成功,暴力逼迫10岁女孩儿练长跑,要当世界冠军;逼迫4岁儿童练杂技,像耍猴一样对待。当电视记者采访“虎爹”时,他们都说是为孩子好,为国家培养人才。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虎爹”不但食子,而且还能讲漂亮话。

      孩子们忍无可忍,发出“父母皆祸害”呐喊,用各种方法抗拒,有些孩子因此被父母送进“教育学校”,体罚、打耳光、烟头烫,用各种折磨使孩子屈服,有的孩子不堪忍受自杀而死。

我看到这些残忍电视画面,想到什么是成功的问题。难道只有成名、赚大钱才算成功吗?平凡就一定不好吗?一个孩子自幼被逼迫学习,即使学成功了,如果不幸早逝,一生都是痛苦。那些没被逼迫的孩子至少还有童年的快乐、少年的喜悦和青年的爱情。所以我觉得成功并不重要,自由幸福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道理在美国都是生活常识,几乎人人都懂。为什么美国媒体具有航母一级的《时代》杂志和《华尔街日报》发表“虎妈”文章,掀起中国“圈养”和西方“放养”两种教育模式孰优孰劣大讨论呢?

      我联想到美国三艘航母来黄海军演。美国政府声明军演是针对朝鲜核武,不是针对中国的。《时代》杂志和《华尔街日报》这两艘文化“航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大谈中国式教育,却不是直接针对中国,而是针对美国耶鲁大学法学教授的“虎妈”,这样既可以批评中国教育,又可以避免被美国政府指责其影响美国与中国外交。中国外交部也有苦难言。

      我对于美国《时代》杂志和《华尔街日报》这种做法是批评的,它们模棱两可的态度虽然可以避免外交纠纷,但却容易被中国教育部大加利用。有些愚昧的中国老师、父母似乎找到了力量的支点,会给孩子们更大的教育压力。我希望《时代》杂志和《华尔街日报》多为中国孩子们着想,看到有缓解压力的文章出现。

     中国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始终很苦,90年前的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文章里就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声:“救救孩子”,中国政府非但不救,而且成了祸害孩子的主凶。我期待世界独立的知识界不只是爱护自己国家的孩子,也来关心中国的孩子,救救他们!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难道只有成名、赚大钱才算成功吗?平凡就一定不好吗?那些没被逼迫的孩子至少还有童年的快乐、少年的喜悦和青年的爱情。所以我觉得成功并不重要,自由幸福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话说得多好,我也经常跟朋友讲,我感觉我们学校里的一些普通老师比他们的同学(副总理级别的高官)幸福指数要高,他们家庭和睦、子女快乐、生活平和,并不一定要发大财、做大官才是幸福的。但是,如果缺乏起码的生活保障,那就痛苦了。
其实,很多人并不追求非常成功,只是希望过得体面些,起码要做到衣食无忧。中国目前的困境是,人口太多,竞争太激烈,社会福利又没有保障,如果不是从小表现得优秀些,可能过得很窝囊。如果哪一天中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制,我想中国的“虎妈”们也会收敛的。西欧、北欧社会福利太好了,很多人不思进取,也被批评为是一种培养懒汉的社会。
What is seen is temporary, what is unseen is forever.
重要的是,首先,不要让一些考试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其次,教育体制和社会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
张鸣:“虎妈”的中国式尴尬
2011-02-16    张鸣    新闻晨报  

  美籍华裔女教授蔡美儿高调张扬中国式家庭教育,点爆了美国,当然可以理解。但是,这位被称为“虎妈”的华裔所引起的争议,居然延烧到了中国,却让美国人感到有些意外。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家庭教育,就是虎妈式的。他们不知道,现在的中国,至少在城市,虎妈式的教育,已经早就变味了。
  说起来,几千年来,中国的家庭教育,基本就是虎妈式的,不大注重孩子的自主性,以父母的意志为意志,强制,甚至还要加上棍棒。按现代儿童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当然不好,不符合儿童的心理,不尊重儿童的人格。但是,我们也得承认,这样的教育,也教出来一些人才。那么些杰出人士,大体上在家里都是这样过来的。相反,在转型时期,那些不按老一套教儿子的名人,比如胡适、鲁迅和老舍,他们教出来的儿子反而不如老子优秀。人有自由的天性,也有逃避自由的天性,儿童更是如此。如果父母的意志适合这个孩子的实际,强制灌输进去,只要没有引起激烈的反弹,还就是能有效。当然,这样的成功,背后的风险也很大,古来不成材的人也多了去了,即使像虎妈这样的美籍华人,也不见得教育个个成功,失败的例子也不少。
  其实问题最大的,是现在的中国家庭。只生一个好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起来,一点都不好。过去严父式的棍棒教育,早已经被放弃,一边是溺爱,一边是苛责;一边恨不得让孩子学会世界上所有的本事,一边拿孩子对常规学习的抗拒却毫无办法。他们的家庭教育,就是鼓励孩子学习,只要学习,就可以不做任何家务,甚至学校的卫生,都由家长代劳。孩子花钱,只要家长有这个能力,就没有节制,怎么花,都不会受到责备。当然,如果孩子真的反抗,不听招呼,家长基本上束手无策。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丝毫的权威,说句话,还不如孩子的玩伴管用。
  在这里,我们看到,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已经变了,没有人敢用棍棒教出孝子来,强制伴随着收买,强制按家长的意志学一大堆东西,得到的是不用干家务,花钱如流水。如果孩子最终不肯学了,依然还可以骄纵如故,往后不找工作,在家啃老,家长也只有徒呼奈何。当然,即使这样的教育,也有成功的例子,也有的孩子,虽然自理能力低下,但确实学了一堆的特长,在学校成绩也不错,最后还能考出国去,变成什么“哈佛女孩”之类的榜样。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国内这样的家庭教育,旧的已去,新的不来,所带来的隐患,实际上要比美国的华裔虎妈大到不知多少倍。虎妈严苛的督责式教育,毕竟有美国的社会和学校作为补充,而我们这里却没有。不仅没有,学校和社会,在教育方面,跟家庭教育一样不靠谱。在这种整体教育环境下,孩子不知感恩,没有责任,不懂自立。最终的恶果,往往在孩子成人、走向社会之后,才可能充分显现。
转:“概念式”教育对蔡美儿的误读  

近日,《京华时报》对话亚裔虎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蔡美儿谈到美国一家纸媒将标题做成了“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更优秀”以及《时代》又发文分析称美国父母是不是该思考自己是个“失败者”时说,“这不是我的初衷,媒体的有些报道是断章取义,让大家误读了我的教育观。最近我一直在澄清:我是一位华裔妈妈,用我所受的中国式教育管教了两个孩子,并记录了这个育儿经历,仅此而已。其中所使用的一些词语,看上去有些严厉,其实我是想幽默地表达这个育儿的过程。”



蔡美儿的这番话,值得关注“虎妈”者细细思量:这就是一个家庭的家庭教育个案,不能变为一个概念,贴上一个标签——此前很多舆论的讨论和分析,都有一个暗含的前提,就是将蔡美儿的家教“概念化”。美国媒体将其称为“中国式妈妈”,国内舆论则说其代表不了“中国妈妈”。



教育是复杂性活动,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很难有一个共同的模式,所以才有因材施教一说。从蔡美儿的谈话中所呈现的家教,不是所谓的程式化,倒是有不少充满个性的内容。



也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她的家庭教育,不是“中式”和“西式”所谓的对立,而是融合。她说,“西式教育过于强调‘创意’,排斥纪律、刻苦钻研等旨在培养毅力的东西,中国教育却过于强调后者而忽视前者。现实中,双方都把这个关系摆成了‘要么/或’的关系,其实,这是一个‘既/和’的关系,两种教育方式应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孩子才会长成我们期待的那样。”这不正是很多“讨论”得到的建议吗?



按照她的这种教育理念,在我国家庭正在纠结该不该给孩子选择空间的问题,也得到很好的平衡。她说,孩子年幼时,不了解社会,也不可能会有明智、成熟的选择,需要家长为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家长要负起这个责任,督促孩子去实现这个“选择”。随着孩子逐渐成熟,有了自己做出选择的能力,家长就应该放手给孩子。毫无疑问,她的家教不但回答了该不该的问题,而且有她的具体办法。



在这一过程中,她也在不断对自己的家教方式进行调整。她说,“有一次我们到俄罗斯旅行。在一家咖啡馆内,我让露露尝一粒鱼子酱,她不同意。面对我的坚持,她发疯似的说我令人恐怖,要她做的这一切实际上是为我自己!她讨厌小提琴,憎恨这个家,并抓起玻璃杯砸碎在地上,发誓称如果我不放过她,她就要砸掉所有的杯子!”“我最终想清楚,当她已经长大时,我应该把一些选择权还给她,让她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这样的事情以后还有很多次,比如说,我同意露露辞去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改打自己喜欢的网球。”这是我们在之前的报道中所看不到的,而这还原了其家庭教育过程。每一个父母,都在学习怎样做父母,其家庭教育,也在探索、变化。当对孩子采取某种方式不合适之后,作为父母,应该思考自己的家教方式哪里出了问题,然后进行积极的调整,采取适合孩子的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蔡美儿坦诚自己的家教方式,是受到父母对她的教育的影响。她说,“我父母对我很严格。8年级时我历史考了第二名,颁奖仪式结束后,父亲说‘千万不要再让我像这样丢脸了’。在家里说中国话时不小心夹杂了一个英语单词,就要被狠狠打手板。”可想而知,这样的家教,会对她产生深刻的印记,因此,理解其家教方式,必须分析其成长背景。那些不分析环境,把其他人的教育方式照搬过来,难免东施效颦。包括自己,也可能处于言行不一的分裂状态。



总之,教育方式方法的学习借鉴,大到一国,小到一个家庭,其基本的原则,其实一致,就是必须分析相应的社会环境、针对具体的教育对象,采取灵活多元的方式,不能简单的拷贝,不能套用单一的模式,不是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否则,就可能产生严重的误读,也会使学习借鉴变异。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11-2-20 03:51 编辑

只有好的教育和不大好的教育、学生比较快乐的教育和学生比较难受的教育。把教育分成中式的和西式的,本身就不对。至于孩子将来能不能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学生时代经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对人生只有小部分的影响。

真正成功的孩子,与其说是教育出来的,不如说自学成才的。我想,这一点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一样。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本帖最后由 何萍 于 2011-2-20 22:07 编辑
学生时代经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对人生只有小部分的影响。
真正成功的孩子,与其说是教育出来的,不如说自学成才的。我想,这一点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一样。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1-2-20 03:48
呵呵,有刀把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几乎全盘否定啦,燕谈上那么多老师同意么?
剑桥大学有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毕业生、教师、研究员等),牛津有50多位,而中国还没有。按照有刀的观点,不是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而只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
What is seen is temporary, what is unseen is forever.
有刀兄可能会说,教育体制可以埋没人才,但本身制造不出天才来(只是我的意会,有刀可能有独到之见)。中国出不了很多科学大家,从教育来讲,有培养模式埋没原创性的问题,也可能有具有原创性人才被体制边缘化问题,当然,也可能和这些无关,只是得诺奖需要进入西方的学术圈,得到这个学术圈的认可。中国这方面有天然劣势。研究的问题是否属于科学最前沿,是否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都会决定能否有得诺奖的机会,随着科研投入的增加,研究心态的调整,假以时日,可以赶上。我倾向于把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诺奖问题脱钩,因为得诺奖是个更复杂的问题,许多因素与学生时代的教育无关。而怎样的教育有利于出更多人才,应该是个说得清的问题。
呵呵,有刀把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几乎全盘否定啦,燕谈上那么多老师同意么?
剑桥大学有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毕业生、教师、研究员等),牛津有50多位,而中国还没有。按照有刀的观点,不是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 ...
何萍 发表于 2011-2-20 21:48
回何萍:

我没有全盘否定教育的作用,只是认为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成功,能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一个人能否成才,决定性的因素肯定不是外在的教育,而是个人奋斗和一些偶然机缘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一直认为,真正了不起的人肯定不是教育出来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经验性观点,未必适用于所有人,也没必要推向极端的。往远了说,比如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据我所知,他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没得过那个奖,所以,说他们不是哪所大学、哪个老师培养出来的,并非无理。往近了说,比如何萍或有刀,也不是哪位老师教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中国的教育体制肯定存在许多问题,但中国还存在别的问题,例如对人才评价标准的混乱、缺失,以及选拔不当等,导致有些人才被埋没、忽略,有些人才被浪费了。为什么很多中国留学生到了西方国家会被认定为人才,并不完全是他们接受西方教育的结果,而是因为按中国的标准,他们得不到那样的评价。如果把人才的评价标准改得跟西方一样了,中国拥有的西方人才就层出不穷,远多于西方了。

诺贝尔奖是西方人的玩意儿,它的评价标准无疑是带有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味道的,非西方国家的人想得这个奖,肯定比较困难。类似的情况是,中国搞的戏剧百花奖之类,你同样也看不到高鼻子、蓝眼睛的获奖者。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本帖最后由 David 于 2011-2-21 07:57 编辑

69# 心中有刀
"往远了说,比如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据我所知,他们的老师基本上都没得过那个奖..."
有刀此说不确。不少诺奖得主学生也成为诺奖赢家,杨振宁的导师Fermi就是1938年物理学诺奖得主。Zuckerman的研究认为诺奖导师在什么问题最值得研究上对学生有指导作用。
其实大家的争论都有道理,真正的天才,的确不是教化出来的,如果教化就可以陪养出需要的人,那么人就不是人而是机器。

就算是普通的人,往往某方面的爱好和特长,也不全是教育的结果。
但是,鲁迅说过,天才需要土壤,也就是说需要环境,没有良好的环境,难以发育良好。
就学术上来说,良好的学术环境离不开讨论,离不开思辩,有时离不开导师的指导。
导师的指导代表前人的经验,有时可以让你避免走弯路,让你快速成长起来,虽然你最终超过了导师,但是这种教导仍有必要性。
为什么中国古代历史上出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因为环境在那,就算有这方面的天才,也必定只是灵光一现,然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其实大家的争论都有道理,真正的天才,的确不是教化出来的,如果教化就可以陪养出需要的人,那么人就不是人而是机器。

就算是普通的人,往往某方面的爱好和特长,也不全是教育的结果。
但是,鲁迅说过,天才需要 ...
shen 发表于 2011-2-21 08:32
shen最近的发言与以前判若两人,以前比较另类,呵呵。
What is seen is temporary, what is unseen is forever.
回何萍:

我没有全盘否定教育的作用,只是认为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成功,能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一个人能否成才,决定性的因素肯定不是外在的教育,而是个人奋斗和一些偶然机缘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一直认为, ...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1-2-21 04:53
有刀,我不跟你辩中国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诺贝尔奖的评价标准,这些让David、克明或者妖怪校长他们谈吧。偶要说,和平现在这个样子与有刀当初的教导关系很密切,呵呵。
What is seen is temporary, what is unseen is forever.
有刀,我不跟你辩中国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诺贝尔奖的评价标准,这些让David、克明或者妖怪校长他们谈吧。偶要说,和平现在这个样子与有刀当初的教导关系很密切,呵呵。
何萍 发表于 2011-2-21 08:53
呵,要说何萍是华政培养的,俺都坚决不同意,有刀何敢居功!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有刀兄可能会说,教育体制可以埋没人才,但本身制造不出天才来(只是我的意会,有刀可能有独到之见)。中国出不了很多科学大家,从教育来讲,有培养模式埋没原创性的问题,也可能有具有原创性人才被体制边缘化问题, ...
David 发表于 2011-2-21 04:41
David兄:

你说得没错。有刀的确认为,教育体制最多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与人才培养关系不大,也就是说,真正的人才都不是教育出来的,西方的人才也不是西方教育体制的产物。中国的问题主要不出在教育体制上,而在于对人才的评价、选拔标准上。标准换了,人才自见。举个直观的例子,有刀的律所招聘法律人才时,基本上就不看学位证书和考试成绩单的(当然,通常要求已通过司考),只要能通过面试,就能被录用。所以,如果讲破除应试教育的话,实际俺那里已经给出回应了,如果大部分律所招人时都把成绩单撇在一旁,我看法学院的学生很快就会从注重成绩转变为注重实践能力了。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David兄:

你说得没错。有刀的确认为,教育体制最多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与人才培养关系不大,也就是说,真正的人才都不是教育出来的,西方的人才也不是西方教育体制的产物。中国的问题主要不出在教育体制上, ...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11-2-21 09:52
高度赞同有刀!

教育体制应该是为全社会设计的,为下一代准备一个共同的社会起点,和每个下一代个体的是否成才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天赋比较高的人,无论在怎样的教育体制下,如同春笋出土顶开挡路的石板一样,它总会歪打正着的冒出来。至于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和教育本身关系不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6# 老木匠
这个问题恐怕有领域具体性,有些领域传承关系密切,技术性强,和教育经历有很大关系,看似平平的通过教育,严格训练也能脱颖而出。有些领域如文学创作,律师行业,或电脑方面的专长,需要特殊才能,非训练能达成。
教育是个过分宽泛的说法,有刀和木匠可能是说正式教育吧。如果问早期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经历有没有用,我认为很重要,因为它奠定今后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父亲的点拨,家庭的熏陶,我们不知道Richard Feynman 会不会成为大科学家,如果没有早期(10-16岁)在硅谷的非正式教育经历,我们不知道Steve Jobs还会不会成就今天的传奇。
我也一直在熏我家小刀,将他陶成一个法律人才,但看来毫无希望。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76# 老木匠
这个问题恐怕有领域具体性,有些领域传承关系密切,技术性强,和教育经历有很大关系,看似平平的通过教育,严格训练也能脱颖而出。有些领域如文学创作,律师行业,或电脑方面的专长,需要特殊才能,非 ...
David 发表于 2011-2-22 00:09
我说的就是“教育体制”,当然是指正式教育啦

至于家庭的影响,现在很可悲的是,很少有孩子为自己的父母而自豪的——除了我爸是李刚那样的。工农家庭的孩子,极少有崇拜、佩服自己父母的。老实说这么多年面试学生,说佩服自己父亲的,我只碰到过一个。那个学生是在一个小岛上读书,他老爸是木匠,长年在外做建筑木工,字也识得不多,但会看图纸、现场设计制作混凝土模板——我们原来叫做“糙场师傅”,儿子很为他自豪,觉得他爸很了不起。绝大多数学生都视做工农的父母为失败者,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自己也把自己视为失败者的缘故。这就是我说的,社会选择决定了教育的方向。

记得看美国飞机设计师凯利·约翰逊的回忆录,他最崇拜的人是他父亲,也是一个木匠,手艺很好,很勤奋,能够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他2、3岁的时候,父亲为精心他制作了一匹木马。7、8岁的时候父亲就带他上工,给人钉板条墙,养活十几口人吃饭的大家庭。因为父亲不把劳作作为家庭苦役,所以孩子也就认为劳作是一件开心的事。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教育在中国,从孔夫子时代开始就被设计为一个选拔过程,是一种淘汰体制。大多数人都成为失败者。

我最喜欢上海闸北八中刘京海老师,他在80年代末的时候就提出要“成功教育”,中学教育要让每个毕业的人都具有成功感觉,而不是现在的那种只有考上了重点高中准备进大学的才作为成功,大多数人都是失败。去年夏天托小妖怪校长的福,和刘京海老师近距离接触了一次,畅谈甚欢。可是社会体制决定了这种选拔,单靠教育没有办法解决。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